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山蕴华 熊山蕴华
关注数: 381 粉丝数: 341 发帖数: 16,239 关注贴吧数: 22
家乡的羊角山与大红岩 羊角山和大红岩位于汤河乡高沟口村与低里坪村交界处,它们分别屹立在老灌河两岸,相互对峙,相映成辉,是那儿的美丽景观。 羊角山在河的东岸,它的峰顶恰似高高纵立的羊角,故取名为羊角山。羊角山四周悬崖绝壁,怪石林立,古木参天,只有两处可登山顶,成为天险,可谓是一夫挡关,万夫末开。因此,古人在山顶的两处路口用石块垒成寨门,并在山上修房数十间,以避战乱,所以又称羊角寨。椐残碑记载:乾隆年间,有善士蔡锐、戴文远游其上,为羊角山的险、奇、秀而感动,觉得是块风水宝地,四处捐金化银,修建了祖师殿。又有戴文章等人,于嘉庆十五年创修了奶奶庙。 羊角山除了她险、奇、秀之外,还有着丰富的物产。有金钱豹、狼、獾、岩羊、野猪、果子狸、锦鸡、鼯鼠等动物;有金钗、猪苓、天麻、何首乌、五灵芝、连翘、五味子、丹参、苍术、桔梗、黄精、山药等贵重药材;有毛栗、榛子、橡子、山桃、山杏、苦李、檬子、实枣、八月炸、沙梨等干、鲜果子;有白皮松、五角枫、黄沙榆、梁子树、檀树等名贵树木,还有葛榄叶、粘叶菜、臭老汉、石豆芽、香椿等山野菜及葛条、青丝葛、老婆筋等藤类植物,可谓物产丰富,应有尽有。上个世际六、七十年代,国家还处在贫困和落后时期,大家都是没钱花,没粮吃,没家具用,我们三天两头往这山上跑,在这山上挖药材、采野菜、砍木材、捡果子。药材换成了钱,野菜和果子充饥,木材则盖房子或打家具。是这座大山的慷慨与无私,才帮我们渡过了缺衣少食的难关,是她养育了我们。 和羊角山对峙的大红岩在河的西边,因岩壁赤红而得名。它高立万仞,直插云霄,悬崖峭壁,令人望而生畏。如站立岩头,远可望及嵩、栾白云山,四周群山逶迤连绵。看足下时,则乱云飞渡,飘飘欲仙,崖壁下的灌河九曲十八湾,穿峡越谷,急流湍湍,溅起朵朵浪花,留下个个碧潭。太阳东出时,霞光万道,直射大红岩下的倒坎岩。羊角山伸出一了个小小的山梁,长约一公里,高约数十丈,上面岩石嶙峋,长满了苍松翠柏,直到大红岩下,将灌河水拦住,向西行成了一个U字形的湾,河水长流不息,在湾里形成了一连串的碧波清潭,水份蒸发后,云雾笼罩,飘浮上升,而大红岩的倒坎岩僻风向阳,直接吸收天地灵气,因此具备了名贵药材----“金钗”的生长条件。“金钗”的生长条件非常奇特,必需是在高高的岩头上,而岩头下面又有活水的地方,方能吸天地之灵气,因此人们都认为“金钗”是神草,民间相传,人若常饮此药,可益寿延年,长生不老。这儿的自然现象造就了大红岩长“金钗”的独特环境。 大红岩上长“金钗”吸引了远近不少人,我小的时候常听爷爷说,有几伙人想采到这里的金钗都没得逞。第一次是从南方来的一伙三人,他们抬着鸡蛋粗的大麻绳,烧香进裱乞求神灵保护后上了山,一人上对面山上眺对坡,一人腰系大绳缓缓从岩头向下去采药,一人留在岩上看绳。当采药人到达采药地点刚要采药时,对面山上眺对坡的人忽然看见,从岩上出来一仙女,手拿利刀割绳,急忙大喊:有人割绳啦!采药的急忙向上爬,看绳的急忙向上拉,上来一看七股麻绳子断了四股,个个吓的屁滚尿流,很长时间再也没人上岩采药。第二次是北方来的一伙三人,他们用铁丝拧成绳,敬过神后上了山,同样,一人上对面山上眺对坡,一人腰系铁丝绳缓缓从岩头向下去采药,一人仍留在岩上看绳。当采药人到采药地点,刚用木棍捣掉几棵“金钗”,对面山上眺对坡的人只见,从岩缝出来一白胡子仙翁,口喷火焰烧绳,急忙大喊:有人烧绳啦!及到采药人上来时,铁丝绳五股烧断三股。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