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069 李俊峰069
爱创新!爱尝试!
关注数: 343 粉丝数: 15 发帖数: 244 关注贴吧数: 26
误诊真相:发生率平均30%左右 纪小龙教授是《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的编委,他亲自动手解剖过300多个病例、整理过3000多例死亡患者的资料。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矛盾越来越激化,大众对于医疗差错的现状不了解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他认为有必要将医疗差错的真相告知大众,还原医疗现状的原貌,因为这才是逐步解决问题、改善现状的根本。 误诊比你想象的严重:有些疾病误诊率大于40% 古今中外,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发生错误的历史记载及统计资料都已经确凿地告知人们,医疗错误不可避免,在我国古代就有《医林改错》的专著出版。这说明医生误诊和为改正错误所作的努力自古就存在。 从1950年至今,国内外对于误诊的研究显示,误诊率都在30%左右。 比如肿瘤中,鼻咽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胰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平均误诊率在40%以上;结核病中,肝结核、胃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中耳结核、咽结核等肺外结核的平均误诊率也在40%以上;传染病中,流行性出血热、伤寒、副伤寒、钩虫病、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的平均误诊率在30%以上;器官异位中,甲状腺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等的平均误诊率在60%以上。 在2013年美国《病人安全与医疗质量》杂志(Patient safety &quality healthcare)上的分析中,估计全美每年死于医疗事故的人数为21万~44万,成为美国人第三大死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可见问题之严重。 我国医院每年每月都有医疗数据的统计,对于误诊率从来都是在5%以内的,这是不符合实际并且会误导大众的。人们长期以来以为到医院看病不能出错,即使出错也是极个别的事。当然,不管符合率的百分数是高还是低,对于每个具体的病人来说只有对与错,也就是100%与0%。谁遇到出错谁就是100%误诊。
早餐的3个错误吃法,容易导致血糖失控!糖尿病人赶紧改 健康科学的早餐对人有多好,相比大家都知道,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早餐吃得好对控制血糖也是有益处的。 糖尿病患者这样吃早餐,很伤身 1、不吃早餐 有些糖尿病患者早上没什么饥饿感,又想着进食后血糖会升高,索性就不吃早餐了,认为这样血糖不但不升,还会下降,这其实是错误的想法。 经过一晚的睡眠,人体在早晨时已经8-10个小时没有进食,本身血糖就处于低水平,如果不吃早餐就开始活动,血糖就会继续下降,人体感觉疲劳、暴躁、反应迟钝、注意力不易集中,甚至引起低血糖。而糖尿病患者因为本身代谢紊乱,极易发生低血糖,或者引发急性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再加上,早餐没吃,中午肯定会很饿,进食增多,突然增加热量,对控制血糖反而不利。所以糖尿病患者三餐要规律,早餐不能不吃。2、早餐吃得很随便 由于夜间人体消耗了一定量的水分和营养,如果早餐没有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容易造成血液黏度增高,长久下去,会增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的早餐要尽量吃好点。3、早餐吃饱点,其他两餐吃少些 既然早餐不能随便吃,那就吃多点,糖尿病人一天不能吃太多,早餐吃多了,午餐和晚餐就少吃或不吃了,这样总没错吧,这其实也是错误的想法。 首先早餐吃得多不代表吃得好,多种营养膳食搭配比数量更重要,糖尿病患者是要控制一天的摄入量,但三餐要定时定量,一日三餐无论哪一餐吃过量,都会引起餐后血糖的异常升高,反而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人早餐吃什么好? 既然早餐对糖尿病人这么重要,那么该怎么吃才好?需要注意什么吗? 根据营养均衡的要求,包含谷类、肉类、奶豆类和蔬菜水果类的早餐,是最优质的。为保证营养充足,人体在选择早餐时应尽量包含以上4类,但整体的热量要控制,干稀搭配,避免吃油炸、肥腻、含糖多的食品。 1、豆奶类 牛奶和豆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水分,能为糖尿病患者补充需要的钙质和优质蛋白质,最关键的是,它们都是血统生成指数非常低的食物,因此很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伴有重度肾病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喝,应禁食豆制品。2、谷类 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合吃全麦面包、菜包子、咸馒头、花卷等谷类食物。 相对于其他谷类食品,麦片纤维多,比传统的米粥更适合糖尿病患者。牛奶煮麦片,就是一个不错的搭配,但需注意的是,伴有血脂紊乱的患者,宜选低脂牛奶或低脂奶粉; 单纯碳水化合物谷类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较大,所以糖尿病患者早上吃面条、稀饭时,应该搭配食用,比如面条加些鱼、肉片和蔬菜,稀饭加些麦片和鸡蛋。3、蛋白质类 如果早餐中没有鱼肉蛋类食物,可以适当加点瘦肉或鱼,或者一个清水煮鸡蛋,注意不是高热量的油煎荷包蛋。4、蔬菜类: 蔬菜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还能增加饱感,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早餐最好能有蔬菜。
