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san68325 laosan68325
关注数: 2 粉丝数: 13 发帖数: 202 关注贴吧数: 11
我最敬佩的老师 ——记一位只教过我们半年的政治老师那是我读高三的时候,由于我们班的学生很多是从外校找门路转来的,都有一点来头,比较调皮。所以,我们班的老师也自然就应该是不一般的老师。比如我们的英语老师——一个瘦高的老头,他是一个天主教徒,一生没结婚,除了微笑,其余的就是把所有的精力倾注到学生身上,就把学生当成他的一个个孩子,在很多学生临时没钱的时候,他经常接济他们,一般不用还的,我们自然也都喜欢他!还有就是我们的物理老师:他是清华大学出来的(之所以没说毕业的,是因为他没等到毕业,因为学当时的政治环境提前回家了),一看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很早我们还没有接触到什么叫速算、什么模糊理论的时候,他早就在用了,搞得我们佩服得不得了,一长串带小数点的算式,他只在心里默一小会,马上就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结果来。还有一次,刚刚上课不一会,灯管灭了,他说要让同学们把它搞亮,这下可不是什么接触不良哦,可是一头烧黑了的哟。大家一看,那一头灯丝都烧了怎么亮啊。他说,你们还是没认真把灯管的原理学好,它不是只烧了一头吗你只要把这头接起来让它形成一个通路就可以了,但也只是应急,时间长了不行的,因为只有一头发热了。同学们一试,哇,果然亮了。这件事虽小,但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这位老师还有一件令人叹服的事:那就是那次我们参加镇人大代表选举的时候才知道的,他的选票最高,很多镇上的其他选民都选了他,我也不知道他哪来那么大名气,后来一问才知道,很多当地的各类疑难电器都是他给帮忙修的,可以说就在当时没有能难得倒的事,佩服!但有一点,也许因为他太聪明了,所以有些可能他认为大家应该都会的东西就没讲,这样教学的水平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当然除了一位老师以外,其他的几位老师也不弱,说了这么多还没说我们的政治老师,只因为这不是作文,我就想到哪就说到哪,但这都是我认为值得一提的事。这里不就来了吗,“除了一位”那是什么老师呢?那当然就是政治老师了!也许是当时大家都不重视政治这一科吧,学校也就把那个刚从荆州师范毕业的学生拿来对付我们,讲什么都是照本宣科,记得我当时就有一个问题把他给问倒了,由于底气不足,讲课也是软绵绵的,那些调皮的同学自然把他不当回事,无奈之下,换了一位从吉林工业学院毕业的,这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相貌堂堂,可讲起课来也不咋地,同学们一分是出于对他美貌的嫉妒,一分是对他教学水平的不耻,于是他的命运也不好,最后脸红一阵白一阵地走出了我们的视线。终于,轮到了我们的主角:一位又瘦、又矮、又黑的老头,那样子就象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里的田大榜的精简版。他那模样,一进教室,同学们更不拿他当一回事(不看他拿着课本谁也不会以为他是一个老师)。也就各顾各的,讲自己的小话,不!那是“大话”,由于我平时就比较老实,我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这位新来的老师身上:只见他不温不火,那眼光说好听了就叫目光犀利,说不好听了就像小偷,仿佛在同学们中寻找着什么。过了大约一刻钟后,大家看这么长时间了老师怎么没发话,也许是由于好奇、也许是话也讲得差不多了,慢慢把眼光集中到这位老师身上了,教室里慢慢变得出奇地静了起来。这时,只见我们这位新来的老师稳字叮当(就是慢条斯理、不紧不慢的意思)地努了努嘴唇说:“你们讲完没有……?(稍等片刻后,看下面没什么回应,)你们没讲完可以接着讲,(用余光扫视一下,然后突然放大音量)讲完了那就‘老子’来讲,‘老子’讲的时候谁要是再讲,别怪‘老子’不客气!!!”接着,他就刚才的事进行了一番评论:“我还真不知道你们有什么了不起的,还赶走了一位又一位,如果你们真了不起怎么没考个一中给我看看?!我也没听说谁谁谁特别拔尖啊。我给你们说,我教书几十年还第一次听说把老师赶走的,也是第一次看到老师来了居然下面讲小话长达一刻钟之久的!”
