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标准大气压 梦魇之怖
关注数: 57 粉丝数: 809 发帖数: 12,254 关注贴吧数: 15
直男同事为了我居然弯了 我们都是2020年进的公司,他比我晚进公司半年,他刚进公司的时候还很少说话,只是埋头做事。和部门同事都混熟后,他就暴露了本性,他就是那种很爱用黄段子逗其它女生的蠢直。因为他长得很普通,肉胖型,圆头楞脑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他是NBCS的态度(那时我一直垂涎公司里另外一个更高更肉壮的已婚男同事),而且那时我和他并没什么工作上的对接,只是在同一个办公室,交流也不多。直到后来调整了工作后,我和他有了工作上个的对接,故事也从这个时候拉开了序幕。 他很多东西都不会,他经常来请教我,后来我发现我在给他讲工作的时候,他总是一直看着我的脸,由此无意间抬头与他看我的目光对视,我尴尬地问:“干嘛这样看我?”他居然嬉皮笑脸地说:“你皮肤好好,看着好粉嫩。”我以玩笑的语气说:“你也太骚了吧!撩了女的不够,还来撩男的?”这次他没有继续把玩笑接下去,反而不好意思地躲开我的眼神。 随着我们共处时间的推移,感觉他对我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感情,他非常在乎我的感受和观察我的情绪,有时候我心情不佳,他就会来问东问西,过于打听我的私事。有次没有回他信息,他还打电话来问为什么不回他信息,他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让我生气了,我说不关你的事,也不是工作上的事,他还打破沙锅问到底不罢休。虽然感觉他对我有种在乎感,不过其它时候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和年轻女同事开黄段子玩笑,所以,我还是把他当直男的小把戏,并没有把那些放在心上。 有一次公司安排我们在一起完成一项工作时,那几天我都和他一起加班,一起回家,在回家的通路时段,看到有卖小吃的,他就问我想不想吃,我说要吃,他就买两份一路吃起走,我说不想吃,他自己也都不买。有天晚上赶工作值班,我和他坐一起讨论工作,他突然来一句:“如果你是女的就好了。”我惊讶地回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又躲开眼神不好意思地说:“因为这样我们就能成为很好的搭档。”虽然我没有回他,继续做着工作,但心里在想问搭档难道非得要女的吗?当时我感觉自己被他撩动了心。以前并没对他有任何想法,但他一次次撩动了我的心,所以想了解他是不是圈内人,所以去翻看了他朋友圈,他很少发朋友圈,有几条很早的朋友圈证实了他就是直男无误,上面内容是“谁帮我介绍个女朋友”,或“今天情人节,我的女朋友在哪里?”之类的。所以,我就掐断我对他的所有幻想,为了避免还和他有过多的接触,让我陷进直男的小把戏中,我决定让公司调整了我的工作内容,甚至后来换了一个地方办公。 虽然交流少了,但他还会时不时的给我发消息问候,而且每次团建的时候,他都会先看我坐哪里,然后在跑过来挨着我坐,还非要拉着我一起走路回家,路上总是有的没得一句聊,有时候不想回他有感觉很尴尬,回他又感觉更尴尬,于是很多次我都是走得很快,或是找个理由先走。 就在前不久得七夕节,我发现他真的弯了。。。
【二十四节气】看看古人对秋分的认识 秋分,位于黄经180°,这是黄道与赤道在一年中的第二次交叉点,这天的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时长不仅各自占据一天的12个小时,而且不管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从赤道到两极,昼夜都将在这天无差异,所以古人云:“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将进入南半球,半年后才能从春分在此跨过赤道进入北半球,所以从秋分开始太阳的能量将向南半球倾斜,北半球夏季累积的热量将在此后快速消散,大地没有足够的热能将水汽升腾到天空形成对流,所以雷雨将在这个季节逐渐消逝。地面因为光热能的收缩,回归死寂,植被已长成,枝叶已枯萎,冬眠的动物开始储藏食物准备过冬。水汽受寒向下凝结成露水,没有水汽的交流形成云雨,天将变得更加高远透彻。 