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feng2000 oceanfeng2000
正在梦想的路上前进...
关注数: 93 粉丝数: 154 发帖数: 3,272 关注贴吧数: 36
【心痛】心好痛(在乎我的人别看) 好久好久没有来贴吧写东西了。 上一次也是因为心痛。 僵尸吧有僵尸吧的好处,挺希望能这么一直没人关注,这样也能让我有个不会被人发现的宣泄口。 太累了,心太累了,也好痛 但又不能向身边的人倾述,不是没有人关心,是不想让关心我的人担心。为了我在乎的人,不能让在乎我的人担心,这种情感真的是太煎熬了。。。我真怕有天自己会坚持不住废掉。 心好痛,快不能呼吸,能感觉到自己的寿命在流失。这个不能告诉我心爱的人,因为我知道她爱我也不是故意要让我伤心的,但真的是太痛了,真的是那句歌词“最爱我的人却伤我最深”。 但我还能怎样呢,我放弃的和我得到的,不管值不值得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无奈,这就是人生,就是自己的命运,身不由己的不是天意,而是自己的选择,选择了什么就要承受什么。随便的放弃,那是心狠成大事的人才能做到的绝情决意,可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 希望写完这些,我能够把自身的负面情绪倒出来一部分,不指望能倒完,但起码能自我保护一下。 真的,前些天看了自己吧里的坟贴,才知道自己也有过那么纯真的时光。 又翻了翻之前的帖子,真的,能到这步太不容易了。 我真的错了么?我不喜欢听“离婚"这两个字,真的很不喜欢,哪怕是我知道她不是真心的,但我觉得这两个字就是雷区,因为婚姻真的很脆弱。。。哎 或许是我想多了吧。 心情平静了许多,希望她和我还有小饽饽都能好好的,我真的很爱你们,不管是你还是孩子,还是周围关心我的人。 我也要自律起来,即使放弃了原先的目标,但也不能颓废,自暴自弃,人生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还是要好好活着。
【日志】“超人类”相关遐想(2012年12月22日) 近年科技的发展速度让人瞠目结舌,现在的我们已经很难准确想象哪怕5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更何况10年后、50年后...当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对人类自身,甚至人体进行深刻的研究及思考。 人类在地球上可以说是成功的物种,但却不能说是最完美的物种。从先天上来看,碳基生命本身的脆弱性让我们人类的环境适应能力放在宇宙环境中简直不能评论。幸好人类懂得制造工具,用智慧暂时弥补了先天缺陷。然而,未来,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人类需要超越先天极限以顺应自身发展的情况。例如,现在的战斗机已经出现了胃迁就人体的承受能力而在设计时故意降低机动能力的现象。这时就是人类自身锁死了技术的发展。虽然出现了六代无人机,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例如在太空殖民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让机器人代替我们坐火箭吧。 当然,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改造来完善甚至超越碳基生命的极限,但是先不说道德伦理是否允许出现这种不知道能否还被称为“人类”的“人类”,从恒星级的大时间尺度上来看,这种“超人”能否经得住残酷的时间考验仍需商榷。就算是人类真解决了生命难题,实现了长生不老,还是没解决自身裸适应能力的地下。但并非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仿生机器人的出现给人类自身带来了“阿凡达”这种“替身”的转机。 用机械装置代替人体自身 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假肢、遗骸都是人们熟知的物件。在不远的将来,必定会出现性能不逊于人体自身性能的人造机械器官,甚至人的大脑(国外已经出现了能代替老鼠大脑一部分的替代脑)。那么将人自身的思维全部移动到机械“替身”上,这种机器“人”必然使“人”的适应环境产生质的飞跃。当然,道德伦理仍然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当机械替身技术成熟,伦理道德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例如“死亡”便需要重新定义。虽然说现在脑死亡才能被认定为死亡,但在未来,大脑的替代品——人造脑的出现,让这个定义变得模糊。如果用人造脑一点点逐步的替换一个正常人的大脑,最后这个人的所有的“肉身脑”死亡,意识和其他肉身都好好的存活着,那这个人还是活着吗?我认为当然活着,但是如果直接用整个人造脑替换的话,如果不移入这个人的意识人格,那就算谋杀了。所以,意识才是未来一个人是否活着的“定义”。 类似的问题,还有“人”体的定义,当一个人的假肢比重超过一定比例,那这个人还能被称为“人”吗? 