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mouse
hunmouse
关注数: 2
粉丝数: 12
发帖数: 858
关注贴吧数: 22
请教这个楼什么情况 最近有吧友讨论烂尾楼,请教这两个楼是什么情况?
简介一下我所见证的苏州发展 经常在吧里看到大家讨论的时候带上苏州,碰巧我从小在苏州生活,见证了苏州的发展,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首先是1984年开始,以常熟为代表,苏南一批乡镇企业崛起,开启了最初的苏南模式,那时候有个说法,全国只有苏南,农村人比城里人有钱,不幸我是苏州城里人,有几个农村的富亲戚。到了90年代,苏州率先启动大规模“产城融合”的城市化建设,其中代表作就是苏州园区,当年李光耀先生先考察的是无锡,苏州是第二选择,但当年的苏州市长章新胜代表的苏州政府,给了最大的诚意,至于园区建设,政府顶住各方面压力,投入3000万预算,从1993年开建,1994年建成,当时园区建设规格非常高,是由新加坡人整体设计,包括各种园区配套,城建咱不懂,感兴趣可以自己去了解。园区建成后,苏州在招商方面,给出了各种优厚条件,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选择在苏州落户建厂,园区常年保持3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不到十年时间,就超过了原苏州总量,相当于十年时间苏州政府在园区再造了一个新苏州。而随着苏州工业园区的辐射效应,苏州在产业聚集方面发力,优化城市的产业链,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代表的产业园区也纷纷建立,吸引了更多企业到苏州建厂。这档口,苏州没有去追逐什么互联网经济的风口,而是扎扎实实优化自身产业链,所以表面上,苏州并没有特别知名或者市值高的代表企业,远没有杭州风光,那时候唱衰苏州的声音就很多,但是,到2021年,苏州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城市,注意,是世界第一。 再聊聊现在的苏州“去中心化”的城市发展模式,1400万常住人口的苏州,并没有想象中拥挤,就是得益于此,城市建设过程中并没有集中资源到哪个所谓的核心区,这也是未来超级大城市的一种合理发展模式。
一点小事和一点感想 有的地方改革开放40年走到了地级市第一的位置,有的小吧主总结不出什么可取的经验,就挺喜欢指手画脚。最近吧里好几个帖子在讨论观鸟的老师,咱也不知道真假,但有一点感想,守着海州那点房价,不顾发改委《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群人,跟这观鸟老师有多大区别?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