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99幸福 永远99幸福
关注数: 31 粉丝数: 54 发帖数: 1,172 关注贴吧数: 16
1-2岁幼儿的喂养和饮食 如果可能,提倡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不能继续母乳喂养的孩子,每天应该保证喝500毫升配方奶。食欲不佳且体格生长不良的儿童,可适当增加配方奶的摄入量。 最好单独给孩子做饭,但可以和家人一起围坐就餐。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吃家常饭菜的品种,但要注意给孩子吃适宜体积的食物,食物稍软,并尽量清淡少盐。最好不要给孩子喝果汁,尽量吃水果。 12个月的儿童应该开始练习自己用餐具进食。让孩子练习用勺,自己舀饭吃。孩子自己进餐可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发育,促进智能开发。从心理发育来说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养成勤快和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孩子用双手操作尝试自己吃,这是一种探索行为,是在学习自立,家长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包括家长赞许的声调“好”、“能干”、“真棒”等,绝不能嫌脏怕乱加以阻止或训斥。 孩子边吃边玩是正常的,但如果玩食物就应告知食物不是玩具,再不听就把饭菜收走,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再原封不动地端给孩子,以后进餐时孩子可能就会比较严肃认真和有礼貌了。 如果孩子拒绝吃某种食物,要反复耐心地让孩子尝试。家长不爱吃的食物,也要做给孩子吃,并要用言语渲染,以增加孩子对食物的喜好。 注意膳食品种多样化,提倡自然食品、均衡膳食。参照膳食平衡宝塔安排孩子的日常饮食。 幼儿每天都要吃动物性食品,可以每周吃1-2次动物肝脏或动物血、吃1-2次鱼虾或鸡鸭,吃3-4次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每天吃肉的量为50克左右。每天要吃一个蛋。 不要给孩子喝饮料,包括乳酸饮料。 幼儿每天的进食可安排两餐主食、2~3次乳类与营养点心,餐间控制零食。1~2岁幼儿应分餐进食,鼓励自己进食;2岁后的儿童应独立进食。儿童自己决定进食量,不强迫进食,进食时不玩耍、看电视或家长追逐喂养;固定就餐时间与地点有助儿童建立良好进食习惯。 提供良好的进餐环境和气氛,让孩子在心情愉悦时进餐,以促进营养素的吸收。不在吃饭时训斥、打骂儿童,避免嘈杂的进餐环境。,在进餐过程中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吃是幼儿要学习的重点技能,包括学习爱吃各种食物、学习进餐的礼节和吃的技能。应避免边吃边玩、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量进餐。
小贴士:儿童少莫错过生长快速期 在儿童少年青春发育过程中,何时身高长得最快呢?研究证实,绝大多数中国汉族儿童的身高突增高峰为女童12岁左右、男童14岁左右;90%以上女童身高增长最快的年龄在11~13岁之间,男童为13~15岁之间。为了让孩子长得高一些,家长尤其应注意孩子在生长快速期的营养、运动等问题。   一、长高的基础阶段   1—9岁是孩子长高的打基础阶段。科学揭示,人体骨骼在此阶段为储备期,对骨骼发育所需钙离子量为每日300—900毫克。而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大多存在着挑食、偏食、厌食现象,严重制约了从食物中吸收钙离子营养。骨骼中钙离子储备不足,一方面直接导致孩子个子矮小;另一方面,将在孩子发育期使其身高突增幅度减少。   二、长高的突增阶段   10—16岁是孩子发育期。身高明显长高,、此时对钙离子需要量特别多,专家研究发现,此阶段孩子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离子,身高便可多长1厘米,而一般家庭日常餐桌上,钙离子含量不到青少年所需的50%,不同家庭,钙离子营养的不一样。这样孩子的身高便悄悄拉开了差距。   三、长高的最后冲刺创段   男性17—26岁,女性16—25岁,为长高的最后冲刺阶段,研究发现,此阶段青少年骺软骨还未真正愈合,还存在着2—3厘米的长高潜力,在这个阶段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及足量钙离子营养仍然十分重要,过早放弃努力,实在是一种浪费。
揭晓5月长高最快的秘密 •春天是复苏的季节,人体在春季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生长激素。 •宝宝喜欢在和煦的阳光下进行跑跳活动,增加了对骨骼增长的良性刺激,使增殖能力得到加强,骨骼的生长速度迅速加快。容易忽略的5大生长因素 1.忽略阳光错误做法:5月天气渐热,阳光充沛,妈妈担心阳光中的紫外线伤害宝宝,怕晒太阳会给宝宝的皮肤带来不利影响,所以经常把宝宝关在室内,或外出时给宝宝用遮阳伞、太阳帽。专家点评:生长离不开阳光,人体皮肤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的健全发育等。忽略阳光照射,就会造成维生素D缺乏,氨基酸丢失,反而影响宝宝长高。解决办法:科学晒太阳。晒太阳的科学方法: •每天让宝宝接受1~2小时的日照,多到户外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享受阳光的沐浴。 •隔着单层玻璃晒太阳,紫外线会减少60%,隔着双层玻璃的紫外线只剩20%,距窗口4米处的室内,紫外线仅为室外的2%。 •戴着帽子和手套晒太阳不科学。晒太阳时,尽可能暴露皮肤,以接受紫外线的照射。 2.忽略睡眠错误做法:民间有个说法“一分精神一分福”,所以妈妈可能会觉得宝宝爱睡觉,就是精神不好的表现。专家点评:睡眠充足是保证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因为促使长高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睡眠过程中产生和释放的,而且,睡眠时的肌肉放松,也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解决办法: •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所需睡眠时间。新生儿为16~20小时, 3岁以内的宝宝为12~14小时, 4~6岁约为11~12小时。 •创造最好的睡眠环境。灯光偏暗,消除噪音。 3.忽略运动错误做法:民间有种习惯,把宝宝捆绑得很紧,认为可以防“罗圈腿”,还能避免宝宝受到惊吓。这些限制宝宝活动的做法,自然会影响生长发育。相反,有的妈妈为了促进宝宝长个,过早地让宝宝学坐、学站、学走,结果适得其反。不合理的运动可能会促成宝宝向畸形发展。专家点评:宝宝的活动、运动对生长发育十分重要。运动可以增进食欲,保证睡眠质量,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使骨骼组织供血增加,使骨骼生长旺盛;运动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运动后半小时,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最高峰。特别是运动后的睡眠,生长激素分泌会呈脉冲式,都会加速宝宝的增长。解决办法: •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宝宝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 2~3个月的宝宝会抬头,6~7个月时能独坐,8~9个月时会爬,10~11个月时能站立,12~16个月时能走路。如果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学走,以免引起脊柱过度屈曲,这将影响宝宝的身高。 •根据年龄选择不同的运动 1岁以内的宝宝: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主动运动,即帮助宝宝进行抬头、爬行、翻身的练习。被动运动则是妈妈帮宝宝做一些婴儿操、按摩抚触。 1~2岁的宝宝:练习跑跳、拍球、双腿跳。 2~3岁的宝宝: 跳绳、蹦床、单腿跳。 幼儿期:宜以调整运动能力的项目为主,如过独木桥、舞蹈和结合游戏进行的跑跳等。 少儿期:宜以室外活动为主,如打球、跑步、做操、进行日光浴等。 •选择益于生长的运动弹跳运动:如跳绳、跳起摸高、跳远、跑步等,有助于四肢生长;伸展运动:如单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前后弯腰、体操和种种悬挂性运动,有助于脊柱骨和四肢骨的伸展;全身性运动:如体操、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和游泳等,有利于全身骨骼伸展延长。 •避免不利长个的运动如负重运动、举重、哑铃、拉力器、摔跤、长距离跑步等,对身高增长是不利的。 4.忽略治病生长缓慢的大多数情况是因为非疾病因素在起作用,有少部分是因为宝宝患有某些疾病,影响了生长发育。这些病经常被妈妈忽略了,如营养不良性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卵巢功能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全,严重佝偻病等。解决办法: •了解宝宝是否矮小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给宝宝精确测量身高。测量条件是:在早晨起床后测量,不穿鞋、袜、不戴帽子,让宝宝挺胸、抬头、双肩自然下垂,脚尖略分开。将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制成表,一般儿童身高的曲线是不断上升的,如果3岁以下的宝宝生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青春期时的生长速度小于4~5厘米/年,青春期生长速度小于5.5~6.5厘米/年,便可以推断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春季长高天赐良机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少年儿童的生长速度在一年四季中并不相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在春季长高得最快,尤其是5月份内可长高7.3毫米。长得最慢的是10月,只有3.3毫米。 春季之所以有利于长高,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有关:春光中的紫外线含量是所有季节中最高的。紫外线不仅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而且能刺激骨髓增生,使红细胞增多,后者有利于人体携氧,加快组织的新陈代谢。紫外线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样有益,因为无论是食物中的维生素D,还是人体皮肤组织中的维生素D,只有经过紫外线的照射转化成维生素D3,才能被人体吸收,进而在肝肾内转公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羟化维生素D,后者能促进胃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它们经肾小管的排泌,为骨骼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钙、磷。