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天霜💫 月落天霜0727
关注数: 18 粉丝数: 88 发帖数: 3,455 关注贴吧数: 38
#飞傲怀旧时光# 让时光折叠,尝试找寻过去的美好 真的很感谢飞傲的复古事业部,时隔20多年,我再次拥有了一部磁带机,当年花费巨款购入的那部爱华磁带机我压根就没用多久就被盗走,至今想起还有是点咬牙的恨!好在CP13终于淡化了那点遗憾,只是当前磁带并不好找,当年购入的磁带在老家装修之时被父母给优化掉了,上次回去找寻,我父亲很高兴地告诉我,你的英语磁带还给你留着呢…… 当年的我购入磁带机已是费力,实在用不起高阶太多的CD机,好在如今复古正在复兴,这一次非常开心地蹭听到了飞傲的CD机 DM13,同时还给搭配了另一只我未曾听过的入门木碗大耳FT1。 其实早前我就买了几张我Jay的CD放在车上听,这也是我家唯一能播放CD的地方了,6个盘位的配置真的强,由衷感谢我的小破车陪了我足足10年依然健在 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巧,飞傲居然真的出了CD机,还是我个人喜欢的简约风格,功能很多,还能抓轨。这里顺便期待下透明版DM13上市。 都说现在的80后中年人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以后,慢慢开始填当年的坑,圆年少的梦,很正经地说,这一次DM13也确确实实圆了我当年的梦,于我来讲,不是情怀,就是圆梦。 FT1是飞傲目前仅有的木碗大耳,榉木款可以说非常搭银色款的DM13。FT1佩戴很舒服,一点都不会压头,耳罩足够大,轻盈透气,声音风格清爽微暖,不同类型的音乐都能够拿捏得住,当然了,我还是最爱国语流行。 DM13搭配FT1的声音,真的蛮适合晚上听的,不用看封面,不用看歌词,也不用随机播放,仅仅是单纯地顺序播放,一遍又一遍地自动循环,久违地,心底不由得升起一抹珍惜之情。当年的那些人儿,也是这样吧,喜获喜爱歌手的一张新CD,护送到自己的小小卧室,来不及拉开椅子,就靠在床边,手捧CD机,一遍又一遍地循环,眼眸轻阖,嘴角泛起浅浅的却又渐渐掩饰不住的快乐…
似有感,似无感——NOBLE Kublai Khan&D12 试听分享 一下子拿到NOBLE的两款新品耳塞,光看价格我是有点懵的,一款售价是18990的Kublai Khan,看售价就知道是位列顶级行列的耳塞,另一款则是售价4666的D12,没错,这是NOBLE家的入门款,虽然在很多耳机厂家这是属于旗舰款的售价了,但在NOLBE这边的的确确是它家最便宜的耳机了。砖吧大佬如此安排,将一家耳机品牌的旗舰与入门一起放出去巡回,真的算是头一遭了。顶级耳塞,或者说顶级价位(万元以上)的耳塞我其实听的不多,最近听的一款是Fusang,当时给我的感受就是,咋听着跟那个M5差不多,忠于还原而不突出个性,以至于几乎让我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顶级耳塞都是还原为主,是为HIFI。听到Kublai Khan的时候,可以说给我的感觉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原来顶级耳塞也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先简单介绍下Kublai Khan,Kublai Khan的命名翻译成中文应该属于国人耳熟能详的范畴了,那就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后文用此称呼),这个命名可以说相当霸气了。作为NOBLE家最新一代的旗舰款耳塞,忽必烈在单元组成上也确实算得上开创了自家的先河,这款耳塞竟然是由4种单元来进行调音,在前作Khan采用动圈、动铁、压电单元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骨传导单元,在聆听的时候,如果用手触摸忽必烈的腔体,能明显感受到腔体是在高频振动的,这就是骨传导单元在发挥作用了。
