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1残血 断桥1残血
关注数: 25 粉丝数: 520 发帖数: 11,629 关注贴吧数: 17
看坐公交从上海到北京大二学生有感 事先声明,本文为本辽阳土著单纯讨论省内公交的问题,不包括与其他省份的比较,鉴于此前因为发布沈阳的热力图被第一次喷成互动量成就,希望本文不会受到攻击,由于是一时兴起可能行文逻辑一般,请大家见谅 公交能从上海坐到北京我还是挺惊讶的,因为没想到河北山东也可以主要依靠公交车完成运转,关内的公交系统还是很发达的 我不算是公交迷,但小时候对辽阳老家的公交还是很感兴趣的,所有的车都去过终点站,所有线路也算是了然于胸,个人认为辽阳的公交线路在省内也是属于较为发达的类型了,市区覆盖率极高,车次也很多。而对于下属县城,辽阳县是有8路直通的,弓长岭即将完成公交化改革新车已经到位,灯塔则前几年已经完成了公交化并配备三条线路,下属几个较大的镇也有公交化班线。但辽阳缺乏的是能达到边界的公交,辽阳接壤沈阳鞍山本溪丹东,其中只有鞍山距离较近可以公交转车到达,其他三市无法公交到达 而对于沈阳的公交,首先不是线路问题,而是车隔的问题,因为我常坐的公交线路车隔都非常大,部分车次甚至早高峰时期车隔都得将近半个小时,而且沈阳公交车内部整合也不好,例如去苏家屯无法扫码等等,沈阳的乡镇公交只能说是一般,浑南沈北于洪的乡镇公交基本能覆盖到镇,苏家屯西部和辽中郊区几乎不存在公交线路,更不用说新民法库康平,目前沈阳与临市能完成公交无缝衔接的只有抚顺和铁岭,B站有人尝试过沈阳公交到丹东,中间几乎一多半路程是依靠打车和班车完成的,主要集中在城市边界和凤城段,实际上沈阳很多线路都有公交化的潜力,例如沈阳-辽中,沈阳-灯塔等 在这里,我认为辽宁乡镇公交覆盖率尤其是跨境公交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县域经济不够发达,经济是一切的基础,而辽宁的县在百强县上只剩一两个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吧里先前给出的辽宁县域经济排名也能看出来,除了辽南和海城,其他县基本拉不开档次,大多都在100-200亿之间,经济不够强大是不会有那么多公交的 2.人口密度与农村人口流失,辽宁的人口密度相比于中原确实很低,多数镇规模不大,公交不是必需品,例如我老家村子在我小时候有两辆长途客车每天5趟往返,后来一辆车经营不下去导致现在每天只有两趟车了,不过仅辽阳而言佟二堡小北河等乡镇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有公交化线路 3.县城之间距离,其实这个和2算是一点,辽阳面积小县城距离近,所以乡镇公交在辽宁算是还好一点的,但其他城市县城距离在30公里之内的都比较少,动辄超过70公里,这本身就对公交很不友好,之前坐过岫岩到辽阳的班车全程165公里山路连个大点的镇子都少见,沈阳到法库的西路线路也是出了沈北之后有数的几个小镇子 4.部分利益纠缠,苏家屯同样是个典型,明明离沈阳市区极近公交却还是两个系统也不能扫码,这和公交公司等的利益关系是脱不了干系的,辽阳至今仍未完全收编弓长岭小客也是利益的原因,实际上辽宁省内大多数县乃至乡镇的班车线路并不匮乏,至少县城到下面镇上并不缺车,车次也不比普通公交少多少,但始终没有进行公交化,因为很多线路都是本地人的车主买下来的,我小时候一条线路貌似就十几万了,想收编人家肯定得掏钱谈判的 在这里还是希望辽宁各市能把现有班车线路组织起来,部分市到县城的班车以及县城到镇上的班车能够尽快完成公交化统一,至少这对于公路客运规范化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