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渡厄 我是渡厄
自我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从自我做起为社会和谐添砖加瓦。
关注数: 15 粉丝数: 17 发帖数: 1,414 关注贴吧数: 7
晨起自勉文《转》 旭日东升,霞光盈空,又是美丽的一天;祈愿崭新的开始,我有新的体悟与收获。愿我能充满信心,快乐的学习;无论顺逆,我都要好好珍惜这一天。虽然我没有,聪颖的智慧,愿我能坚定信心,不惧困难,用奋斗不懈的精神来突破我的拙劣。虽然我没有好的能力,愿我能锲而不舍,不畏艰辛,自我勉励,相信一定可以迎来进步的喜悦。虽然我的反应不敏,愿我能专注的学习,不着急,不攀比,不气馁,勤能补拙,一定可以超越自己。虽然我有满身的缺点,愿我有一颗好学向善的心,勇于改过,努力学习,让我成为一个合格的好人。虽然我非常的平庸,愿我能绽放亲切的笑容,少言、多做、多看、多行好事、不见人过,愿我的人生越走越丰盛。如果今天遇到挫折,愿我能做一位坚强的勇士,挥别一切懦弱,坚定生命的力量,开阔胸怀,越挫越勇。如果今天不如意,愿我能燃起生命的坚强,感受人生有风雨的洗礼,才能带给我们成长茁壮。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无比的喜乐与希望,日日都是好日。愿我能掌握人生的方向,不空过时日,不让今天成为遗憾。我是一个喜悦幸福的人,因为我深知,有那么多人在关怀,流着血汗,不计辛劳,我才能有今天的福分;因为有那么多人的期待与帮助,我才能成长,走到今日。感恩:一切为我们无私奉献的人;感恩:天地万物,为我们创造美丽的家园。愿我们都能珍惜,美好的今天,永不辜负,我们最珍贵的生命。
32条佛言使女子言辞清净,气质优美【转】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位少女名叫宝女,特到佛陀之处,请问如何修养品格及说话时的态度,怎样才能使言辞清净。佛告宝女,有以下所列诸法,可以使少女言辞清净,气质改变,态度优美一切如意,常生快乐: 1. 羞惭: 一个女孩子,要常常有羞得脸红,惭愧惶悚的样子,才不会为人所厌恶。 2. 造德: 一个女孩子,不可生缺德心,做缺德的事;凡是所言所行,一切造作,都要表现出一种女性柔美之德性。 3. 常怀耻愧: 一个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切切实的觉悟,自知廉耻,颜面上要有惭愧的神色,而心里觉得不好意思。 4. 等修于善: 一个女孩子,在平时对身、口、意三业,要同时等修一切善法。 5. 不为劣恶: 一个女孩子,不可作出卑劣而使人觉得厌恶的事情来。 6. 不索讥谤: 一个女孩子的一切言语和行动,在人面前,在人背后,都要端庄,不可有招人讥评或诽谤之事。 7. 不为卒暴: 一个女孩子,要养成忍辱的德性,千万不可因些许小事,或遇不解的困惑,而寻短见,心存暴卒,都是不可以的。 8. 教化诸天: 一个女孩子,平常要学习许多美妙的言词,或布施济世的道理,常常讲给人听,要以天使自居,使人听了你的话,或是一则动听的故事,人人都有快乐和光明优美的感觉,因受感化,死后生天。 9. 不兴恐惧: 一个女孩子,不要像个罗刹女,颜面上虽然美丽,而心中毒恶不堪,随时制造恐惧的情绪,那是要不得的。 10. 烧诸恶趣: 一个女孩子,千万不可做出贪瞋痴,杀盗淫的恶事来,要常修戒定慧,有了智慧的光明,也就可把三恶道的种子烧焦而不生长了。 11. 开演善归: 一个女孩子,平素所作所为,都要以求最善良的归宿为原则,不可轻浮放荡不羁而妨害自己美满的幸福。 12. 贤圣所命: 一个女孩子,要时常有思圣齐贤的观念,要常行圣道,自以为贤圣所命,做一个光明的使者。 13. 恭奉明智: 一个女孩子,要时常有恭谨的态度,要奉行一切善业,要有光明的智觉。 14. 其内清净: 一个女孩子,要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外表上要天真活泼,在内心要常乐我净。 15. 