似有感,似无感——NOBLE Kublai Khan&D12 试听分享 一下子拿到NOBLE的两款新品耳塞,光看价格我是有点懵的,一款售价是18990的Kublai Khan,看售价就知道是位列顶级行列的耳塞,另一款则是售价4666的DXII(后文称D12),没错,这是NOBLE家的入门款,虽然在很多耳机厂家这是属于旗舰款的售价了,但在NOLBE这边的的确确是它家最便宜的耳机了。砖吧大佬如此安排,将一家耳机品牌的旗舰与入门一起放出去巡回,真的算是头一遭了。顶级耳塞,或者说顶级价位(万元以上)的耳塞我其实听的不多,最近听的一款是Fusang,当时给我的感受就是,咋听着跟那个M5差不多,忠于还原而不突出个性,以至于几乎让我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顶级耳塞都是还原为主,是为HIFI。听到Kublai Khan的时候,可以说给我的感觉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原来顶级耳塞也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先简单介绍下Kublai Khan,Kublai Khan的命名翻译成中文应该属于国人耳熟能详的范畴了,那就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后文用此称呼),这个命名可以说相当霸气了。作为NOBLE家最新一代的旗舰款耳塞,忽必烈在单元组成上也确实算得上开创了自家的先河,这款耳塞竟然是由4种单元来进行调音,在前作Khan采用动圈、动铁、压电单元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骨传导单元,在聆听的时候,如果用手触摸忽必烈的腔体,能明显感受到腔体是在高频振动的,这就是骨传导单元在发挥作用了。
似有感,似无感——NOBLE Kublai Khan&DXII 试听分享 一下子拿到NOBLE的两款新品耳塞,光看价格我是有点懵的,一款售价是18990的Kublai Khan,看售价就知道是位列顶级行列的耳塞,另一款则是售价4666的DXII(后文称D12),没错,这是NOBLE家的入门款,虽然在很多耳机厂家这是属于旗舰款的售价了,但在NOLBE这边的的确确是它家最便宜的耳机了。砖吧大佬如此安排,将一家耳机品牌的旗舰与入门一起放出去巡回,真的算是头一遭了。顶级耳塞,或者说顶级价位(万元以上)的耳塞我其实听的不多,最近听的一款是Fusang,当时给我的感受就是,咋听着跟那个M5差不多,忠于还原而不突出个性,以至于几乎让我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顶级耳塞都是还原为主,是为HIFI。听到Kublai Khan的时候,可以说给我的感觉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原来顶级耳塞也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先简单介绍下Kublai Khan,Kublai Khan的命名翻译成中文应该属于国人耳熟能详的范畴了,那就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后文用此称呼),这个命名可以说相当霸气了。作为NOBLE家最新一代的旗舰款耳塞,忽必烈在单元组成上也确实算得上开创了自家的先河,这款耳塞竟然是由4种单元来进行调音,在前作Khan采用动圈、动铁、压电单元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骨传导单元,在聆听的时候,如果用手触摸忽必烈的腔体,能明显感受到腔体是在高频振动的,这就是骨传导单元在发挥作用了。
