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女子 婺源女子
关注数: 49 粉丝数: 30 发帖数: 1,317 关注贴吧数: 6
[原创]逃离爱情 我决定离开这座城市,这座生我养我,带给我无限欢乐,也带给我无限忧伤的城市。我整好行装,背上行囊,去浪迹天涯。我爱的人不爱我,她已成为别人的新娘,我已迷失了自己,这个世界,爱情不属于我。傍晚,站在车站候车厅,等待着我要去的城市的车子,时间似乎凝滞了,空气使我快要窒息。天空中,灰蒙蒙的,这种灰黄的黯淡得萧条。天,还在滴滴嗒嗒、有气无力地下着雨。这个冬天异常的冷,冷得让人发抖。车子就要发动了,我驻足了片刻,毅然踏上了这北上的汽车。我身已累,心已碎,拖着这疲惫不堪之躯,蜷缩在一个后排车座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我已无力挣扎。车窗外,雨水顺着玻璃往下滑,我拉开玻璃窗,任凭雨水飘落在我的脸颊,不知雨水的飘洒还是泪水的湿润,这时,我的眼睛已开始模糊,镜片也朦胧了,汽车在奔驰着,我已看不清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房子,渐渐地,天更阴沉了,整个世界都似乎立即消失。一阵寒风吹来,冷刺骨,我打了一个寒噤,关上窗子,看着车子的人,悄然无声,难道他们都倦了吧?我把自己裹得更紧,严严实实地。我继续缩成一团,一遍一遍,不厌其烦,重复中着MP3里誓言的《求佛》,那哀婉、戚切的音调,仿佛为我所作,谁来安慰我早已冰凉的心呢?在这寂聊无奈的漫漫长夜,我愿从世界上蒸发了,化作窗外的雨滴,消失在来去匆匆的人流当中。不知不觉,眼皮沉重了,明天要在另一座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了,我将一切从新开始,但愿今晚的梦境能温馨。悄然间,我酣然入睡了……
[原创]婺源的婚俗 婺源的婚俗很讲究,也很热闹。 一 婺源的结婚嫁娶,亲戚送礼时,得摘几枝“天竺”(喜果)放在礼品篮里,送男方的叫“贺喜”,送女方的叫“送嫁”。 男方上门提亲时,得写一个“帖子”。女方出嫁时,嫁妆的项目,也得写一个“帖子”,标明嫁妆的品种数量。 出嫁前,女方得请当地家庭地位高、子孙满堂的家庭妇女缝喜被,意为今后的生活会“蒸蒸日上”的。 有些乡村,会在半夜里起嫁发亲。“伴亲客”一行在新娘子家中,受到新娘子的父母双亲热情款待,喝酒猜拳,几个小时下来,到了半夜的良辰时刻,才陪同新娘子出发。 迎亲的人上门时,女方家中要关上大门,由迎亲的人在门外,“鼓吹”(唢呐)手热热闹闹地吹吹打打,不停地燃放着鞭炮,还要从门缝里递上“开门包”,如果女方家人把“开门包”从门缝中塞出,迎亲的人还必须再加红包,连同原先的红包一块再塞进去,直到门里不再往外推红包为止。 起嫁前,给新嫁娘梳妆打扮,有些人家会给新娘子戴上铜镜、铜剪、铜尺。意为“驱邪”,唯恐碰到“不干净”的东西。新娘子的装扮,从里到外,内衣内裤、鞋子袜子等都是红的。 起嫁之前,还要举行亲人告别仪式,叫“辞堂”,出嫁女一一向亲人们跪拜,长辈的亲戚送出嫁女“辞堂包”。古时的“辞堂”是在宗祠里进行的,是因为女儿嫁到夫家,一去不复返了,成为另一个宗族的成员,而不再是本宗族的一员了。
婺源精彩大戏送到景区 民俗风情演出醉游人 WWW.SRZC.COM 新闻来源: 日期:08-10-02 10:54:49 “十一”黄金周期间,婺源县各景区景点都安排了颇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演出,给游客们送上了一份精美的文化大餐,丰富了他们的节日文化生活。  记者在婺源县江湾景区看到,这里正在举行“婺源之秋”民俗表演,原汁原味的表演给正在游玩的游客带来了不少乐趣。 在江湾镇江湾村村头的这 个戏台上,正在演出的是茶道、徽剧、傩舞等民俗表演,这些剧目取材于乡村生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节目一开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一位来自安徽合肥的胡先生特别对文士茶、新娘茶、农家茶这些茶道表演很感兴趣,一呆就是大半天。他说:“到这里看到舞台上正在表演原汁原味的民俗节目,心情特别舒畅,本来玩得很累,看了这样的表演以后心情也放松了,所以我把它摄下来。” 据了解,十一”黄金周期间,婺源县各景区为游客们准备了江湾豆腐架、甲路抬阁和婚俗表演等十多个民俗风情文化演出活动。同时该县徽剧团还把黄梅戏、徽剧、傩舞等精彩的剧目送到各景区景点,每天演出两场以上,游客们可以免费欣赏到这些精彩的节目。 游客们都说:“这个地方山好、水好、人更好,节目更精彩,给我们旅途增加了许多快乐,也给我们增长了很多见识。” 婺源县徽剧团演员汤珑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天我们在这里表演节目,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能给全国各地的游客们带来欢乐,让他们看到许多精彩的节目,我也感到非常的欣慰,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苏国祥 余星茂)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