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魔鬼人我呸 钢筋魔鬼人我呸
我是大好人~~~
关注数: 298 粉丝数: 1,121 发帖数: 87,411 关注贴吧数: 250
【02-23 花粉漫谈】大嘴 华为只做第一~~ 华为MateBook从昨晚到现在一直占据着国内外媒体讨论的焦点,关于这款产品的性能、价格和对PC市场的影响,相信你已经通过媒体的地毯式轰炸了解得一清二楚了,本文无疑做一个复读机。发布会结束后,余承东接受了国内媒体的群访,其豪言壮语跟其“余大嘴”的称号无缝连接,说了很多让“友商”听了可能心里不痛快的话,比如“我们进入一个领域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的王者,要么不干,要干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的老大”,“有几个问题解决了,不用五年,一年就做一千亿美元”……联想听了这话该怎么联想呢? 余承东:要做就做第一,我“余大嘴”吹过的牛逼都实现了 余承东说,MateBook从立项到发布经历了一年的时间,但在此之前,华为好几年前就在论证和分析进入PC市场的可行性。他甚至表示,在微软推出第一代Surface(2012年)之前华为就有了做PC的想法。 当被问及华为在PC市场的目标时,余承东毫不客气地表示,要做第一。“可能大家知道我们华为的性格,我们不轻易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我们进入一个领域一定要做到最好,我本人的性格也是这样,我们公司的性格也是这种风格。”余承东表示。 在媒体追问余承东对MateBook的销售目标时,他一开始支支吾吾,他说当然是希望能达到百万量级,即使达不到至少几十万台是没问题的。不过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暴露了“余大嘴”的本性,将几十万台的销量瞬间拔高到了几千万台: “我希望我们在这款产品MateBook出来以后,就成为2in1里面的NO.1。没有第二,我们在这个新的领域,进去就要做第一,这是我给我们团队的要求。刚才我有同事给我发数据,他说2015年全球笔记本出货1.64亿,是手机的1/10,这个量还不少。我们搞几千万台完全是可能的。 我们进入一个领域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的王者,要么不干,要干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的老大。这是我余承东的性格,也是我们公司的风格,我说话不是很谦虚。这是我们的性格和我们自己追求决定的,和公司实力所决定的,华为不是一个垃圾小公司,只吹牛不去干,我们吹完以后还要干的。 有人说我的外号‘余大嘴’,我说话确实不谦虚。以前上学的时候有一个人说我唯一的缺点就是我说话不谦虚,说我吹牛。我以前一直没想到怎么回答,吹牛其实你吹完以后不用再去做,我说我吹完以后都搞定。给自己断了一切后路,把目标定在那儿,大家背水一战,必须搞,没有退路,不要给我讲搞不定,没有理由,必须搞定,要找理由至少找搞定的理由。我们带领团队就是要有背水一战的精神,做什么事情不给自己留后路。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精神也能够焕发出我们团队旺盛的战斗力,这么多年我们破釜沉舟的精神。” 有些媒体报道称,余承东说要做PC市场的第一。其实这里面是有雷区的,不排除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这里余承东说的第一是指“二合一”电脑,即可插拔设备,而不包括传统笔记本和台式机在内。当然,余承东心里想的可能的确是想做PC市场第一,把联想挤下去,但是至少在这次的采访中,余承东口中“第一”的前缀是“二合一电脑”。 当有媒体问,华为为何要进入这么一个被称为夕阳产业的PC市场,是不是因为华为终端业务很难达到100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才要进入PC市场来实现营收增长时,余承东对此极力否认,他甚至夸下海口,如果不是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别说五年,华为一年就能实现100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他坦诚是需要解决一些内部问题: “我们做这个东西(MateBook)并不是为了一千亿美元充数,做不下来了了才进入这个(PC)领域。做智能手机,我们一千亿美元都可以实现。任总说五年做一千亿美元,我们有些市场没做好,要是做好了,我们今年一年就可以做一千亿美元,问题是有的市场没做好,渠道零售很多品牌没做起来。” 华为推着英特尔和微软跑,要做Windows里的苹果 大家对华为以MateBook切入PC市场最大的疑问可能在于,华为能玩出什么花来?它能解决PC什么问题?能拯救PC吗?从现场记者的提问来看,大多数也是围绕这几个疑问铺展开。余承东以MateBook的指纹识别为例,他说,目前在PC上做触摸式指纹识别的,除了华为别无它家。他甚至透露,他春节的时候去跟微软高层开会,逼着微软赶紧开发同类软件。 他说,大家都喜欢MacBook,为什么呢?因为它好看。他还说:“所有的电脑我都用了,包括苹果的电脑,我有Mac Book Air,11吋、13吋各一个,最高配的Mac Book Pro,还有最新的Mac Book,我还有ThinkPad,各种各样的电脑,我用了以后自己体验还是最喜欢这个(MateBook)。