我不够好看,可是我想给够你温暖——森海IE600试听分享 真的难以置信,直到如今,我才第一次接触森海塞尔的IE系列耳机,虽然好多年前我从CX200入坑,之后也入手了森海塞尔的最后一条平头塞——MX985,眼看着IE系列耳塞从单数字发展到了三位数,终于,我终于摸到了IE系列耳塞当家旗舰IE900的弟弟——IE600,感谢砖吧大佬们给的机会。好多人在说起入坑时候的感受,往往脱不开“已没有了当初的感动”诸如此类的言说,其实我还是挺羡慕的,我当初买下CX200的时候,初衷并不是说多么多么喜欢HIFI之类的,那会我还不懂HIFI是为何物,仅仅是身为程序员的我想沉浸式写代码,就是这么简单。后来为啥就慢慢地入了HIFI坑了呢,这跟当时在研究所工作时的领导以及另外一位同事有关,那位领导是一位副总师,跟我是一个办公室的,日常喜欢听音乐,我记得当时他的设备有D50,还有坦克骑兵的一款播放器,耳机倒是没什么印象了,两个播放器我都摸过,当时的感受就是很“哇塞”,仿佛进入了一个新世界,然后另外一位副总师也是同好者,偶尔会过来跟他聊设备的一些话题,我也算是耳闻目染了吧,慢慢的对HIFI有了点了解。一段时间后我换办公室了,同办公室的同事们在干活的时候也是喜欢戴着耳机的,沉浸式干活嘛,大家都喜欢。有一天,我发现一位同事戴的一条耳机不大一样,看起来蛮高级的,借过来听了下,哎哟,完全不同的感受,百度了下,才知道这是一条创新的单动铁耳机,售价高达1000+,富婆富婆啊。 扯远了,说回IE600,按照型号来说,IE600应该是IE60的进化型吧,可惜我也未曾听过IE60,只是依稀记得当时大家的评价都是低频给劲啥啥的,嗨,当时在魔都5多年时间咋就没想着多去耳机店蹭听呢,小亏小亏。
#dCS至臻之声#让我有沉浸式体验的声音 好多人在说起入坑时候的感受,往往脱不开“已没有了当初的感动”诸如此类的言说,其实我还是挺羡慕的,我当初买下CX200的时候,初衷并不是说多么多么喜欢HIFI之类的,那会我还不懂HIFI是为何物,仅仅是身为程序员的我想沉浸式写代码,就是这么简单。 后来为啥就慢慢地入了HIFI坑了呢,这跟当时在研究所工作时的领导以及另外一位同事有关。那位领导是一位副总师,跟我是一个办公室的,日常喜欢听音乐,我记得当时他的设备有D50,还有德国骑兵的一款播放器,耳机倒是没什么印象了,两个播放器我都摸过,当时的感受就是很“哇塞”,仿佛进入了一个新世界,然后另外一位副总师也是同好者,偶尔会过来跟他聊设备的一些话题,我也算是耳闻目染了吧,慢慢的对HIFI有了点了解。 一段时间后我换办公室了,同办公室的同事们在干活的时候也是喜欢戴着耳机的,沉浸式干活嘛,大家都喜欢。有一天,我发现一位同事戴的一条耳机不大一样,看起来蛮高级的,借过来听了下,哎哟,完全不同的感受,百度了下,才知道这是一条创新的单动铁耳机,售价高达1000+,不禁感慨富婆啊富婆。 慢慢地我发现,贵价的耳机确实有贵价的道理,这个时候“一分钱一分货”就是真理好嘛。不久之后我也入手了一条在当时的我看来非常贵价的耳机——DN2000,尽管那次是半价抢购的,确实已经是我下狠手的一次败家行动了。那时候我的手机还是有着极为先进的3.5㎜耳机孔的,所以DN2000就是直接用手机直推的,聆听体验于我来讲,相比手机原配耳机已是奢侈档位了,至于播放器,辣麽贵,开玩笑好吧。 然而,那么“辣麽贵”的播放器其实已经在搔首弄姿极力诱惑我了,我的忍耐力也在一步一步被侵蚀,直至被蚕食殆尽,我还是入手了一台便携播放器,那就是凯音等i5,高举支持国产的大旗,终究是入坑了啊哈哈。这一下完蛋了,我似乎又撕开了一层世界薄膜,怎么可以这么好听,我发现工作起来似乎更有劲,更有效率了,不愧是我,拥有打工魂的打工人啊。