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冰杰总店😄 顶天立地干正事
买酷车就来郑东新区冰杰酷车联盟总店-地址:中兴路畅和街向西100你冰杰酷车联盟18638778883
关注数: 41 粉丝数: 335 发帖数: 12,853 关注贴吧数: 8
电动酷车技术贴NO.9:有车的朋友注意了~讲下你们最关注的事! 买了电动车之后,当然关心的就是电池的充电和使用方法了。目前关于电池充电和使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建议每天都充 ,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参考建议。 电池勤用勤充是对的,基本上就是说每天骑了之后就充电,但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的电池可以跑30公里,跑了5公里或是10公里就给它充电,这样未必对电池有好处,因为当电池充满电的时候,肯定会有气体的溢出,而这个气体,则是电解液中水份分解产生的,这样失水就产生了,频繁的这样充电,电池的失水次数增多,电池也会很快进入失效期。 所以好的方法是如果第二天你不骑电动车了,你最好把它充满电,不过当你骑了5公里或是10公里之后,第二天的路程还够跑,最好是等第二天骑过后再充电,这样电池的失水会减少,电池的寿命也就延长了。 另外,对于一些电池可以跑30公里左右,但每天骑行在7、8公里左右的情况,最好不要等第三天或是第四天电池完全骑完电了再充,在电池的电量剩下一半不到的时候就充电,因为电池在电量不足的时候存放,容易产生硫化。 此外,每过一个月的时候,最好将电池的电量一次性的骑完,也就是将电池骑到欠压,深放电一次,再对电池进行充电,这样也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还有一点,在充电时,先插电池端的插头,再接220V市电。充电结束时,先拔掉220V市电,再拔电池端的插头,当充电器转灯变绿时,可以再充一到两个小时左右,电池就已经充满了,不能一充就充一夜,这样会过充,过充对电池损害非常严重。切记切记!! 此外,电动车电池经常使用,电池的寿命也会相对的长一些,也就说,电池不怕你天天用,就怕你长时间不用。
电动酷车技术贴NO.8:怎么使用蝶刹才是最完美的! 别以为刹车是个再简单不地的动作,操作不当的后果,轻则妨碍了驾驶的顺畅性,重则是人仰马翻的惨状。刹车的构造有碟刹与鼓刹的两种方式。 *尽量不要在转弯的同时刹车因为这是很危险的! *拉急速时尽量不要只刹一前刹或只刹后刹因为这也是很危险的! *刹车时请尽量先刹前刹在刹后刹! *也不要一次刹死要分次刹因为这是为了你的安全! *你可以先前刹4分后刹6分之后在刹完前刹同时放点后刹! 你可以不把我的话当话但请爱惜自己的生命! 1、前刹车:菜鸟们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先检讨一下自己的前刹车是怎么握的,在刹车的动作时着重在前刹车还是后刹车呢?可能就开始用三根头、两根指头、甚至一根指头来拉刹车的拉杆了。现在的电车配备碟式刹车已成主流、假如习惯用四根手指去握刹车的,如果在一个突发状况,再加上不知如何正确的操作,那么非常有可能因为紧张而用力的抓握刹车拉杆而……或者说因为已是老鸟了。所以可能用一根指或二指匀着刹车拉杆,一旦想要发挥强力的制动却发现单靠一指的力量不够而……那么到底是用那几根指头去操作呢?其实重点不在于一定要用那么多指头去操作。重点都在于施力,刹车的时候虽然是要着重在前刹车上,但大家一定要知道,当我们拉起前刹车后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前制动卡钳开始发挥作用后,前减震会下沉,原本平恒的截重会前移,此时前轮截重增加,后轮的截重随减轻,甚至在猛然的动作时,后轮会有浮起于路面的现象,也就是漂移,或者打滑。 2、后刹车:虽然我们知道,在作刹车时的步骤是前、后以及电机断电这3种方式同时施行的效果最佳(现在的EABS可以在刹车同时断电),但事实上后刹车的功用在此时仍是一个辅助性的动作,由于后轮所执行的是牵引力的传达、再加上由于有的车是脚控制控制的后刹车并非能如控制前刹般灵敏。所以一旦后刹车稍有失当即可能造成锁住的情况,因此,大家一定要养成一个即使碰到紧急状况也不会踩死后刹车的习惯,虽有些难,但尽可能的去把这个观念养成下意识的反应吧。但有些时候后刹车也会成为主角,而前刹车变成配角的。像是在雨天,恶劣路况下的低速中,这时以后刹车来控制电车的平恒,会比使用前刹车一——得安全、妥当。 3、刹车时身体:由于制动前刹车时所产生的减速G力,骑士们在不知正确的因应动作下往往是以双后的腕关节来支持上半身往前倾的力量,因此之后后的两手麻痹更是苦不堪言,以身体的下盘来夹持著,以腹背来支持上半身的重量,双手很轻松的握在车把上,当然,在强力的制动时,可能需要双手的支撑来辅助身体的前倾动作,但一定要知道,可以辅助,而不是为主。这就是身体因应刹车时所产生的减速G之最佳对策了。 4、全刹车:如何利用刹车在最短的距离发挥最强的制动能力,所谓全刹车是一种高级的技巧,全刹车并不是全部的刹车一起全力使用的意思,其仍是以前刹车为主,后刹车为辅,后刹车再次的使用方式来施行,事实上,全刹车应该是说将前刹车的制动能力发挥到前轮的抓地极限之前为止(一旦超过极限,就是准备……)如看过GP大赛中史旺兹的一个惊险镜头的话,相信对全刹车的精彩表演就更能印象深刻了,由于史旺兹这家伙在刹车时比起其它的选手都要来得更慢,也就是更深入弯道,所以其刹车时可说都是刹到后轮几乎浮起于地面,而前轮随时都会要滑掉的可怕状态在操作。那么,全刹车时前刹车是如何操作呢?用四指死命的抓紧前刹车吗?全刹车的重点不在于用几根指去施加压力,而在于强力的施加压力于前刹车上时,能有随时释放的能力(慢慢回味下)而且,这个强大的施力并不是突然的一下子就抓住前刹车拉杆,而是稳定沉重的施加压力于前刹车上,并且骑士要能从指尖上感觉到前轮的负荷状况才可,机车本身如能有加装防甩头扭力杆时,也可以增加在万一情况下的稳定性
