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10632179 15810632179
关注数: 211 粉丝数: 78 发帖数: 726 关注贴吧数: 70
关于QBQ的总结理解,也许不够深入,求大神前来指导不足之处!! 今天仔细的读了读QBQ 当然这要感谢我的老师,也许没有他我可能以后也不读不到这样对我有用的书。 好了,不墨迹直接正文吧 QBQ这本书当初没有接触过,今天看到之后猜了一下英文是question behind question,也就是问题背后的问题,因为我只读了关于团队篇的内容嘛,刚刚读完之后去网上查了一下,没想到猜对了。 现如今的大学生我认为太过于自我,不管是家里还是在外都太过于注重自己,而不去考虑其他人,QBQ这本书正是阐述了团队之间协作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我推荐大家有时间可以去读一读深入的思考一下。 关于QBQ的团队篇来说上面主要讲到了以下几点:效率为本,谦卑的品质,使命第一,用行动实践价值观,把每个人都当做顾客和积极的态度。也许只看明文的意思有一两项不太好理解,下面就我读完之后来总结一下。 我所理解的上述几点内容用比较通俗的理解来说就是工作效率,做人谦虚,目标,去实现团队的价值目标,把每一个接触到的人都当做可以发展或者改造的对象和不消沉的态度。这几点都和上述几点是一一对应的,下面我来对每一项都插入我的理解,希望大神可以指点一二。 首先来说是效率,在一个团队中效率往往决定这个团队的生或死,因为团队的效率往往和利润是直接挂钩的。还记得效率的计算公式吗?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没错、工作总量一样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越短证明效率越高。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家公司里面有两名员工,工作了几年以后其中一个的工资飞涨,而另一个却一直在原地踏步,后者非常不服气,跑去质问老板为何不给他涨工资,于是老板将他二人都叫到了一起,告诉他俩自己需要买一车的土豆,让他们俩分别去问土豆的价格。后者很快就回来了,并且告诉了老板土豆的价格,老板让他再去问土豆的质量如何,他也很快的回来了,但是当他回来时发现前者已经站到了老板的身边,于是后者将土豆的质量也汇报给了老板。这是老板让他俩分别汇报自己所了解到的东西,前者不光将土豆的价格汇报了出来,而且还将土豆的质量,运费等等信息都向老板汇报了出来,反观后者呢?只好低下头,自惭羞愧。相信大家通过这个短短的故事就已经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个团队是如此的注重于效率,上面的两个人用的是同样的时间,而收集到的信息却相差甚远,这样后者的办事效率一下子就凸显的很明显了,而且团队正是靠这些高效率的人才得以生存下去。更重要的是你的办事效率正决定了老板可以开给你的薪水。这样一来你还敢说办事效率对于你来说不重要吗? 再来说说谦虚的品质,人往往在重大的成功或是做出了一点儿成绩之后就变得沾沾自喜,当然这是人的常性,每个人都会有。而你如果想要更好地提高自己就在于怎样才能将沾沾自喜的心情平静下来。自古都说“骄兵必败”,当你骄傲了,就会不把任何事物放在眼里,认为已经没人什么可以阻挡你了,其实不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厉害的人,那还会有我们的用武之地吗?我想应该是没有了吧。在一个团队中如果你目中无人了那么你离失败也就不会有多远了,当你骄傲起来的时候对于团队的工作你总会觉得这个太简单不适合我或者是以更多的理由去搪塞自己不去做事情,久而久之你便沉浸在一个已经不存在的自己虚构出来的成功里,如果你不能自拔了,那么我只好说你输了,输的很彻底。而团队中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而且 不思反省,那这样的团队不能称为一个优秀的或者是卓越的团队。所以在此我想对大家说,如果有一个可以让心情平静下来的方法那应该就是低头,这里所说的低头并不是说让你仅仅只是低下头,而是有实质性的低下头去做事情,当你开始做新的事物的时候你就可以放下之前的包袱,从零开始,不要再去想以前如何如何,那些毕竟已经过去了,是在你上一次做事的时候取得了而非是在这一次,你需要的是再一次的脚踏实地去走向你的成功。所以希望“低下头”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到那些心还没平静下来的人。