不是苹果电脑不好,而是跟企业应用的兼容有问题。还有一些东西不方便,你拷东西兼容性不像Windows那么方便。” 这里就引申出华为进入PC市场的原因,总结起来是: 第一,大家都喜欢MacBook,但MacBook存在兼容性的问题,企业的很多App需要Windows,在MacBook上不兼容; 第二,Windows电脑拷东西很自由、很方便,“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像苹果那样那么漂亮设计的Windows”; 第三,PC笨重的充电器是痛点,MateBook可以直接用Android手机充电器充电,既可以充手机又可以充PC。 “有人可能担心PC这个行业创新太少,我觉得任何创新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不是一蹴而就。大家说PC这个行业芯片用的是英特尔,操作系统用微软,那你做什么呢?你只能做一个外观的设计,你看我们这个小东西上面,也是英特尔的处理器,也是微软的操作系统,你可以看到我们我推着微软往前跑,推着英特尔往前跑。我们会有一些我们的创新,触摸式指纹,我们是第一家做,全世界也没有一家这样做,包括苹果电脑都还没做,”余承东认为小的创新对华为来说很容易,“包括很小的笔,我们做的那个笔是最好用的笔,我们的头是软的,带着激光笔,能当翻页器,可充电,用手机充电器就可以充。这些东西你可以说很小,但是很多创新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以小聚多,我们在这方面我觉得什么事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你带来的价值随着新的发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余大概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说到兴奋处不能自拔,余承东本来就没有门把手的嘴顺带着透露了华为在手机市场的野心,他说:“我今天跟大家说一个数据,我们在两三年之内,智能手机会成为全球第二,五年之内我们会成为全球第一,也许会比它更快点,最晚这个时间(五年),还是有希望能做到的。” 对华为而言,成为PC市场第一,或者手机市场第一的困难在哪儿呢?余承东认为华为在营销和宣传能力方面比较弱,“我们自己弱的地方就是在渠道、零售、品牌营销这方面,我们以前做B2B的生意,跟这个模式差别太大,我们的人不太会做这个。以前是铅球运动员,现在跳体操,方向路子不对了,以前是游泳运动员,现在打网球,变换赛道了,方式不一样了,需要学习。” 今天还有媒体报道称,余承东透露正在做VR相关产品。其实在这次的采访中,他隐隐约约透露了华为做PC甚至是VR等产品更长远的一个野心——围绕着工作、生活、起居、出行,全场景构筑一个无缝的华为生态体系,“我们在华为公司内部刚开始有很多的反对者,为什么要做这个领域,就是从整个的工作、生活、办公、起居、出行,衣食住行全场景来构筑智能生活连接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做了这个。” 总之,一个事实是,华为昨晚进入了联想的后院,联想在PC领域安枕无忧的日子估计很快就要一去不复返了,何况还有一个搅局者小米也在虎视眈眈呢。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世界。 我随手一打就是如此标准的十五字~~~~~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02-21 花粉漫谈】PC行业迟暮?华为能否与苹果比翼双飞 如果十年前有人说PC行业将走下坡路,相信会招致一大波的反驳。在那个PC设备尚未普及的时期,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片繁华的景象,可谓真正的朝阳产业。然而时光荏苒,十年的光景转眼即逝,当我们转过头来回首PC行业十年之前的辉煌,却发现那也许只能存在于记忆中。   其实近几年唱衰PC行业的论调从来没有停歇,就笔者自己而言,之前对于这样的言论往往嗤之以鼻。然而这两年间,却可以明显感觉到传统PC行业的疲软,而这一点在每年年底各家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上反映的更加清晰也更加冰冷。再面对诸如“PC行业不行了”这样的言论时,却发现没有辩驳的底气了,而各家传统PC厂商掌权者们的回答或许更加婉转一些,但对于各位聪明的看客来讲,仅仅是看破不说破罢了,何必徒增伤感。   记得前两天PConline资讯有过一篇文章介绍到2015年各家PC大厂的市场表现,去年全球笔记本出货1.644亿部,比上年下滑6.3%,预计2016年会再减少3.2%而降至1.592亿部。