善修于外: 一个女孩子,于外表方面,要时刻注意修持,不良的现象,都要修掉;有了真善美的表现,使人见之而生欢喜。 16. 而爱言教: 一个女孩子,无论在家或外出,都要保持一种谦恭和气的美德,随时接受他人的善言指教。 17. 分别言辞: 一个女孩子,要时刻保持智觉,不可糊里糊涂,无论听什么人说话,都要有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分别其言辞,千万不可受到花言巧语之徒所欺骗。 18. 言无误说: 一个女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向人说话,千万不可误说,以免害己误人。 19. 口演柔软: 一个女孩子,无论对什么人说话,都要以和雅音,出柔美语,不可粗声大气,说话似鸣锣,则不美矣! 20. 言语殊特:5 一个女孩子,要有高尚的风度,优美的气质,一般俗言俚语,野鄙之辞,不可挂在口上,凡是出言必善必美,使人听起来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为妙。 21. 口畅香洁: 一个女孩子,说话要流畅,出言尽美尽善,使人听起来,有一种口齿芳香,纯朴圣洁的感受才好。 22. 而随教命: 一个女孩子,无论在家庭、在学校,或在亲戚朋友之处,对于长辈有所教导,或命令作事,要随而不抗,喜而乐从才对。 23. 无有欺诈: 一个女孩子,随时随处,要品行端正,不可养成欺骗诈取的不良恶习。 24. 无所热恼: 一个女孩子,无论在任何地5,不可乱交,更不可随便与异性为友,不堕情欲之中,保持清凉,不生热恼。
有一种尊重,叫晚三秒在关门【转】 家里的洗衣机脱水时,里面发出很响的“咣咣”声。维修人员上门拆开一看,是一枚硬币掉进了机器里。维修人员将那枚硬币取出后,顺便将洗衣机内部清洗了一遍,说洗衣机用久了要清洗,否则会滋生病菌,沾到衣服上对身体不太好。洗衣机修好了,师傅提着维修箱出门,跟我说再见。我并没有立刻“砰”地关上门,而是扶着门对着楼梯口的师傅道再会。我开着门目送他,直到他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关上门。 我能想到,此刻即使外面寒风割面,这位维修师傅的心里也是暖的。因为他前脚离开,背后随之而来的并不是“砰”的一声沉重而冰冷的关门声。他得到了别人对他晚三秒钟再关门的尊重。 这种晚三秒钟再关门的习惯,是我三年前去一位客户家后养成的习惯。那次因公事紧急,一份文件必须周末亲自去客户家拿。当我拿到文件,双脚刚刚踏出客户家的门,门就在后面“砰”的一声重重关上了!那一声,惊得我一震——我愿意相信这不是客户的本意,他家阳台是敞开的,我愿意相信那是阳台的风将门带上了,因为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但是,尽管这样想,那扇瞬间在我身后重重关上的门,还是让我心里掠过一片寒凉。我感到有一种叫做“被尊重”的东西从我的身边悄悄滑走。“被尊重”,有时候是多么难得。一旦得到,会让人觉得三冬犹暖。 许多人都见到过,电梯里常常有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有什么作用呢?许多人可能回答不上来。几年前,我也回答不上来。我一直以为那面镜子是给每一个进入电梯的人整理仪表用的。当我偶然间知道了真实的答案时,我心里的感动,像细雨般温润。 这个答案是:当有残疾人摇着轮椅进来的时候,他(她)不必费力地转过身来,就可以从镜子里看到楼层的显示灯。 在小事或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尊重,像一朵小花,并非美得惊天动地,却静静地散发丝丝缕缕的芬芳,恬静而温实。
