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是个妞 我想是个妞
关注数: 1 粉丝数: 7 发帖数: 19,099 关注贴吧数: 8
极端雨水天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自3月份以来直到前几天的北京暴雨,我感谢我们的媒体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人和事,也让我们体会了大自然的威力,也让我们对于城市、农村排水应急处理有了进一步的深思。 几乎是每个省级电视媒体或者报刊都对排水有了探讨,这里谈谈我对此事的另外一些观点: 1、为什么我们不能防范在先,抢救在后!我们看到每次遇到大雨或者地质灾害前,基本上任何媒体都没有起到宣讲作用,如北京此次暴雨情况,为什么会死这么多人,我认为至少政府和媒体是有责任的,事先就应该滚动播出预警信息,而且是滚动的。如果这样还能够死亡,那只能怪我们的老祖先孔子了,依赖和侥幸心理太严重。 2、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跟不上城市建设的步伐,造成城市排水管网的严重超负,从而引发多米诺效应,到处积水,不能在第一时间排空,避免事故的产生。当然这里我们谈到管网养护这块来,其实这里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政府部门的责、权、利错综复杂,每个部门好像都有点责任和义务,但是又好像没有明确的养护任务和资金,造成了工作的被动,结果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 3、城市人文素质必须要提高。国人的性格千年以来就没有居安思危的情绪,生活好了,能够图方便就方便。如环卫工人清扫的马路泥沙、路人的随管而丢、商贩的无良倾倒、建筑商的无良开发等等,都是前面栽树,后面遭殃的佐证。
紫禁城排水网完胜北京暴雨 作者: 刘鸿(图片来源:网络) 7日21日北京遭暴雨袭击,北京多地出现严重积水,道路及停车场都被淹没,诸多车辆也惨遭水淹。但同样位于北京的紫禁城,在这场持续不断的暴雨中,仍是安然无恙。 从7月21日下午开始,北京遭遇暴雨袭击,气象台也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因持续大雨时间较长,北京多地出现严重积水,很多车辆被淹,积水没过车窗玻璃。除了立交桥积水严重,地铁里的积水也形成“瀑布”景观。住宅小区的积水,除了停车场及道路被淹,积水甚至还进了居民屋。7月21日晚网友拍摄的马桶往外冒水状况(图片来源:网络) 与诸多积水区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于几百年前的紫禁城,虽然经历暴雨,但紫禁城却安然无恙。 故宫的排水系统主要是是修建于明清时期的排水明沟和暗沟。虽然历经近600年岁月,大部分地下排水网路还在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明沟暗渠,雨水可以很快流走。根据历史记载来看,不管下多大的雨,故宫内从没有出现雨水阻塞的现象。 紫禁城内的大小庭院都是中高边低,北高南低。每逢下雨时,雨水流入房基下的明沟石水槽,而地面和明沟的水会通过入水口流入地下。各个庭院内的明沟和暗沟的水又流入沟道的支线和干线,最后这些雨水将全部流入内金水河。这些精心设计的明沟暗沟,是在没有精密科学仪器的古代建造的。 经历了明清两朝,几百多年的考验,紫禁城排水网络还在正常使用中。7月21日晚故宫里睡得踏实的流浪汉(图片来源:网络)7月21日晚故宫筒子河也一切正常(图片来源:网络)这些汉白玉螭首(龙头)既有装饰作用,也是故宫排水系统的一个环节。(图片来源:网络)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