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这样想 要这样想
算是个改造小触吧?!
关注数: 16 粉丝数: 290 发帖数: 8,731 关注贴吧数: 34
这爽文我可写不了 这个爽文我可写不了,因为只要写低智无脑迎合愤恨那些人就行【标题:一鲸落万物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这群人,他们只需要发泄他们情绪就行,根本不肯多动脑。我之前就说让他们有钱就投资优质资产,没钱就投资自己,我本不认为这逻辑有问题,就被怼这时候劝人投资【就是坏】,我说大盘2700点,可以投一些ETF【那时候逻辑是,大盘确实很便宜,如果一年回3050点,那一年收益为10%,如三年回,那就收益3.3%,即使5年回,那当存银行定期了】以后9月24号开始,股市开启牛市【虽然挣了35%以上,但是闲钱,也没挣几万,10月9号,回吐利润,看得太乐观了】。我感觉,只要多学点东西,你总是会吃到些外溢红利,多看些经济、社会、心理学的书籍或者长视频,你总是会发现,有些社会规则能往上套,从而获得一些“奖品”,还有,花费一定费用,进一些圈子,看他们的实操和一些分析,带来不同的观点以及想法(建议不超过300一年,或者50每月,过多则大多数是洗脑和割韭菜),这个我加了好几个,每个观点都看看,但是不全信,采纳部分,结合自己逻辑去实践操作。2年前我根据判断,石油和黄金涨,然后我买了4元石油,心想石油涨价后我买黄金,买了2月毫无动静,就卖了,之后黄金也没买,现在看来是自己太激进了,投资是一件漫长的事情,根据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当时做出的判断是对的。我明白,投资是一定得投资,因为你不投资,你就有可能错失一个尾部事件。还有,跟着ZF走,肯定是能挣到钱的,这句话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是,我们得用点心,大方向肯定没错,但量再价先,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愤恨的人,肯定是挣不到啥钱,因为吸引力法则,你越愤恨,你就越远离金钱,这个贴吧说一鲸落万物生,那些说这话大部分人现在都挣到钱了吗?
看到这个笔记本的厚度,我确定姜萍是真的 说姜萍造假的热度不是很高嘛,我也随便浏览了一下他们说造假的证据,但是我看到她笔记本的厚度时候,我确定她不是造假。 1.她老师王闰秋知道她得高分,且一定接受采访,让她提早去抄笔记,并且是买厚厚笔记本去抄,为日后拍摄做准备? 2.她老师王闰秋得知阿里团队要采访姜萍,他怎么说服阿里团队,让姜萍有时间去抄厚的笔记? 3.假设王闰秋请了枪手团队,这个人情或者金钱划不划算,为了日后搞数学培训班打响名声?但是这有个逻辑是不同的,因为为招生打响名声,但是这里招牌是个超级水货,随时可能被拆穿,他如果自己125名或者12名的带来利益远大于随时可能被拆穿水货稳定。 说姜萍造假的观点几个,感觉过度代入上帝视角了,感觉她取得成绩就一定会接受采访,王闰秋他枪手团队过于牛,他王闰秋就一定能说服阿里团队配合他,好像这些都是必然的事,而这之前没人会知道呀,这不是开上帝视角吗? 而我认为姜萍笔记错误,可能是书写习惯问题,她如果抄是抄硬刷的,就不可能抄错。如抄手写,我认为她这笔记过于整洁,我代入一下我自己,如果我抄数学笔记,我不会的内容,我无法把答案放在合适的位置,例如我可能堆靠左边或者靠右边,只有我经常做的会的,才会把合适的内容放在合适的位置
今天,我总算知道谁和我抢破损玩具了 我喜欢改造多于买玩具,所以我经常某鱼买玩具,特别是破损玩具,作为改造的材料,但是,会出现很多破损玩具不值那价格,偏偏有人买走了,因为很多时候那玩具已经不能作为玩具使用了,作为补件也是相当贵,我一直疑惑这样价格怎么卖出去的,怎么会有人买,那么多人玩改造,需要收素材,但是就在今天,我终于终于知道了是谁买走了。 那就是爱捡便宜的宝爸宝妈,你们猜我怎么知道了,今天刷D音,无意中刷到一个直播间,哇,直播间里四五百人,主播卖的都是散货,无包装的,有些还是破损的,背景一看就是大大的仓库,箱子里装着各种玩具,主播在卖玩具,价格不算贵,但其实也不怎么便宜,且是包邮价。然后主播讲解玩具,弹幕都在刷要什么玩具,并且从他们评论得知他们知道这些玩具有些有损坏,但是他们觉得便宜,反正高价买也是会玩坏,这里卖缺件,但是便宜的玩具正好给小孩玩,这一刻,我终于知道谁和我抢玩具了。 以前我一直觉得玩改造的真不多,很多人连拆轴都不会,更别说动锯钻头搞切割了,今天终于知道谁和我抢玩具了,他们和我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性价比。我为了改造拆破损玩具,不至于太心疼,他们也是为了性价比,反正是迟早要玩坏的,还不如买一个便宜的坏了的玩具。