电动酷车技术贴NO.5:怎么安装电池才是正规的!具有权威的! 一、蓄电池的安装 蓄电池一般采用串联方式使用,即一只蓄电池的正极与另一只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将所有蓄电池连在一起,最后余下正负接线端子与电动车对应接线相连,电动车的电机、控制器、仪表等是蓄电池的用电负载。 电动车一般都有电池盒,从安装位置分有斜杠式,后插式和底盘式安装,其结构形状可谓五花八门。 每家电动车厂都各有特色。如图电池盒一般用工程塑料制成,其强度较好,重量较轻,安装方便。电池盒一般由底槽、上盖、蓄电池接触点及充电插座、电车锁等组成。底槽与上盖扣紧,并用自攻螺丝或螺栓紧固。电池盒是按蓄电池型号规格进行设计的,在整车设计时应考虑其良好的散热性能。 二、蓄电池的充电 “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这一说法绝非危言耸听,蓄电池充电性能好坏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重视。 1、蓄电池对充电工艺的要求 认识蓄电池对充电工艺的基本要求,是分析各种充电技术的基础。蓄电池对充电的基本要求是:充电电流应小于或等于蓄电池可接收充电电流。否则,过剩的电流会使电解液过快地消耗掉,产生以下危害: 加大蓄电池的失水率,增加维护工作量,对于免维护电池,会造成蓄电池的早期失效;产生酸雾,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使充电效率降低,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 充电过程,是放电电化学反应的逆反应过程,如果充电电化学反应过程在理想的状态下进行,这个过程应该是互为逆反应,即充入的电量与放出的电量应基本相等。但在严重析气的状态下,有效充电电化学反应过程消耗的电能达不到总电量的40%,即浪费电能60%以上。 气体的产生聚集在蓄电池多孔电极内部,减少了电解质与多孔电极的接触面积,即充电电化学反应界面大幅度减小,使充电化学反应速度降低,充电十分困难,充电时间延 严重的析气会损害蓄电池: ①大量气体的产生对极板活性物有冲刷作用,使活性物质容易松软和脱落. ②在较高的极化电压下,正极板的板栅会产生严重腐蚀,生成Pb02,这种腐蚀物与电化学生存的Pb02是完全不同的,是一种不可逆的氧化物,导电较差,并使板栅变形,脆裂,失去骨架和导电作用。因此在充电时应尽可能防止过充电。 长期充电不足,未反应的活性物质会产生不可逆的高阳性的大颗粒PbS04晶粒(即不可逆硫酸盐化)使蓄电池容量下降,内阻加大,充电难度加大,造成蓄电池早期损坏。因此,蓄电池要尽量保证充足电,防止不可逆硫酸盐化 2、充电频次的选择 蓄电池充电深度对循环寿命影响很大,基本呈指数变化。这是由于正极活性物为Pb02,其结合牢度不高,放电时转化成PbS04充电时又转化成PbO2,而PbSO4的体积远比PbO2体积大(其体积之比约为2:1)。因此,对正极板而言,活性物将会膨胀收缩反复进行,使其粒子之间的连接逐渐脱落,使蓄电池活性物失去放电特性成为“阳极泥”,使蓄电池性能下降,直至寿命终止。放电深度越深,膨胀收缩量越大,对活性物结合力破坏越大,寿命越短;反之则循环寿命越长。 从理论上讲蓄电池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深放电,应做到浅放勤充,前提是有特别匹配的充电与之匹配。 但是实际使用中,由于蓄电池充电受充电器性能和蓄电池本身的离散及充电习惯及充电速度影响,充电器的电压均比较高,或多或少都存在过充电。特别是充电多数在夜间进行,时间一般在6-10小时,平均8小时左右,若是浅放电,其充电很快就会到达末期,这时充电效率变低,会产生过充电。过充电时间比较长,加上频繁充电,就会使蓄电池寿命因充电受到较大影响。 最理想的充电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参考平时运行频率、里程情况、蓄电池厂提供的说明,以及配套的充电器性能等参数制定充电频次。按绝大多数用户的情况,蓄电池以放电深度为50%-70%时充一次电最佳,这样可使蓄电池寿命达到最佳效果。实际使用时可折算成骑行里程,在需要时充一次电。 3、温度对充电的影响 蓄电池在高温季节运行,主要存在过充电的问题。蓄电池温度增高时,各活性物质的活度增加,正极析氧电位一下降,负极析氧电位也下降(负值下降),因此,充电时充电反应速度快,充电电流大,充电时需要的充电电压较低。