春季户外活动增多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呼吸、消化功能,调节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如生长激素分泌的增多,尤其有利于长高。此外,少年儿童进行一定强度的跑、跳等运动,能够对骨骼产生良性的机械刺激,促使其微结构的重建,加速骨骼的生长。春季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含有人体长高所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磷、铁、铜等微量元素。因此,要想让孩子抓住生长的黄金季节,关键在于家长的护理。   春天需要更多睡眠 孩子的生长激素一半以上是夜间熟睡时分泌的,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影响了孩子的夜间睡眠,就会直接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俗话说“春困秋乏”,其实人体在春天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对长高非常有利,而许多孩子为了完成作业或参加各种学习班,根本不能按时睡眠,长期处在睡眠不足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人类生长的潜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身心舒展刺激生长 春季是充满活力的季节,孩子经历了一个寒冷冬季的“猫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渴望好好舒展筋骨活动活动,因此,春天我们应该让孩子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同时也接受运动带来的生长激素分泌高峰。  拔苗助长其害无穷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很多家长不惜重金买来“奇珍异品”、“山珍海味”,其实对孩子来说牛奶、鸡蛋就是最优质的蛋白质和营养品,此外,一日三餐营养均衡不偏食即可,鲍鱼、鱼翅大可不必,人参、燕窝有害无益,甚至会引起性早熟、骨骺早闭等严重不良后果。  警惕身高与遗传不符 切勿以为孩子长不高是没有办法的,是遗传决定的。其实,遗传确实决定了孩子身高的大方向,但后天的营养、锻炼、睡眠及环境因素对身高的影响是很大的。当然,也有少数矮小的孩子是由于疾病引起的,例如,脑垂体、肾上腺等部位的肿瘤,其主要的表现就是身材矮小。。
暑期儿童科学长高方案 首先保证儿童有充足的营养,充足的营养是指每天要摄入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这些营养素均存在于粮食、蛋类、肉类、奶类以及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在生长突增时期,每天钙的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毫克。奶制品、鱼类、豆制品含钙量较高,并且吸收利用程度较好,是补充钙的理想食品。可乐与果汁也少吃为妙,因为其中所含的糖份多,会阻碍钙质的吸收,吃多了会影响骨骼的发育。此外,盐也是增高的大敌,必须养成少吃盐的习惯。   在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效的方法。它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加强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生长,发育旺盛。运动不等于劳务,后者一成不变的重复动作无益身高。增高运动应是完全协调使身体发育的运动。   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是促进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应保证每天9-10个小时的睡眠。睡得好的孩子长得快。儿童的生长受到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调节,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在睡眠时——特别是晚上十点以后最高,持续一定时间,所以千万不要让儿童养成“熬夜”的坏习惯。   如今一些儿童到了暑假就迟睡迟起,错过了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兼之好吃少动,体重长了不少,身高却不见动静,这也影响了他们的身高。