你们经历过16年的熔断吗? 那次熔断机制,第一天玩得到下午,第二天才半小时就收工了。开始还是慢慢降,一旦踏破某个点,大家都往死里砸,怕自己是埋在最底下那个。 以我分析,一个合格梦幻玩家,一个月不算买装备和宠,单纯花费给养猪场要达到6666元,这个数值怎么来的,假设23年梦幻端游挣80E,去掉服务器维护成本以及其他费用还挣50E,按10W月活玩家数,80E(钱)÷10W(人)÷12月(时间)=6666元,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梦幻玩家一个月至少要给猪场6666元,但是实际根本不可能,所以得出来一个结论【极少大老板养着大部分玩家虽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而23年梦幻端游收入是下降的(有据可查)我作为游戏方,我大概策略可能是,1.让大老板与普通人差距巨大,极力挽留这部分人。2.减少无用玩家的数量,减少服务器来获得更多收益。3.弱化梦幻币的功能,改用更直接收取玩家金钱的方式。4.减少5开玩家,或者限制5开。5.增加玩家与玩家互动,把游戏当游戏而不是挣钱工具。 6.单独列出来是因为,玩梦幻的玩家,总体上就是【太老了】,他们老得玩不动其他竞技类游戏,即使让他们玩梦幻不挣钱,让他们每个月花200元,他们最后还是会接受的,因为游戏总是要玩的,玩哪个不是玩呢?还不如选个自己能玩得动的。 当然,如果月活玩家是100W,那正常玩家得消费666元/月,但是总归得有消费,所以必定改成重社交,重玩法,去除无法带来收益的刷子,改掉以梦幻币为基础新模式,让梦幻西游变成中老年玩家的【游戏养老院】
想想教培行业,可以做好打算 分析这分析那,有时候也抵不过一纸文书,游戏肯定还有,但是藏宝阁这样的就真未必会存在,即使存在,还得考虑会不会限额限次数。但是从这态度,是摆明了要限制游戏高消费,即使这是玩家之间买卖。好比日后这实施了,假设其他游戏限制一年消费最多12W(一月1W),而这游戏有些一年能扔几百W或者上千万,你会不会按住这个漏洞。而且我猜以后装备是直接购买,例如国标、国标+1……的固定数值,如果真发生限额限次,且能直接购买装备以及属性,那高价值装备肯定会跌,当然策划可能会出一些安慰那些高价值玩家,假设现在一把武器500为国标,极限值是750吧,如果日后能直接购买,可能国标为50元500伤害,而最高值1W元武器是650伤害,而超过650伤害武器直接不出了,就是给那些高价值装备玩家的安慰,但是藏宝阁限额5W元,你最高只能在藏宝阁卖5W(假设),你私下交易吧,那时候养猪场未必会管你,在这科普一下,这两年招的最多的公务员是税务,而超过5W金额监管那里可是会有提示,即使现金交易但是现金都有号码,现在ATM都可以识别。所以高价值装备可能是无解,即使你交易了,超过5W了,一两笔肯定没事,但是你交易了100W,这税务肯定查,那这笔钱得交税吧?按什么税率交?按中奖的25%交?100W你得交25W,且每次交易都得交25%,导致流通十分不便,那这装备就只能是握在手上的高价值(好像也规定不能强制PK了),这也是我说养猪场未必会管,让手持高价值玩家高人一等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以后玩法肯定会改变,且是改革很大,因为限制的是高消费游戏而不是限制游戏,游戏是奶头乐经济,养猪场还得自救,它肯定要用其他方式来挽留玩家,所以收益最大可能是普通玩家,游戏搬砖大概率会消失,要游戏搬砖那就去游戏公司当设计人员,而土豪会失去他一人养一服务器局面(夸大),但是他还有优势,当然,我还是没玩游戏,之前预测的帖子也准的,被人嘲讽10年不玩游戏,就别在这乱猜测。说这么多,看得到就看,看不到就算了,主要想看看日后我自己分析对不对,看看自身逻辑判断对不对。