惠普以20.5%的市场份额拔得头筹第一,比往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联想的份额达到19.9%,年增2.4个百分点,位列次席;第三名的戴尔的市场份额为13.7%,传统台湾双雄华硕、宏碁则分别滑落到第五和第六;第四名的苹果公司,份额从9.3%增至10.34%,一下子提升了两个名次;东芝、三星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均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至于原索尼的VAIO则已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些冷冷的数据客观的展示了过去的一年中整个PC行业的概况,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出行业内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不过这里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个“异者”,那就是苹果公司,仔细翻看近几年的数据不难发现,自苹果公司进入PC行业以来,其市场份额或多或少每年都在稳步提升。   不可否认得是,以Macbook为代表的苹果系设备无论做工还是用户体验方面确实足够优秀,甚至被吹嘘为“秒天秒地秒空气”,那么苹果真的可以在产品部分秒杀那些已然扎根于PC行业多年的元老级厂商吗?未必如此。显然大众对于苹果设备的整体认知度方面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苹果产品本身也早已不单单扮演着“工具”的角色,其也往往被视作是所谓“品位”与“身份”的象征,或许这才是苹果公司真正厉害的所在我随手一打就是如此标准的十五字~~~~~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02-15 花粉漫谈】Android系统究竟如何挣钱 免费的产品、服务就不赚钱?看到这句话,奇虎360就偷偷地笑了。因为以免费杀毒软件及其他应用等为核心的奇虎360市值高达80亿美元,就这周鸿祎还不满意,吵着闹着要私有化!与之相仿,我们印象中完全免费,甚至被各大手机厂商改造的面目全非的安卓系统,其实也在闷头赚大钱! 据外媒报道,甲骨文代理律师在法庭上披露,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已经创造了310亿美元营收,220亿美元利润,利润率达70%!虽然谷歌认为这些数字不应该被公布于众,因为甲骨文律师披露的信息来自其内部机密财务文件,但也证明着这天文数字的真实性。印象中随意被揉捏,完全开源免费的安卓系统,到底从哪捞钱的呢?  广告!广告!谷歌赐予安卓的生命线! 甲骨文之所以曝光安卓的收入与利润,是因为其目前正在与谷歌对簿公堂。甲骨文指控谷歌使用其Java软件开发安卓系统,但没有支付相应的费用,索赔金额可能超过10亿美元!而对于甲骨文的做法,谷歌非常恼火。在法庭文件中谷歌表示,“除了一般业务,谷歌从未公开披露过Android业务的单独营收和利润。这些非公开财务数据高度敏感,公开披露可能会对谷歌业务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虽然谷歌大动肝火,但也从侧面看出来谷歌对安卓的重视。而就分析来看,安卓狂赚310亿美元的重要支柱之一就是谷歌为其提供的移动广告圈子。 先不说安卓,就算是谷歌本身也是极其依赖广告收入。据了解,谷歌90%的营收都是由广告收入聚合而来。据谷歌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为186.75亿美元。而这其中,网站营收130.87亿美元(可以认为就是广告收入),网络(谷歌合作伙伴网站通过AdSense计划产生)营收为36.94亿美元,其他营收仅为18.94亿美元。 对于谷歌来说,其搜索、邮件等核心业务虽然并没有直接赚钱,但它们毫无疑问是谷歌广告生态的坚实基础。安卓系统统一如此,它在谷歌移动广告的最佳载体,是谷歌在移动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被甲骨文曝光,自然非常愤怒——财不外露才是王道啊!要知道在2013年三星安卓手机发展得如日中天的时候,其在安卓手机市场份额超过40%,出货量较市场上的排名第二的同行高出2亿部!虽然这带动了谷歌手机广告营收增长,但也让后者感到焦虑。安卓业务主管安迪·鲁宾当时就表示,公司与三星的关系正逐渐复杂化。因为三星仗着自己对谷歌的重要性,已经表露出期盼更高分成的意愿。 为了让安卓系统上的广告做得更好,收入更高,谷歌还做出种种重要举措。谷歌近日表示,其在2015年着重加强了针对移动广告和应用开发者的行动。约有2.5万个应用账户被禁止携带谷歌广告,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存在违规行为,影响用户体验。此外,在成立Alphabet控股母公司后,谷歌新任CEO Sundar Pichai上任后的首次重大人事变动,就是针对对关键的广告和Android部门主管进行调整。 Google Play:应用商店是聚宝盆 而安卓系统另一个money来源,就是从移动应用商店Google Play中获得的营收。据应用研究公司App Annie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Google Play的下载量比苹果App Store高出100%,2014年则是高出60%。也就是说,去年Google Play不仅仅体量更大,增速也要快于App Store。 当然,限于安卓应用的质量一般比不上iOS应用,且苹果设备用户更舍得消费,因此App Store的收入比Google Play多75%。而App Store在2015年的总收入达到214.5亿美元,也就是说,Google Play在2015年的总收入达到122.5亿美元,同样是一笔天文数字。 