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凝眉
董凝眉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关注数: 407
粉丝数: 181
发帖数: 14,974
关注贴吧数: 85
【志摩的心】志摩的信 纪念泰戈尔访华100周年:云端锦书,织就“诗和远方” | 温故—作者:刘增人 在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1924年的泰戈尔访华与1933年的萧伯纳访华,无疑是最重要的事件。这当然是因为这两位都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具有世界性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因为这两度“访华”,激荡起中国文化界、思想界起伏不已的波峰浪谷,由此展现了若干文化人的心态与观念,透露出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也给文学流派、文学社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窗口”与线索,于是成为研究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思想文化现象的重要切入点和值得反复“发掘”的“富矿”。徐志摩又是以那样的方式,在济南“结束”了传奇的一生,更极大地增加了后世对徐诗人及其行状进一步探究的兴致和持久不衰的关注。于是,山东省现代文学研究会等机构,在徐志摩逝世90周年之际,在济南成功举办了有关征文活动以资纪念,引发了文化界一定规模的轰动,也恰在情理之中。 是什么机缘促成了诗翁泰戈尔的山东之行?又是什么人物从中联络,写就云端锦书,织就当时的“诗和远方”?现在颇有必要梳理复盘史料,再现当年的真实情景。
【志摩的心】我又哭了 《我又哭了》—水绣 已经流泪了一个月 泪还没有流尽 眼角的滴泪痣 也从一颗变成了两颗 这是什么样的 上天入地啊 只有你 才会让我如此 听说 七夕之歌被撕了一点 心痛的难受 揪的紧 也为七夕之歌一哭 七夕之歌有罪吗 真爱有罪吗 七夕之歌无罪 真爱亦无罪 三十年的情感 本就无罪 那是一种怎么美的情怀啊 如星子眨着眼 如满月在黑夜里奔 也如梦想般熠熠生辉 三生三世的轮回啊 我晓得我们前世的渊源 我是有一点点怨你的 为何要将我搞丢 让我受尽这万般折磨 任我在尘世中蹉跎 我的爱 勇敢一点吧 前半段已经受了各种阻碍 心中悔不当初 一路成长了起来 也该勇敢了吧! 也该坚定了吧! 她… 她只是运气比我好一点 不爱 却能得到 我却 要被遭尽唾骂 真情 不该得到这般遭遇 这个社会怎么了 我有点看不明白 真情真爱不被尊重 多少人披着虚伪的外衣 过着行尸走肉的日子 真的是要 无语问苍天了 是的,曾经错过 知道是错过 再遇见彼此 惺惺相惜 难道就不能 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来向苍天一问 我来向神明三叩 请来解答我的疑惑 任天地如何变幻 我始终相信 真爱无罪! 眉2024.5.19晨8:06分
我今去了 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 我今去了 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 盼望我含笑归来 再见吧 我爱的康桥
梦的花园🌸心儿的故事 梦的花园,心儿的故事…
陈学勇|凌叔华、林徽音与“八宝箱”悬案 凌叔华、林徽音与“八宝箱”悬案 作者:陈学勇 徐志摩生前有个存放文稿和日记的小提箱,人称“八宝箱”,也叫“文字因缘箱”。这个箱子由于徐志摩作古惹出一场轩然大波,至今仍是学者们探索的悬案,卞之琳谓之“一笔糊涂账”。
《真爱》第四辑|陆林深:名人评论陆小曼的文学艺术 名人评论陆小曼的文学艺术 陆林深大家都知道陆小曼是才女,她能文、能诗、能画、能书、能演、能编、能译能舞。后来人对她才艺的评论自不必说,和她同时代的众多名人对陆小曼才艺方面的评价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因为是同时代的名人。他们的评论显得尤其真切,真实。本文就想向大家介绍这些名人对陆小曼才艺的评论,让大家能更好了解感受到陆小曼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
玉哥哥读后感! 时空交错变换,各具特色,诗人喜欢各自独特之美,但也隐约透漏出对江南秋的独爱。朝阳心动灵感相得益益彰,奏出生活的交响,月和夜寄情思和鸣,静谧的独享。不知道自与自的对话,你在想啥,实际上是与另一人的对话。淡淡的相思,淡淡的情愁,淡淡地修行,己自然淡定了许多,这一切在当下的文字里燃烧得更加猛烈