当然,上面的问题只是就个体来考虑会出现的问题。如果从社会范围的宏观来考虑,如果这种技术真的成熟,所有人都愿意变成机械替身从而长生不老,那整个人类种族是否就算灭亡,另外如何延续种族?再者当机械替身中放入了人造意识(编程的意识)的时候,它能算“人”类吗?宏观上的这两个问题,我认为第一个很容易解决,例如制定法规,让自然人履行种族责任后再自愿选择,或者到人生的尽头再做抉择等。第二个问题就是《机械公敌》(威尔史密斯演的I robot)中的问题了,目前我不知道如何给自己满意的解答。 任何技术都是双刃剑,但从整体文明的角度看,我认为这种技术是利大于弊的。这种技术对于文明的发展扩散是难以估量的推力。而且当人类升华成机械替身时,生存只需要获取少了能量,对碳基生命这种的传统获取能量的需求(吃饭等)下降,必然使地球更适合野生自然生命的发展,前提当然还是人类得珍惜保护自然。
【日志】随便写写... 今天才查了日语2级的成绩,无悬念的过了。话说回想下转折后的这几年,还真得感谢这个自学的经历。虽然这3年来一直都没有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但是,日语自学的这个经历确实是对我大学以来濒临崩溃的学习能力的一种救赎。因为有了这个经历,我才重拾自信,才发现原来我的学习能力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才发现原来我有我自己的学习套路,有自己的反应时间。不管最初的起因是有意还是无意,自从自学日语以来,我才发现原来我可以,可以按照我的步子追求我想要的结果。尽管可能这是我对自己贪心的一种辩解,可如果没有这种渴求,我相信我的未来会在乏味中渐渐腐朽,最终被时间消磨的只剩下一堆皮囊。 不多说了,可能写的太正式了点,我还是觉得应该开始多写写东西了,重新培养下语感,找回以前随随便便就能扯千字以上的顺畅,考研的时候,论文还真的靠扯淡来对抗。 对了,下面这张就是成绩单,听力因为当时背对音响,回音特别的大,平时的水平都没发挥出来,没办法。话说这个成绩还算满意吧,不好也不差,反正可算有个本本了。 最后,可算有点好消息了,憋屈了这么长时间了,真是再没有好消息,可能我真会挺不住了。黎明前的黑夜即将过去,终于第一丝曙光开始跳出人生的地平线了...词汇跟语法相比平时,错的其实挺多的居然还都是A,挺好。对了,满分貌似是180分,貌似很多人都说满分不难,看来我还是火候不够啊,继续努力...
【转载】其实,我们可以晚点再恋爱(写的还不错) 如果遇到一个你深爱的女孩,而你感觉她也喜欢你,大部分的人都是直接就开始交往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最后失去一个深爱的人。你应该以朋友的名义关心她,在毕业后仍保持联系,然后为了她努力工作。当你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后再去找她,如果此时她仍在等你,说明你没看错人。女孩,如果一个男生他很快就喜欢上你,那么他以后也会很快就喜欢上别人的。爱情晚点来,就不会走得太早。我们并不需要靠失恋来成熟,我们应该利用别人失恋的经验成长起来。­ 在学校里的爱情是无知的,在社会中的爱情可能是有目的的,只有遇到逆境仍走下去的爱情才是永恒的。爱情不是和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人在一起,而是遇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人时,能够坚守自己对所爱的人作出的承诺。爱情不是两个人眼睛对视,而是两个人的眼光看着同一个方向。­ 网上的“爱你,为你做这些事”看起来很感人,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是这种爱情。爱情不是一种潮流,你要有自己的看法,在你的理想恋人未出现时,你要有毅力选择一直单身,而不是找个替代品。当你做到后,网上传的那些事,在你的爱情中是再基本不过的了。­ 男生,在谈恋爱时不要抱着不适合就分手的想法,一定要慎重地考虑清楚,女朋友就是你未来的老婆,结婚只不过是多一张无用的纸而已,结婚并不是为爱情加了锁,真正的爱情从来就不需要任何的束缚。一旦你选择了恋爱,就要有一种责任感,你要为你父母的儿子、你老婆的丈夫、你未来孩子的爸爸负责!­ 单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你一样可以关心你喜欢的人,这样可以让大众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朋友;而恋爱中的人,关心别人则会引发醋意,从爱情观说也是对爱情不够忠诚,但不关心别人则又失去很多友谊,一旦你分手了,就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现在单身,不是说你不向往爱情,而是证明你对未来的她的一份痴情。­ 一个优秀的人单身说明这人足够优秀,一个再优秀的人早恋说明这人的优秀只是表面而已,真正希望对方好的,就是默默在背后关心对方。最好的承诺,不是爱你一万年,而是根本不需要承诺。