糖尿病就怕这5种坚果,饱腹、稳糖、降脂,防治各种并发症 很多的坚果营养十分丰富,糖友们在正餐或者加餐的时候都可以吃一点,对于增加饱腹感和维持膳食平衡有重要的意义。今天,塔哥来给大家介绍几种适合糖友们的坚果,只要控制好量,它们的作用真正不输一些保健品。一、花生 ★营养价值 花生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K、钙、磷、铁等成分,有助于软化血管,抗血栓,促进骨骼发育,辅助防治骨质疏松、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并有助于增强记忆力,抗老防衰。 花生中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等成分,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合成,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糖友们吃花生一定要控制好量,一次不能够超过50粒;另外,血脂较高的糖友也不建议食用花生。★降糖巧搭配 1、花生+苦菊 花生可以和苦菊凉拌,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有助于糖尿病人防治心血管病变。 2、花生+鲫鱼 花生鲫鱼汤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等功效,有助于控制和调节血糖。 3、花生+菠菜 花生和菠菜可以搭配熬粥或凉拌,具有健脾开胃、养气补血等功效,能促进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防治缺铁性贫血。 二、核桃 ★营养价值 核桃中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E、镁、钙、铁、锰、锌、钾、磷、硒等成分,有助于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软化和保护血管,辅助防治心血管疾病;兼有乌发养颜、抗老防衰的作用。 核桃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食欲,延缓餐后血糖急剧上升;并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帮助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控制和稳定血糖。★降糖巧搭配 1、核桃+猪肝 核桃可以和猪肝搭配熬粥或煲汤,有助于糖尿病人改善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头发早白、早衰、视物不清等症状。 2、核桃+鸡肉 核桃可以和鸡肉搭配熬粥或炒食,有助于改善糖尿病人食欲不振、脾胃失调、气血不足等症状。 3、核桃+香椿苗 三、腰果 ★营养价值 腰果中含有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成分,有助于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净化血液,软化血管,辅助防治心血管疾病;常食能够强身健体,消除疲劳,延年益寿。 腰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等,食后容易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避免餐后血糖急剧升高;腰果所含铬、镁、硒等成分,能帮助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控制和稳定血糖。★降糖巧搭配 1、腰果+西蓝花 腰果炒西蓝花有助于糖病人改善早衰、头发早白、便秘等症状,辅助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并发症。 2、腰果+西芹 腰果可以和西芹凉拌,有助于糖尿病人改善肾虚、便秘、高血压、肥胖等症状。 3、腰果+虾仁 腰果熘虾仁对糖尿病人肾虚、体虚、筋骨痿弱、腰膝酸软、骨质疏松、气血不足等具有辅助调理作用。 四、板栗 ★营养价值 栗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叶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铁、磷等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辅助防治心血管疾病;并且对由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等,均有辅助调理作用。 栗子中富含蛋白质、淀粉、膳食纤维等,食后容易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延缓餐后血糖上升;栗子中还含有维生素C、钾、镁、铜等成分,能够参与人体内的糖代谢,促进胰岛素分泌,加强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的结合,从而帮助维持血糖的稳定。 板栗中含有一定量的淀粉,所以糖友们吃板栗也要控制好量,而且在吃了一定量的板栗后,要减少相应的主食量,这样才能避免血糖的波动。