陆小曼与常州的“风雅”情缘(苏刚)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 这是作家、乡邑恽甫铭对陆小曼的评价。谈到陆小曼,人们往往以那场家喻户晓的世纪之恋来定义她、解读她。 此间有误读,亦或有偏颇。
志摩的心《长桥拾梦》—水绣 《长桥拾梦》—水绣 水墨的西子湖畔 铺开了一层绸缎 每一个音符 慢慢苏醒 梦里花开 长桥拾梦 一朵朵一片片 蝴蝶翩翩起舞 一对佳人 挽手而来 带着青春的故事 莞尔一笑 红鲤在水里欢腾 水草是他们的伙伴 一起无忧无虑 享受这醉人的时光 长桥拾梦 爱情的传说 梁祝的传奇 混沌之出便已深种 这一对对蝶儿 铺满长桥的路 步步生花 亦是对你的眷恋 你的温柔 似淡妆的西子 每一个轻微的涟漪 都是思念的孟浪 长桥寻梦 寻来了三生三世 花妖的故事 愿你们不再错过 眉2024.5.10晨
活动通告|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展览暨泰戈尔诞辰163周岁诗文朗诵会。(杭州徐志摩纪念馆)
活动通告|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展览暨泰戈尔诞辰163周岁诗文朗诵会(杭州徐志摩纪念馆)
《校园里的我们》—水绣 有一种磁场 是能引人入胜的 青春的萌动 如泉水叮咚 那深沉的背影 打动少女的心 在林荫道上 抱着书经过回眸 戴着光环的你 高山仰止的我 谱写了校园情节 谱写了初恋之歌 初恋都是一场梦 根深蒂固的扎根 难以忘怀的眷恋 温柔的情感四溢 (眉2024.4.18晨)
《真爱》第四辑|陆林深:陆小曼一篇“散文”赏析 陆小曼一篇“散文”赏析 陆林深陆小曼没有散文家之名,但她的许多文章都可以当散文来看。她的日记、书信、作的序、回忆、随感都是很好的散文。她的《哭摩》就是轰动全国的名篇。今天就陆小曼日记中隐藏着的一篇美文作一点赏析,与大家分享。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春天走来泰戈尔。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春天走来泰戈尔🍀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春天走来泰戈尔🍀
【志摩的心】海上读书会 2024年4.19日,海上读书会 第一次到舟山来,很美的地方,风景幽静,听说附近有桃花岛,好想去看看桃花开🌸 无奈此次行程没有桃花岛🌸希望下次带着心爱之人一起来桃花岛🌸与君相约三生三世桃花开。
他是我的梦 一直都是我的梦 当梦在现实中出现的时候 现实会打击梦
祝贺: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活动圆满成功! 祝贺: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活动圆满成功!
祝贺: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活动圆满成功! 祝贺: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活动圆满成功!
祝贺: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圆满成功! 祝贺: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活动圆满成功!
听着老歌,竟然不能自已的落泪了。 失去一颗心,是不是就只能够浪迹天涯。 得到一个人,是不是就不再有风吹雨打。
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 欢迎留言报名参加活动: 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
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 欢迎留言报名: 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
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 欢迎留言报名: 新月大讲堂“漫谈泰戈尔1924中国行 ——纪念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