从自然角度来看,秋分后暑去寒来,昼缩夜展,日影渐长,这就明确的阴涨阳消之象,所以古人将秋分定为农历八月的中气,并以(风地)观卦来表示此节令天地之间的阴阳状态,观卦由上巽下坤组成,巽本初爻为阴,加上坤的三爻纯阴,就是四阴爻,在整个六爻卦中,阳爻仅剩两爻,代表着阴开始胜过阳,阴向下之力将水汽凝为露,阴内收之力将植被伸展之力聚合成果,阴的肃寂覆盖阳的繁华。 秋分在八卦盘中为于正西方,是太阳落入地平线的方向,黄道从春分0°开始,太阳向北运行,正弦180°后回归到余弦的0°,之后太阳向南运行,一周圈后一年四季形成。在一天太阳运行路线中,也是从朝出地,夕落地,太阳一出一没一日昼夜形成。朝夕是一天明暗均等的时刻,春分秋分是一年昼夜均等的季节,春分与朝都在正东,秋分和夕都在正西,所以古人将交易的物品称为“东西”,而不称“南北”,其意就是东西所蕴含的均等与公平。 文章来源: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qGyPaclpQ5h7INfG78-GUQ&urlrefer=636e4e38021e8584c6213848604ce737
【21-09-23冷空气吧-资料】谈谈古人对秋分的认识 秋分,位于黄经180°,这是黄道与赤道在一年中的第二次交叉点,这天的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时长不仅各自占据一天的12个小时,而且不管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从赤道到两极,昼夜都将在这天无差异,所以古人云:“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将进入南半球,半年后才能从春分在此跨过赤道进入北半球,所以从秋分开始太阳的能量将向南半球倾斜,北半球夏季累积的热量将在此后快速消散,大地没有足够的热能将水汽升腾到天空形成对流,所以雷雨将在这个季节逐渐消逝。地面因为光热能的收缩,回归死寂,植被已长成,枝叶已枯萎,冬眠的动物开始储藏食物准备过冬。水汽受寒向下凝结成露水,没有水汽的交流形成云雨,天将变得更加高远透彻。 从自然角度来看,秋分后暑去寒来,昼缩夜展,日影渐长,这就明确的阴涨阳消之象,所以古人将秋分定为农历八月的中气,并以(风地)观卦来表示此节令天地之间的阴阳状态,观卦由上巽下坤组成,巽本初爻为阴,加上坤的三爻纯阴,就是四阴爻,在整个六爻卦中,阳爻仅剩两爻,代表着阴开始胜过阳,这代表冷却下沉的空气已凝结为露,自然万物开始供内弃外,为养精蓄锐做准备,同时也表示黑夜在秋分过后开始长于黑夜。 秋分在八卦盘中为于正西方,是太阳落入地平线的方向,黄道从春分0°开始,太阳向北运行,正弦180°后回归到余弦的0°,之后太阳向南运行,一周圈后一年四季形成。在一天太阳运行路线中,也是从朝出地,夕落地,太阳一出一没一日昼夜形成。朝夕是一天明暗均等的时刻,春分秋分是一年昼夜均等的季节,春分与朝都在正东,秋分和夕都在正西,所以古人将交易的物品称为“东西”,而不称“南北”,其意就是东西所蕴含的均等与公平。
【21-07-14冷空气吧-其他】三伏的含义是什么?入伏是怎么定义的 话说:夏至三庚伏,伏有三载连,两载大小暑,秋后占一载。记得小时候,常听老一辈的人说“入伏了,白天蝉鸣不停歇,夜晚蒲扇不离手。”对于“入伏”这个词,我想很多人的印象可能只是存在于黄历中的一个名词,没有去了解过它的真正含义。 从二十四节气到三九三伏,都是古人根据对天文物候长期观察后总结出来的,其作用主要用于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往往三伏中的初伏是稻谷成熟的时节,中伏就开始收割稻谷,末伏则是晾晒稻谷的时候。因为入伏后,我国从江南到中原的广大地区就将正式进入晴热少雨的时节,这个时候有利于稻谷完成最后的成熟期,同时也是收割和晾晒的最好时节。 古人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的第一天,初伏和末伏固定为十天,中伏为十天或二十天,中伏的长短要根据第五个庚日所处立秋的前后位置来定,因为末伏的第一天必须在立秋之后,如果中伏十天后还没到立秋,则中伏再加十天。从夏至到立秋有四十六或十四七天,一般辛、壬、癸日的夏至年第五个庚日才能在立秋之后作为末伏,这样三伏总长度才可能只有三十天,其它天干的夏至年第五个庚日都在立秋之前,所以末伏得再往后推至第六旬,所以这些年份得三伏总长度都是四十天。 “伏”意为趴下、降低、潜藏。盛夏烈日当空,生灵都要潜藏于阴凉之处。仲夏过后,果谷开始成熟,沉重的果谷向下耸拉在枝头。一般入伏都在未月,未月虽火旺,但有孕养之阴气以收火成土,土成而金待出,秋金以庚为始,生于四月得纯阳之性为刚,先伏于六月而后出于七月。六月夏火当旺,金当避火以潜伏于厚土之下,六月未中的丁火称为“三味真火”,庚金退三旬而避之,丙火过夏至为丁火,因此伏日从夏至开始的第三个庚日起算。初伏时暑渐,一般在小暑后大暑前。中伏时暑盛,基本在大暑后。末伏后则暑散,处暑就是暑气向四处散去的意思,因此末伏必须在立秋之后。