【回忆】我的人生充满转折(2011年及2012年初总结) 首先,非常忠心的感谢那些一直关心并鼓励我的长辈、老师、同学、朋友们,但是非常抱歉,这次又让你们失望了。今年的复试线,居然比去年还高10分,369分,所以悲催的又一次失败了… 这篇文章已经酝酿了很久,本来打算是年前写的,可是一直都不知该如何动笔。今天终于能静下心,好好地回顾过去的2011,也为下一步找找依据和教训。翻完日志和个人状态的记录,去年一年还真是非常不平静的一年,经历了许多,也被磨砺了许多,简而言之可以算是到目前为止的人生中,最为丰富的一年了吧。我还是按照这个系列的写法,按照时间顺序来慢慢叙述吧… 接学业篇,3月中旬: 第一次考研的分数线出来,我只过了C类线,因为复习了很短时间,所以能考这成绩我也没什么抱怨可说,为了能学东西,我想的也很开。毕竟是跨专业,急需一个系统专业的学习平台来带我入门。加上大学时候的经历让我知道真想学的话,在哪里都能学的。 所以,我就忙着给C区(也就是今年二区)的学校研招办的打电话。给所有有这门专业的学校打了电话后的结果是,非常让我失望。尽管我特别说明我本科是学的英语,日语是自学,复试也可以考英语。但所有研招办的都一致认为,因为我选考的是日语而非英语,就不予考虑。郁闷中,我查了所有学校的招生简章后发现,越是好的学校,对语言越不做要求。可能,这也给我的意识中植入了要去好学校的念头…
【回忆】我的人生充满曲折(学业篇暂结) 转折点十六: 那天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帖子,上面介绍了工业设计的全国专业排名,而且后面列出了各个学校考研要考什么科目。突然发现,原来工业设计这门课是艺术学院的课,基本上都不考数学,而且有些学校外语还可以自选。这个帖子让我的信心一下子又燃烧了起来。不考数学,省下的复习时间我可以用来学习专业课,外语自选,我考级的日语水平至少比英语强了一个档次。而且为了出国,**语学习都没断过。这样的话我就能把节省下的复习时间分配给最让我讨厌的赞美的让人恶心的政治,以及还没有接触过的专业课。这时候我才知道有招生简章这个事。 我决定考武汉理工,因为武汉理工离家近,我毕业后是在家复习的,这样去考试、复试啊什么的就会很方便,而且武汉理工的这个专业虽不拔尖、但在全国也排在前面,另外武汉理工的考研外语可以考日语。 当时新的招生简章还没出来,我就去下载了他们去年的。本来打算拜托同学帮我买一下,想想算了,同学也挺忙的,我就按照上面的书目在网上订了书。8月下旬才拿到参考书,开始了复习。当时专业课考两门。一个是专业史论,这个没太大问题,我的归纳、分类、联想的水平经过自学日语和毕业设计的磨练完全能够胜任。另外一个就是艺术学专业设计,对这个我是真没有头绪,就先搁置在那里了,准备10月份去现场确认交报名费的时候问下老师或同学。这样我开始了复习,我很注重效率,每天基本也就正常作息。一个月后,基本把史论的砖头厚的3本书过了一遍,把重点提取到了本子上。 然后到了10月份去现场确认,前一天在谷歌地图上把路线摸清后,第二天中午到了后就直接去了学校。很幸运吧,当时队排了很长,然后就跟前后聊了起来。我挺擅长跟陌生人攀谈,当时跟他们聊的挺投机的。听他们说都是考艺术学院的,但是跟我考不同专业。那天下午弄完事,跟他们一起在武汉理工买了历年真题及一些资料,还跟他们互通了联系方式。最重要的,从他们口中我得知了我这个专业第二门专业课考什么。 第二门考手绘,这个真是以前听都没听过的东西。回来后我就跟家里说明想报个班之类的学一学,结果我妈岔一句说有还个熟人在襄樊美院当老师。然后就找了蔡老师,让给指点下手绘,当时已经是10月份了,幸好以前机械制图什么的给这个打了些基础。然后接下来的3个星期,周末我就去找蔡老师指导。经过老师的指点,加上平时的练习,算是对手绘有了些基本的认识。 很快1月份就到了,我提前了3天去找的房子,当时从Google Earth上看到考点周围离学校不远有大片的很杂乱的房子,我就知道这里肯定有房子住,结果真不出我所料。我找了处离学校挺近的地方,而且挺便宜的,跟房东讲完价6天算的180块。我这考试分3天,最后一门专业设计是6小时的,所以挪在第3天。头两天感觉考的挺好,挺激动。因为日语和政治做的很顺手,日语我确定对的还不加作文就已经有60分了。而史论虽然有两个题不太确定空着,但是其他的基本上都答满了而且没有模糊瞎填的,考一样的题周围的人基本卷子都是空白,我当时估计能拿到100分以上。挺激动的,说实话考前还是抱着再考一年的想法硬着头皮上的,当时情况是政治、史论背的太头疼,日语基本没怎么太复习,手绘也一直觉得不理想。第二天下午没事,写下了那篇《我的决定是正确的》日志,当时我真觉得武汉理工上定了。 然而事实证明,我高兴的太早了,我忘了老天很喜欢在我最感觉有希望的时候把那火灭掉… 转折点十七: 接着考研第三天来了。前一天曾有人问画板带多大,老师说是带四开的。因为是外行,当时我就以为四开是A4纸那么大,那样的话,我的练习册上的纸板刚好够,也没太在意。第二天早上一到考场门口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为什么人人都拿着个A1那么大的画板,我就觉得我可能要悲剧了。幸好考场桌子很大,也没用上画板。 那天题目是:针对地处冬天干冷、夏天湿热的老年人设计一款空气调节装置。原本我以为还会要答题什么的,这才知道完全是考设计绘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