对于谷歌来说,Google Play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在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安卓系统始终占据着最强势地位,这就意味着Google Play的位置不可动摇。在过一段时间之后,Google Play就要入华。虽然国内应用商店已经“满员”,但并不妨碍Google Play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毕竟原汁原味的体验,也是有部分拥趸的。 互联网时代免费依然有利可图 当下,无论是音乐、视频,还是图书等,都在叫嚣着全面迈入收费时代,而这也是大势所趋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免费在互联网时代就毫无意义,毕竟互联网的精髓还在于开放性上。尤其是对于互联网服务来说,它们不像音乐、视频等一锤子买卖,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属性的不同,决定着免费依然有利可图。 安卓系统狂暴的赚钱方式,就给出了最好的佐证。或许互联网从业者也要从收费or免费的怪圈中惊醒,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一味的收费或免费,都会犯上选择性的错误,还是应该从互联网产品或服务的根本属性出发。我随手一打就是如此标准的十五字~~~~~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02-10 花粉漫谈】这个好~~~ server.it168.com2016年2月9日02:03 华为在近日的欧洲商业驱动数据中心大会上,宣布启动服务器领域NVMe SSD “闪存风暴”行动,实现“同等容量、性能翻倍、节能40%”。该行动旨在服务器产品使用华为ES3000V3 NVMe PCIe SSD同等容量替代SATA SSD,业务性能提升2倍以上,硬盘能耗节省40%。华为希望通过本项行动,帮助客户大幅提升业务性能,降低系统TCO。 在此次欧洲商业驱动数据中心大会上,华为企业BG CTO梁永健发表主题为“Empowering YourInfrastructure, Enriching Your Services”的演讲。他指出,丰富人们的生活与应用,需要IT基础设施更加敏捷、高效;同时宣布开启NVMe SSD“闪存风暴”,采用华为ES3000 V3 NVMe PCIe SSD掀起服务器硬盘的创新变革。  华为企业BG CTO梁永健发表演讲 众所周知,服务器发展至今,硬盘一直是阻碍业务性能大幅提升的关键部件。现在有服务器使用SATA SSD固态盘来替代传统机械硬盘,虽然业务性能有较明显的提升,但还是无法充分使用系统的CPU、内存等资源。这时,我们就需要一种比SATA SSD盘性能更强大的存储设备来充分使用系统资源,将业务性能再次提升。 华为作为PCIe SSD技术的开拓者,早在2005年就开始研发PCIe SSD,2007年发布业界首款产品——ES2000 PCIe SSD,帮助互联网公司大幅提升搜索、Web接入、数据库等业务性能。 华为第六代产品——ES3000V3 NVMe PCIe SSD,提供2.5寸盘形态,最大容量3.2TB,采用华为1812 ASIC SSD控制器和业界最新工艺的NAND Flash颗粒,结合华为创新的NVMControl算法技术,提供高达80万 IOPS性能,相当于10多块SATASSD。 通过在SSD控制器、Flash芯片领域合作创新,2015年9月HCC上,华为在存储领域首推SSD等容量替换传统磁盘行动,降低闪存在数据中心的应用门槛,“让数据库快9倍”。 华为本次发布的服务器领域“NVMe SSD替换SATA SSD”行动和去年9月HCC发布的存储领域“SSD等容量替换传统磁盘”行动共同组成“IT闪存风暴”,都是为了帮助客户对IT基础设施性能进行加速,支持客户业务持续创新。“ 我随手一打就是如此标准的十五字~~~~~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02-05 花粉漫谈】现在华为员工到底能拿多少钱 从2015年的整体业绩来看,华为可以说是少数能在全球市场中逆市飘红的企业,与此同时,外界对华为议论最多的除了其高效的公司管理之外,还有一项便是员工薪酬。本期华为崛起之道中,“华腾研究院”为你全面揭秘华为员工薪酬设置。 华为从成立之时就奉行高薪政策,一方面与当时通信行业高利润相关,也跟任正非高瞻远瞩,大方分钱,敢于投入有关。华为的薪酬主要包括三部分:工资、奖金和分红;当然如若外派国外,还有外派补助+艰苦补助。 工资薪酬简介 尽管华为是任正非创办的企业,但其仅持有1.4%的股份,其他98.6%的股份均由员工持有。配“股票”的政策逐步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因为每年的利润基本都分给全体员工(即时分红或股票升值),员工分享到了公司发展的利益,无疑都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在困难的时候能迎难而上并和公司同舟共济。 据华为前副总裁刘平回忆,1993年初刚进入华为时工资1500元,而之前在上海交大工作八年工资只有400元,第二个月工作涨至2600元,之后每个月工资都会上涨,1993年底他的工资已经涨到6000块,一年工资翻两番,涨4倍。 