话剧《思凡·陆小曼》空降上海,走进一代民国女神陆小曼,如烟火般灿烂又孤寂的一生! 胡适说: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郁达夫说:她是振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徐志摩说: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 她就是一代民国女神陆小曼
陈建军|徐志摩译文《“现代的宗教”》 徐志摩译文《“现代的宗教”》作者:陈建军 1924年4至5月,泰戈尔应讲学社邀请访华。其间,他先后到过上海、杭州、南京、济南、北京、太原、武汉等地,作了十余场演讲。徐志摩一直陪侍泰戈尔左右,泰戈尔的演讲几乎都是由他现场口译的。当时,众多报刊对泰戈尔的行踪都作了及时报道,但对泰戈尔演讲的内容多是限于述其大意,鲜见刊载完整的译文。之所以如此,盖因讲学社已公开声明,请徐志摩译记、汇编泰戈尔演讲录,并委托商务印书馆一家印行:“本社为传布泰戈尔学说起见,将其在华讲演,请徐志摩君译记并汇编泰戈尔讲演录,分期刊布,委托上海商务印书馆一家印行,业已呈请注册。除各日报得片段登载外,无论何人不得转载或另印单行本。特此声明。”(《讲学社启事》,上海《时事新报》1924年4月19日第五千八百四十一号第一版)
《紫色的梦境》—水绣 浅浅的紫色 浅浅的梦境 浅浅的诗行写上几排 点缀春天的灵动 如低吟的情愫 似呢喃的柔情 许你来世…… 再谱写诗情画意 每一朵紫色的花蕾 都深藏着想对你说的花语 你只需静静的听她
《紫色的梦境》—水绣 浅浅的紫色 浅浅的梦境 浅浅的诗行写上几排 点缀春天的灵动 如低吟的情愫 似呢喃的柔情 许你来世…… 再谱写诗情画意 每一朵紫色的花蕾 都深藏着想对你说的花语 你只需静静的听她
桃红柳绿春又至 不可随意问故人 花开花落春亦老 几人堪与论天真
带着历史的过往而来
清明时节 怀念诗人 山居即事——志摩墓前的鲜花(摩友张云鹏) 清明日过西山志摩墓前,见鲜花香烛比几日前又有新添,手工花为某校小朋友所制,有稚嫩之签名,由此可知老师乃有诗心者也。 和邻近的钱君匋墓前有相关机构敬献大型花篮及市府远赴杭州公墓为蒋百里先生敬献的花篮相比,志摩墓前的鲜花则太民间了,这大概也是志摩所喜欢的。
《真爱》第四辑|陆小曼国画艺术略论 今天是4.3日,是蛮姑仙游的日子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以文字怀念蛮姑。 纪念画家陆小曼先生仙游59周年 (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
《真爱》第四辑|陆小曼国画艺术略论 纪念陆小曼先生逝世59周年🌹🌹 (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 《陆小曼国画艺术略论 》 作者: 恽甫铭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陆小曼先生,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出生于上海,成长于北京。祖籍常州。名眉,字小眉、龙女、小梅、梅壑。笔名冷香人、蛮姑。晚号瘦梅。1926年,陆小曼与现代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结婚,他们反对封建礼教的爱情传奇,成为人们恒久的话题,几乎盖过了画家陆小曼的盛名。
陆小曼|牡丹与绿叶 编者按 经查资料得知: 1947年6月21日,上海举办刘海粟画展,这是对刘海粟绘画艺术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回顾展。作家、画家王进珊主编的《申报》副刊《春秋》于同日刊出刘海粟画展特刊,发表了申报社长潘公展的《艺术与社会人生》、顾树森的《海粟及其作品》、姜丹书的《论海粟》、梁宗岱的《给海粟的信》(此文《梁宗岱文集》和《宗岱的世界》两套书均失收)、温肇桐的《论刘海粟及其艺术》和叶恭绰的《读海粟画奉题一律》等诗文以为祝贺。这组文字该在刘海粟评论史上引起重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女作家也专为画展撰文,一是赵清阁的《观海粟先生画展》,另一就是陆小曼这篇佚文了。现将原文刊发本号,以飨读者
雨一直下,嘀嗒嘀嗒像是倾诉故事 今天下班晚,我刚才在公交站台等车,怀念着校园里的你,怀念着我的少女时代,怀念着痴迷的情感,想着想着竟有点感慨,又有点美好,又有点感伤,又有点朦胧,然后内心五味杂陈起来。今天是我的无眠之夜,会不会也是你的无眠之夜!你会不会把那些我写给你的情书再翻看一遍,我在上海的深夜想念你,不知你是否也会思念我?