做父母的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转〗 慈道 ○爱人是害人,相着人就是欺负人。做父母的都是自己害他们的儿女,任情娇惯,溺爱不明,以致不务正业,家里多一个浪子,世上多一个游民。儿子越造业,他越去为儿子贪,简直是推儿子下地狱,还说是儿子不成材,怕他将来受罪,就是不义之财,也去贪求,这种财产留给子孙,和留毒药给子孙有什么不同?自己造孽,儿孙受罪,真是自作自受! ○老人怕子女受罪、多置房产地业,预备够下辈人生活的,这样的老人,不是慈爱子孙,正是欺负子孙,他以为子孙不能谋生,无力吃饭,所以大事准备。对外人刻薄悭吝,专为子孙积蓄,子孙们什么经验也没有,只能吃喝玩乐,到后来真落到没有饭吃不能生活了!这样的老人,可笑不可笑?这样的儿孙,可怜不可怜呢? ○佛国里的人见面就有缘,天堂里的人见面就乐,苦海里的人见面就烦,地狱里的人见面就仇视。凡是对面来的,不论冤缘都是因果,不可不认识。要知道冤是个人惹的,缘是自己结的,父聚财,子散财,是对面因果,若再聚财,等于推儿子下地狱。受气受苦的人,受一分了一分,要是以死了之,正是没了。 ○怨是结冤的,恼是中毒的。一般人遇着儿女不好,就生怨气。岂不知儿女不好,是你的命不好,叫你修命呢!你不修命,反而怨恨子女,正是不要命啦!儿女犯错,父母要宽容、要领导、要责己、要正己,时间久了自会悔改,这叫义气。不然,你怨他,他恨你,日久成仇。况且子女是祖先的遗德,你要怨他,正是欺祖。 ○子女肯尽孝的,是由德上来的;能败家的,是由孽上来的。要知子女的成败,且看自己的行为是德是孽就是了。 ○世人常骂人“缺德”,听的人就生气,不知道自反。我认为遇着不成材、不知耻的兄弟妻子,正是德行不足的缘故,应该努力做德来弥补,时间久了不变就换啦!要是不用德行来弥补,怨恨、打骂都是不中用的。 ○从前有个女人,抱着孩子来问我:“你看我这孩子怎么样?”我说:“真招笑!你自己合的面,你自己拌的馅,包出饺子来,不知道是什么面?什么馅?倒来问我!”这和种田是一理,自己下什么种,将来准打什么粮。 ○我儿国华问我:“你领着男男女女的经年讲道,说是做德,究竟德在哪里呢?”我对他说:“我当年扛活一年赚七十吊钱,你现在每月赚一百元,你比我强,这就是我有德。将来你的儿子若是比你强,就是你有德。”他若是再问,他的儿子怎能比他强?我会告诉他,把赚的钱,拿出六成行善,用四成过家,他的儿子准比他强。 ○旧家庭的家长都会装鬼,一早起来不是说人就是呵人,甚至骂人、打人,他气别人也气,气就是鬼。我会装神,见人不对,我就一笑。乐就是神,神起就不伤人,当时也不说他,等过几天,他乐的时候,或是他问我,或是我问他,把道理讲明白,他也就悔改了。就是小孩子不听话,也说他听话,好哭也说他不好哭,日子久了,自然能改过来。 ○人有人性,物(动物)有物性,能知人的性,才能度人,能知物的性,才会用物。离开物道,享不着物的福;离开人道,也享不着人的福。若是管人,人准不服。要会领人,夸他的好处,提他的阳光,他才乐意听从。对于物类,也要温存它,不可以打骂,人和物是一理,这就是“率性”。可是人总好管人,虐待物,简直是推他下地狱,撵他下地狱。 ○老人要知道儿女的好处,就是责备他,他也乐意。所以说“找好处开了天堂路”。 ○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没有离开人,因为人是天生的,什么时候求,什么时候应,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有,天并没有把人忘了。像当老人的,若是每天问老人怎么当?问过百天,准能得着命。有不会的道,只要问真了,自有明白的一天。可是人做事,若是不循天理,不孝老人,就是把天忘啦,天也就不理他啦! ○以志当人就是个真。若是老公公被儿媳妇骂了,便该立志说:“你要能骂动我,算我当不起公公!”能这样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来保护。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 ○我明道以后,妻毁子谤,朋友绝交。因为他们和我隔界,并不怨他们。那年我在范家屯开会,我儿国华反对我、排斥我,在讲台上疾言厉色的,把教鞭敲得粉碎。惬人不平,要替我管教儿子。我说不可!他是怕我办坏了,才大老远地来拦阻,我若不是他爹,他再也不会着那么大的急。我是志界人,不用说他打黑板,他就是打我,我也不动,准当得起爹。我若是动性骂他、打他,就是无道啦! ○儿女是世上的,有了能力应给世上服务。要是因为父母,把子女累在家里,在子女方面是小孝,在父母方面就是不慈啦!