前上海研究所所长,现华为中央研究院硬件院长周红,在中科大演讲的《我的通讯十年》中提到:其1997年博士毕业入职工资是4000多元,当时保姆工资大概500-600工资。 2001年是IT泡沫最疯狂的一年,据说华为狂招了将近6000 人。2001年华为应届毕业生工资达到阶段性新高:硕士应届7000元,本科应届5500元。 2002-2003年,华为经历了2年困难期,招聘也是凤毛麟角。2004年应届生薪酬达到新低:本科3500元,硕士5000元。随着华为业绩逐步回暖,应届毕业生的工资继续水涨船高。 2015年应届生工资在9000-17000之间,其中博士特招可以根据能力单独谈工资,彻底打破工资一刀切。华为董事、高级副总裁陈黎芳,2015年底在北京大学宣讲会上给应届生开出的薪酬是:14万到17万起薪,最高到35万人民币每年。 华为不仅“舍得花钱”,更重要是“懂得分钱”,设计了一套“定岗定薪,易岗易薪”,意思就是工资薪酬是根据岗位来设定。 应届本科硕士入职13级,博士14级,内部公开查阅只显示至22级,超过22级总裁级别不公开显示级别。据多位华为员工透露,在2014-2015年大幅度提升工资基线后,每级工资差距大概在4000元。13级在9000-13000元,14级13000-17000元,15级17000-21000元,16级21000-25000元,17级25000-29000元,越往上工资薪酬差距越大。从一份华为律师函件中显示:某地区部某销售副总裁岗位22级,工资税前82500元。   (图片来自网络) 工资只是零花钱:高额的奖金和分红,百万年薪超万人 陈黎芳还在2015年底北京大学宣讲会宣称:奋斗越久越划算,工资变成零花钱。此言一出,华为内外一片哗然。据知情人士透露,此言非虚。 华为有句俗语很好的描述了收入情况:三年一小坎,五年一大坎。意思是入职华为三年内大部分靠工资,三年后奖金逐步可观,五年后分红逐步可观。 恐怖的分红+升值 按华为《2015年虚拟受限股分红预通知》,每股分红1.95元,升值0.91元,合计2.86元,工作五年基本可达十五级,饱和配股(包括TUP)9万股,分红+升值达2.86*9万=25.74万元,即使不饱和配股,基本分红也可以达到税前20万。工作10年,17级配股普遍超过20万,税前分红+升值超过50万,而23级虚拟股票超过200万股,税前分红+升值超500万。 可观的奖金 奖金在华为实施“分灶吃饭”后,不同BG,不同体系差别很大,且奖金跟当年绩效强相关,所以奖金是千差万别。例如2015年终端BG一年发了2次奖金,让其他BG羡慕、嫉妒、恨!但是因为奖金扣税太厉害,所以高层和中层的奖金反而差距没有那么大。例如同为15级,同为绩效B+,无线研发可能税前15万,业软研发可能5万,终端研发可能20万,GTS服务可能18万,海外销售业绩好的代表处销售经理30万,差的可能只有10万。 一般入职5年,绩效中等以上,职级15级,年薪税前30-50万;入职10年,绩效中等以上,职级16-17级,年薪税前50-100万。职级18级以上,考评中等以上,年薪税前都超百万,估计数目数千人,加上海外常驻人员外派补助,年薪税前超百万人数估计超万人。 案例:某地区部销售副总裁,职级22级,类似级别华为千人左右,占比低于1%,地区部副总裁及以上,产品线副总裁级别及以上,入职在2000年前。 15年(税后):461万 分红:307万(税后) 奖金:46万(税后) 工资:82500(税前) 离家补助:43万 前面是令人眩晕的“胡萝卜”,但是后面是“大棒” 就是所有的加薪、配股和奖金,都跟所在的团队、代表处的组织绩效以及个人绩效挂钩。组织绩效取决于年初设定的目标完成情况,以及横向纵向部门的比较。 而个人绩效评比更残酷:10-15%考评为A,不超过45%的B+,40-50%考评为B,5-10%考评为C或D,考评为C或D,三年不能涨工资、配股,奖金当年为0,号称“一C毁三年”。 在一手“萝卜”一手“大棒”的驱动下,华为员工级别越高,责任心一般也越强,因为公司的业绩和团队的绩效跟个人的收入强相关,这支军队以超强的战斗力不断攻城略地。我随手一打就是如此标准的十五字~~~~~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02-05 花粉漫谈】全球LTE网速哪家强?中国位列第31位 OpenSignal公布的全球LTE网速报告显示,新加坡的LTE下载速度达到37Mbps,位居首位,中国以14Mbps的速度排在第31位。全球LTE网速哪家强?中国位列第31位(图片来自Android Central) 报告称,排在新加坡之后的是新西兰,速度为29Mbps。进入前五位的还有匈牙利(28Mbps)、以色列(28Mbps)、韩国(27Mbps)。 与中国网速接近有的爱尔兰、德国,都是14Mbps,印度为13Mbps,比中国稍微落后,日本只有12Mbps。至于美国,只能排在第55位,下载速度为10Mbps。 据了解,衡量一个国家的LTE网络是否发达,需要兼顾网速和覆盖率。从这两项指标来看,排在最前面的是韩国和新加坡。韩国的LTE覆盖率达到97%,日本为90%,中国香港86%,占据了前三位。中国以76%的覆盖率排在第16位,与加拿大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近。美国的LTE覆盖率为81%,排在第7位。 美国、日本、瑞典是世界上最早推出LTE网络的国家,现在它们的优势已经丧失,不是说这些国家停止了LTE基础设施的建设,在LTE覆盖率上,日本和美国都排在前10位,瑞典也排在13位,只是由于缺少频段、缺少技术创新、或者过度使用网络,它们在移动宽带速度上落后了。 从全球来看,LTE平均下载速度为13.5Mbps,比9月份提高了将近1Mbps。LTE的平均下载速度比Wi-Fi快一倍,Wi-Fi平均速度只有6Mbps,这并不意味着LTE技术比Wi-Fi更好,要知道大多的802.11ac网络速度完全可以超过1Gbps,速度慢只能证明各地的Wi-Fi水平相当不均衡。
