mzyang17
mzyang17
关注数: 14
粉丝数: 26
发帖数: 1,390
关注贴吧数: 69
既然如此宿命,还修个屁的仙! 看《剑来》初始不错,后续越来越凌乱与夸张。作者似乎收不住自己的念头,纵笔而书,结果漏洞越来越多,无奈只能有越来越大的叙事缝补之前之错失。如此,本来挺有个性,挺丰满的人物形象 就一个个宿命起来,每一个角色,都有了不需要的跟脚。连个娘娘腔都是大有来头的雨师。 作者创造的这个玄幻世界,如果都是如此宿命,我不禁问一句作者,都这样安排,还修个屁的仙,练个毛线的剑。都像刘羡阳那样睡睡觉就成剑仙得了! 不过,一想也还真是这样,《剑来》里的人物几乎都是稀里糊涂的就升境了,没来由的上五了!呵呵!
也许,今天仅仅是一个开始! 外协风暴正式来临。 可蜀中已无大将!
陈垣宇的接发这一板,漏洞很大啊,多数都既没旋转也没质量! 看他接发,太没质量了,也就是卡尔伯格这个层次选手,换一个强一些的,估计毫无胜算。
林高远打球,确实不够灵光,同样的球能连续丢3-4个! 不知他在场上咋算计,咋想的!不理解。和赵大成第三局最后的几个球,明显应该的看着正手位的球了,可林似乎毫无想法。 不理解,很不理解!
让deepseek分析了32洛杉矶夺冠的概率 问DS,在马龙和樊振东不参赛的情况下,王楚钦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得乒乓球男单冠军的概率有多大? 下图是回答。
“别指望一个发球,就可以坐等胜利”东方卫视说得好 【官方态度已明确沪媒打蛇七寸直指wtt自查客观性和财报 乒乓球是有来有回的运动别指望一个发球就可以坐等胜利-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NNAf63f&urlrefer=2deb398ccd1825030780bdf574762976 上海的态度,这次很是坚决,说的也很正确。看来上海方面,这次铁定了心为自己的当家球员(实际上也是国乒的当家球员)出头。 我支持上海媒体,希望继续评论和报道,让乒乓回归大家希望的样子。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一介草民,平凡爱好者一员,帮不上别的,发一贴,穹隆萤光,绵薄之力。
环球时报也报道了,希望有助于解决问题! 我很疑惑,一个商业组织具备如此大的权利,说罚谁,就罚谁,这权利是谁赋予的呢?他们几乎相当于有了执法权,从哪里来的授权呢?关键是即便国际乒联,要处罚球员,也得是球员有违反国际乒联规则的情况下才能处罚。不参加商业赛事,违反了哪条国际乒联规则呢? 更何况,即便国际乒联的处罚权也要符合成员国的法律规定,对樊振东他们这些球员的这种处罚,符合我国法律原则么?
从90年代见证了国足一路的万劫不复,如今,乒乓也开始了! 种种操作,种种传闻,利益交错,纷纷扰扰,何其相似!队伍烂了,人心散了,没了核心,没了凝聚,没了廉耻,没了敬畏,徒留一堆为了利益杀红了眼的赌徒,用炒作粉丝经济堆起来虚假泡沫,终究会散去。当潮水褪去,希望那位主席先生屁股别漏出来,不过大概率难逃因果定律!毕竟足协的各位大佬例子在前,差的可能仅仅是时间而已! 但我们可以耐心等待,毕竟天道好轮回,……
打了两周银河PRO01,感觉太肉! 偶得银河Pro01一块,底板裸重89克,正反手狂飙,试打了两周,总体感觉黏黏糊糊,肉肉津津,很不爽利。单就底劲的厚度和球的指向性,我觉得还不如729蓝芳碳。 当然也可能它和狂飙3不匹配,懒得试了。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这两个世一,真是神同步。看着他们的表现,五味杂陈,颇有感触! 1、人品不能轻易去败。 2、偏门不能轻易去捞。 警醒吧,及时收手,还有未来!
