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六八 点六八
已婚,有女,哼哼.
关注数: 8 粉丝数: 76 发帖数: 13,460 关注贴吧数: 11
老客若对本帖仍有兴趣就吱一声。 438 回复:回复:我和“点六八”的私下辩论    小点同学:  中医理论的论证,我在前面已经告诉过你:需要用到辨证逻辑、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法、类比法、假设等等。也可以用演绎法,但仅限于验证推论。我399楼就是用的假设法,假设法还不是严谨的论证,还需要前面提到的各种逻辑方法来进一步推论和验证。  但是,对于399楼使用假设法得出的结论,你要想推翻,从逻辑的严谨性上是无法推翻的,你必须找出反例才能够推翻这个结论。  当然了,用辨证逻辑、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法、类比法、假设等得出的结论还不是严谨的结论,这还需要进一步推论和验证。在此之前,的确可以象你这样随便编一套“理论”来钻空子。但即使你钻进这个空子,你还是无法推翻这个结论,只是这个结论的解释还不能让人信服而已。  其实我前面已经开始论证“外感风热”的证明过程了,不过开了个头我又放弃了——如果这个论证完整进行下去的话,就足以对这个假设论证的严谨性提供可靠的佐证。  但最终我还是放弃了,至于为什么,前面我已经说了,楼层太多,我不妨再说一遍:  首先这个论证的工作量太大,如果老客完全论证完毕,恐怕要消耗写好几本书的精力。而论证过程中用到的辨证逻辑等方法,恐怕对你们来说理解起来也非常吃力。你们理解不了,那我的劳动就是白费力气。所以就停止了。  所以,我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中医理论还是没有一个可靠严谨的论证过程,但通过假设论证得出的结论虽然没有得到一系列推论来验证其可靠性,但你要推翻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你必须找出反例。         作者:弄墨老客    2008-9-27 13:15   回复此发言     439 回复:回复:我和“点六八”的私下辩论    //所以,我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中医理论还是没有一个可靠严谨的论证过程,但通过假设论证得出的结论虽然没有得到一系列推论来验证其可靠性,但你要推翻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你必须找出反例。//   非常欣慰的看到,老客终于承认,中医理论是尚未经过严谨论证的理论。这已经是一个莫大的进步了。   请为老客鼓掌。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本帖已经结束,一个未经证明的理论根本就没有被承认的资格。   但老客最后依旧提出这样一个说法,即虽然未经严谨的论证,但如无反例,中医理论依然成立。   那么我就只好受累继续我的论证了。   仍然用我那个自编的理论。按老客的说法,我的自编理论同样未经严谨的论证,但老客你也不可能找到反例来证明我的自编理论是错误的。所以我的自编理论依然成立。   老客你有意见吗?          作者: 点六八 2008-9-28 08:51   回复此发言  
中医吧超强帖,又是没脑子出品 1 求助:喝蒙牛奶会导致肝结石吗? 我儿子今年8岁,喝蒙牛奶有2年了,早餐奶,纯奶,酸奶都喝了.最近,肚子痛,去了几家医院看了,做了B超说是有肝结石.而且,尿道有感染导致肚子痛.我当时就想不通,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结石,而且还尿道感染.听说奶粉门,我想肯定是喝了蒙牛奶导致的,我肺都气炸了.该怎么办,我要去告他.... 作者: 221.238.22.* 2008-9-20 14:50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求助:喝蒙牛奶会导致肝结石吗? 唉,怎么说呢,造成结石的原因有很多,除非结石化验出三聚氰胺,不然不要轻易把肺气炸,虽然目前上报的结石儿童有6千多例,但用脚指头也想得出那不可能全是三聚氰胺造成的. 三聚氰胺形成的结石,在中医上属于砂淋为主,尿痛尿少尿有砂质,8岁孩子已经能描述砂质感了,还可以通过目测,把小孩的小便收集起来,可见细小粉末状沉淀.三聚氰胺形成石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还是有砂淋特征的,但从医理上讲,还有个内因,就是孩子本身有肾气不足,或有内热,才容易被问题牛奶所害,毕竟,问题奶粉不是现在才有,市场流出应该不下万吨了,吃过问题奶粉的孩子真不知道多少,有问题的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在奶粉门出事的时候说这些话或许你们都听不进去,但我还是希望在声讨奶粉的同时,不要轻易把自己孩子的结石都挂靠到奶粉上,而忽视了真正的病因,那会损失更大啊. 作者: 人类没有智慧 2008-9-20 15:27   回复此发言