【02-03 花粉漫谈】霸气~~ 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表示,华为终端在2015年的收入超过200亿美元,而依照华为的惯例,每年会将10~15%收入投入研发,也就是说,2016年,华为终端的研发资金将达到20亿~30亿美元。   据网易科技报导,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透露,华为已开始布局未来智能型手机的关键技术上,诸如感测器、人工智能(AI)、情境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AmI)、物联网(IoT)平台、生物辨识、物品辨识、虚拟实境(VR)、扩增实境(AR)、以及3D扫描等技术。   李昌竹表示,华为终端2016年将投入研发兼顾沉浸式体验、能源创新、隐私安全等多方面元素的创新智能产品。   其中,电池和能源技术目前仍落后IT产业的发展,长此以往,未来将成为IT技术突破的绊脚石,因此华为终端将电池及能源技术视为重点,透过麒麟950芯片协助其新款手机节电30%,智能情境功能也协助手机背景运作省下50%电力。   先前,华为曾展示一项技术─将电池充电5分钟,即可充饱2,000mA电量。原先外界认为此技术可能将搭载于Mate8,不过由于技术未臻成熟而没有采用。李昌竹透露,这项技术将在2016年下半达到成熟阶段,可望正式导入旗下产品。   此外,华为也看好未来3~5年内,将会出现颠覆目前手机的新产品型态。不过,公司研发方向仍将以市场实务为考量,而非一头热的冒进。 52RD.com我随手一打就是如此标准的十五字~~~~~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01-29 花粉漫谈】华为MWC行程公布 P9将于三月独立发布 随着MWC大会即将到来,华为P9是否在此次通信盛会上发布,这是非常多朋友关心的话题。现在华为在官网正式公布了今年在MWC大会上的行程细节,但所涉及的内容中并没有出现新品发布会这一项。说明此次MWC华为并不会发布P9,而会在会后单独召开发布会。华为 P9(移动4G)产品综述|图片(6)|参数|报价|点评(2) MWC 2016华为行程 根据官网公布的消息来看,华为此次MWC主要涉及的内容则分别为R、O、A、D、S,即零时零距离点击即可得(Real-time),按需定制自由选择(On-demand),全在线接万物(All-online),用户参与自助服务(DIY)以及社交分享以人为本(Social)等等。并没有新品发布会这一项。华为P9设计图曝光 而关于华为P9的目前得知的消息是将会在三月份面世,定位1500—3000元;同时此次的华为P9将会有四个版本推出,不仅包括价格更低廉的华为P9 Lite和P9标准版,还会推出华为P9 Max和P9增强版。华为P9增强版的触控屏相比同系列机型会略大一些,并且内存和机身存储容量也会得到提升,摄像头也会更高端。 目前已经得知的配置方面,华为P9四个版本均不会采用2K分辨率屏幕。但是华为P9增强版会配备1200万像素的双镜头,采用全新的华为传感器镜头组合技术,拥有新功能加入
【01-29 花粉漫谈】华为p9或于三月份发布~~ 中关村在线消息:随着MWC大会即将到来,华为P9是否在此次通信盛会上发布,这是非常多朋友关心的话题。现在华为在官网正式公布了今年在MWC大会上的行程细节,但所涉及的内容中并没有出现新品发布会这一项。说明此次MWC华为并不会发布P9,而会在会后单独召开发布会。【图片】MWC 2016华为行程 根据官网公布的消息来看,华为此次MWC主要涉及的内容则分别为R、O、A、D、S,即零时零距离点击即可得(Real-time),按需定制自由选择(On-demand),全在线接万物(All-online),用户参与自助服务(DIY)以及社交分享以人为本(Social)等等。并没有新品发布会这一项。【图片】华为P9设计图曝光 而关于华为P9的目前得知的消息是将会在三月份面世,定位1500—3000元;同时此次的华为P9将会有四个版本推出,不仅包括价格更低廉的华为P9 Lite和P9标准版,还会推出华为P9 Max和P9增强版。华为P9增强版的触控屏相比同系列机型会略大一些,并且内存和机身存储容量也会得到提升,摄像头也会更高端。 目前已经得知的配置方面,华为P9四个版本均不会采用2K分辨率屏幕。但是华为P9增强版会配备1200万像素的双镜头,采用全新的华为传感器镜头组合技术,拥有新功能加入。我随手一打就是如此标准的十五字~~~~~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01-25 花粉漫谈】送礼新选择 荣耀畅玩5X推功夫熊猫版 荣耀畅玩5X近日推出了功夫熊猫新春定制版,这让不少发愁今年送什么礼物好的朋友倒是有了个好选择。同时,荣耀畅玩5X还会再次开启连续三天发售,以此来回馈消费者购机热情。荣耀畅玩5X功夫熊猫定制版 购买链接:官方商城 1月24--1月26日期间,荣耀畅玩5X将于每天上午10:08连续三天发售;而最新的功夫熊猫新春定制版荣耀畅玩5X,将于1月26日10:08在天猫商城首发开售,售价为1499元。本次发售除荣耀畅玩5X功夫熊猫新春定制版外,该机的移动版、全网通等多个版本及落日金、破晓银、暗夜灰三种配色也将同时发售。 