2024年巴奥后形势,不会和1987年39届世乒赛后一样吧! 1987年,39届世乒赛,江嘉良击败老瓦获男单冠军、中国队男团赛击败瑞典队获团体金牌。这一结果,当时给全国观众的错觉是国乒依然如日中天。但实际上,中国队当时的近台快攻技术、相应的一系列技术打法体系甚至包括器材都已全面落后。87年之后的8年,国乒尤其男乒进入至暗时刻,屡战屡败,直到1995年,蔡振华带队,带来新的打法体系,培养新的年轻队员(孔令辉、刘国梁),中国男乒才再次崛起。 看到巴黎奥运会后的表现,国乒是否确实需要一次新的重大变革了!
都说梁输盒子,打得不难看,这岂不是更让人难过! 发挥不好,打得难看,多少好有个安慰。但如今,尽全力了,打得也精彩,但还是输了,更令人伤心,梁子老矣,国乒老矣!
32这状态,调整能力极差,大概率就此废了! 说心里话,我还是很希望他重新崛起,毕竟这个年龄层,就他还行。但看他巴黎奥运后的转态,这么差的调节能力,大概率已经废了。教练组还是慎重考虑接班人选吧!
从几次表现来看,32只会固定题型,新题型全废! 之前一两年打得好,是各代表队基本没有上新队员,他可以按教练的固定解法解题。输给小莫,是因为小莫就是一个神经刀,题型诡异莫测,所以基本也相当于面临新题型。之后,碰到的有点实力的新题型,14、18、22这几位新题型,他几乎都折了。 总体看,这位就是一个刷题冠军,创造力和球商都不高。但也有好处,大赛前如果准备充分,还是很有可能有好成绩!但前提是,别遇到马龙这样,随时都可以有几套题型的;也别遇到小莫这样,自己也不知道有几套题型,但神来之笔频出的选手。
15年狂飙3的喷码,后面数字是什么意思? 一个老球拍上的狂飙3套胶,撕下来后,上面的编码如图所示。那个时候,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什么含义呢?
总体看,小胖的技改成功,摆球的质量明显提高! 奥运前的几次大赛,摆球的摆得让球迷心碎一地,但奥运期间的摆球功法基本大成!
樊振东自己用樊ALC、zlc、szlc、CNF哪款? 我还真不知道。
必须自己开一贴,祝贺小胖获得奥运冠军,搏得大满贯,实至名归! 小胖今天后来打得太好了,很多球赏心悦目。这个冠军应该是绝大多数球友的心愿,一个众望所归的冠军,一个干干净净的冠军,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冠军,一个不失我大国风范的冠军!
纯从技术上分析,各位高人认为孙颖莎输在哪里? 我水平很低,但直观感受与陈梦比较,孙的正反手转换明显慢。不知感觉对不对,是不是还有其他更重要的问题! 小孙可惜了,统治整个巴黎周期,但最后功亏一篑!
把男队带成这样,不论之后成绩如何,王皓都应该辞职了! 主教练,难辞其咎!
真是妹妹带着哥哥走啊! 王的状态让人担忧。
第一局,王,得分黑洞! 王,这打得啥玩意!
请问各位球友,大家拉球,用板头拉球多还是用板中拉球多? 我的感觉是用板头拉才能出质量,但球馆的老大哥说还是应该用板中拉球。但我用板中拉球,感觉明显不走道,发力不小,球速旋转一般。
看直播,林诗栋用的VIS么? 从拍柄看,好像是VIS,但看不清楚。
于一名球员,马龙足够伟大;但于中国乒乓,当前状态,也足该悲叹! 年轻队员始终无法翻过这座大山,后继无人!这一局面,足够教练组头疼!!! 我们当前的选拔培养机制应该是出了大问题,该国家队好好总结反思了。
我看他都可怜,多好的机会! 关键时刻,又软了,不堪重用,真是不堪重用! 高软……唉!