设备鸟枪换大炮了,我发现自己喜欢听的歌,还是那么几个歌手的,周杰伦,陈奕迅,林俊杰,蔡依林,SHE,刘若英等等。 若干年后,我的HIFI设备又经过了多次更新换代,然而,我听的歌单,还是以前那么几位歌手的歌,很长情是不是。工作也是换了多次,工作环境各不相同,相同的是那个多年保持下来的“沉浸式工作”的习惯(有些公司明确不允许上班戴耳机的就算了,惹不起)。当然,现在听歌的目的也不光是为了沉浸式去工作,沉浸式小憩,沉浸式做家务,沉浸式运动,或者沉浸式撸文,好的声音就应该可以让我可以沉浸式去做另外的事情,当然,奢侈一把,啥也不做,抱着设备沉浸式聆听歌曲,也是我当下极为喜欢的一个状态。
无愧于“Pro”,禅Pro真的变好听了——砖吧禅Pro与隼Pro试听 一看标题,也许有人会问:难之前的禅不好听吗?我的回答是的确对其不太满意。没错,禅上市之后确实是收到了非常的褒奖,我也很欣喜地参加了砖吧组织的巡回,然而,与“禅”这个名字相悖的是,禅的声音很是刚猛,三频都很强的那种强,但是,三频同时开足马力,有一种很别扭的生硬感,我感觉我的耳朵没有被温柔地对待…… 然而,没想到的是,达音科竟然违反常理一般,时隔几个月就发布了禅的升级款——禅Pro,我当时的想法是难道官方也觉得禅没那么的“禅”,所以想把禅给整得“禅”一些,同时稍作升级,加个Pro就完事了。不过,由于本人对禅的印象不够好,直接拉低了对禅Pro的期望值,也就没特意找机会去试听一把,直到砖吧的禅Pro巡回报名截止日期前一天,一位网友跟我说他很喜欢禅Pro,这一次禅Pro很是好听,跟禅不大一样了,这就很有趣了,遂报名参加了这次巡回,然后很感谢砖吧大佬们不计前嫌再一次给了我试听的机会。这一次砖吧的巡回有包括禅Pro与隼Pro,鉴于我之前已经听过了隼Pro,报名的时候仅选择了禅Pro,之后就没咋关注此事了,没想到收到禅Pro的时候还带着隼Pro,这……这就很大方很让人惊喜了哈。合照来一张,禅Pro的包装跟之前禅的包装几乎一模一样,正面就多了个Pro字样表明身份,然后官方还很贴心地贴上了VGP2022金赏的标签。隼Pro也是有着VGP2022金赏的荣誉,标签自不可少,我已经不记得隼的包装是怎样的了,隼Pro的包装设计语言其实是蛮契合耳机腔体设计风格的,这个容后再说。我还是想主要说说这次禅Pro到底怎么就“Pro”了。禅作为一款发布之后受到N多KOL褒奖的耳机,我听了之后其实是有点小小别扭的,难道我的耳朵这一次聋了,竟然无法欣赏到大热耳机的美妙之处。还好还好,禅Pro的突袭而至,又让我找回了一点自信心。 先说说禅Pro的外观吧,依然延续了禅的设计,只不过颜色有所区别,我记得禅是黑色的,禅Pro则是有点偏枪色一些,做工与质感还是保持了一流的水准,这方面没的黑,工艺品级的。禅Pro的配件我看了下与禅基本保持一致,这里就不做开箱了。 从官方的说明可以看到,禅Pro就是由禅优化而来,振膜指标提升使得声音更为宽松干净,失真更低,瞬态、动态表现都有一定提升,具体可以查看官方旗舰店商详,这里就不赘述了。 从我一耳朵的听感来讲,禅Pro确实有比禅更好的宽松度,尽管禅Pro还是走着明亮、通透的路子,但是耐听程度相比禅有着显著提升,依我看来,光“耐听”这一项的进步,占到了“Pro”中的一大块比重。
这块“韩砖”的声音似乎不那么“韩”——SE180体验分享 回想起上次听过AK的播放器应该是AK240、AK380的时候了,记得是在魔都的知音堂试听的,当时就觉得AK的旗舰播放器高频非常的华丽,声音整体的风格有一种纤细感,但是很细腻,还有些偏软,明显不同于当时国砖的主流风格。这一次砖吧突然就上了AK的这款新秀机型,想着好久没摸AK的机子了,果断选择了报名。然后就SE180到手啦,感谢砖吧感谢AK,摸摸新机子的感受还是非常不错的,第一反应就是好歹是万元的播放器,虽然这包装的设计感确实不错,但是这体积有点不搭啊,看看国砖不到万元的旗舰机子,随便哪一个的包装带来的仪式感都秒杀这款SE180好嘛。