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h_Chen
Bach_Chen
关注数: 2
粉丝数: 6
发帖数: 3,106
关注贴吧数: 16
【大台暖男】你看不到的港姐2025 转自香港01 原副标题: 陳詠詩獲許濤特別照顧
【慧眼识真】赵静/翠仪?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本旧杂志里的一篇报道,里面有一张照片标注了“前亚姐赵翠仪(前左一)”,大家帮忙鉴定一下,这究竟是“前亚姐赵静仪”还是“前港姐赵翠仪”?这篇报道应该是2004年前后出版的,该不会才没几年的时间赵翠仪就被错归类为亚姐吧?同一篇文章里还提及了落选港姐李丽华和亚姐杨玉梅,信息则是准确的。
【讨论】香港小姐的提名人制度 作为一名香港选美迷,我一直有一个迷思,为何在这个资讯娱乐高度发达的今天,香港小姐仍然坚持提名人这个略显老旧的制度。对于未成年佳丽固然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对于那些已经成年、完全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佳丽来说,意义何在?不就报个名、选个美,网上填个表格,上传一些照片、视频即可。为何还需要通过别人来举荐自己,难道在于从一开始就向大会亮出自己的底牌?大会根据提名人的咖位来判别佳丽的质素?毕竟咖位高的名人不会轻易答应提名的,这无形中帮大会作了初次筛选。 以下一段文章摘自羊城晚报对何小慧的采访: A. 报名规则如何制定? 兼顾时代环境和港姐标准 不同于世界小姐、环球小姐等选美赛事,香港小姐竞选对报名者的外形和身高没有硬性规定,但有四项必须满足的条件:参赛者需持有香港身份证或护照,年龄需要在17至27岁之间,需未婚和从未怀孕,必须由一名提名人进行提名。 提名人制度是香港小姐竞选的特色之一,设置这个制度的原因是什么?何小慧解释,提名人制度已经沿用多年,本意是发掘更多优秀女性来报名参选:“如果在生活中觉得某位女生很适合参加港姐竞选,就可以向大会提名这位女生。提名人可以是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也可以是身边的亲朋好友。”如果获得公众人物的提名,参赛者在初试阶段自然会得到更多媒体的关注。比如2018年,香港女艺人黄夏蕙提名她的干女儿林昕雨参赛,本届参选佳丽潘明璇的提名人则是2017年港姐冠军雷庄儿。不过,提名人只是一块“敲门砖”,并不能决定参选佳丽能走多远。由母亲担任提名人的佳丽不在少数,这也显示出港姐延续几代人的影响力。 年龄范围是历年港姐报名规则中改变最多的一项:年龄上限不断放宽,从最初的25岁变成现在的27岁。何小慧表示:“现在的女孩子学历很高,很多时候读完书都接近26岁了。所以近年来港姐竞选对佳丽的参选年龄进行调整。”至于未来的年龄上限是否可能进一步上调,何小慧认为要看整体社会环境的变化。 对于“未婚未育”这一报名规则,何小慧表示,香港小姐竞选有自己的标准,目前暂无打算更改这一规则:“往届我们也遇到过有人虚报年龄或婚姻状况,一旦发现就要剥夺参选资格。如果已经拿了奖,也会收回奖项。港姐始终有自己的规则和要求,参赛者需要遵守,不然这个赛事没法延续51年。” 大家觉得提名人制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有没有一些佳丽丢公众人物提名人脸面的例子?例如决赛当晚表现奇差。那些面试就出局的也有不少例子,如黎瑞恩提名吴天儿,麦翠娴提名自己的女儿龚敏晴等等。据说今年陈百祥、苗侨伟都提名了佳丽,不知道是谁呢? 欢迎大家补充!
【以史为镜】2024决赛佳丽和她们的“历史原型” 香港小姐决赛在即,我凭着直觉,根据佳丽们的外形、气质、性格和背景,从52年的港姐选手库中挑选了15位进行配对,很多时候都是根据看到佳丽的一刹那脑海中浮现出的港姐史上的某位佳丽而作出的决定。纯粹个人观感,仅供娱乐,不知道佳丽们能不能比自己的历史原型走得更远、攀得更高?大家心目中的佳丽历史原型又是谁呢? 01.陈紫佟 - 余詠童 (2021) 02.倪乐琳 - 黃𨥈瑩 (1994) 03.王汛文 - 张嘉儿 (2007) 04.谢淑怡 - 黄牺蔚 (1999) 05.庄晓婷 - 林慧倩 (2011) 06.李曼思 - 周飞言 (2001) 07.秦冀雯 - 李思敏 (1996) 08.卢凯怡 - 姚婷芝 (2008) 09.陈甜甜 - 王婳婳 (2021) 10.吴芷靖 - 张可欣 (2022) 11.梁嘉莹 - 丁子田 (2018) 12.钟翠诗 - 邵珮诗 (2014) 13.程姜月 - 许佩琪 (2005) 14.杨梓瑶 - 何傲儿 (2007) 15.俞可程 - 郑慧贞 (2007)
【经典访问】史上最真性情的友谊小姐 不知道大家去年有没有欣赏过这个采访片段?反正我是百看不厌。强烈希望友谊小姐可以有机会发表卸任感言,透露一下过去一年的心路历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