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鸳 琦鸳
求饭圈女手下留情
关注数: 5 粉丝数: 204 发帖数: 18,675 关注贴吧数: 9
这次是动画番剧(但不限于)的分账规则 众所周知,为了避免刷播放量和唯播放量至上的观念。各大平台被约谈之后,陆续提出了综合性的,并且各不相同的分账规则。 虽然动画市场的状况还不严重,但是顺应潮流,也给广大国产动画和在国产动画链中生存的粉丝们,以及吧里吧外的人传播动画分账的规则与重要性。让大家更综合的看待作品。 首先我们知道,为了应对倍速看剧,托拉进度条等现象,提出更加完善的反应作品影响力的规则,这是大约2017年后推出的规则,以前的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 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各大平台对分账标准最基本的定位。仅限于动画。 优酷,更看重的是会员对观看动画的播放时长,而非点击量。以观看时长和正片时长做比得来的基础播放量来作为系数之一,来进行综合评定。 腾讯,由于腾讯视频的流量口最多,采用的是分段时间内有效播放来作为基础播放量。来进行评定。 爱奇艺,目前无法单独确认番剧的有效付费点击量标准。只能通过平台其他项目进行猜测约和腾讯类似。 这样,丰富吧内对于国产动画的分账形式更加了解,同时,我确信,随着宣传的扩大,更多人对平台的播放量机制有明确的认知。也让吧外的人对国产动画的偏见越来越少。有机会,会定期分析动画番剧的分成规则。
吞噬星空的未来预期 目前两集已经放完。大家普遍观感都是。第一集高能,第二集低能。其实我也是。而且我是对小白文改编评价本身就很低的。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割裂感呢。 高强度的宣发必然伴随PTSD (中性词) 就像我个人对于目前国内连载的3D。评价最高的依旧是秦6的序章、灵笼的PV和墓王的宣传CG。 一部作品最后给人的印象无非两种,一种是大家记住的和传播的都是里面经典的地方,亦或者其中最拉垮的地方。 相对而言的,路人更多记住的是经典的地方。所以没必要为了宣发的阵痛而有什么过激的行为。我印象中,但凡开播没什么争议的动画都掀不起什么风浪。 而你们所谓的灵笼和吞噬的争论。灵笼的开播也是这样的评价,因为和PV的差距备受质疑。 而且也不必为了两部作品比较进行争论。我记得我前段时间说过。完全不同的技术和制作过程。而且制作的重点完全不同,侧重点也不同。这点我觉得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有心理预期。 而且看动画还是形成习惯最主要,还记得斗罗大陆在两年前属于整个3D连载动画的底层,口碑几乎等同于雷锋的故事。但是随着动画制作的普及。慢慢变得不同了。 我还是对吞噬星空略微乐观。只要能保持一直不断的有人和怪兽战斗的场面,就不会太差。 而且,很多人似乎总是把斗罗大陆的成绩看成国产动画的成绩巅峰。斗罗大陆是一个意外,看作连续剧而不是动画。我们才能更理智。
我记得我说过,现在连载动画作品要分开看待 有些作品其实走的是动画电影的路线,比如主体自己做,外包其他公司来进行完善。 还有就是纯粹自己做,进行流水线工程。 当然国内两种方式都有极度成功的案例,我们不谈。 我在想,电视剧的机制,什么时候可以完全适用于连载动画。 就目前的生态,想活着的公司,走的是替别人外包的路线,同时在业界外部打响自己的名气。而已经站稳脚跟的公司,都开始转型把自己变成一个产出者。 前者挣扎的活着,可以说极度依赖视频平台的资助,五年前,这类公司还有可能做出代表自己的IP,而五年后的今天,不得不沿着别人走出来的路线发展自己。要么死,要么生,典型的中影年年和海岸线。 后者可以说活下来了,而且走向了无限追求最新技术的道路,同时也随着公司代表人物理念的不同,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典型的玄机和若森。 将来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公司,他们或许走的和上面这些公司完全相同的道路。 虽然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就玄机和若森的经验而言,有一个好的代表人物,比什么都重要,哪怕经历坎坷,也能走出困境。相反很多当年新生的公司,未来究竟如何都尚未可知。比如柏言映画。 现在的动画,已经有了那种看电视剧的感觉,我期待着以后动画作品,每日一更,会员两更的电视剧模式。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