马龙对战王楚钦后,采访时说用了一些以前不用的技术! 这个老将居然还有新活,还在努力改变,精神确实值得钦佩。同时也说明他对比赛的准备那是相当的充分,并且针对性极强,这个结果也证明了对方的无能,应变能力很弱!
以奥运周期为段,回顾各年龄线领军人物。 76年龄线,有孔令辉、刘国梁,王大力应该也算这个年龄线; 80年龄线,有马琳; 84年龄线,有王皓; 88年龄线,有张继科,马龙; 92年龄线,基本上全军覆没(方博、周雨那批); 96年龄线,樊振东、林高远、梁靖崑, 2000年龄线,王楚钦; 2004年龄线,目前看林诗栋已展露头角。 88线很强大,92线很可怜,96线还需证明,2000线已经站稳,2004线尚需努力!
以前来贴吧,怎么总讨论器材?现在来贴吧,咱还是讨论器材吧! 以前来贴吧,器材贴无数,虽然也看得津津有味,但总觉得有些单调。 现在来贴吧,大量的饭圈贴、炮轰贴,突然感觉原来真不错,至少清净,哎.........咱还是讨论器材吧!
现在的波尔,像一把妖刀! 人老精,波尔的节奏控制能力渐入臻镜。第一局,波尔好几个球以慢打快,效果奇佳。好在梁靖崑发球很好,让老波同志直接吃了两三个,19:17艰难拿下! 第一局就打得如此焦灼,挺好看,这比赛有味道,不是一味对轰,看着有意思。
对法国,第一阵,大头干净利落! 气势上、能力上、战术运用上干净利落; 有限的镜头看,发球也还比较干净。
是什么原因让马琳坚信王艺迪比王曼昱强,哪位高人给解释一下! 百思不得其解,王曼昱的战力有目共睹,更何况近期状态也在线,马琳弃鳗鱼不用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得不让人怀疑有幕后交易。
谁敢横刀立马,看咱樊大将军! 今天的樊振东——定盘星!
对阵松岛,小胖打得真是非常艰难! 主要是看不到他有什么比较好的破局方法,就是对轰硬抗,节奏变化都很少!虽然赢了,但很担心他在巴黎的状态。
林钟勋的球,怎么感觉用了很大力量,但单板质量好像很一般! 看韩林和印度选手打球有感。
陈梦现在用的是樊振东? 女团,中国对西班牙。中局休息,看镜头陈梦好像换樊振东了,难道是樊A?
俺滴那个娘,居然能达到2:2,印度这么牛X啦? 上次世乒赛已经充分暴露打颗粒的弱项,这次集训居然没有针对性集中训练?打得这个难看。 希望王曼玉顶住吧!否则女乒团体第一轮被淘汰,那可是天大的笑话。
哪位吧友能提供一下这几年波尔比赛的视频资源么,先谢谢了! 如题。
红双喜为什么不认真踏实地解决好品控问题呢? 以中国现在的基础工业水平,想达到蝴蝶公司一样的产品质量水准,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红双喜在这方面似乎毫无兴趣,还不如银河有追求。如果马龙退役了,968的产品号召力不再,红双喜在高端市场能撑得住么?毕竟不是每个队员都能有马龙这样的影响力,要达到他这个高度很难很难。
是我的错觉么,小胖输球后,樊振东系列底板好像都降价了! 今天逛了逛拼多多,发现樊振东系列底板整体报价比前一阵好像便宜了,市场和运动员成绩的关联这么迅速么。 当然,也可能我记错了,想多了。
袁、向战勒布仑兄弟,3:2赢了,祝贺! 但比赛中可以看出,向鹏偏弱,硬实力还是差些,袁的比赛气质真挺好!