大家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第三点是目标,在我看来人要经常的去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有目的性的进行工作,人想要成功往往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且向着这个目标付诸于有效率的工作。目标的大小决定你成功的大小,但是切忌空洞和不切实际的目标,那样的目标不能称之为目标,只能算是幻想。我理解的使命第一正是基于目标这个基础上的,有目标才会有动力,而使命第一所需要的就是一种自主的能力,是完全出自于内心想法想要去完成一件事情,而并非别人去强迫你去完成一件事情。每个阶层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目标当做自己人生或生活中的使命去完成,比如超人的使命就是拯救地球一样,我们知道他一定会完成这样的使命,因为这个使命正是他的目标。在一个团队中,目标一定要依据团队的发展去制定好,不然偏离了轨道只想到了自己,这样的目标并不是成功的同时也是不完善并且欠缺考虑的,不难想象、如果每一个团队的成员都在思考着如何才能让自己所在的团队发展的更好,并且制定了一个合理的目标也付之于努力去完成,那这个目标就很自然成为了成员身上的使命,因为是目标,因为你想要完成它并得到内心的满足,所以它神圣。目标是按照思想制定出来的,而思想也恰恰是最难以使其改变的,所以目标显得比任何事物都要难以去改变,身上的使命也变得更加的坚定。
也不知道是25还是26了,总之每日一水吧。 子网划分,今天讲了一种划分子网的非常简单的方法,而我总结出来的一个方法,跟老师的很相似。就是举个例子来说194.168.10.0/25这个IP地址,这是一个C类的IP地址,题目是进行一位的子网划分,那就是要用主机位向网络位借位,而一位的子网划分则需要借一位的网络位,一位的网络位可以将一个网段分成两部分的子网,也就是2的1次方,由此得知,如需要借n位的网络位就是2的n次方。下面继续来说正在划分的子网,一位的子网划分将一个段分成了两部分,已知的是每一IP地址分段的最大值用十进制表示为255,所以划分出来的子网地址最大为255,最小为0。一个网络位最大值用二进制表示是11111111,相加的出256这个数字。用256/2,也就是除以划分出来的2的1次方。得出每部分都是128,于是就可以写出它划分完的子网地址了,分别是: ①194.168.10.0/25 194.168.10.127/25 子网掩码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为255.255.255.128 ②194.168.10.128/25 194.168.10.255/25 子网掩码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为255.255.255.128 这个用老师上课讲的方法,我暂且叫它西瓜划分法。下面我来把图片的信息插进来就可以一幕了然了。 这个图片的意思就是说划分出来的子网第一部分从0开始至127结束,而第二部分则由128开始至255结束。其中主机位上全是0表示的是网络ID,例如刚才的194.168.10.0/25。主机位上全是1的表示的是网络广播地址,例如之前的194.168.10.255/25。也就是每一块的子网的之际为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就是广播地址与网络ID。 刚才举例的为C类地址,同时、A类与B类地址也是如此,用此方法可以节省相当一部分的时间,而且由于计算量的减少,导致其正确率明显提高。 “与”运算也是今天讲到的一种方法,它的作用是检验两个IP地址是不是同一网段内的。 “与”运算的运算法则为 0与0=0 1与0=0 0与1=0 1与1=1 可以理解成这个意思,我举两个IP地址来说,第一个为192.168.1.31/28,第二个为192.168.1.23/28,已知的是这两个IP地址都是C类地址,借位进行了4位的借位,而要进行的运算是这样的。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0010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192 168 1 16 这里的16就是一个区间数值,每一个区间都是相等的且等于16,所以用上面的两个IP地址和它来比对,23与31都属于16的两倍32这个区间里,所以他们属于同一个网段。 下午又讲了关于超网划分和双绞线的知识,为了使IP地址不浪费所以出现了超网划分,超网划分的定义就是在一个网段中划分出一部分的网段来进行再划分,这样的话就可以服务于较小的用户,以至于达到不浪费的效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