不同于其它千元机,荣耀畅玩5X全面实现金属机身,材质选用航空级铝材,结合高速CNC钻石刀内外抛光打磨及3D曲面金属拉丝工艺,使其在千元机中尤为突出。此外,该机正面5.5英寸1080P屏幕更让影音娱乐体验攀升。 荣耀畅玩5X搭载最新指纹识别2.0技术,最快实现0.5秒解锁;搭载了基于Android 5.1深度打造的EMUI 3.1系统;硬件方面内置高通64位8核CPU。此外,荣耀畅玩5X全面支持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的2G/3G/4G网络,千元机中实属难得。 此次荣耀畅玩5X灰色版背部通体灰色,与手机正面的黑色面板相互协调,时尚典雅不沉闷,再结合它的续航、三网通吃等特点更是满足了职场人士的商旅需求。功夫熊猫新春定制版荣耀畅玩5X,作为礼品无论馈赠父母、家人,还是答谢宾朋、赠与同事都不失为稳重妥帖、颇有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01-24 花粉漫谈】八成安卓用户去年换新机 但16年依然严峻 2015年末智能手机厂商愈发减少,一些老牌的手机厂商因为经营不善而倒下,但近日一家第三方机构对我国2015年安卓智能手机用户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2015年中,更换过安卓智能手机(调查人群当中)的用户比例高达82%。这似乎预示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依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近年来智能手机行业开始洗牌,倒下的老牌厂商越来越多,但也有不少新生品牌进入到这个领域,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不断进步,无论产品的品质,还是服务,都越来越受到我国消费者的认可。而上述的调查报告还显示,仅5%的用户对目前的智能手机不满意,而满意的用户比例则达到64%。此外,有15%的用户表示将会在半年内(调查起计)置换新手机,31%的用户会在一年内置换,而高达54%的用户会在一年后置换。  随着用户对手上智能手机满意度的提升,他们置换新机的周期可能变长,而这也会让2016年手机市场的增长空间放缓,加大了行业的竞争,加之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人们很可能更愿意把钱花在新兴事物上。对于厂商来说,2016年依然是充满挑战性的一年,而用户对智能手机的需求也不再是发发微信,打打游戏,他们更希望智能手机能融入生活,例如智能家电的控制,穿戴设备的控制等等。手机厂商在自家产品上堆砌黑科技之余也更需要考虑手机周边整个生态的布局。
【01-23 花粉漫谈】国产手机难掩三大尴尬事实 2015年,国产智能手机在出货量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国产品牌的增长势头迅猛,又是大获丰收的一年。 但在丰收之下,2015年的国产智能手机似乎是延续了2014年的发展历程,其依旧有难以掩盖的三大尴尬事实。  日前,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公布了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数据显示: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在2015年合计出货量达5.39亿部,在全球12.93亿部的出货量中市场占比超过40%,市场总量已经接近苹果、三星合计的5.47亿部,其增长速度超过全球平均值。 如果将这一数据与2014年该机构公布的数据相比,我们可以直观的发现:在全球前十智能手机制造商中,中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再添一席,而合计市场份额也增加4.7%,从2014年的22.9%增加至今年的33.6%。  从TrendForce所公布的调研数据,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已经由弱变强,在全球竞争中展示出了强大合力,无论是在合计出货量、市场份额都展示出了不俗的竞争力。可以说2015年,国产智能手机在出货量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国产品牌的增长势头迅猛,又是大获丰收的一年。 但是请别过于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在丰收之下,2015年的国产智能手机似乎是延续了2014年的发展历程,其依旧有难以掩盖的三大尴尬事实。 一、高端不高,性价比依旧是最为重要的武器 高端一直是国产手机厂商难以言说的痛。2015年,国产纷纷开启了“低端走量,高端突围”的双线模式。但从结果来看,国产智能手机的低端突围是成功了。例如魅蓝系列就帮助魅族一跃达成2000万部的销量成绩。但是在高端突围这一点上,从定价与销量两个衡量维度来看,几乎所有的厂商都死在了前线。 从定价来说,我们所定义的国产在高端市场,是指3000元这一档市场。距离真正的高端市场还颇有差距。