衣服上有人像动物像不吉利! 云中凤:下文是著名易学大家邵伟华老师的告知。不过这里我还要补充一点的,就是衣服不光在背上,就是在前胸也不能印有不吉利的图案,比如人物、动物,这样的衣服不论美丑凶善均做不吉论,为何呢?主要是这些图案容易招引相应维次的众生上身,造成穿着者霉运连连的情况。所以,大家在选购衣服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免了。还有就是纹身,就更不可取了。修行者最好衣着庄严大方,不要短透漏,尤其女性更应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选择与自己气质肤色协调的衣服穿着,是一种修养与高品位的表现,切不可不知。而盲目追风,衣着与年龄和气质极不协调,只能显现穿着者的低俗,甚至败运的征兆!感恩邵老师的分享!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背上有人或动物的衣服不吉利!   世上万物万事,都储存有吉凶信息。有的物象,人们一看就知道吉凶。比如一幅画上有天仙神翁神女,大家都认为吉利,买来贴到家里。有的画上是妖魔鬼怪、骷髅头,大家一看是凶,谁也不会买来贴在家中。   一、背上有人和动物的衣服不吉:目前商场里卖的衣服,特别是男女青年和儿童的衣服,在衣服的背上印有各种人头,还有各种物象和动物的头像。还有的衣服背上印一个凶恶的骷髅像或鳄鱼、老虎、龙、蛇。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背上白天黑夜的背着人像,就等于小人成天踩着他,他的运气能好吗?鳄鱼、龙、老虎、蛇,本是凶恶的动物,你日夜背在背上,轻者身体不好,工作不顺,重者会造成伤残和伤病的。沈阳市有一个小伙子为追时髦,他的衣服上印有人的骷髅头,我告诉他这种衣服穿着不吉,千万再不要穿了。他父母也反对他穿这种不吉利的衣服,但他不听。后来他父母来电话说,他儿子被汽车撞死了。又有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衣服上,不是老虎,就是鳄鱼和蛇之类。孩子今天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不好,吃药也不见效果,瘦得像非洲难民的孩子。我对他夫妻说:“不要穿这些鳄鱼、老虎的衣服,孩子身体就会好。”他们听了我的意见,孩子身体果然好了。   二、人头是山,头发是草木:一座山,如果是山清水秀必旺丁旺财。如果一座山的草木都枯黄了,那说明这座山没有生气,就是影响人的运气,不利人们居住。   人的头是人的行为总指挥,为象山。一个人的头发黑黑的,称之为秀,其人运气一定会好。但有的男女,为赶时髦,为了“美”,把好好的一头黑发染成黄、金黄、褐色、红色……。这就像山上的草木枯黄了一样。轻者身体不好,运气不顺,甚至出凶恶之事。特别是染红发者,更是凶多吉少,不是牢役,就是凶灾横祸不断。   有的人还和我争论说:“有的外国人头发是黄色、金黄色,不都活得挺好吗?”但是,他忘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都有一方之规。他们的国土必生黄发之人,养黄发之人,故有利。我们国土生黑发之人,养黑发之人有利。但你违犯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规,必然不利。   大家要记住,世上万物万事都储存有吉凶信息,用吉则吉,用凶则凶,这是事物发展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最后,我建议制衣厂的厂家,应多生产有利人们身心健康的衣服,不要再生产那些印有动物或骷髅等不吉信息的衣服。 文章为邵伟华原创,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haowhnet&urlrefer=70000394c9ab15d7ab97c1148f9fd88e 或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u%2F&urlrefer=39b9e0f57006ec34b2a5c67a0103897a 2763442642
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长 一天,佛祖站在云端翘首俯瞰人间,他看到每一个城市都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奔着自己的目标匆匆独行,甚至急得汗流满面。佛祖若有所思地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看呀,人们整天都忙忙碌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人们整天这样的忙忙碌碌,不外乎是为了‘名利’二字。”   “那么,有了名利又能怎样呢?”佛祖接着问道。   “有了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有了利可以满足肉体的奢侈。”一个弟子回答。   “无名无利的平民百姓,他们整天到晚劳累忙碌,又是为了什么呢?”   “佛陀,平民百姓劳累忙碌是为了养家糊口,吃饭穿衣。”一个弟子平静地答道。   “吃饭穿衣又是为了什么呢?”佛祖接着问。   一个弟子站起身来,躬身答道:“佛陀,人们吃饭穿衣是为了滋养肉身,享尽天年的寿命呀!”   佛祖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谛。”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如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象浮游虫一样,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昼夜的时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经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是不够透彻。”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越来越被激发起来,这时又有一个弟子站起来说道:“佛陀,其实人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什么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甚至有的时候是如此的凄美壮观,但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功夫它就蒸发消逝在这个空间而变得无影无踪了。”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一个弟子站起身来,语惊四座地说道:“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着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命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之间。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味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明日复明日地活下去,象露水有一瞬,象浮游有一昼夜,象花草有一季,象凡人有几十年。其实生命只有一呼一吸这样的短暂呀!你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自强不息。
三十岁从脸上看富贵 若三十五岁后还有人夸你漂亮,那你一定是个福星,而且是心地善良的人。   一次林肯总统面试一位新员工,后来他没录取那位应征者。幕僚问他原因,他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不理解,又问:“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回答:“一个人三十五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三十五岁以后的脸应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三十五岁以后的长相负责。”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致的面貌: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性格粗暴的人总是一脸凶相;心胸狭隘的 人大多尖嘴猴腮、双眉紧蹙;有人显得特别的年轻秀美,此类人一定单纯善良,这是长期的心与行为的修为在脸上的投影,因而相貌也预示着该人未来的命运。   幼年青年时期相貌特征与父母的遗传因素有关,人的下半生更多地活在前半生的影响之下,所以说人年过四十要为自己长相负责。有慈悲心、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光芒,让人越看越顺眼并喜欢与其接触,有亲和力或所谓的老少通吃,而自私、狡猾、计较的人,相貌往往很不耐看,即使侥幸生得姣好容貌,稍多接 触也会毫无吸引力。   相貌是能逐步改变的,尤其是美好的相貌是会由内而外散发出特有魅力的。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善良的性情。   三十岁以后,内心决定相貌… 相有心生