你已是我的前世 有时候你会冒出来 我也不清楚自己为何 对你这么深的执念 我只能说自己过于执着吧 要不然就是过于怀旧 还有就是舍不得将你遗忘 亦或是前世欠你的情 故今生要一直想念你 我们都慢慢要老去了 到白发苍苍的那一天 不晓得是否互相还能认出来吧 又或者我记得你 你早已不记得我了 我是希望你还能记得我
我记得你说过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我哪里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任感情蔓延。 我已经算是很稳定的情绪了,所以你从未懂过真正的我,我也从未懂过真正的你, 无爱就没有感情,也就没有被感情牵引的路,平平静静即是安好!不会胡思乱想,不会再有妄念。 我以前自诩是为爱(恋爱)活着的人,现在想来,爱是可以博爱的,爱花草万物,爱美好的事情,哎自己,爱家人,爱孩子,爱护自己人生的路。加油,勇敢做自己。 春天来了,玉兰花又开了,向上生长着力量。
《真爱》第四辑|赵贤德:陆小曼《皇家饭店》的艺术成就 陆小曼《皇家饭店》的艺术成就 赵贤德 摘要:《皇家饭店》是陆小曼唯一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是故事情节曲折化,人物形象原型化,各种描写细腻化,问题提出深刻化。遗憾的是陆小曼中晚年没有坚持用文字表达自己或他人的人生或现实生活。关键词:陆小曼,皇家饭店,唯一小说
陈子善|徐志摩与胡适题泰戈尔像 徐志摩与胡适题泰戈尔像 作者:陈子善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微博上“@晓方斐翔”介绍胡适所摄印度诗人泰戈尔单人照及毛笔题词,题词如下: 太戈尔先生今年三月十九日旅行路过上海,在志摩的家中住了一天。这是那天上午我拍的太翁的照片。小曼拿来放大了挂在家里作纪念,又嘱我题几句话,不敢不应,只好从命了。适之十八、四、二(“胡适”名印) 这张照片拍得真不错。泰戈尔端坐沙发,面容略带忧郁,照片左下角有他本人的英文签名。有网友认为胡适题词“罗里八嗦”,“话痨一枚”,我却觉得这是老朋友之间的打趣。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董玉国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远方的风》—水绣 远方与我是放逐 是天马行空的驰聘 我距离你很远很远 你距离我很远很远 踏上远方的路 只愿你生活恬静 在远方的路上 我们不会再邂逅 我们距离这么遥远 不知道未来是否还能重逢 你是否知道别人的远方 装着对你的深情 深情到将自己放逐 放逐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当我吹着远方的风 风里有我的片片离愁 如果有来世 你是否会许我一世纯情 眉2024.3.25晨
《远方的风》—水绣 远方与我是放逐 是天马行空的驰聘 我距离你很远很远 你距离我很远很远 踏上远方的路 只愿你生活恬静 在远方的路上 我们不会再邂逅 我们距离这么遥远 不知道未来是否还能重逢 你是否知道 别人的远方装着对你的深情 深情到将自己放逐 放逐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当我吹着远方的风 风里有我的片片离愁 如果有来世 你是否会许我一世纯情 眉2024.3.25晨
徐志摩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刘海军|沈从文心目中的徐志摩及其诗文 沈从文心目中的徐志摩及其诗文 作者:刘海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沈从文的文艺思想博大精深,《沈从文全集》第十六、十七为文论卷,既有客观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分析,又有微观的作家作品的研究。在具体批评中,沈从文常以其切身创作体验来感受、体验文本的情境,多采用直觉感悟和整体把握的阅读方式,敏感于批评对象的创造性特质。本文试以沈从文对徐志摩诗文的鉴赏为个案剖析,旨在考察沈从文这一直觉感悟批评在当今过分注重科学性、理论操作性的文学批评语境下的现实意义。