回应白银子 我曾跟白银子说,我会就他的案例说明,中医理论对于中医实践没有指导意义。现实践我的诺言。白银子提的案例如下:---------------------------------------------------------------- 以咳嗽,有痰,面红,脉浮数,为风热咳嗽。 舌红苔黄者,表热之邪传里之势也,厚者,主里证有水湿而腹泻也。 如合香正气散之外寒里湿之表里兼证,但此为外感风热而兼里湿微有化热之象。 凡外感风热以咳嗽为主者,为风热咳嗽,宜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辛凉 轻剂,桑菊饮。 腹写宜入急开支河,分利水湿之四苓散,或入少量黄芩。 ------------------------------------------------------------------1、//以咳嗽,有痰,面红,脉浮数,为风热咳嗽// 前面四项是客观症状(脉有疑问,但这里不讨论),后面是病症(证)的名称。本身没什么大问题,疾病的定义而已。但是,这里有一个隐含的问题,即风热咳嗽的致病原理,也就是为什么会叫“风热”咳嗽。 据了解,所谓风热咳嗽“主要是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所致”(如有不同见解,请指出。) 这里,肺失清肃基本可以理解,问题不大。(其实严格讲起来也有问题,比如中医的肺貌似不是我们所说的肺。那么理解起来就会有歧义。) 主要问题就在“风热犯肺”一句。何为风热?它的性质是怎样的?我们又应当如何客观地检测到它? 这点在整个中医理论中没有清晰的描述。这就会在应用中无据可依,比如,既然风热是外在的东西,那么想要预防风热咳嗽,显然可以采取切断它侵入人体途径的方法。可是中医理论没有告诉我们,这个风热是从空气中来的,还是接触而来的,又或者是饮食摄入。也没有告诉我们这个风热能否杀死,如何杀死。于是我们就无法根据中医理论来先期预防。 另外,而既然中医理论没有“风热”的清晰描述,我们也就无法检验所谓“风热咳嗽”,是不是真的由风热引起的,因为反正没有清晰的描述,无论实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你都可以说它是“风热”。这个也就是所谓的没有可证伪性。正说反说,就是一张嘴。2、//凡外感风热以咳嗽为主者,为风热咳嗽,宜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辛凉轻剂,桑菊饮// 这个是具体的治疗手段,疗效如何不在本帖讨论范围。但是治疗的原理,却要好好分析一下。 本例,桑菊饮可以治疗风热咳嗽,是因为它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那么,根据这个理论,应该是所有的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功能的药物,都可以治疗风热咳嗽。宣肺止咳我们不论,因为这个已经是直接描述治疗结果了,并不是治疗原理。而什么样的药物才会有疏风清热的功能呢? 除了桑菊饮的那几味,金银花、连翘、貌似也可以,那么好,这些药物的联合使用为什么就可以疏风清热呢?换句话讲,这些药物与没有疏风清热功效的药物,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中医理论对这个问题没有清晰的说明,那么有没有理论,对于治疗所谓风热咳嗽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完全可以靠经验。管它什么 “疏风清热”?我只要知道这些药能治病就行了。 而反过来,如果能说清原理,就可以根据这些原理,去寻找新的具有疏风清热功效的药物,说不定能发现比现在更好的方子呢。这才是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真正意义。 那么,中医理论说得清么?
辨证施治躲不开双盲实验(ZT) 吧里老听到一个词:辩证施治。意思是中医治病对证不对病,同病可以异治,异病也可以同治,所以双盲实验就跟咱中医绝缘了。 粗一听起来,这话倒也在理,只能感叹咱中医绝学博大精深,连科学也无法插足了。可扭头一想,扯淡!咱对病不能双盲实验,那就对证不行吗? 你别说这实验难搞,好搞得很!最简单的,先搞个万把感冒病人,不要太重的也不要太轻的,找中医先辨个证,是风寒还是风热。当然了,这中医得要找名医,庸医没说服力,骗子就更别谈了,那不是败坏咱中医的名声吗?辨完了,挑个两百个风寒的分一组(甲),就给这名医治,再挑两百个风热的另辟一组(乙),还挑两百个就没辨过证的也辟一组(丙),最后挑两百个没辨过证的辟一组(丁)。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名医的悉心治疗之下,所有的甲组的患者都会康复。 然后呢,咱们把名医给风寒类患者开的方子照样给乙组风热类的灌下去,然后再给没辨证的丙组单灌小柴胡冲剂,丁组呢,咱就随他自生自灭,灌点白开水就好了。 你看,这实验不是很容易吗?咱们把这甲乙丙丁四组患者的症状变化记录在案,看看是辩证施治(甲)的效果好,还是没辨证的(丙)效果好;如果辩证错了的(乙),有什么危害;又或者干脆就不治疗的,跟中医治疗的又有什么差别。 中医里,有愿意做这个实验的吗?这可是给中医正名的好机会啊。 原文链接 http://beifanglingzhu.blog.sohu.com/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