食品保质期的确定 目前国内省级疾控中心是这样做的:将产品放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质量卫生指标每月测一次,如果三个月各项指标稳定,则产品的保质期可定为三年.培养条件:温度约37,湿度约75%.当然,如果你的产品质量卫生指标本来就不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相应产品保质期可以推算在做饮料保质期实验时,一般设置三个温度,即将样品分别存放于5度、25度、37度三个恒温箱中,5度的样品作为标准样品或对照样品,25度的样品作为模拟货架上的样品,37度的样品作为环境破坏性样品。每隔5天左右对37度条件下的样品进行品评,品评时与5度的样品进行比较。当37度下的样品出现与5度的样品有较大差异或出现不能被接受的差异时,37度条件下的样品停止实验,那末在37度条件下样品存放的时间乘以3得到的时间即为产品的大致保质期。25度条件下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当25度下的样品也出现与5度条件下的样品相比不能接受的差异时,25度条件下的实验也停止,其保存的期限作为产品的实际保质期。饮料的保质期试验应分成三块:微生物、外观、口感,应分别设计试验来比较。微生物预测较简单;外观主要是发现变色、沉淀、分层问题,试验者首先要根据产品配方、工艺、经验预期会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无色饮料的变黄、有色饮料的退色,奶类的沉淀加剧及分层,用37℃与冷藏样来预测沉淀分层问题,50℃与冷藏样来预测变色问题。口感要分是否柑橘属、是清淡还是浓郁风味,模拟市场销售环境来预测。这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方法是大同小异的,但应用起来还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一般都会做,和温度与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酸奶中做37度保温试验一星期,证明市场上可保持半个月。纸巾在54度下半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若在37度下保温一个月,证明可保持一年.我知道有一种实验数学的方法,可使实验次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的结果;即优选法(又称黄金分割法);或称0.618法;此法为做实验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在证券分析中也经常使用!早在六、七十年代由数学家华罗庚推出,当时即被普遍使用;具体地讲,即您在做各项试验时,比如:假设您在做酸奶37度保鲜试验时,如果保温一个月后早已变质;此时您可以用30乘0.618的天数,即18.5天重新做此实验;结果如果仍已变质,则用18.5天继续乘以0.618,即约11.5天进行实验;而如果在18.5天还没有变质,则您可用30天减18.5天后的数乘以0.618再加上18.5天,即约25天做此实验,如此反复;就可以以最少的实验次数,取得最佳的实验数据,从而确定出您的食品的实际保鲜数据;运用此实验法也可用于食品配方的研究工作;98年我曾用此法帮一个朋友进行过“采石茶干”配方的实验;只做了六次实验,用了不到六十斤黄豆(还是因为磨浆机较大,一次最少即需用10斤)即取得了最佳的配方数据;做出来的茶干较市面上的不论是韧劲还是口感均有大幅度的提高;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及其应用摘要:利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改变储存环境来缩短食品储存期,从而在短时间内可得到长寿食品(一年以上)的储存期,以及应用于食品稳定性的测试,确保食品的商业储存期。A.基本原理 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反应的影响力。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由于许多包装食品通常可以储存超过一年,评价对储存期产生影响的外在因素,如产品本身配料的改变(采用新的抗氧化剂或增稠剂),加工过程的改变(采用不同消毒时间或温度),或包装材料的改变(采用新的聚合体薄膜),都会希望储存期尽可能持续到产品所要求的时间(商业储存期)。但许多公司都等不起这么长的时间来知道这些新产品/新加工过程/新包装材料能否提供足够的储存期,因为会影响到其他决定(如新工厂的合同,采购新设备,或者安排供应新包装材料等都有时间限制)。因此需要有一些方法来加快产品储存期的测试,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ASLT)因此产生了。制药工业早就广泛应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储存期及药效测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