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_andy 松鼠_andy
关注数: 124 粉丝数: 296 发帖数: 1,462 关注贴吧数: 21
看到很多兄弟们都在吐槽今天的替补。我个人也说一下我的观点。 其实绝大部分角色球员都很卖力了。但场上效果和联赛中整套主力在场的效果确实大相径庭。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节奏”问题。 无论是前插时机、传球线路、跑动牵扯还是变换战术节奏,包括中后卫协防补位都存在一些节奏错层的感觉。 主力阵容已经习惯了高强度高频次的攻防转换,一方面归功于前场武磊的合理且机敏的跑位渗透,另一方面巴西双后腰的配置极大程度地解放了奥斯卡和82+4的跑位自由度,尤其在攻防转换中的站位和回撤深度。同时给予两条边路非常大的套上空间。相应李帅和王振奥(现在是王燊超)在边路的压力就小了很多。整体阵型基本以箭头形式依次排开,回收时又以前腰平行站位,后腰纵深站位加强中场拦截层次和密度。 所以,在联赛全主力阵容基本已经练成进攻(包括进攻转换)过程中关键位置上的多套一脚向前的传递,注意哦!是一脚向前!所以才给到我们流畅且迅速的进攻节奏。 反观替补阵容中的角色球员就是对比赛节奏的把控以及处理球的方式和主力核心球员已经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小断层了,俗话说就是节奏跟不上了,有点乱了。这才导致大部分球员产生体力透支,打不出联赛效果的样子。 举例:1.冯劲的穿插、跑位很卖力,但很少能够得到有效支援,空跑后往往还要回追。(很卖力,但收效甚微) 2.歌王前场拦截意识和82+4以及奥总不能有机结合,说穿了就是配合度生疏。然而傅欢的助攻其实恰巧证明了这个进球源自老套路的打法,45度传中。 3.徐新出球节奏混乱,位置感模糊。其实就是团队节奏跟不上的原因。攻没上去,收了却又没来得及回来。这样很容易导致后腰位置出球的盲目性的增加,为此只能选择更多的安全球处理方式,大大减缓攻防节奏。 4.张莫斯和李昂,中卫默契度不够,久疏战阵了。上半场漏人失位有几次的。 大致就这些,如果说得不对,希望大家指出,同时也轻喷即可。 最后,还是很高兴我们球队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赢下比赛。他们真的很辛苦!加油!让我们为了最初的梦想继续乘风破浪!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