为防止过高的充电电压,应尽量降低蓄电池温度,保证良好散热,防止在烈日暴晒后即充电,并应远离热源。 蓄电池在低温情况下,各活性物质活度降低,其电极上的Pb溶解变得困难,充电时消耗Pb后很难得到补充,所充电电流大幅度下降,正极板在-20℃时充电接受电流仅为常温的70%,而负极充电受膨胀剂的影响,低温充电接受能力更低-20℃的充电接受电流仅为常温下的40%。因此,低温条件下充电主要存在充电 接受能力差、充电不足的问题,要求提高充电电压和延长充电时间。改善低温性能主要应从负极着手。低温使用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特别是充电时应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有利于保证充足电,防止不可逆硫酸的产生,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蓄电池的存储和使用期间,可定期进行活化充电,即所谓的均衡充电,这对防止蓄电池不可逆硫酸盐化非常有利,对蓄电池使用寿命很有好处,值得提倡。
电动酷车技术贴NO.4:电池为什么坏了?会有什么反应及特征原因! 电池的失效: 1、不平衡(串联的电池,电池中的格) 2、失水 3、硫化(负极板) 4、软化(正极板) 5、脱落(极板活性物质) 6、极板短路、开路 电压不平衡是第一位的。电池的不一致性主要是生产过程决定的。误差是一定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好的厂工艺流程控制比较严格,产品的一致性就比较好。一些小作坊生产的电池就难说了。在充电时,电池的不平衡会导致有的电池过充,有的欠充。放电时会使落后的电池过放。加速了电池的损坏。单只电池格间的电压不平衡道理一样。 维修后,要重新配组。容量和空载电压要尽可能一致。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各个进程都在进行当中。比如说硫化,在使用中,只要有充不足电的情况,或放电后充电不及时的情况出现,就会有硫化的过程。而如果经常出现就会出现严重的硫化。 硫化,失水、软化是相互影响的。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失水可能是最先发生的。然后,失水导致电解液密度提高,硫化加快。硫化的加快会在充电时加剧失水。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容量的下降,同时,正极板的情况也在变糟:假如用户每天骑行20KM,则在容量下降到只能跑20公里的时候,电池每天需要100%放电,放电深度变大,软化速度一定会增加。 硫化、失水、软化是一定会同时存在的。在电池寿命的未期,我们说某块电池是硫化,那是说它容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硫化导致的。而不是它只有硫化。电池的容量,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正极板容量、负极板容量、电解液量和密度。而软化、硫化、失水正好是这三方面的主要变化。电池的容量,受限于正、负极板容量和电解液最大电化当量这三者中最低的一个。我们说电池硫化了,是说,其负极板容量不足了。可能情况是,负极板最大的容量是3AH,而失水的电池的电解液总量也不过只能产生7AH电量,同时,正极板容量是5AH。那么,消除硫化后,此电池也不过只能放出5AH电量。
电动酷车技术贴NO.2:关于电动车各型号轮胎的保养维护!!! 1轮胎的小知识 大致说来轮胎除了你们所知道的胎纹,内外胎,胎面及胎外壁外,其实还有很多的构造名称,对消费者来说是团迷雾,现在先让我就各部位名称为大伙解释一下吧! 胎面(TREAD):这是轮胎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位,以天然或和成橡胶制成,为了实际用途的不同,以及道路状况的差异,所以胎面上刻着不同形状的花纹,它具有保护轮胎内部的钢丝及纤维的作用,也是轮胎被使用的最频繁,损耗最大的部分,包含的中央部位及胎肩的部分,其具有驱动,制动,排水,减振转向等主要功能。 胎壁(胎边部,SIDEWALL):这一部分虽然未与地面接触,但却具有吸收地面冲击力,以及保护胎体内钢丝或纤维层的作用,而轮胎的尺寸,型号和制造厂的名称等,均浮写在这一部位。 胎体(CARCASS):这是轮胎的主要骨架,可承受甚大的冲击力量,如轮胎的承载压力,内部空气压力及横向的剪力。它是由人造纤维经上胶后交织与橡胶之内,经过加热处理及张加工等过程制成,然后按所需之尺寸大小予以剪切,卷贴于“胎内层”外,形成胎体的部分。 缓冲层(BREAKER):是介于胎面与胎体中间的“线层”承受来自外面的冲击力,而加以缓和,一旦胎面发生裂伤或切伤时,不使直接伤及胎体,又具有防止胎面与胎体分离的作用。 盖罩(CAP):轮胎内只有缓冲层是以圆周方向与地面接触,但盖罩是由胎面延伸出来,沿着胎壁侧边弯曲,包裹轮胎的。 环带(BELT):环带层深植在胎面与胎体之间,沿圆周方向延伸,具有高张力之补强带,且有缓冲层的作用,且紧密的扣住胎体,提高胎面的强度。 胎 唇(BEED):轮胎内缘与钢圈接触的部位,负责固定轮胎于钢圈上,内置高张力的集束钢丝,紧密的扣住钢圈。 