不过SE180本尊的精致感还是那么让人爱不释手,不愧是手表级的工艺,这设计与做工还是一如既让地一骑绝尘。其实从第一眼看的时候,SE180的外观跟前辈们大差不差,粗看的话整体造型跟SP1000、SP2000之类的很相似,反正近两年AK家的风格就这样。以前摸过的AK240、AK380我记得设计理念源于光影效果,现在的设计风格好像更强调了线条的美,特别是突出了曲线带来的精致感与舒适感。 有别于前辈SE200,SE180的旋钮设计看着更偏向于SK2000,从旋钮的角度来说个人觉得精致感是强于SE200的。只不过SE180毕竟是AK家唯一的一款可换模块设计的播放器,个头偏大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那个高额头,还有那条比较明显的接缝,多少有点拉低颜值水平,让人有种SE180自带AMP的即视感,按理说按照AK的设计能力不应该如此,可能压根就没想隐藏接缝,甚至于想突出这个可换模块的卖点。
中坚重铸 轻装上阵——体验海贝新R6 接触到海贝的APP好多年了,但是却未使用过海贝的便携播放器,身处四线小城属实无奈。也许作为一家从软件走向硬件的播放器厂家,海贝的思维方式有时候的确会特立独行,比如今年从他们手中诞生了国砖中唯一一款可插SIM卡的便携播放器R8,着实在一众烧油中火热了一把,然而我还是没有摸到海贝家的这款旗舰播放器。因为疫情的关系,年底厂商推广活动扎堆,终于有机会在砖吧参加此次巡回,摸一摸R8的小弟——新R6。拆开快递箱第一眼看到新R6的包装,让我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似乎是完全摒弃了传统国砖的包装设计理念,倒是与一些手机品牌的包装设计有些类似了,而且黑金配色也非常抢眼。新R6提供了两种配色,即黑色与银色,这次到手的是银色版本,相比起低调的黑色,铝合金原色的版本会更加活泼一点,记得早前很多的国砖就是采用的铝合金原色。专门上网查询回顾了下当初R6的外观设计,很明显新R6的设计语言与老R6完全不同,源自于旗舰R8,近乎是R8的等比例缩小。摸惯了自有的M11Pro不锈钢版与M15,新R6上手的时候,一种轻薄感让我倍感舒适,看官方参数新R6仅有15mm厚与235g重,尽管新R6看着棱角分明,但是边角都做了倒角处理,所以对于手感的影响非常小,不会觉得硌手,相信配上新R6那款好看的专用皮套以后,手感会再上升一个档次。可惜此次巡回未能配上皮套,使用起来分外小心。
#砖吧巡回# 不跟风的旗舰播放器——山灵M5s试听体验 HIFI圈似乎持续挂着一阵怪风,突然的几乎所有的播放器厂家执着于如何尽快亮出自己的肌肉,纷纷推出自家的万元级甚至于几万元级的旗舰播放器,如此大环境下,经历了好一阵子“旗舰梗”的山灵,终于推出了自家带有触摸功能的旗舰级播放器M5s。作为一枚木耳初烧,第一次听说山灵这个品牌是在贴吧,打火机形象的M3相当吸引眼球但是激发不了本人的购买欲望,之后也没特别关注这个品牌,而山灵在出了M2、M5后,突然地与“美型”两字挂钩了,不论是M2s还是M3s,亦或是M0还有刚出的M5s,一脉相承的外观设计,看着就是漂亮就是美型啊,所以想必……应该也是好听的吧(木耳的铁证)!犹记得第一次摸到M2s,小巧玲珑的身躯却有着分辨率不低的屏幕,开机亮屏一霎那,心底莫名地默认这就是触摸屏吧,自然地伸出了我那灵活的手指,然而……终于……顶着旗舰机名头价格却非常不HIFI不旗舰的M5s出现了。敬业的老陈如期祭出了砖吧巡回大法,此刻,M5s正被我牢牢抓在手心,没有皮套真的是很滑溜啊……鉴于此,个人提议不管是不是影响开箱时刻的高级感,希望能在包装盒里放一个清水套,用不用是用户的选择,放不放则是商家的心意。话说这次的M5s有一个点倒是挺贴心的,就是在机身左下角做了个永不磨损的Hi-Res小金标,因为小金标是做在玻璃面板下边的,颜值增分有逼格的同时,倒是省得用户额外去买来贴了。