以当下在国产高端市场最为成功的华为来说,其2015年年末发布的年度旗舰华为Mate8,给我最大的感触,并不是华为宣称的多少项技术突破,而是其2999起步售价,这是国产当前最为高端的旗舰,而这一价格,却不及苹果在2013年发布的iPhone5S,其至今的官方售价还是3288;也不及华为口口声声言其没有竞争力的三星,三星最新发布的中端机型GalaxyA9,起售价也是3199。 可以说从定价来看,我们所定义的3000元价位的高端市场,在苹果三星面前只不过是一块中端市场。而在这块终端市场,除开华为、OPPO、vivo小有成绩外,小米Note八次发布依旧黯淡、魅族的PRO5、中兴的AXON天机、努比亚Z9等等旗舰机型均是如此。当然,国产也不是没有定价高昂的产品。诸如华为MateS上市价格超越4000,但是其销量远远不及Mate7,不到一月在售价上就折戟沉沙;MotoX极以防摔特性,定价5288,和苹果比肩,但从当前来看,依旧是曲高和寡。 上述的定价和销量两个维度,反映出的是国产高端机型的尴尬现状,他折射出的是我们的高端机型,最强的竞争力依旧是性价比,在性价比之后的四千档,消费者少有买单。 而回顾许多此前宣扬的“三星、苹果创新乏力,国产在高端市场强势进击,站稳脚跟,开始挑战二者高端霸权;苹果、三星要小心了”等等豪言壮语,在我看来,国产距离高端市场还远得很,国产该清醒一下了。 二、国产厂商在出货量上依旧极度依赖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占比薄弱 2015年,国产智能手机厂商集体开启了全球化战略,在海外市场组建销售团队、营销售后网点甚至是投资建厂,一时间风生水起,意图在拥挤不堪的国内市场饱和前,挖掘这些具备较大潜力的新兴市场,抓住增量机会,复制国内市场的增量奇迹。但是总体而言,国产厂商的国际化战略依旧任重而道远。 首先在国际化市场的扩展上拥有较大的地域局限性,从当前国产国际化的区域来说,多数厂商都选择了进军诸如印度、东南亚、俄罗斯、巴西等市场。选择这些区域,有增长潜力的考虑,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区域相对而言专利保护制度并不完善,但即使如此,国产厂商在这些市场上也不是一帆风顺,诸如小米进军印度就遭遇爱立信的专利诉讼。而在专利保护更为严格的欧美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多数国产并未进入。 而在全球化的销量上,多数国产智能手机厂商2015年的国际化战略并没有带来多少销量的功绩。结合TrendForce数据和国内各家厂商给出的年度成绩单综合来看:TCL宣称自己在海外市场取得销量第一,而其2015年智能手机总销量为4800.4万台。中兴2015年智能手机销量5600万台,但据中兴钱学忠在年度公开信中表示:中兴2015年实现5600万销量,国内市场销量为1500万台,以此推算,中兴海外市场销量为4100万台;而2015年实现销量1.08亿台的华为,国内市场出货量为6301万台,以此推算,其内外销量占比约为6:4。 而在他们之外的国产智能手机厂商诸如小米、oppo、vivo、魅族在海外市场皆为销量一般。而从国产智能手机厂商总体出货量5.39亿部的容量来看,国内智能手机厂商海外占比依旧弱小,国内市场依旧承载了国产智能手机厂商的主要销量。而从这些我们也能发现:无论是国际的地区扩展还是从国际化带来的销量占比,国产厂商的国际化还是任重而道远。 三、模仿主义依旧盛行 2015年的国产手机厂商不仅在关键技术上依旧难以改掉模仿、跟进的本质属性,在工业设计上的模仿、营销上的逞一时之能更是功力精进。 在关键技术上,以华为MateS这款手机搭载了ForceTouch技术并抢在iPhone6S发布之前发布的产品为例。虽然华为在多方宣传称其:“MateS领先与苹果、华为引领安卓触控新革命,MateS是人机交互的革命性技术、带来的是革命性的改变”等等。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华为MateS的压力触控所能实现的功能,其实就是对苹果在AppleWATCH上功能的亦步亦趋,并没有玩出什么新花样。并且到了实际产品层面,搭载ForceTouch技术的华为MateS有着很明显的试水和抢头条的目的。 而在华为之外,诸如小米使用的阳光屏技术也大呼其为黑科技,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小米所使用的技术与此前诺基亚在Lumia1520上使用的AssertiveDisplay技术并无二致。 而在营销上,国产功力更是精进,安卓机皇、安卓小王子层出不穷,而乐视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产品发布之前发出苹果落幕黄昏的公开信,以吸引眼球,所宣称的窒息颜值只不过是弄出了”无边框ID“这一自欺欺人的工业设计,甚至连背部黑带比iPhone稍微窄了那么一点儿,也需要拿出来显摆一番。iPhone、三星在2015年依旧是被各路国产吊打,秒杀。诸如种种,实在难以举例穷尽。 2015年不可否认是国产智能手机大发展的一年,但是如上所述,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依旧存在难以回避的尴尬。当然,写出这些尴尬必定不会如大谈国产取得何种进步那么惹人讨喜。但是即使不讨喜,还是想给那些不断鼓吹国产超越的人泼上一盆冷水,看清客观差距,而更大的目的则是希望国产在2016年这一竞争更为激烈的一年里改变国产大而不强的现状,让这些尴尬不再继续。来自一个好人的回复  真的是一个好人 *^_^*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