★降糖巧搭配 1、板栗+鸡肉 板栗可以和鸡肉一同烧、炖或煲汤,有助于糖尿病人改善脾胃虚弱、倦怠乏力等症状。 2、板栗+猪肉 板栗可以和猪肉一起焖或者红烧,有助于糖尿病人改善食欲不振、久咳少痰等症状,对糖尿病合并肺燥型慢性气管炎具有辅助调理作用。 3、板栗+大白菜 板栗可以和大白菜一起烧、烩,有助于糖尿病人改善便秘、肥胖、面部雀斑和黑眼圈症状,尤其适宜肥胖型糖尿病人食用。 五、杏仁 ★营养价值 杏仁中富含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钙、磷、铁等成分,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清除自由基,辅助防治心血管疾病。杏仁还有润肺止咳滑肠的作用,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也有缓解作用。 杏仁中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等成分,有助于控制食欲,防止餐后血糖急剧上升;杏仁中含维生素C,能参与人体内的葡萄糖代谢,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量,帮助调节血糖。★降糖巧搭配 1、杏仁+胡桃仁 杏仁可以和胡桃仁搭配熬粥或者制作米糊,具有滋肾养肺、止咳平喘等功效,有助于糖尿病人改善喘咳、肺肾两虚、干咳无痰、少气乏力、阴虚血亏等症状。 2、杏仁+菠菜 杏仁可以和菠菜搭配凉拌,具有清热润肺、润肠通便等功效,有助于糖尿病人改善便秘、肺燥咳嗽等症状。 3、杏仁+红茶 杏仁可以和红茶搭配食用,有助于糖尿病人改善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缺乏食欲等症状。
和泰文博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知识普及 近期国内部分城市PM2.5的严重超标,骤然带火了空气净化器的销售,在不少地区,特别是北方城市,一些大品牌的产品已经脱销,上海空气净化器的市场也很火爆。 室内空气污染程度超出室外2-5倍,特殊情况下甚至可达100倍 羊城晚报上海消息 记者阮巍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在工业化世界的许多地区包括中国,人们大约每天有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为了引起人们对室内居室卫生环境的高度重视,每年的10月10日被定为世界居室卫生日。而值今年世界居室卫生日来临之际,瑞典Blueair(布鲁雅尔)发布了由其全球科研团队最新编撰的《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2013中文版白皮书,解析了室内空气中颗粒物对于健康的潜在威胁,并借此呼吁公众对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空气健康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美国环保署曾有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2-5倍,特殊情况下可达到100倍。相关资料显示,居家环境内可能有超过400种化学物质、900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且污染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吸烟、烹饪、尘螨、宠物皮屑、家居清洁产品和家具排放的有害气体以及从室外渗入的PM2.5污染等。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9月发布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文章显示,全球4%的疾病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包括肺炎、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癌等。世界最权威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全球健康风险综览也指出,2010年320万人因室外空气污染而早亡,而有350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而早亡。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环境检测中心的调查数据同样表明,每年国内因室内环境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1.1万人,平均每天304人死亡。可见,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不容小觑的人类健康“隐形杀手”。Blueair白皮书还指出——由于儿童、孕妇、老人和慢性病人在室内停留的时间比其他人群更长,因此更易遭受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其中儿童和婴儿尤其容易受到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伤害,他们呼吸更快、运动量更多,且身体更小,因此每公斤体重吸入的空气量比成人多近50%。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而其中35%为儿童。 除pm2.5净化器---blueair净化器解决室内空气的污染,给予大家更加洁净的呼吸环境! 详细咨询电话 010-52408398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