胎唇空间(BEED FILLER):为强化胎唇的张力强度,在环带外侧自然留下一段间隙,对于环带伸张具缓冲的余隙,而且中空的构造强度亦比实心者为大。 内罩:则用以保护胎唇并强固轮胎边缘,可有效的帮助胎唇固定在轮圈上。 气密胶:无内胎之车轮,内部设有一层气密胶,可以防止高压空气的泄露,随时保持轮胎与钢圈的密合,及轮胎上若有小破洞时,仍然可以将泄露降至最低。 讲了一大串的名词解释,大伙看得可能也有些累,但是没办法,这是基本的入门课程,不稍为提一下,又怕后面无法交待,只好请各位看官耐心的看下去了。 目前轮胎的规格有很多的表示方式,而市面上一般较常见的有四种,英制,德制,公制及美制,我们就以次四种略加说明。 英制的规格为英国过去的附庸国家所采用,单位采英寸。如 4.00 H 18 4PR ,即表示宽4英寸,适用210KM/H以下的时速,轮胎钢圈直径为18英寸,4线层强度。 德制的规格类似“公制”,除轮胎的宽度用公厘表示外,亦增加了轮胎的扁平比,轮胎的内径仍使用英寸,内径的后面还有荷重指数及速度记号。表示如:140(轮胎宽140MM)\70(扁平比百分之七十)-(低胎压)18(内径18英寸)66(荷重指数66)H(速度记号210KM/H以下)。 公制的表示法中,是目前对轮胎的特性说明较完整,它与德制的表示法类是似但取消“-”低压胎的记号,而以“R”字代替,表示辐射层轮胎,如FZR400的后轮即为140/60R18 64H,其中R18的R即表示该轮胎为辐射轮胎。 而美规的字首表示该轮胎适用车种,第二个字母表示轮胎的宽度,第三字表示扁平率,第四个字母为速度记号,最后为适合钢圈的直径。 在这当中,荷重指数表J的数值由21 ~74,数值愈大则表示其荷重能力愈强,一般400cc至750cc的重车,J值大约63~67,前轮则约57~ 58;此外无内胎车轮的速度记号K是表示该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速度,以英文字母表示,字母愈后面者容许的速限也愈高,S :表适用180KM/H以下;H :表适用210KM/H以下;V :表适用210KM/H以上;S,H,V均是一般车辆可以看到的,也是我们称的高速胎,通常若低于上述速度记号以下的轮胎,均未打上速度记号,因此,我们只要看到S字母以后的速度记号,均可视为高速胎。
电动酷车技术贴NO.1:电动车保养和刹车调整及故障排除! 1 、润滑是保养电动车的重要内容,应对前轴、中轴、飞轮、前叉避震器转动支点等部件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擦洗,按需加黄油或机油。 2 、刹车系统的调整:将刹车钢丝固定座上的螺钉松开,然后抽紧或放松刹车钢丝,使两边刹车块距车圈的平均距离为 1.5mm ?D 2mm 然后拧紧螺丝。 3 、电动车骑行一段时间后有时链条会松动,调整方法如下: 松开后轴螺母,将调链螺紧,直到链条松紧适度,同时注意后轮与车架平行,然后再拧紧两边螺母。如果链条偏紧,按上述方法反向操作即可。链条松紧适宜(垂度 10mm?D15mm )。 4 、调节车把高低时,注意鞍座上的安全线不应露出。并注意把芯丝杆紧固扭矩不小于 18N.m 。 5 、调整鞍座高低时,注意鞍座上的安全线不应露出,并注意鞍座夹紧螺母和鞍管夹紧螺栓紧固扭矩不小于 18N.m 。 6 、应经常检查车闸性能是否良好,注意雨、雪天和下骑行时增加制动的距离。 修理电动自行车分两步进行,即查找故障和修理。而修理的前提和关键是迅速查找故障,如同病人到医院治病,先找出病因,确诊后,才能进行治疗。 一、车不转(即电动机不转) 1 、使用电动车检测仪测试电机引线有无电压,可立即判断出线路和控制线路的故障。测量结果是有电压,则判定:电机坏或控制器至电机的引线断路故障,应予以排除。测量结果无电压,则判定:控制线路有故障,应进行下一步检查。 2 、把控制器刹车插头断开,再转动电转把。车转动,则判定:刹车开关已坏,已造成短路故障,应换新刹车开关。若车还不转,则再用一个好的调速转把,替换原转把。如车转动,则判定:原调速转把已坏,造成电动车不转,应换新的控制器。 3 、测量电池盒触点,可立即判断因电源部分造成车不转的故障。若无电压显示,打开电源锁,仪表盘指示灯也不亮,则判定:保险管熔丝断,应换保险管,电线脱落,焊断头或者应换新线。若有电压显示,打开电源锁,仪表盘指示灯不亮,则判定,电源锁坏了,不通电换新锁即可。 二、打开电源锁,车转不停(惊车现象),刹不住车 检测方法是把控制器调节器速转把插头断开,可立即判定调速转把或控制器故障。 如果断开调速转把插头后,打开电门锁车不转了,判定:调速转把已坏;如果断开调速转把插头后,打开电门锁,车还转,判定,控制器已坏,应换新。 碟刹 1.确定是端面跳动是由什么造成的。检查方法:起大撑,前轮离地,用手轻转轮子,找到阻力大的地方。即磨碟点,用红色记号笔作记号。并在三个螺栓上标上1,2,3,的序号,且记住原来的安装位置。 2.将前轮拆下。再将碟片拆下。这最麻烦,是有点难度,拧动内六角前必须用锤子敲三个螺栓,不然内六角板用拧断也拧不下来。 3.将碟片弄干净,放在干净的玻璃片上,碟片无台阶的一面朝下。用薄硬的纸片在碟片旁边塞,如都塞不进,说明碟片没有变形,说明瑞面跳动是由轮毂造成的。 4:碟片变形必须较平。这个不难,有朋友在机加工车间最容易了。 5:轮毂瑞面不平就要用补偿法了。即用加薄片的方法在1.2.3个位置之中加入薄片,薄片是用易拉罐的皮剪成(厚为0.12MM)。结合上面的磨碟点来确定加薄片的位置,这要看大家的分析了。