又是一款“真香”耳机——山灵ME100开箱简评 说起山灵,依然会不自觉地想起之前的旗舰梗,待到山灵旗舰M5s现身的那一刻,才明白,在万元砖纷纷出世的国砖厂商围绕间,山灵真的像是一股奇异的清流啊,然后,M5s妥妥地成为“真香”品之一。 然而,此间要讲的不是M5s,而是山灵作为播放器厂家踏入耳机届的第一款作品——ME100动圈耳机。作为山灵之前宣传的两款耳机之中的入门款,ME100自打出世,便收到各路大KOL的推崇,特别是山灵非同寻常地玩了一手真•盲测,只能说社会社会啊。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配件大厂”貌似是国内好多耳机厂商都要争取的一个头衔。由山灵出手的ME100也是好不手软,简洁的包装内除了耳机本体与标配的3.5耳机线,还有一个稍显奢华的皮质耳机盒,配赠的耳机套包括3对人声套、3对均衡套(耳机本体已经有一对了)、3对低频套以及一对记忆海绵套。尽管没有配置平衡耳机线,但是这一整套配件已经足够体现出山灵的诚意了。从皮盒子拿出装着ME100耳机本体的海绵块,竟让我想到了那个好玩的瓦力机器人,哈哈,ME100的造型实在是太像一对眼睛了。ME100本体采用了亚光黑金属,前面板内则是镶嵌了一块打磨得很精致的玻璃。在当初ME100发布之时,我还以为作为入门款的ME100腔体是塑料材质的,至少中间的点缀是塑料的,没想到这次失算了233
一名资深飞傲黑眼中的飞傲旗舰X7 markⅡ&F9 说起来我入HIFI这个坑,就是从飞傲的X1一代开始的,当时是在上海百脑汇的实体店购入,后来慢慢升级了X3k,直到目前X7 markⅡ在手。至于飞傲播放器的声音,大家差不多都了解它的路子,白开水嘛,飞傲的调音就是没调音嘛,虽然引得几乎所有人都在黑“飞傲的声音比不上手机最多比收音机好点”,飞傲的老板James也一直在解释飞傲是以用户为导向的公司,不过在调音这一点,飞傲竟是无比的坚持,直到飞傲的新旗舰X7 markⅡ的出现,飞傲的调音终于有了一丝丝的改变,变得偏一丢丢流行了,你咋不继续坚持了呢?哈哈哈……既然自称是资深飞傲黑,我在以往的飞傲播放器的使用体验文中,对于一些自认为是槽点的方面是绝对要黑从不避讳的,诸如X3k的转盘手感垃圾,X5Ⅲ的电源键位置不合人体工学且我竟听不出其平衡口比之单端口的提升,等等。在我看来,用一个产品,不说产品本身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就我自身的使用感受,是缺点就得说出来说明白,无需藏着掖着,厂家能看到能接受能改善,自然是皆大欢喜。反正在黑飞傲的路上,我走了这么久,也没啥受到人身伤害,最关键点的是,飞傲竟然在下一代的产品上改善的上一代的主要槽点,并称“飞傲的‘自来黑’们你们继续,我们已经习惯了”,嘿,没想到真的有一家公司对于招用户的黑竟……甘之若饴?!其他飞傲黑们爽不爽我不知道,反正我是爽到了一丢丢。X7 markⅡ发布之前,所有人都知道会继承X5Ⅲ获得红点大奖的外观,并且也会兼容X7一代可玩性颇高的下巴,在我入手X7 markⅡ之后,确实验证了这两点,而且X5Ⅲ上备受吐槽的电源按键也移到了顶部,但是细看之下总觉得有那么点不和谐,整体观感个人以为是不如X5Ⅲ的,尽管用装饰片融合了下巴,还是略显牵强。在这里要黑一记,X7 markⅡ可兼容X7一代的下巴这一点简直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啊,而且这坑还得强行填满,毕竟是之前的承诺,而DX200那样的可换下巴的方式我觉得是更胜一筹的,且不影响播放器本身的屏占比。不过话说回来,X7 markⅡ强行兼容了X7一代的下巴,虽说有点无奈,却也是权衡之下最好的结果了,戴上比前代做工更好更合体的皮套,下巴带来的割裂感也没有了,整体观感提升不止一个档次,手感也更好没有割手感,反正之后X7 markⅡ我基本没摘下过套子。