没遮,发球技能见涨,挺好! 转播的视频中没看到遮挡,孙庭指导后,王的发球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无尽喧嚣,强烈建议乒联启用鹰眼! 裁判的尺度确实已经严重影响比赛进程和比赛公平性。与其各大论坛沸沸扬扬,不如一起推动采取公平性措施!
回看了当年马琳对梅兹,技术都很细腻,现在的球太大陆了! 也许是改大球导致的,即便是国家队员,国际大赛,球也太大陆,太正了,那种细腻灵巧全然消失了!这种改变,不知对乒乓球运动而言究竟时好时坏。也许普通人参与的难度降低了一些,但似乎一些独有的魅力也消失了!
一块底板,击球时的声音,是“咚咚”声好,还是“啪啪”声好? 我浏览的以前的一些贴友发言,大家意见不一。有说“咚咚”声好,又有些网友说“咚咚”声的底板发空,没底劲。 这大家怎么看?
非主力队员,年轻队员,还真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等马龙、小胖退役或状态严重下滑,国兵的调整周期,估计会很漫长!
王曼昱的主管教练现在是谁? 王曼昱这种起伏不定的状态,是不是教练更换导致的?
七八年前的老狂飙和这两年的新狂飙,可以说是不同的两款套胶了。 前一阵子,把压箱底的15、16两年没用过的普狂拿出来打了两周,和现在的新普狂比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两款不同的套胶了。老普狂明显粘性强,海绵也软一些,新普狂胶面粘性一般,海绵我感觉也更硬一些。 在新旧切换的过程中,头两天明显不适应,大概4-5天才打顺了! 但就个人喜好,我感觉老普狂更舒服,吃球,造旋转更得心应手很多!可惜,现在老普狂买不到了。
全锦赛男团决赛,许昕这手感,膜拜! 第三盘,许昕对龚楚涵,连出几个神仙球,过瘾!
银河为什么不赞助一个著名球员,打响一款经典产品呢? 从经手的银河底板来看,做工没的说,比红大妈强多了。我很疑惑,银河为什么不找一个著名球员,出资赞助,精细研发一款展品,打造一个经典款型,类似于龙五、普碳、孔五木这样,赢得更大认同和市场更大空间呢? 没钱?没技术?还是没雄心?
现在换马指导,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机! 选一众老队员参加亚运肯定就为了保成绩,现在既然成绩不佳,新人也没得到锻炼,那从责任来论,换主教练也恰如其分。离奥运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此时更换女队主教练,时机还算合理。 马指导上任以来,女队水平,不升反降,确实也应调整。
伊朗这兄弟遮挡也很严重啊! 亚运八分之一决赛 ,伊朗选手对阵张本小摩托。这名伊朗选手发球时的遮挡比王楚钦还严重!
一个人最大的无知就是:这项运动离了我不行! 当一个人思维,一群粉丝的思维走向死胡同时,隐患也就深深埋下。
马龙正反手转换,独步天下! 正看亚运半决赛,马龙比赛中的正反手转换非常协调,让人赏心悦目!
劲极7和银河437,那个更适合已经学了半年多的新球友? 一个哥们学了半年多的球,准备换怕,我推荐了劲极7,这个我用过感觉性能初学足够用。但还有人向他推荐了437,问我怎么选,437俺也没打过。各位吧友这两个怎么选呢?各自特点都是那些?
现在看,饭圈这种事情,就谁也别瞧不起谁了,看着都挺恶心! 研究研究底板真挺好!向小水怪学习。
韩国女队都是968? 我看,田志希和申裕斌用的全是968。 韩国队也这么认这拍子?
大头对高承睿,正手缺陷明显。 大头和高承睿对拉,下风! 气势也被压住了。
氵,拍柄遮住,盲打龙5、字母968、数字968,有几人能分辨? 或者换个说法,大概多少分以上的球友,才能分辨出他们的区别!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