电动酷车技术贴NO.9:有车的朋友注意了~讲下你们最关注的事! 买了电动车之后,当然关心的就是电池的充电和使用方法了。目前关于电池充电和使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建议每天都充 ,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参考建议。 电池勤用勤充是对的,基本上就是说每天骑了之后就充电,但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的电池可以跑30公里,跑了5公里或是10公里就给它充电,这样未必对电池有好处,因为当电池充满电的时候,肯定会有气体的溢出,而这个气体,则是电解液中水份分解产生的,这样失水就产生了,频繁的这样充电,电池的失水次数增多,电池也会很快进入失效期。 所以好的方法是如果第二天你不骑电动车了,你最好把它充满电,不过当你骑了5公里或是10公里之后,第二天的路程还够跑,最好是等第二天骑过后再充电,这样电池的失水会减少,电池的寿命也就延长了。 另外,对于一些电池可以跑30公里左右,但每天骑行在7、8公里左右的情况,最好不要等第三天或是第四天电池完全骑完电了再充,在电池的电量剩下一半不到的时候就充电,因为电池在电量不足的时候存放,容易产生硫化。 此外,每过一个月的时候,最好将电池的电量一次性的骑完,也就是将电池骑到欠压,深放电一次,再对电池进行充电,这样也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还有一点,在充电时,先插电池端的插头,再接220V市电。充电结束时,先拔掉220V市电,再拔电池端的插头,当充电器转灯变绿时,可以再充一到两个小时左右,电池就已经充满了,不能一充就充一夜,这样会过充,过充对电池损害非常严重。切记切记!! 此外,电动车电池经常使用,电池的寿命也会相对的长一些,也就说,电池不怕你天天用,就怕你长时间不用。
电动酷车技术贴NO.8:怎么使用蝶刹才是最完美的! 别以为刹车是个再简单不地的动作,操作不当的后果,轻则妨碍了驾驶的顺畅性,重则是人仰马翻的惨状。刹车的构造有碟刹与鼓刹的两种方式。 *尽量不要在转弯的同时刹车因为这是很危险的! *拉急速时尽量不要只刹一前刹或只刹后刹因为这也是很危险的! *刹车时请尽量先刹前刹在刹后刹! *也不要一次刹死要分次刹因为这是为了你的安全! *你可以先前刹4分后刹6分之后在刹完前刹同时放点后刹! 你可以不把我的话当话但请爱惜自己的生命! 1、前刹车:菜鸟们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先检讨一下自己的前刹车是怎么握的,在刹车的动作时着重在前刹车还是后刹车呢?可能就开始用三根头、两根指头、甚至一根指头来拉刹车的拉杆了。现在的电车配备碟式刹车已成主流、假如习惯用四根手指去握刹车的,如果在一个突发状况,再加上不知如何正确的操作,那么非常有可能因为紧张而用力的抓握刹车拉杆而……或者说因为已是老鸟了。所以可能用一根指或二指匀着刹车拉杆,一旦想要发挥强力的制动却发现单靠一指的力量不够而……那么到底是用那几根指头去操作呢?其实重点不在于一定要用那么多指头去操作。重点都在于施力,刹车的时候虽然是要着重在前刹车上,但大家一定要知道,当我们拉起前刹车后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前制动卡钳开始发挥作用后,前减震会下沉,原本平恒的截重会前移,此时前轮截重增加,后轮的截重随减轻,甚至在猛然的动作时,后轮会有浮起于路面的现象,也就是漂移,或者打滑。 2、后刹车:虽然我们知道,在作刹车时的步骤是前、后以及电机断电这3种方式同时施行的效果最佳(现在的EABS可以在刹车同时断电),但事实上后刹车的功用在此时仍是一个辅助性的动作,由于后轮所执行的是牵引力的传达、再加上由于有的车是脚控制控制的后刹车并非能如控制前刹般灵敏。所以一旦后刹车稍有失当即可能造成锁住的情况,因此,大家一定要养成一个即使碰到紧急状况也不会踩死后刹车的习惯,虽有些难,但尽可能的去把这个观念养成下意识的反应吧。但有些时候后刹车也会成为主角,而前刹车变成配角的。像是在雨天,恶劣路况下的低速中,这时以后刹车来控制电车的平恒,会比使用前刹车一——得安全、妥当。 3、刹车时身体:由于制动前刹车时所产生的减速G力,骑士们在不知正确的因应动作下往往是以双后的腕关节来支持上半身往前倾的力量,因此之后后的两手麻痹更是苦不堪言,以身体的下盘来夹持著,以腹背来支持上半身的重量,双手很轻松的握在车把上,当然,在强力的制动时,可能需要双手的支撑来辅助身体的前倾动作,但一定要知道,可以辅助,而不是为主。这就是身体因应刹车时所产生的减速G之最佳对策了。 4、全刹车:如何利用刹车在最短的距离发挥最强的制动能力,所谓全刹车是一种高级的技巧,全刹车并不是全部的刹车一起全力使用的意思,其仍是以前刹车为主,后刹车为辅,后刹车再次的使用方式来施行,事实上,全刹车应该是说将前刹车的制动能力发挥到前轮的抓地极限之前为止(一旦超过极限,就是准备……)如看过GP大赛中史旺兹的一个惊险镜头的话,相信对全刹车的精彩表演就更能印象深刻了,由于史旺兹这家伙在刹车时比起其它的选手都要来得更慢,也就是更深入弯道,所以其刹车时可说都是刹到后轮几乎浮起于地面,而前轮随时都会要滑掉的可怕状态在操作。那么,全刹车时前刹车是如何操作呢?用四指死命的抓紧前刹车吗?全刹车的重点不在于用几根指去施加压力,而在于强力的施加压力于前刹车上时,能有随时释放的能力(慢慢回味下)而且,这个强大的施力并不是突然的一下子就抓住前刹车拉杆,而是稳定沉重的施加压力于前刹车上,并且骑士要能从指尖上感觉到前轮的负荷状况才可,机车本身如能有加装防甩头扭力杆时,也可以增加在万一情况下的稳定性