【21-06-21冷空气吧-其他】今天夏至,看看古人是怎么定义夏至的 夏至,位于黄经90°,这天太阳直射点抵达北回归线N23°26′, 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就开始向南退去。古人称夏至为“一阴生”,因为夏至之前为昼涨夜消,夏至之后为夜涨昼消。 夏至这天不仅白天最长夜晚最短,而且太阳投射到物体上的阴影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城市,可以在这天的正午看到人的影子位于脚下,比如广州和贵港等城市。而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城市,影子将位于南方,比如我国的海南及南沙群岛。而在北方,白昼比南方更长,到北极圈以北地区则处在完全没有黑夜的极昼中。 夏至分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三候。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时五月的中气,五月对应的地支是午,其节气卦象是天风姤卦,代表的意思是阳极始衰,一阴始生,昼至长而减,夜至短而增,万物已荣,生气渐消,光热已极,暑气入地。午在八卦中位于正南的离位,是火的正位,阳盛极而衰,所以丙火在此化为丁火,火荣土茂,所以土寄旺于火乡,戊土在此也化为己土。夏至过后,阳气冲天,地气生阴,代表着昼极夜生,光热遁地,光热在天地间汇聚全部转化为暑气,庚金生于小满,沐浴于夏至,过三旬火纯之时,以伏藏于戊己土下以冶炼成真金,立秋后再藏一旬后出伏,以庚金肃杀之气收割万物生气,万物从此结果凋谢,天地不交成否,天气热极而凉回。
历法中干支的来源于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关注WXGZH:玄学探源 一、干支在历法中的作用 天干地支是我国历法中最重要的应用工具,天干是天道的运行之气,其大地感应天道运行而体现的自然变化就是地支。比如说太阳的起落在大地上体现为昼夜,昼夜的长短在大地上体现为四季。又比如月亮的变化在大地体现为潮汐等等,天上日月星辰的变化与大自然的变化无不相互关联。可以说大地就是天象的一面镜子,天象的喜怒哀乐都映衬在大地上。天地形成之后,人在天地间沐浴于阴阳相交的氛围中,人感地之阴阳不同而禀性各异,人感天之阴阳不同而有福禄深浅,人未来的命运都交织在天地阴阳两气之间。古书中说:“天清轻有十干,主福禄,称天元;地重浊,有十二支,主身世,称地元。”所以历法中干支常作为中国传统命理、择日、宅葬、修造、堪舆、卜筮等数术的参考基础。 二、干支的由来 五行源于《河图》,一六为水生成于北方,二七为火生成于南方,三八为木生成于东方,四九为金生成于西方,五十为土居于中央。《河图》十个数就是十天干的原型,阳干为气,阴干为质,先由气生而后有质成。 八卦源于《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洛书》九数分八方和中央。伏羲先天八卦为世界的空间构象,天地上下相对,水火左右不相射,山泽高低而居,风雷异位不相及。文王后天重排八卦于洛书,一坎二坤,三震四巽,六乾七艮,九离五为尊,以演自然规律。 坎为一阳镶嵌于两阴,代表深夜光隐于暗,北斗七星为天之轴悬挂于北天支撑夜空。也代表天寒地冻,水凝核成霜雪,万物生气深藏于内部进行蓄养,活力被掩埋于寂静,所以坎为子象,居于正北阴暗之方。 艮为一阳履于两阴,代表阴止于阳,启明星为黎明前哨,夜将终,昼将来。也代表昼涨夜消,天始暖,地解冻,开耕土地待生气自然发出,自上而下静变为动,所以艮居东北,丑寅分两端,为除旧换新之象。 震为两阴之下生一阳,代表暗中生光,昼始于夜,日出之时夜未尽。也代表动出于静,万物生气由内向外破土而出,大地的活力从死寂中复苏,所以震为卯象,居于正东日出之方。 巽为一阴之上叠两阳,代表明出暗藏,白昼彻底替代黑夜,日过东后向南奔。也代表充足的光热彻底驱走阴寒,大地上的万物已迅雷不及之势地生发壮大,所以巽居东南,辰巳分两端,为阴藏于阳,阳立于阴之象。 离为一阴夹于两阳之间,代表昼之光已至极,日已升到天中偏南的位置,昼正之前日升光生辉,之后日降光渐晦。