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狼开饭Ω 那幅水画
关注数: 18 粉丝数: 355 发帖数: 2,914 关注贴吧数: 17
全是输在土豆身上 因为: 1、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拿主力阵容和上港死拼,造成本场比赛,除了前十五分钟,基本全在那里站着,没有人去策动,去接应. 2、胡乱用人,冯劲是边后卫出身,他的最厉害的作用,是后插上助攻,结果他把冯劲安排在边前卫,冯劲就傻乎乎的站在边线上,除了上半场最后五分钟那两次表现,基本就是废了。使用冯劲的错误,还留下了非常大的后遗症,就是致使整个阵容自废一条边。 3、让福布斯和沙里奇同时在场,结果没有主次,试想,有机会出来,福布斯能传给沙里奇?两个高点,但没有边路,高点意义何在? 4、整个球队,除了萨里奇全场奔波,基本是半训练状态,康瓜出工不出力,钟宝到了前场基本不敢靠近球,因为只要他一接触球,球就在对方脚下,徐东基本跑不动,冯劲还在看边线直不直,换上来的宋文杰,两个那么好的分边机会,他就是不给徐洋,非要化妆老油子,往里带,最关键是还得想组织组织,我真服了,你鼎盛时期都不会组织,这会都跑不动了,还想组织?张伟一上来就感觉是跑不动了,徐洋很努力,无奈……,一共连上来的,到罚下去的,就这么几个人,踢的就这个样,能不输? 所以,土豆的战术思想全错了!留着体力,今天可以带回一分的,这个婢养的十三岁生孩,没有个X数,造成两连败。
打蓉城,我眼中海牛的优劣 先说优势:那就是很能拼,拼到没体力,拼到最后一刻也不放弃! 劣势:1、全队的脚下技术太差,包括前场那三个外援,基本上每个人处理每个球的每个环节都是粗糙的,每次触球做的每个动作传的每一脚球,都不是精细的,这种局面直到姜宁上场才结束。但仅凭一个球员的精细,充不起整个球队,打不了每场比赛。 2、球队的外援和本土球员,基本没有信任,本土球员拿球,因为技术粗糙和缺乏自信,第一时间总要传给外援,外援得球,第二时间或者第三时间确实传给外援,整场比赛,外援的传球基本上都是传给外援,传给本土球员的很少很少。这种状况对比赛进程和效果的影响不言而喻。 3、换下刘佳燊,绝不像解说说的那样,海牛要变换阵容,而是刘佳燊这场表现确实不佳,三个丢球和他基本都有关系,而且还有两次蓉城险些被破门的机会,也是与他有着关系。哎~来到海牛的刘佳燊,丢失了在黄海的很多东西,什么时候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是个很大的问题。 4、马兴煜的状态也是非常让人担忧的,第一脚大范围的转移就踢呲了皮球,整个人不在状态。 至于姜宁,在这种高强度的比赛对抗中,在这种上下折返跑的比赛强度下,20分钟的体能已经很不错了,谁还能指望一个36岁的球员,去适应这种强度比赛的45钟那?技术,特别是核心的精细技术,才是决定足球比赛胜负的唯一和最终的核心,没有技术的海牛,一旦失去拼劲,还会剩下什么?
赢了国安,说点担心的地方吧 1、体能。赛程这么密集,这种打法对体能的要求太高,下半场后半阶段,除因为领先而主动防守的原因外,还是体能出现了问题,因为现场看,队员大部分时间动作是变形的,都是凭着一股劲的迎上去、冲上去,被轻松过掉后,再凭着那股劲去回追,腿都是直的不打弯了,能不被动吗?四天后又要打武汉,这个体能能得到保证吗? 2、体能消耗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后腰的拿球和组织能力问题,这也是最大的让人担心的问题。抢下球,丢的快,再抢,再丢。后腰拿着球传球分球能力太低,让同伴无谓的启动和消耗体力。后腰是个大问题!三个中场,两个半是抢球的,因为萨利奇有一半的传球能力,他的传球也是不敢恭维。 3、板凳的问题。宋文杰的换上又换下,如果不是有伤,那宋文杰离中***赛要求相差巨大,上去跑了35分钟基本就歇了,然后跑的还没有打了全场的塔塔积极。是呀,青岛的子弟兵,我不该这么说,但是那确实是客观存了的问题;另外,在险象环生的局面下,再次换上了6号刘鍏成替下了打了40分钟的宋文杰,上去依然乱窜,胡搅合一同的防守,让我们对海牛的板凳厚度甚为担心!关键还是,海牛没有能拿得住球的队员,这是大问题。 4、郑龙、姜宁?我只担心他们对队里的新队员的鼓励和带动,能起多大作用,至于上场比赛?想多了!海牛现如今这种对拼抢紧逼要求这么高的打法,他们上场能打好二十分钟都是多的。又是子弟兵,咱真不是黑。 5、整个阵型是不平衡的,现场看球才看明白,一瓜一塔在对河南队时,跑重复的位置,不是偶然的,因为看得出,根据要求,他们俩进攻时,都在打一个边路,而不是一边一个。这样配置固然有,集中优势兵力去攻破一点的战术思想,但是最终会造成进攻打到哪算哪的局面,因为当他俩都在左侧时,右侧是没有自己的队员去接应的。后来换上宋文杰,依然是宋文杰紧靠着塔塔的身边去做文章。这种思路一旦被对方识破,根本都不用在防守海牛时,去担心海牛的进攻转移,死掐一边就直接完蛋。 说这么多,杞人忧天了!但还是盼望着海牛能更好不是?赢球的欢乐时光,别让我给扰乱了!
说点好的方面吧 只说好的: 1、练的东西打出来了,中前场逼抢很紧,后上抢断积极,和自己水平相当的队敢这么打,本身就是进一大步; 2、一塔一瓜,事实上就是左右两个边的突破,中间的抢点交给了后上的队员,后上的队员中,还不一定是中场的,包括边后卫的插上,上半场最有威胁的一次机会就是后上球员30号钟晋宝创造的; 3、精气神非常好,不管什么情况下,所有球员都在努力的拼抢,这一点死死盖住了河南队; 4、先别急着骂马兴煜,两次致命失误虽然是他的,但与同伴的接应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不是替马在洗,君不见,马兴煜下场后,整个防守和进攻开始混乱,河南队的几次机会都是在那时完成的,当然还有萨利奇的下场有关。这两个中场其实在进攻和防守端都做得不错,只不过不显山落水罢了。河南队王长源最后差点绝杀那个球,就是替补上场的6号刘鍏成没有跟住人,等追上去后又没封堵住边路传中造成的。 有点担心的是: 1、这种比赛强度,在整个漫长的联赛过程,体能能支持多久? 2、马兴煜与萨利奇不在场上,中场谁能来组织好? 3、一塔一瓜什么时候能熟悉中超赛场的比赛节奏? 最后:这个主教练还是有点东西的,打法比较先进! 问:这个25号的王建明跑是能跑,就这技术,连球停不住,最后那个任意球还让他来发,傻乎乎不大脚往里吊,还在寻求配合。两个边后卫都挺能拼,但技术太一般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