电动酷车技术贴NO.5:怎么安装电池才是正规的!具有权威的! 一、蓄电池的安装 蓄电池一般采用串联方式使用,即一只蓄电池的正极与另一只蓄电池的负极相连,将所有蓄电池连在一起,最后余下正负接线端子与电动车对应接线相连,电动车的电机、控制器、仪表等是蓄电池的用电负载。 电动车一般都有电池盒,从安装位置分有斜杠式,后插式和底盘式安装,其结构形状可谓五花八门。 每家电动车厂都各有特色。如图电池盒一般用工程塑料制成,其强度较好,重量较轻,安装方便。电池盒一般由底槽、上盖、蓄电池接触点及充电插座、电车锁等组成。底槽与上盖扣紧,并用自攻螺丝或螺栓紧固。电池盒是按蓄电池型号规格进行设计的,在整车设计时应考虑其良好的散热性能。 二、蓄电池的充电 “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这一说法绝非危言耸听,蓄电池充电性能好坏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重视。 1、蓄电池对充电工艺的要求 认识蓄电池对充电工艺的基本要求,是分析各种充电技术的基础。蓄电池对充电的基本要求是:充电电流应小于或等于蓄电池可接收充电电流。否则,过剩的电流会使电解液过快地消耗掉,产生以下危害: 加大蓄电池的失水率,增加维护工作量,对于免维护电池,会造成蓄电池的早期失效;产生酸雾,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使充电效率降低,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 充电过程,是放电电化学反应的逆反应过程,如果充电电化学反应过程在理想的状态下进行,这个过程应该是互为逆反应,即充入的电量与放出的电量应基本相等。但在严重析气的状态下,有效充电电化学反应过程消耗的电能达不到总电量的40%,即浪费电能60%以上。 气体的产生聚集在蓄电池多孔电极内部,减少了电解质与多孔电极的接触面积,即充电电化学反应界面大幅度减小,使充电化学反应速度降低,充电十分困难,充电时间延 严重的析气会损害蓄电池: ①大量气体的产生对极板活性物有冲刷作用,使活性物质容易松软和脱落. ②在较高的极化电压下,正极板的板栅会产生严重腐蚀,生成Pb02,这种腐蚀物与电化学生存的Pb02是完全不同的,是一种不可逆的氧化物,导电较差,并使板栅变形,脆裂,失去骨架和导电作用。因此在充电时应尽可能防止过充电。 长期充电不足,未反应的活性物质会产生不可逆的高阳性的大颗粒PbS04晶粒(即不可逆硫酸盐化)使蓄电池容量下降,内阻加大,充电难度加大,造成蓄电池早期损坏。因此,蓄电池要尽量保证充足电,防止不可逆硫酸盐化 2、充电频次的选择 蓄电池充电深度对循环寿命影响很大,基本呈指数变化。这是由于正极活性物为Pb02,其结合牢度不高,放电时转化成PbS04充电时又转化成PbO2,而PbSO4的体积远比PbO2体积大(其体积之比约为2:1)。因此,对正极板而言,活性物将会膨胀收缩反复进行,使其粒子之间的连接逐渐脱落,使蓄电池活性物失去放电特性成为“阳极泥”,使蓄电池性能下降,直至寿命终止。放电深度越深,膨胀收缩量越大,对活性物结合力破坏越大,寿命越短;反之则循环寿命越长。 从理论上讲蓄电池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深放电,应做到浅放勤充,前提是有特别匹配的充电与之匹配。 但是实际使用中,由于蓄电池充电受充电器性能和蓄电池本身的离散及充电习惯及充电速度影响,充电器的电压均比较高,或多或少都存在过充电。特别是充电多数在夜间进行,时间一般在6-10小时,平均8小时左右,若是浅放电,其充电很快就会到达末期,这时充电效率变低,会产生过充电。过充电时间比较长,加上频繁充电,就会使蓄电池寿命因充电受到较大影响。 最理想的充电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参考平时运行频率、里程情况、蓄电池厂提供的说明,以及配套的充电器性能等参数制定充电频次。按绝大多数用户的情况,蓄电池以放电深度为50%-70%时充一次电最佳,这样可使蓄电池寿命达到最佳效果。实际使用时可折算成骑行里程,在需要时充一次电。 3、温度对充电的影响 蓄电池在高温季节运行,主要存在过充电的问题。蓄电池温度增高时,各活性物质的活度增加,正极析氧电位一下降,负极析氧电位也下降(负值下降),因此,充电时充电反应速度快,充电电流大,充电时需要的充电电压较低。为防止过高的充电电压,应尽量降低蓄电池温度,保证良好散热,防止在烈日暴晒后即充电,并应远离热源。 蓄电池在低温情况下,各活性物质活度降低,其电极上的Pb溶解变得困难,充电时消耗Pb后很难得到补充,所充电电流大幅度下降,正极板在-20℃时充电接受电流仅为常温的70%,而负极充电受膨胀剂的影响,低温充电接受能力更低-20℃的充电接受电流仅为常温下的40%。