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晃晃的大拿🌀 peke55555
又悲又喜
关注数: 78 粉丝数: 519 发帖数: 9,415 关注贴吧数: 39
200427【测评】几种改装书法尖 ■文/明晃晃的大拿 这里提到的是最近买到的四种改装打磨书法尖,有的是名声在外的打磨高手,也有子承父业的二代匠人,反正价格上比照之前试过的一批升级了,制作的细腻精美程度或者噱头自然也有升级。 从买了很多不同时代和版本的长刀研,到尝试淘宝上能找到一些打磨笔尖师傅的各类作品,对于小小铱粒上的感受暂时还没有止境。(长刀研贴可见:190131【心路】长刀研的控制与失控https://tieba.baidu.com/p/6023674566?pid=123902491996&cid=0&red_tag=1501281591#123902491996)(国产打磨笔尖测评可见:【测评】14种国产“书法尖”比较·大道至简,厉世“磨”钝https://tieba.baidu.com/p/6064028691?pid=124525834492&cid=0&red_tag=1520993453#124525834492)其中的不甘和好奇也并没有随着越买越多、闲置的也越来越多而衰减。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病态,只是恰好还能忍受自己。 本文内容包括解答几个常见的关于打磨笔尖的问题,还有想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最近关于打磨笔尖使用的一点心得,以及测评几款较为流行的打磨改造笔尖。虽然这篇是测评文章,但还是以自己主观评价为主,一点不客观也是本文难以回避的巨大缺陷之一。另外夹带私活也是本人一贯毛病,这篇包含了一些抱怨和对几处较为多见的谬误的澄清。本文将分成八个小部分—— 1.笔尖到底可不可以去打磨? 2.粗改细,大改小,既是审美也是情趣 3.什么笔尖适合打磨? 4.望望刀 白金3776C尖 5.赵望舒胡猪头 福林26 百乐74C尖 6.西班牙网站 Jowo18k B尖 7.长原幸夫 写乐21k Zoom尖 8.总结
190421【测评】日系三家的“巨尖”·bigger的Bi格 要说我没病,我是不信的。 在写过写乐的B尖测评之后,又开始对更粗的笔尖产生兴趣。而且这个动向,看上去实现起来并不算难。 这里的“巨尖”不是指大型笔尖,而是铱粒巨大、笔迹巨粗的意思。写乐的B尖,包括白金的B尖其实并不粗,很多笔友拿到手的第一反应也是如此。而百乐的B尖在其产品序列里就更算不上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巨尖”了。其实日系的粗尖也粗不到哪里去,除了学生党爬格子以外,正常书写尤其是练字的人,应该不会对“太字”尖感到排斥的。写乐在B尖之上是Zoom尖,白金则有C尖,而百乐如果不花哨一点,也显示不出它世界笔尖型号第一多的名头(这个其实我没考据过,只是看到它常规量产的笔尖最多高达15种之后,瞬间被震撼到了。其中742和912都配有多达15种笔尖可选,743也有14中,比742少了一个MS,74常规款也有9种笔尖),在B尖之后,百乐还有BB和C尖。对粗尖产生兴趣,但却只止步于日系三家,有几个原因。一是,在我看来日系的粗尖还是写字的,写汉字的,而欧美粗狂风格的大板牙式粗尖,就不是用来写汉字的了,更像是“平行尖”和日系的“音乐尖”。我不会写英文,当然,汉字也谈不上会写,但有点兴趣。二来日系的粗尖都是现产,更易得。三来当然是日系的笔比较便宜,不会让人太肉疼。多说一句的是,欧美产品里除了奥罗拉、百利金、万宝龙这些相对常见一点的配有B尖或者BB尖外,其他还能见到粗尖的还有卡达的leman系列、Vauius系列,以及OMAS的Arte Italiana系列、Mylord系列,后者的Mylord更是提供了高达九种以上的笔尖选择……但这些又非我的能力和见识的范围之内了,就不多说了。 在这里所描述的“粗细度”是自己在实际书写时测量,而非官方给出的数据。具体粗细跟纸张,甚至墨水也有关系,这里只能提供一种普通的环境下的测量结果。在“表达力”上10分满分。另外,关于“表达力”也是一个个人主观描述下的概念,大家随便参考参考就好,不能太当真。 虽然打着“测评”的旗号,但这里仍难免有一些粗陋的个人主观偏见,还是请大家偏听则明。 目录: 1.写乐21K/14K·Zoom尖 2.白金3776·C尖 3.百乐912·C尖 4.写乐21K·MS尖 5.总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