宋益乔|说不尽的徐志摩 说不尽的徐志摩 作者:宋益乔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徐志摩可算得上是个明星人物,他身上似乎永远散发着某种神秘的魅力,吸引着许多人的注意。人们感兴趣于他的诗,也感兴趣于他这个人。不管是赞成也罢,反对也罢,反正了解了他,就再也不可能轻易忘掉他,只要一闭眼,他那带有丰富表情的面影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在他身上仿佛蕴藏着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
《真爱》第四辑|周逸敏:陆小曼绘画中的文人画气质与表达 陆小曼绘画中的文人画气质与表达(作者:周逸敏) 一、“一代才女”常州陆小曼
王正|徐志摩“从罗素”新考 徐志摩“从罗素”新考 作者:王正 徐志摩从美国到英国,从一个研究和鼓吹社会制度变革的“政治青年”,到一个追求爱、自由和美的“文艺青年”,乃至成为一个真正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折。据徐志摩自己所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正是康桥文化的熏染,彻底改变了徐志摩的精神气质,“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由精神依恋而构成的康桥情结,植根于徐志摩的灵魂深处,是徐志摩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念发生“质变”的渊源所在。
徐志摩|拜伦 拜伦 作者:徐志摩 荡荡万斛船 影若扬白虹自非风动天 莫置大水中 ——杜甫今天早上,我的书桌上散放着一垒书,我伸手提起一支毛笔蘸饱了墨水正想下笔写的时候,一个朋友走进屋子来,打断了我的思路。“你想做什么?”他说。“还债,”我说,“一辈子只是还不清的债,开销了这一个,那一个又来,像长安街上要饭的一样,你一开头就糟。这一次是为他。”我手点着一本书里Westall画的拜伦像(原本现在伦敦肖像画院)。“为谁,拜伦!”那位朋友的口音里夹杂了一些鄙夷的鼻音。“不仅做文章,还想替他开会哪。”我跟着说。“哼!真有工夫,又是戴东原那一套。”——那位先生发议论了——“忙着替死鬼开会演说追悼,哼!我们自己的祖祖宗宗的生忌死忌,春祭秋祭,先就忙不开,还来管姓呆姓摆的出世去世;中国鬼也就够受,还来张罗洋鬼!二百年前的戴东原还不是一个一头黄毛一身奶臭一把鼻涕一把尿的娃娃,与我们什么相干,又用得着我们的正颜厉色开大会做论文!现在真是愈出愈奇了,什么连拜伦也得利益均沾,又不是疯了,你们无事忙的文学先生们!谁是拜伦?一个滥笔头的诗人,一个宗教家说的罪人,一个花花公子,一个贵族。就使追悼会纪念会是现代的时髦,你也得想想受追悼的配不配,也得想想跟你们所谓时代精神合适不合适,拜伦是贵族,你们贵国是一等的民主共和国,哪里有贵族的位置?拜伦又没有发明什么苏维埃,又没有做过世界和平的大梦,更没有用科学方法整理过国故,他只是一个拐腿的纨绔诗人,一百年前也许出过他的风头,现在埋在英国纽斯推德(Newstead)的贵首头都早烂透了,为他也来开纪念会,哼,他配!讲到拜伦的诗你们也许与苏和尚的脾味合得上,看得出好处,这是你们的福气——要我看他的诗也不见得比他的骨头活得了多少。并且小心,拜伦倒是条好汉,他就恨盲目地崇拜,回头你们东抄西袭地忙着做文章想是讨好他,小心他的鬼魂到你梦里来大声地骂你一顿!”
陈子善|陆小曼集外文小议 陆小曼集外文小议作者:陈子善 读赵家璧一九八一年十月所作的《徐志摩和泰戈尔》(刊一九八四年八月三联书店初版《编辑忆旧》),文中回忆“上海沦为孤岛时期,小曼曾为《良友画报》写过一篇纪念泰戈尔的散文,遥祝印度老诗人的八十寿辰。”这段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查《陆小曼诗文》(柴草编,二〇0二年一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初版),只收入陆小曼一九五七年所作的《泰戈尔在我家作客——兼忆志摩》一文,这篇“孤岛时期”所作纪念泰戈尔的散文应是陆小曼的一篇集外文。