之前说到飞傲的调音,我是听过X7一代的声音的,当时搭配的是am2a下巴,明显的偏流行调音,am2a下巴是飞傲官方采用了广受飞傲黑们好评的一个民间磨机方案之后专门出的一个下巴,这里不得不说飞傲还真是以用户为导向的公司哈。X7一代搭配am2a之后,还是挺符合我个人的口味的,主听国语流行次听欧美流行,基本没啥毛病,所以印象还是比较深的。而这一代飞傲全系列播放器都是主打平衡输出的,所以X7 markⅡ本身标配带有平衡口的am3a,而调音方面,不论是比X5Ⅲ上更平衡的平衡口还是众人评价为“送的”单端口,都比X7一代更偏流行味,毕竟大众的主流口味就是流行嘛。
一名资深飞傲黑眼中的飞傲旗舰X7 markⅡ&F9 说起来我入HIFI这个坑,就是从飞傲的X1一代开始的,当时是在上海百脑汇的实体店购入,后来慢慢升级了X3k,直到目前X7 markⅡ在手。至于飞傲播放器的声音,大家差不多都了解它的路子,白开水嘛,飞傲的调音就是没调音嘛,虽然引得几乎所有人都在黑“飞傲的声音比不上手机最多比收音机好点”,飞傲的老板James也一直在解释飞傲是以用户为导向的公司,不过在调音这一点,飞傲竟是无比的坚持,直到飞傲的新旗舰X7 markⅡ的出现,飞傲的调音终于有了一丝丝的改变,变得偏一丢丢流行了,你咋不继续坚持了呢?哈哈哈……既然自称是资深飞傲黑,我在以往的飞傲播放器的使用体验文中,对于一些自认为是槽点的方面是绝对要黑从不避讳的,诸如X3k的转盘手感垃圾,X5Ⅲ的电源键位置不合人体工学且我竟听不出其平衡口比之单端口的提升,等等。在我看来,用一个产品,不说产品本身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就我自身的使用感受,是缺点就得说出来说明白,无需藏着掖着,厂家能看到能接受能改善,自然是皆大欢喜。反正在黑飞傲的路上,我走了这么久,也没啥受到人身伤害,最关键点的是,飞傲竟然在下一代的产品上改善的上一代的主要槽点,并称“飞傲的‘自来黑’们你们继续,我们已经习惯了”,嘿,没想到真的有一家公司对于招用户的黑竟……甘之若饴?!其他飞傲黑们爽不爽我不知道,反正我是爽到了一丢丢。X7 markⅡ发布之前,所有人都知道会继承X5Ⅲ获得红点大奖的外观,并且也会兼容X7一代可玩性颇高的下巴,在我入手X7 markⅡ之后,确实验证了这两点,而且X5Ⅲ上备受吐槽的电源按键也移到了顶部,但是细看之下总觉得有那么点不和谐,整体观感个人以为是不如X5Ⅲ的,尽管用装饰片融合了下巴,还是略显牵强。在这里要黑一记,X7 markⅡ可兼容X7一代的下巴这一点简直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啊,而且这坑还得强行填满,毕竟是之前的承诺,而DX200那样的可换下巴的方式我觉得是更胜一筹的,且不影响播放器本身的屏占比。不过话说回来,X7 markⅡ强行兼容了X7一代的下巴,虽说有点无奈,却也是权衡之下最好的结果了,戴上比前代做工更好更合体的皮套,下巴带来的割裂感也没有了,整体观感提升不止一个档次,手感也更好没有割手感,反正之后X7 markⅡ我基本没摘下过套子。
继承自七彩虹C4的创新之作——C10的体验感受 对于七彩虹,我的最初印象仅是电脑显卡而已,而接触了HIFI这个坑以后,又了解到了大名鼎鼎老烧常谈的七彩虹C4,时常去某HiFi实体店假装老烧点名试听C4,当时的我压根没把其与生产显卡的七彩虹联系起来…直到不知道过去多久的某一天,不知道是不是闲得无聊的我,突然百度了下七彩虹显卡与七彩虹C4的关系,才明白这两者皆是七彩虹集团的子品牌,莫名有点高大上的感觉哈。闲话至此,近期我玩到了七彩虹出品的第二款HiFi播放器——C10,想粗略地谈谈个人的使用感受。几年前体验过的C4透露着一股子浓浓的复古味道,而作为后来者的C10则是在继承复古设计的同时,又走上了带有流行元素的道路。