等“晚长”耽误孩子一生! 俊俊16岁,身高165厘米,一年多没长个了,父母很着急。经专家骨龄测评后,结果让父母大吃一惊:成长板已经闭合,不能再长了。可是家长还以为“晚长”,按遗传预计,孩子本可以长到175厘米,现在身高至少丢失掉10多厘米。父母后悔莫及…… 人出生到成年,有两个成长突增期:一个是从出生到三周岁前,这个时间段长幅达30-38厘米;第二个突增期是在青春期的前一年,长幅达到7-12厘米。家长等孩子“晚长”,其实是在等儿童成长的第二个突增期。但是受社会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卫生部出台《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明确性早熟标准,按这个指南,男童在9周岁前,女童在8周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才是性早熟。这意味着男童9周岁后,女童8周岁后出现第二性征都属于正常发育。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生长幅度每年会下降一半,三年后骨骼闭合,身高停止生长。 临床研究表明:在100名等待“晚长”的孩子中,有97%的孩子都被断送了长高的机会,最终贻误孩子!孩子个矮易导致自卑、抑郁、孤僻、自闭、暴躁、早熟等症状,受歧视,缺乏竞争力;而早熟则会导致孩子早恋、叛逆、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向极端,必须早发现、早治疗。 教育部《青少年成长对策研究课题组》指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身高不符合正常标准,应及时检测,接受成长指导。 1、受遗传及各种后天因素影响,身高年均涨幅不足5厘米 2、女孩8周岁、男孩9周岁前即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在10周岁前出现月经 3、青春“突增期”没有明显窜个 4、营养不良、厌食偏食、体质差、骨龄比实际年龄小2岁以上 5、青春期缓长、停长 6、遗传身高偏矮 7、身高正常仍想高人一等的孩子 8、矮小严重,有心理障碍的孩子 9、身高正常仍想高人一等的孩子
谁偷走了孩子的 身高 从自然规律而言,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身高成长会在青春突增期后出现逐年递减,一般来说,青春期第一年增长8厘米,则第二年为4厘米,第三年为2厘米,然后逐渐停止增长。宁波113总部经过对近5000多名前来咨询青少年的统计,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接近30%的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的第二年就出现停长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孩子丢失了将近6厘米的身高。 是谁偷走了孩子这6厘米的身高呢?遗传?饮食?运动?环境?答案可能会更令人震惊!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对科学的不了解和盲目参照以前的生长规律所做出的决定,使得孩子丢失了这宝贵的6厘米!不少家长都会觉得,孩子发育了,会长得很快,以前自己不也是到高中还在长吗?因此忽略了此期间对孩子的关注。事实上,无论是营养的不合理,运动缺乏,睡眠不足,都会造成停长的可能。 孩子身高是无法等待的,年龄越小,增加身高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在长个的关键时期(3—12岁)对身高进行有效干预,会比自然生长高出5—10厘米,这一长幅对每个孩子的未来身高都是很可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孩子错过了长个子的黄金时期,只能追求少许的增幅,有的孩子甚至成长板已经完全闭合,此时悔之已晚! 温岭成长中心引进了享誉韩国20年的朴博士科学增高指导方案,成长专家现场一对一分析孩子骨骼生长差异。我中心致力于引进推广国际成熟经验和方法,倡导科学成长理念,从青少年的营养、运动、心理、环境、睡眠等个性化成长方案制定,挖掘孩子最大的生长潜力,全面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在春天这个“长高黄金期”,让我们来一场身高接力赛吧!
春天,抓住孩子长高黄金期 家长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孩子在冬天过后的1-6月份会长得特别快,特别是在5月份,身高会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发生巨大的变化。那这个五月究竟为什么会如此的神秘?在孩子长高的黄金期我们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长个子与季节的确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有“天人相应”的说法,即身体的生长发育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春天阳光温和,气候舒适,经过整个冬天的储备,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也在体内有了充分的储备。同时,长高的关键因素——成长板处于最活跃的时期,非常利于营养吸收,从而分裂增殖成软骨细胞,使孩子的身高得到增长。 因此在“神秘的5月”即将来临时,希望长得更高的孩子必须牢牢把握住。通过强化营养补充、有针对性的运动刺激成长板,使成长板的活力得到增强,脑垂体自然分泌更多的成长荷尔蒙,整个身体机能得到均衡补充,从而让“神秘的5月”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专家建议:有以下情况的孩子需要尽快干预:(3~18周岁) 1、受遗传及各种后天因素影响,身高年均涨幅不足5厘米;2. 女8周岁,9岁前即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在10周岁前出现月经,导致骨龄偏大,生长期缩短,成长板提前关闭,最终身高却矮人一截;3. 长高“突增期”没有明显蹿个;4. 营养不良、厌食偏食、体质差、个子矮;5. 青春期缓长或停长;6、遗传身高偏矮;7、身高正常仍想高人一等的孩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