徐志摩|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 作者:徐志摩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他为什么值得国际的敬仰,他的生日为什么值得国际的庆祝?他的名字,在我们多少知道他的几个人的心里,唤起些个什么?他是否值得我们已经认识他思想与景仰他人格的更亲切地认识他,更亲切地景仰他;从不曾接近他的赶快从他的作品里去接近他?一个伟大的作者如罗曼·罗兰或托尔斯泰,正像是一条大河,它那波澜,它那曲折,它那气象,随处不同,我们不能划出它的一湾一角来代表它那全流。我们有幸福在书本上结识他们的正比是尼罗河或扬子江沿岸的泥课,各按我们的受量分沾他们的润泽的恩惠罢了。说起这两位作者——托尔斯泰与罗曼·罗兰——他们灵感的泉源是同一的,他们的使命是同一的,他们在精神上有相互的默契(详后),仿佛上天从不教他的灵光在世上完全灭迹,所以在这普遍的混沌与黑暗的世界内往往有这类秉承灵智的大天才在我们中间指点迷途,启示光明。但他们也自有他们不同的地方;如其我们还是引申上面这个比喻,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的前人,就更像是尼罗河的流域,它那两岸是浩瀚的沙碛,古埃及的墓宫,三角金字塔的映影,高矗的棕榈类的林木,间或有帐幕的游行队,天顶永远有异样的明星;罗曼·罗兰,托尔斯泰的后人,像是扬子江的流域,更近人间,更近人情的大河,它那两岸是青绿的桑麻,是连栉的房屋,在波鳞里泅着的是鱼是虾,不是长牙齿的鳄鱼,岸边听得见的也不是神秘的驼铃,是随熟的鸡犬声。这也许是斯拉夫与拉丁民族各有的异禀,在这两位大师的身上得到更集中的表现,但他们润泽这苦旱的人间的使命是一致的。
陈子善|“极妙的一段文学因缘”——泰戈尔、徐志摩与姚茫父 “极妙的一段文学因缘”——泰戈尔、徐志摩与姚茫父作者:陈子善 在香港一位中国现代文学藏书家丰富的藏书中,笔者见到一册三十二开线装的《五言飞鸟集》,署“泰戈尔意姚华演辞”,一九三一年二月上海中华书局发行,古色古香,别有情趣。翻开一看,书前竟有徐志摩序,不禁感到意外的惊喜。经查对,海内外已出版的各种徐志摩作品集,包括蒋复璁、梁实秋编,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的《徐志摩全集》,香港商务印书馆的《徐志摩全集》,梁锡华编、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的《徐志摩诗文补遗》,以及不久前才问世的来凤仪编、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徐志摩散文全编》和赵遐秋等编、广西民族出版社的《徐志摩全集》,均未收入此文。由此可以断定,这篇《〈五言飞鸟集〉序》是新发现的徐志摩佚文。
陆小曼|随着日子往前走 随着日子往前走作者:陆小曼 实在不是我不写,更不是我不爱写:我心里实在是想写得不得了。自从你提起了写东西,我两年来死灰色的心灵里又好像闪出了一点儿光芒,手也不觉有点儿发痒,所以前天很坚决的答应了你两天内一定挤出一点东西。谁知道昨天勇气十足的爬上写字台,摆出了十二分的架子,好像一口气就可以写完我心里要写的一切。说也可笑,才起了一个头就有点儿不自在了:眼睛看在白纸上好像每个字都在那儿跳跃。我还以为是病后力弱眼花。不管他,还是往下写!再过一忽儿,就大不成样了:头晕,手抖,足软,心跳,一切的毛病像潮水似的都涌上来了,不要说再往下写,就是再坐一分钟都办不到。在这个时候,我只得掷笔而起,立刻爬上了床,先闭了眼静养半刻再说。虽然眼睛是闭了,可是我的思潮像水波一般的在内心起伏,也不知道是怨,是恨,是痛,我只觉得一阵阵的酸味往我脑门里冲。
陈子善|还她一个公道——柴草著《陆小曼传》序 还她一个公道——柴草著《陆小曼传》序作者:陈子善 三年前,我那时还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任职,一天有位年轻的不速之客来访。他自报家门,说正负责浙江海宁徐志摩故居的陈列设计,专程来沪搜集徐志摩的资料并访问有关专家。我不是专门研究徐志摩的,只是喜欢读点徐志摩,虽然也曾发掘过一些徐志摩的史料,自忖并不能对他有多少帮助。但有同好远道而来,不亦乐乎!何况徐志摩故居的维修开放也是我所关心的事,于是就围绕徐志摩这个永不会感到乏味的话题畅谈了一个上午。我发现这位青年朋友很用功,也肯用心,对徐志摩研究有股锲而不舍的钻劲,这在当前的年轻人中已不多见了。这位虽仅一面之缘,却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年轻人就是这部别开生面的《陆小曼传》的作者柴草。