C10的正面以及上下两侧用上了目前主流的金属色,冷峻硬朗,是为刚;C10的背面及左右两侧用的是继承于C4的木制外壳,紫檀木带来温润的手感,视觉上也没那么冰冷,是为柔,刚柔并济,这就是C10带给我的第一观感。七彩虹这个品牌在我的认知中是很低调的,就连C10的包装也设计得如此简洁低调,整个包装完全是黑色调调,不带一点亮色,正面是C10的正面构造图,侧面是品牌的字母LOGO,其他……没其他了吧。先看下C10的木制后盖,整个后盖是由紫檀木一体成型,打磨得非常精美细腻,与金属前面板的结合虽谈不上严丝合缝,却也算得上工艺上佳,其带来的手感绝对要优于目前主流HIFI播放器的金属后盖。后盖的上下2个部分刻上了七彩虹的图形LOGO与品牌字母LOGO,精细复杂的LOGO,所带来的感觉,我第一时间能想到的词汇就是——复古。
◇01-25◆【产品交流】颜值党眼中的CP—X5III&铜雀BASS版分享 在娱乐圈内,好事的粉丝们经常会给自己喜欢的明星组CP,不管是不是强行为之,至少他们玩的不亦乐乎,而明星本身一般而言,乐得如此。HIFI圈内,官方认定的CP组合虽然不多,但是也不缺典型,就像飞傲X5II与达音科DN2000F就正式出过官方套装进行售卖。这一次,飞傲X5II的进化者——X5III出来没多久,就被飞傲的老大@FiiO_James强行组了一波CP,不过这次的对象换成了兴戈的EN700 BASS,即新铜雀。同样经典的黑红配色,在临近新春佳节之际,分外应景,只不过红色版X5III待到年后才能上市。虽然X5III不是我最爱的红色版本,但是其颜值依然不容小觑,待到深枪灰新铜雀到手,与钛灰色X5III进行搭配,也算是相得益彰了。新铜雀入手,相比老铜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线材更“HIFI”了!线材采用千元级的透明8股无氧铜线缩织混编,相比之前极为简陋的黑色胶皮线材,逼格的提升绝对有助于扩大脑放的开启程度,233……其实,在我的印象中,此类裸露编织不带黑色胶皮保护的线材,一般都是属于高级升级线的范畴,一旦换上,简直是逼格与素质的双重提升。新铜雀虽然不能换线,但是直接用上了8股无氧铜编织线,绝逼是那位老板的任性所致。另外,如果这条线不那么容易打结的话,我想我会更喜爱的。乍一看,新铜雀与老铜雀相比不过是换了几个配色而已,事实上,新铜雀在腔体设计上改进了非常多,在我眼中,老铜雀的佩戴直接零分,而新铜雀的佩戴相当舒适,属于推荐一级。“灰雀”的黑灰金三色搭配,稳重而不显沉闷,显贵又不露骚气,再加上延续前作的百叶窗设计,匠心独运,别具一格。新铜雀到我手上的时候,为了尽快让它进入状态,进行了30+小时的煲机,所以虽然其运用了高分子钛振膜,声音是已经趋于稳定的。新铜雀命名为EN700 BASS,却不是简单地加强低频的量以求动次大次的效果,而是加强了低频的质感,放弃了老铜雀不似动圈的低频,有了称不上优秀也还算不错的下潜,搭配上清新淡雅型的X5III,应付流行绝对是得心应手。X5III与EN700 BASS的组合,虽然人声不够贴耳,但是不错的低频营造出来的氛围感,烘托着中频并不显得空洞。解析不算爆表,听流行的时候人声与乐器的定位尚可,分离度较老铜雀略有提升。高频不刺激,延伸还行,虽不惊艳,但够耐听。总体上的声音还是较宽松的,声场也不算小,对于我来说,拿来听流行没毛病。自然而然的,红色成为了飞傲的“标志色”。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希望大家都能够红红火火的。X5III作为飞傲的新晋颜值担当,EN700 BASS则是兴戈的全新调音旗舰,两者都具备黑、灰、红三款配色,臆测下两边的老板为了组这对CP也是费足了心思。对于这组随身CP,不知道你,有没有心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