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说丨新语 傅说丨新语
等我想到再说吧
关注数: 71 粉丝数: 323 发帖数: 19,568 关注贴吧数: 113
有中国特色的黑飞应对 据本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近日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低空安全防范联合实验室携带其联合研制开发的低空监视雷达,义务支援重庆机场公安局,有力保障江北国际机场低空安全。 5月12日晚,重庆机场受到无人机干扰,共造成40余航班备降,60余航班取消,140余个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无人机扰航发生后,重庆机场公安局邀请低空安全防范联合实验室前往支援。 5月14日,低空安全防范联合实验室团队成员陆续抵达重庆,并携带其联合研制开发的秘密武器:全国首款有源相控阵低空监视雷达。经过重庆机场有关部门充分论证后,同意5月15日在机场净空区下开机测试。经过一天验证,雷达与空中飞行的民航客机电磁兼容性良好,雷达工作状态正常,对无人机的探测准确、跟踪连续。重庆机场有关部门同意低空监视雷达部署在机场内,24小时监视机场低空空域,确保机场低空安全。经过一周多的连续开机运行,5月23日凌晨,天空下着小雨,重庆机场公安局在2公里、5公里外申请空域的地方放飞无人机测试雷达性能。低空监视雷达在无人机起飞后,立即探测发现,并在雷达监视平台实时、清晰地显示无人机飞行架次、飞行高度、航向、地理坐标等信息 据记者了解,今天4月份,民航局发布《民用航空低空空域监视技术应用指导意见(试行)》中第八条规定:根据需要可视情使用空管监视雷达信息提供低空空域监视服务。未来在低空监视雷达、光学探测等新监视技术应用条件成熟时,可根据需要适当部署。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低空安全防范联合实验室在低空监视雷达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官方介绍称,这是国内首款针对低空、慢速、小目标的相控阵体制监视雷达,对于RCS0.01的小目标探测半径大于等于10公里。可以探测发现机场低空空域入侵目标,如鸟群、无人机等低慢小目标、风筝等移动目标,预警联动机场空管,通知航班提前绕行避让入侵目标,确保航空安全。 在义务保障重庆机场期间,低空安全防范联合实验室研究团队根据机场复杂电磁环境和地理环境,加班加点调试优化低空监视雷达算法,使雷达性能很快达到最优状态,在保障期间没有发生任何扰航事件,有力保障机场低空安全,受到重庆机场有关部门的认可和鼓励。
人民日报点名“复名徽州” 安徽黄山官方回应 徽州古城 黄山市民政局回应“复名徽州”:将深入调研 尽快提出建议 人民网黄山4月14日电(汪瑞华韩震震)4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的题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一文引起强烈反响。文中提到:“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像‘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毕竟,没有‘徽’,哪来‘安徽’?” 随后,人民日报官微发起网络投票“黄山市恢复老名字徽州,你支持吗?”截至投票结束,参与投票的14973人中,71.4%的网友选择了“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表示支持。 4月14日,黄山市民政局局长朱学军就此接受人民网安徽频道采访时称,更改市级名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作为民政部门,将深入调研,尽早提出建议。 “徽州”对于安徽意味着什么?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认为,“徽州”这两个字所承载的,是一种独特地域文化,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 “黄山是好,但它只是在徽州里面一座秀丽的山,是徽州的一部分,肯定涵盖不了整个徽州的地域文化。在海外,别人知道黄山仅仅是一座山,而不知道其背后丰富的徽文化。”翁飞说,对文化的传承和认同是对文化根脉的一种敬畏,而地名就是文化传承和认同的标识。 翁飞认为,现在国家很重视地名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恢复徽州地名”的呼声应该引起重视。“改名会有一些麻烦,但如果从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角度上来讲,改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早改比晚改好。”翁飞说。 徽州地区更名为黄山始于1987年,当时,国院下发《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正式撤销徽州地区、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设立省辖地级黄山市,管辖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四县及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三区。 近30年来,有关恢复徽州地名的呼声此起彼伏。然而,地名更改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根据《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的命名、更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逐级上报,经省政府同意后,报国院审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