因此,低温条件下充电主要存在充电 接受能力差、充电不足的问题,要求提高充电电压和延长充电时间。改善低温性能主要应从负极着手。低温使用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特别是充电时应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有利于保证充足电,防止不可逆硫酸的产生,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蓄电池的存储和使用期间,可定期进行活化充电,即所谓的均衡充电,这对防止蓄电池不可逆硫酸盐化非常有利,对蓄电池使用寿命很有好处,值得提倡。
电动酷车技术贴NO.4:电池为什么坏了?会有什么反应及特征原因! 电池的失效: 1、不平衡(串联的电池,电池中的格) 2、失水 3、硫化(负极板) 4、软化(正极板) 5、脱落(极板活性物质) 6、极板短路、开路 电压不平衡是第一位的。电池的不一致性主要是生产过程决定的。误差是一定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好的厂工艺流程控制比较严格,产品的一致性就比较好。一些小作坊生产的电池就难说了。在充电时,电池的不平衡会导致有的电池过充,有的欠充。放电时会使落后的电池过放。加速了电池的损坏。单只电池格间的电压不平衡道理一样。 维修后,要重新配组。容量和空载电压要尽可能一致。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各个进程都在进行当中。比如说硫化,在使用中,只要有充不足电的情况,或放电后充电不及时的情况出现,就会有硫化的过程。而如果经常出现就会出现严重的硫化。 硫化,失水、软化是相互影响的。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失水可能是最先发生的。然后,失水导致电解液密度提高,硫化加快。硫化的加快会在充电时加剧失水。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容量的下降,同时,正极板的情况也在变糟:假如用户每天骑行20KM,则在容量下降到只能跑20公里的时候,电池每天需要100%放电,放电深度变大,软化速度一定会增加。 硫化、失水、软化是一定会同时存在的。在电池寿命的未期,我们说某块电池是硫化,那是说它容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硫化导致的。而不是它只有硫化。电池的容量,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正极板容量、负极板容量、电解液量和密度。而软化、硫化、失水正好是这三方面的主要变化。电池的容量,受限于正、负极板容量和电解液最大电化当量这三者中最低的一个。我们说电池硫化了,是说,其负极板容量不足了。可能情况是,负极板最大的容量是3AH,而失水的电池的电解液总量也不过只能产生7AH电量,同时,正极板容量是5AH。那么,消除硫化后,此电池也不过只能放出5AH电量。
电动酷车技术贴NO.2:关于电动车各型号轮胎的保养维护!!! 1轮胎的小知识 大致说来轮胎除了你们所知道的胎纹,内外胎,胎面及胎外壁外,其实还有很多的构造名称,对消费者来说是团迷雾,现在先让我就各部位名称为大伙解释一下吧! 胎面(TREAD):这是轮胎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位,以天然或和成橡胶制成,为了实际用途的不同,以及道路状况的差异,所以胎面上刻着不同形状的花纹,它具有保护轮胎内部的钢丝及纤维的作用,也是轮胎被使用的最频繁,损耗最大的部分,包含的中央部位及胎肩的部分,其具有驱动,制动,排水,减振转向等主要功能。 胎壁(胎边部,SIDEWALL):这一部分虽然未与地面接触,但却具有吸收地面冲击力,以及保护胎体内钢丝或纤维层的作用,而轮胎的尺寸,型号和制造厂的名称等,均浮写在这一部位。 胎体(CARCASS):这是轮胎的主要骨架,可承受甚大的冲击力量,如轮胎的承载压力,内部空气压力及横向的剪力。它是由人造纤维经上胶后交织与橡胶之内,经过加热处理及张加工等过程制成,然后按所需之尺寸大小予以剪切,卷贴于“胎内层”外,形成胎体的部分。 缓冲层(BREAKER):是介于胎面与胎体中间的“线层”承受来自外面的冲击力,而加以缓和,一旦胎面发生裂伤或切伤时,不使直接伤及胎体,又具有防止胎面与胎体分离的作用。 盖罩(CAP):轮胎内只有缓冲层是以圆周方向与地面接触,但盖罩是由胎面延伸出来,沿着胎壁侧边弯曲,包裹轮胎的。 环带(BELT):环带层深植在胎面与胎体之间,沿圆周方向延伸,具有高张力之补强带,且有缓冲层的作用,且紧密的扣住胎体,提高胎面的强度。 胎 唇(BEED):轮胎内缘与钢圈接触的部位,负责固定轮胎于钢圈上,内置高张力的集束钢丝,紧密的扣住钢圈。 胎唇空间(BEED FILLER):为强化胎唇的张力强度,在环带外侧自然留下一段间隙,对于环带伸张具缓冲的余隙,而且中空的构造强度亦比实心者为大。 内罩:则用以保护胎唇并强固轮胎边缘,可有效的帮助胎唇固定在轮圈上。 