【转载】过滤语言的三个筛子 一天,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某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的问。 “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吗?” “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现在再用第二个筛子审查吧,”哲人接着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就算不是真实的,也应该是善意的吧。” 那人踌躇地回答:“不,刚好相反……” 哲人再次打断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请问,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很重要吗?” “并不怎么重要。”那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哲人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事,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重要,那么就请你别说了吧!这样的话,它就不会困扰你和我了。” 有时候我们着急告诉别人的事情,也像这个人要告诉哲人的消息一样对人对已毫无益处,如果我们先用“真实、善意、重要”这三个筛子筛一下我们要说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话其实根本不必说,也不用说。 语言是一把双刃刀,当我们兴冲冲地去对别人说三道四时,我们自己本身也会受到伤害,只是我们没有发觉而已。 学习掌管好我们的舌头吧,不要让它任意妄为。你会发现:当你管好了自己的嘴,你自己就能管好你的生活。
低头是一种智慧 低头是一种智慧(转)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看见庭院前的向日葵低垂着头,便突发奇想,找来绳子和竹杆,将其中一棵向日葵固定起来,让它昂首挺立,直视太阳。我幼稚地认为那样就可以让向日葵省去转来转去的麻烦,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将来的颗粒也一定会更加饱满。 到了秋天,向日葵成熟了,我迫不急待地来到那棵高昂着头的向日葵跟前,满以为它是最好的,可令我感到沮丧的是,那棵向日葵空空如也,里面没有一粒饱满的籽,还散发出一股刺鼻的霉烂味。我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昂着头的向日葵会颗粒无收呢?”父亲呵呵地笑着说:“傻孩子,向日葵头朝上,里面多余的雨露排不出去,很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它会霉烂掉,你是好心帮了倒忙。其实,向日葵略微低头,一则是为了表达对太阳的虔诚与敬意,二则也是为了保护自己,虽然向日葵是一种不会说话、没有智慧的植物,但它们与生俱来就知道,要想在世上生存,就要懂得适度低头。” 听了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后来,我通过观察发现,不光是向日葵,许多其它植物也都明白这个道理。比如,当谷子青涩的时候,它们总是昂首挺胸,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可当它们成熟的时候,却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头,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被折断的危险,而且还让鸟儿找不到着力点,从而保存了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果实。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低头也是一种大胸怀、大境界、大智慧。我有一个朋友,他一直奉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处事原则,因此为人十分强硬,结果得罪了不少人,在单位里他长期得不到领导器重,也不受同事欢迎。每次,升职与他无缘,提干与他擦肩而过,混了十多年,还是小职员一个。朋友十分纳闷,他说:“我只是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已,这有什么不对的呢?” 的确,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做人的问题。左宗棠有一句至理名言:“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一个人应该懂得什么时候应该争取,什么时候应该放下,一味地委曲求全,那是一种懦弱;而一味地趾高气扬,那是一种愚昧。一个处处逞强好胜、傲慢无礼、不可一世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肯定,也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不是在现实面前被碰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就是遭人排挤,孤立无援,郁郁而不得志。 古人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也绝不能总是昂着头。君子之为人处世,犹如流水一样,善于便利万物,又水性至柔,不与人纷争不休。因为他们明白,能低者,方能高;能曲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能退者,方能进。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文章来源:中国佛教故事网 作者:圣凯法师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庙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障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有许多烦恼的事,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最亲密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   情绪本来就是一种飘浮不定的感受,随时都在改变,而当我们因为自己的委屈而伤害了别人,反而会加重自己和别人的不良情绪,而造成恶性循环。所以,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让我们主动给自己一个微笑,给别人一个微笑,让世界多一些微笑的因子!   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在生气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作夫妻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   那么,我们会为我们烦恼的心情辟出另一番安详。所以看完之后,当你要和男女朋友、家人吵架时,要记得你们的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喔!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