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梦似梦
好梦似梦
关注数: 1
粉丝数: 41
发帖数: 10,123
关注贴吧数: 6
我可以忘记你 付出的受伤的通通都是你 自私的残忍的似乎只有我 可惜我并不难过 我仅存的失落 是再不怕寂寞 想见的不见的都失去联络 剩下的多余的都不要再说 得到的已经太多 你安然去生活 我安静来存活 没有爱过你 我最爱是自己 借感情满足我好奇 黎明《我可以忘记你》 我只敢玩游戏 对不起 不要介意 我没有爱过你 只是爱怀念着你 试一试我能多痴迷 我可以忘记你 不怕想起 才算是胜利 愚蠢的疯狂的有没有白费 幸福的痛苦的一样掉眼泪 就缺了一句再会 我们没有机会 为道别而伤悲 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好疲惫 为什么我们走得这样的狼狈 没有爱过你 我最爱是自己 借感情满足我好奇 我只敢玩游戏 对不起 不要介意 我没有爱过你 只是爱怀念着你 试一试我能多痴迷 我可以忘记你 不怕想起 才算是胜利 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好惭愧 为什么我们爱得这样的卑微 没有爱过你 我最爱是自己 再苦也与你没关系 不管你在哪里 那回忆 留在心底 我没有爱过你 只是爱怀念着你 试一试谁敢不放弃 我可以忘记你 不过更想 保守这秘密 不过更想 保守这秘密
女子出定的公案 这个公案也是比较有名的。 大意是说,一个女子在佛旁边入定,文殊见了,觉得女子这么做是不合规矩的。就要让那她出定,文殊是用尽神通都不能。佛说让下方的惘明菩萨来吧,惘明一弹指,女子就出定了。 这则公案怎么解。说法不止一种,不少是大同小异的。现在网上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大意是这样的。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慧,但起了分别心,男女相。惘明菩萨是属于掊击尔智的那类,全无分别,所以让女子出定了。 这么解法,就有疑问了。一是,那女子入的不是什么高级定,像阿罗汉最后入的灭尽定,灰身灭智,8万大劫里别说是鬼神,一般的圣人都找不到他,要出来只有等他自己回小向大。也不是无出无入的大定。文殊菩萨可是七佛之师。要令女子出定,有何难处。 第二,这么解说也是自相矛盾的,文殊代表大智慧,惘明代表无分别,所以佛让惘明菩萨来。这本身不就是犯了爱分别的错。将里面的人物都贴上标签。文殊就不能代表大悲,或者没有大悲?大智是有相的,能让你看出来?
盲人摸象 《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 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无情说法 无情说法的提出,应该始于南阳慧忠国师 问:“无情既有心性,还解说法否?”师曰:“他炽然常说,无有间歇。” 曰:“某甲为什么不闻?”师曰:“汝自不闻。” 曰:“谁人得闻?”师曰:“诸佛得闻。” 曰:“众生应无分邪?”师曰:“我为众生说,不为圣人说。” 曰:“某甲聋瞽,不闻无情说法,师应合闻。”师曰:“我亦不闻。” 曰:“师既不闻,争知无情解说?”师曰:“我若得闻,即齐诸佛,汝即不闻我所说法。” 曰:“众生毕竟得闻否?”师曰:“众生若闻,即非众生。” 曰:“无情说法有何典据?”师曰:“不见《华严》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众生是有情乎 ? ” 曰:“师但说无情有佛性,有情复若为?”师曰:“无情尚尔,况有情耶!”
试着回答下我命何主的问题 他的原话不引述了,大意是问,到底什么是看,视觉是什么东西。以及一些同类的问题。当时他的这些问题,我是滑过去了,可见觉察能力之弱。 那么就回答一下,算是一种探讨,不是来给正确的答案的。问题太大,绝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
无聊啊 又跑来这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