也代表光热至极已成暑,使植被由内向外开花展叶,使水汽从下往上蒸腾化为湿气,所以离以午为象,居于正南日中之方。 坤为纯阴,代表日之光辉已被大地吸收,大地上的阴影逐渐侵蚀光明,昼将终,夜将来。也代表万物一生成长之功将凝结成果实,天之功德在地已得到圆满,所以坤居西南,未申分端,为大地厚德载物之象。 兑为一阴覆两阳之上,代表夜始于昼影,滋长的昼影收光逐成暗夜。也代表万物已将曾经奋发中的苦涩凝聚成甘甜的熟果,当精华内收凝于果,藏于根,曾经采集天地精华的枝叶就将枯萎,所以兑以酉为象,居于正西日落之方。 乾为纯阳,代表光明已回归天上化为星辰,大地重回黑暗,主宰夜的太阴之君收阳之光而明。也代表万物蕴藏精气于内,不惧秋风冬雪的吹打,所以乾居西北,戌亥分端,为藏柔露刚之象。 天干为天之象,五行纯粹,地支为地之象,五行驳杂。天象映衬大地而明暗变化,地象顺应天时而推演四时,所以天干五行的运行中生旺休衰状态都一一展现在地支上。 木中甲为生长之气,乙为生长之质,气归本体于亥,气露于寅,气化质于卯,质显于辰,于未中质成气止。 火中丙为光,丁为热,光出亮于寅,明于巳,化热于午,热显于未,于戌中收光散热。 金中庚为收成之气,辛为收成之实,气初成于巳,气显于申,气化质于酉,质成于戌,于丑中气终质藏。 水中壬为暗,癸为寒,暗滋长于申,暗于亥,化寒于子,寒显于丑,于辰中暗消寒收。 土中戊为垣,己为田,万物终于垣,始于田,田因光热而生机盎然,垣因暗寒而成壁垒护卫安全,所以四季之交为田垣之乡。 五行不仅仅局限于昼夜四季之中,古人仿天道来行人事,从而用自然规律来推演万事万物发展方向,所以将天地昼夜变化这些自然规律进行数据化,配以天干地支命名,以做对未来事物推演的公式。 喜欢此类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WX公众号:玄学探源
立秋,从天文历法物候角度看立秋 立秋,位于黄经135°,这天的太阳直射点位于N16°03′。这时,位于北半球的我们已能明显感受到白天在减短和黑夜在延长,北半球接受到太阳的能量已明显衰减,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因此金秋当立,以待秋成之时。 古话云:夏有三伏,秋前两伏,秋后一伏。按照历法规定,三伏的初伏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后就为末伏,如果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算二十天,末伏则算到第六个庚日。比如2020年,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在8月5日,而立秋在8月7日,所以今年的中伏为二十天,末伏在8月15日。 伏,就是潜伏隐藏的意思,古人取庚日为伏,庚为金初成之象,其寓意是金怕火融。夏暑酷热如火,初成的果实隐藏在繁茂的枝叶之下,人和动物潜伏在阴凉之处,以避免烈日的暴晒和躲避暑热的侵蚀。所谓秋后的一伏,则是每年秋老虎的代表,因为每年盛夏的酷暑几乎在立秋前后盛极而衰,真正的秋风送暑时已是处暑之后,从立秋到处暑这段盛夏的余威就称为“秋老虎”。 立秋三候分别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后,白天虽依然暑热,但每日渐长的夜晚已有足够的时间去消耗白天接收到的光热,因此在后半夜就会有凉风吹拂。同时,夏季湿热的空气在凌晨气温降低时会依附到地面的草木上形成露水。雄蝉意识到金秋将至,要及时交配繁殖后代,所以雄蝉们为了吸引雌性鸣叫声此起披伏。 关注公众号:玄学探源
立秋,从天文历法物候了解立秋 立秋,位于黄经135°,这天的太阳直射点位于N16°03′。这时,位于北半球的我们已能明显感受到白天在减短和黑夜在延长,北半球接受到太阳的能量已明显衰减,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因此金秋当立,以待秋成之时。 古话云:夏有三伏,秋前两伏,秋后一伏。按照历法规定,三伏的初伏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后就为末伏,如果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算二十天,末伏则算到第六个庚日。比如2020年,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在8月5日,而立秋在8月7日,所以今年的中伏为二十天,末伏在8月15日。 