授权的第三方注定不保值 以我所学的一点点经济学来稍微瞎分析一下 现在不好挣,孩之宝变形金刚营收总体下降,保持营收一般的解决办法有两种,方法一:商品降价,提高销量,方法二:提高商品售价,甩掉低价值用户,靠着品牌力以及商品IP来收割。基于变形金刚不是必需品原则,有影响力的品牌会选择第二条策略。但是营收还是下滑,那就要靠更多的方式来挣钱,出售“授权”方式相对容易,即不用自己开模宣传,也不会损失自己本IP的变形。 基于保持利润的情况,日后的授权的第三方数量将逐步提升,而授权商的数量提升,也是正规第三方玩具的贬值的开始,虽然他们所属不同的赛道,但他们总赛道内还是基于孩之宝的变形金刚赛道内,蛋糕总体就这么大,前期大家相安无事,但是授权商越多,就会出现后面拿授权或者开模复杂后生产的厂家他们会担心自己的市场被前期的厂家利润吃光,他们策略大概率是会以提早公布价格,预定优惠锁定利润。但是之前的授权商他们是先吃到利润的,但是为了市场以及利润,他们策略会以降价促销的方式(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和孩之宝一样的第二条策略呢,归根到底他们只是授权商不是孩之宝,抓紧挣钱才是真,挤压其他授权商的利润)。所以后期拿到授权的第三方越多,将加大宣传力度以及以量取胜。 所以在日后,授权商比较多的情况下,孩之宝将可能在某个时刻会强调授权的第三方的“半yao”身份,半yao是我想到一个合理的词,因为授权商他们仅仅是授权商,你终归不是孩之宝。此时,孩之宝的策略就是把授权商从自己的从大众固有印象中剥离出去,让顾客认为他们属于“伪正版”的存在,为何呢,因为孩之宝既要获得这些授权商带来的利益,又要把授权商给顾客带来的不好面去除,所以强调对方身份就成为理所当然。 那授权商可以联合吗,以资本的本性来说,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也想保住自身的利润,授权商相杀是必然的结果。孩之宝会不懂他们会相杀吗?显然他是懂得的,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授权商互相攻击,但授权不仅带来利润还扩大了IP价值,还省了广告费,并且自己虽然之前策略放弃了低价值用户,但是从授权商相互伤害那又变相保住了这部分低价值用户,我日后在强调其“半yao”身份,在获得利润最大化的某一个点的时候,找回低价值用户,以量取胜压授权商,这时候再收回“授权”这个王牌,那授权商就全完了,市场又完完全全的回来了。 授权的第三方,会在多重条件作用,使他们从开心数钱到互相竞争,到玩具价格下降。而停止授权,只要时间足够长,大家都是淡忘授权商是“伪正版”这个概念,日后又能靠授权挣钱。 【瞎写的,希望这次不要又又又被系统删除了,如果有些词义不对可能是改了词,被系统删除了几次了】
变形金刚那些代理,是在“杀鸡取卵”,在吃掉这个牌子影响力 最近那些孩之宝总代理、DLX30总代说句难听的话,他们想变形金刚【死】 以前一些限定涨价就算了,现在啥都控,导致玩具涨价,还搞控价控货奢侈品那一套,导致结果是 1、总代比以前挣得多了,但是分销商挣少了,导致出货总量下降,单套磨具挣得少了,后期磨具要么缩零件数,要么停了许多角色计划 2、总代控价被刺分销商,导致分销商要么销量差,要么被迫压**,分销商减少,分销商减少导致玩具发布数目减少,顾客刷到其商品减少,从而变形金刚影响力变弱 3、变形金刚电影15年内不可能有前三部那种大预算,大场面,所以影响力肯定减弱,但是以前有玩具反向宣传也不至于影响力变弱,现在现在电影一般,玩具又少,总体影响力肯定变弱。 4、控价导致玩具价格上涨,消费者觉得贵,分销商又挣不到钱,干脆不卖,转而售卖其他商品。 这些总代错就错在以为变形金刚会像奢侈品一样可以控价控量维持高利润,根本没有经济头脑。 因为大多数变形金刚玩具不能以正版高价来获得【社会普遍】奢侈品的定位,它还是属于普通玩具的范畴,正版高价即使在圈内也会认为是冤种属性,所以要以正常价格走量为主,才是其营销路线。 专营店才给售后也是拉低其品牌好感度,日用品玩这些垃圾套路,无非恶心顾客和分销商 还有什么是奢侈品,能带出去的炫耀的,这个变形金刚肯定不行,即使限定可以作为圈内的炫耀的奢侈品,但是无法出圈,还想靠拉高价格拉高逼格成为奢侈品,这什么破逻辑,它的使用方式就决定了它的社会属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