蒋连根|陈从周,曾经一瞥徐志摩的背影 陈从周,曾经一瞥徐志摩的背影作者:蒋连根 陈从周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和园林艺术大师,他是“新月诗人”徐志摩的表亲,两家素有往来。缘于此,他与海宁的联系很是密切。
徐志摩|罗素又来说话了 罗素又来说话了—作者:徐志摩 载1923年12月10日《东方杂志》第20卷第23期,文末标有“《时事新报》”,似由该报转载;初收1969年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徐志摩全集》第6卷。采自《东方杂志》。
《真爱》第三辑|陆林深:陆君荣俊序 陆君荣俊序 陆林深据说做守家的长子容易,做创业的长子艰难。以守家作为事业,前人留下的财产很多,做长子的只要按照以前方法继承下去就可以了,如果是创业的长子,痛心家庭衰败,没有新的出路,没有过人的才智与胆识,想要光宗耀祖,留给子孙产业,那是极其困难的。我对陆君荣俊有很深的感触。陆君荣俊,是承铣公长子,品格出众,因祖上产业微薄,担心不能光耀门庭,说:“大丈夫不能在远方立功,记载在史书上,难道可以终身贫困,不开创一番事业,为陆家争光吗?”于是激励意志,经营商业,四处奔波,即使是严寒酷暑,也不畏艰辛。几十年来获利巨大,成为大商人,在常州城西一带数一数二。商店开在武进县旌孝乡湟里镇,田产有一百多亩,店面有一百多间,与以前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的时候相比,有了天差地别。俗话说有志者事竞成,确实是这样。至于孝敬继母,优待同父异母的弟弟,几乎有孔子徒弟闵子骞的风范。生有两个儿子,从事经营,为人老诚朴实,能继承先辈的事业。第二个儿子读书有成就,前途不可限量。现在因为续修族谱,他的同父异母弟弟是我的好友,嘱咐我写篇序文。我赞许他作为长子,因祖上基业微薄,立志创立一番事业,终于使家业日渐壮大,光宗耀祖,留给子孙产业,没有过人的才智与胆识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因此说做守家的长子容易,做创业的长子艰难,于是不顾水平浅陋,写了这篇序文给他。维光绪岁次庚辰季春上浣之吉邑痒生春熙氏许树勋拜撰(陆小曼伯祖父陆荣俊传记《晋陵樟村陆氏宗谱》2005年版第1卷109页)
《真爱》第三辑|陆小曼家世考 陆小曼家世考 陆林深对民国才女陆小曼的褒贬,众说纷纭。我想摒弃“戏说”的成份,严肃地以发生的历史事实和有据可查的历史资料,以及当时人物原始的讲话为依据,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陆小曼。
《真爱》第三辑|陆林深:赠陆君荣昌序 赠陆君荣昌序 陆林深陆君名叫荣昌,是承铣公第二个儿子。天资聪颖,读《四书》,看过一遍就能背诵。因为出身贫寒,没有条件继续读书,只能从事经商。成家后,想到家里没什么产业,更加奋发图强,努力经营,然而入不敷出,除了用以赡养亲人兄弟之外,已经没有储蓄了。一八六零年,太平军攻陷常州,他带领家人迁居上海,两袖清风,糊口都很困难。因为以前忠厚诚实的名声在外,有富商聘请他做事。不久,他不愿意寄人篱下,与同行商量,筹集一些资金,从事商业贸易,获利相当丰厚,家境越来越好了。此时太平军与清军作战正当激烈,常州有很多人移居上海,他尽力接济帮助,不论亲戚远近,就是不认识的人前来有所请求,都能满意而归。凭借他的力量得以生还常州的人,有很多很多。象经济上支助同父异母的弟弟,侍奉双亲兄长孝敬周到,乡里一直对他都很称赞。一八七九年,族人因为家谱残缺准备续修,但是大家四散各处,资金筹集不容易,他先垫资金用以修谱,不算利息,对祖宗十分尊敬。其他修建桥梁、灾等善举,无不踊跃参加,有的署名,有的不署名,有碑刻记载作为凭据,不用我多说。唉!我见过的人很多,世上那些从小贫寒,到老依然如此的人固然不必提及,即使那些年少时遭遇穷困,长大了条件很好,然而在对待亲人师长、帮助他人方面毫无可以称道的人,也是比比皆是。陆翁也是一个商人,从小就有远大志向,不甘心永远穷困,最终通过经商获利拥有大量财产,兄弟之间不分你我,如此救济穷人,积德行善事,不是加人一等超过一般人了吗!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荣康和我关系融洽,嘱咐我写篇序文。我赞许他的为人,可以作为世上守财奴的借鉴,于是写了这篇序。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