气密胶:无内胎之车轮,内部设有一层气密胶,可以防止高压空气的泄露,随时保持轮胎与钢圈的密合,及轮胎上若有小破洞时,仍然可以将泄露降至最低。 讲了一大串的名词解释,大伙看得可能也有些累,但是没办法,这是基本的入门课程,不稍为提一下,又怕后面无法交待,只好请各位看官耐心的看下去了。 目前轮胎的规格有很多的表示方式,而市面上一般较常见的有四种,英制,德制,公制及美制,我们就以次四种略加说明。 英制的规格为英国过去的附庸国家所采用,单位采英寸。如 4.00 H 18 4PR ,即表示宽4英寸,适用210KM/H以下的时速,轮胎钢圈直径为18英寸,4线层强度。 德制的规格类似“公制”,除轮胎的宽度用公厘表示外,亦增加了轮胎的扁平比,轮胎的内径仍使用英寸,内径的后面还有荷重指数及速度记号。表示如:140(轮胎宽140MM)\70(扁平比百分之七十)-(低胎压)18(内径18英寸)66(荷重指数66)H(速度记号210KM/H以下)。 公制的表示法中,是目前对轮胎的特性说明较完整,它与德制的表示法类是似但取消“-”低压胎的记号,而以“R”字代替,表示辐射层轮胎,如FZR400的后轮即为140/60R18 64H,其中R18的R即表示该轮胎为辐射轮胎。 而美规的字首表示该轮胎适用车种,第二个字母表示轮胎的宽度,第三字表示扁平率,第四个字母为速度记号,最后为适合钢圈的直径。 在这当中,荷重指数表J的数值由21 ~74,数值愈大则表示其荷重能力愈强,一般400cc至750cc的重车,J值大约63~67,前轮则约57~ 58;此外无内胎车轮的速度记号K是表示该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速度,以英文字母表示,字母愈后面者容许的速限也愈高,S :表适用180KM/H以下;H :表适用210KM/H以下;V :表适用210KM/H以上;S,H,V均是一般车辆可以看到的,也是我们称的高速胎,通常若低于上述速度记号以下的轮胎,均未打上速度记号,因此,我们只要看到S字母以后的速度记号,均可视为高速胎。
电动酷车技术贴NO.1:电动车保养和刹车调整及故障排除! 1 、润滑是保养电动车的重要内容,应对前轴、中轴、飞轮、前叉避震器转动支点等部件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擦洗,按需加黄油或机油。 2 、刹车系统的调整:将刹车钢丝固定座上的螺钉松开,然后抽紧或放松刹车钢丝,使两边刹车块距车圈的平均距离为 1.5mm ?D 2mm 然后拧紧螺丝。 3 、电动车骑行一段时间后有时链条会松动,调整方法如下: 松开后轴螺母,将调链螺紧,直到链条松紧适度,同时注意后轮与车架平行,然后再拧紧两边螺母。如果链条偏紧,按上述方法反向操作即可。链条松紧适宜(垂度 10mm?D15mm )。 4 、调节车把高低时,注意鞍座上的安全线不应露出。并注意把芯丝杆紧固扭矩不小于 18N.m 。 5 、调整鞍座高低时,注意鞍座上的安全线不应露出,并注意鞍座夹紧螺母和鞍管夹紧螺栓紧固扭矩不小于 18N.m 。 6 、应经常检查车闸性能是否良好,注意雨、雪天和下骑行时增加制动的距离。 修理电动自行车分两步进行,即查找故障和修理。而修理的前提和关键是迅速查找故障,如同病人到医院治病,先找出病因,确诊后,才能进行治疗。 一、车不转(即电动机不转) 1 、使用电动车检测仪测试电机引线有无电压,可立即判断出线路和控制线路的故障。测量结果是有电压,则判定:电机坏或控制器至电机的引线断路故障,应予以排除。测量结果无电压,则判定:控制线路有故障,应进行下一步检查。 2 、把控制器刹车插头断开,再转动电转把。车转动,则判定:刹车开关已坏,已造成短路故障,应换新刹车开关。若车还不转,则再用一个好的调速转把,替换原转把。如车转动,则判定:原调速转把已坏,造成电动车不转,应换新的控制器。 3 、测量电池盒触点,可立即判断因电源部分造成车不转的故障。若无电压显示,打开电源锁,仪表盘指示灯也不亮,则判定:保险管熔丝断,应换保险管,电线脱落,焊断头或者应换新线。若有电压显示,打开电源锁,仪表盘指示灯不亮,则判定,电源锁坏了,不通电换新锁即可。 二、打开电源锁,车转不停(惊车现象),刹不住车 检测方法是把控制器调节器速转把插头断开,可立即判定调速转把或控制器故障。 如果断开调速转把插头后,打开电门锁车不转了,判定:调速转把已坏;如果断开调速转把插头后,打开电门锁,车还转,判定,控制器已坏,应换新。 碟刹 1.确定是端面跳动是由什么造成的。检查方法:起大撑,前轮离地,用手轻转轮子,找到阻力大的地方。即磨碟点,用红色记号笔作记号。并在三个螺栓上标上1,2,3,的序号,且记住原来的安装位置。 2.将前轮拆下。再将碟片拆下。这最麻烦,是有点难度,拧动内六角前必须用锤子敲三个螺栓,不然内六角板用拧断也拧不下来。 3.将碟片弄干净,放在干净的玻璃片上,碟片无台阶的一面朝下。用薄硬的纸片在碟片旁边塞,如都塞不进,说明碟片没有变形,说明瑞面跳动是由轮毂造成的。 4:碟片变形必须较平。这个不难,有朋友在机加工车间最容易了。 5:轮毂瑞面不平就要用补偿法了。即用加薄片的方法在1.2.3个位置之中加入薄片,薄片是用易拉罐的皮剪成(厚为0.12MM)。结合上面的磨碟点来确定加薄片的位置,这要看大家的分析了。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