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kissinthesky
关注数: 15 粉丝数: 89 发帖数: 845 关注贴吧数: 78
转来的贴子,与众吧友分享 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 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 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他先赎回 来,待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 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孔子有个学生到国外去,恰好碰到有一 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出了 他。回国以后这个学生既没有张扬,也 没有到官府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 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人们 都称赞这个学生仗义,人格高尚。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作美 谈。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不仅没有表扬这个 学生,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怪 他犯了一个有违社会大道的错误,是只 为小义而不顾大道。 孔子指出:由于这个学生没有到官府去 报销赎金而被人们称赞为品格高尚,那 么其他的人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 隶,就要对是否垫钱把他赎出来产生犹 豫。因为垫钱把他赎出来再去官府报销 领奖,人们会说自己不仗义,不高尚; 不去官府报销,自己的损失谁来补。于 是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假装没 看见,从客观上讲,这个学生的行为妨 碍了更多的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被赎 买回来。 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不愧为一代先 贤,他能够透过看似高尚的现象看到深 远的负面影响,从一片叫好声中看到隐 藏的危害。看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 事,必须考虑它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 后果。
尊严的感召 父亲给我讲的故事。父亲并不是一 个能讲故事的人,只有这一个故事,他 反反复复跟我讲,每一次讲,他的表情 或凝重,或愤慨,或自豪,连腰板,都 挺得笔直。 1938年,日本兵攻占了我们黄梅县城, 之后,就打算在县城的外围修筑炮楼, 于是,四处抓人当劳工。其时,老百姓 大都逃到大别山麓避难了,所以,鬼子 只抓来70多个百姓,逼着这些人挑砖筑 土,修筑炮楼,给每个人每天都规定了 工作量,没完成的,就要挨打。 鬼子定的任务重,很难完成,所以,大 多数人每天都得挨打。面对鬼子黑洞洞 的枪口和白晃晃的刺刀,没有人敢反 抗,大家都选择了忍耐,咬着牙忍受鬼 子的折磨。有好几个人被鬼子活活打死 了,也有好些人被鬼子打成了重伤,这 样一来,能干活的越来越少了。为了保 存劳动力,鬼子就改变了惩罚这些劳工 的方式,不再用枪用刀,改成抽耳光。 眼看炮楼不能如期建成,鬼子只得再次 出动兵力抓人,又抓来了十多个人,其 中,有两个教书的先生,一个姓何,一 个姓方,两个人都是近视,戴着眼镜。 何老师大约三十来岁,身体稍微强壮一 些,而那个方老师,则五十好几,斯 文、瘦弱。 这两个老师被抓来的第一天,就没能完 成鬼子规定的任务,只能接受鬼子的惩 罚。 鬼子让没能完成任务的人站成一排,然 后,挨个儿抽他们的耳光,抽得大家鼻 青脸肿。抽到队伍的后面,就是两个戴 眼镜的老师。那个日本兵冲何老师 吼:“眼镜,摘下!”何老师只得摘掉了 眼镜,日本兵照何老师的脸上“啪啪 啪”抽了三个耳光,然后来到方老师的面 前,照样下达命令:“眼镜,摘下!”方 老师昂着头,腰板挺得笔直,一动没 动。日本兵只得再次吼叫:“你的,眼 镜,摘下!”方老师不屑地看着日本兵, 问:“你让我摘下眼镜给你打,我就摘下 眼镜给你打吗,你以为我这样犯贱?”他 的语气惹恼了鬼子,鬼子对他拳打脚 踢,将他打得趴在地上。 鬼子走后,劳工们都围了上来,何老师 赶紧来搀扶方老师,方老师却一掌将他 的手推开了,冷冷道:“你不配扶我!鬼 子没有人性,那是他们的罪恶,但是, 他让你摘掉眼镜好让他抽耳光,你就真 的照办,这跟他要打你的脸你就将脸送 上去有什么区别,你难道就没有一点点 做人的尊严,做人的骨气?” 方老师的几句话,说得何老师低下了 头。所有的劳工都跟着低下了头。他们 都是农民,个个身强体壮,但面对鬼子 的残暴,他们选择了逆来顺受,委曲求 全,与上了年纪又斯文瘦弱的方老师相 比,大家都感到了惭愧。 第二天傍晚,鬼子再次惩罚那些劳工。 因为头一天方老师的表现让鬼子仇恨, 所以他第一个就来找方老师,要让方老 师屈服。这也是鬼子惯用的伎俩,谁不 服,就先灭谁的傲气。 鬼子仍要方老师自己动手摘下眼镜,方 老师岿然不动,鬼子便用刺刀顶在方老 师的胸口上,命令方老师摘下眼镜,每 命令一声,刺刀就往前推进一点。刺刀 扎进了肉里,一点一点往方老师的胸膛 刺进,血,顺着胸口往下淌,鬼子仍在 高声叫嚣:“想活命,就摘下眼镜!”方 老师咬着牙,傲视着鬼子,就是不抬手 摘眼镜。 刺刀终于从后背穿出,方老师倒下了, 但,眼镜,仍在他的脸上。 鬼子举着血淋淋的刺刀,来到何老师面 前,命令何老师摘下眼镜,何老师咬了 咬牙,发一声吼:“你他妈的真以为我是 孬种!”就扑了上去,一把抓住了鬼子的 枪,与鬼子扭打起来。 方老师的死,给了所有劳工以震撼,现 在又见何老师动了手,大家激昂起来, 一拥而上,与鬼子们拼了。 这些百姓手无寸铁,加上平时逆来顺 受,所以鬼子们一直没将他们放在眼 里,只派了六个日本兵看守。这些日本 兵虽说有枪,但暴动猝不及防,加上抵 不住人多,结果,六个鬼子都被愤怒的 百姓打死了。 虽说城里的鬼子闻讯赶了出来,虽说百 姓们也有死伤,但大多数人保住了生 命,成功逃了出来。 是方老师不摘眼镜的微小举动,唤醒了 人们的尊严和勇气,让这些软弱的人们 强大了起来,奋起抗争,改变了命运。 父亲给我讲这个故事,每次讲到方老师 不摘眼镜的细节时,他就肃然动容,骄 傲无比。虽说父亲一直不知道那个方老 师叫什么名,但知道他姓方,就足够 了。因为,他与我们同姓。我们方姓不 是什么大姓,历史上也少有引以自豪的 大人物,所以,父亲将方老师作为了家 门的骄傲。 其实,方老师也没有什么壮举,但,就 因为刺刀刺进胸膛,也无法让他摘下眼 镜,他就足以在我们心目中伟大起来。 摘不掉的眼镜,就是摘不掉的尊严。尊 严,是一种气节,也是一种气概。尊严 不失,则浩气永存。一个人,会因为尊 严而高贵,一个民族,会因为尊严而强 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