伏,就是潜伏隐藏的意思,古人取庚日为伏,庚为金初成之象,其寓意是金怕火融。夏暑酷热如火,初成的果实隐藏在繁茂的枝叶之下,人和动物潜伏在阴凉之处,以避免烈日的暴晒和躲避暑热的侵蚀。所谓秋后的一伏,则是每年秋老虎的代表,因为每年盛夏的酷暑几乎在立秋前后盛极而衰,真正的秋风送暑时已是处暑之后,从立秋到处暑这段盛夏的余威就称为“秋老虎”。 立秋三候分别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后,白天虽依然暑热,但每日渐长的夜晚已有足够的时间去消耗白天接收到的光热,因此在后半夜就会有凉风吹拂。同时,夏季湿热的空气在凌晨气温降低时会依附到地面的草木上形成露水。雄蝉意识到金秋将至,要及时交配繁殖后代,所以雄蝉们为了吸引雌性鸣叫声此起披伏。 公众号:玄学探源
立秋,从历法物候来看立秋 立秋,位于黄经135°,这天的太阳直射点位于N16°03′。这时,位于北半球的我们已能明显感受到白天在减短和黑夜在延长,北半球接受到太阳的能量已明显衰减,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因此金秋当立,以待秋成之时。 古话云:夏有三伏,秋前两伏,秋后一伏。按照历法规定,三伏的初伏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后就为末伏,如果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算二十天,末伏则算到第六个庚日。比如2020年,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在8月5日,而立秋在8月7日,所以今年的中伏为二十天,末伏在8月15日。 伏,就是潜伏隐藏的意思,古人取庚日为伏,庚为金初成之象,其寓意是金怕火融。夏暑酷热如火,初成的果实隐藏在繁茂的枝叶之下,人和动物潜伏在阴凉之处,以避免烈日的暴晒和躲避暑热的侵蚀。所谓秋后的一伏,则是每年秋老虎的代表,因为每年盛夏的酷暑几乎在立秋前后盛极而衰,真正的秋风送暑时已是处暑之后,从立秋到处暑这段盛夏的余威就称为“秋老虎”。 立秋三候分别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后,白天虽依然暑热,但每日渐长的夜晚已有足够的时间去消耗白天接收到的光热,因此在后半夜就会有凉风吹拂。同时,夏季湿热的空气在凌晨气温降低时会依附到地面的草木上形成露水。雄蝉意识到金秋将至,要及时交配繁殖后代,所以雄蝉们为了吸引雌性鸣叫声此起披伏。
土为什么居中央分野四维?古人为什么认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世界的发展就是不断变化,而变化又是永恒不变的定律,四季和昼夜交替是自然变化的规律,而新旧更替循环往复又是自然恒定不变的定律。变化之所以能循环往复就是静以中央为轴,动以四方为轮,所以万物收藏聚以中央,万物生长散于四维,动静之变,聚散之异都是土承载万物和孕育生命之象。 土居中央分四维而居,四维支撑天地,对称于中央。然而天倾西北使昼夜交替,地陷东南让四季轮回。用科学的观点来说就是地球的倾斜角度带给古人天地不同的视角。白天日出于东方,日中于南方,夜生于西方,星辰围绕于北方,因此认为天之轴向西北倾斜着旋转。还有我国西高东低,江河向东南汇入大海,因此认为地陷东南。又有天地相隔东南比西北更远,阳气在东南相对于西北更有利于阳气的抬升,因此东南温暖湿润,草木繁荣,西北干燥寒冷,荒漠戈壁。 土以抑制强者扶持弱者来晦火生金,又以阻止退缩开启重生来纳水养木。土在东北藏金纳水化合成木,土在东南藏水聚木化合成火,土在西南藏木收火化合成金,土在西北藏火沉金化合成水,所以土性驳杂,容纳万物之气。土的性格代表海纳百川的胸怀、求同存异的胸襟、诚信友善的精神和舍己为人的品德,以及镇定自若的态度。 原文百度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bd.baidu.com%2Fnewspage%2Fdata%2Flandingshare%3Fcontext%3D%257B%2522nid%2522%253A%2522news_8581631870078666132%2522%252C%2522sourceFrom%2522%253A%2522bjh%2522%257D&urlrefer=acb4bface19b78c5049258ceedb9035f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