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haiping520
huhaiping520
人生目标:有吃,有喝,有睡,有玩.
关注数: 7
粉丝数: 13
发帖数: 860
关注贴吧数: 9
千里莺啼绿映红——杨成鹰艺术专场演出于2009年9月20日演于青春剧 为了繁荣南京文艺演出舞台,提高大众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水平,加强戏曲爱好者和艺术家间的交流,同时,也是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份献礼,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戏剧家协会携手南京市青年业余越剧团,举办了“千里莺啼绿映红——南京青年业余越剧团杨成鹰艺术专场”演出。晚会还将邀请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陶琪、方亚芬、吴凤花、陈飞到场祝贺。 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戏曲艺术是一项长期、重要而又艰巨的社会工作,我们通过演出这一直观而行之有效的方式,展现戏曲那多姿多彩的艺术面貌,挖掘包藏于戏曲中那耐人寻味的文化意义,使群众在轻松愉悦的审美活动中认识戏曲的魅力,发掘戏曲的精神,透视中华文明的恒久魅力。 欢迎广大戏曲爱好者前来观摩。本次演出将全部售票,所得票款也将全部捐赠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用于希望工程建设。 演出票价:80元、60元、40元 (备注:为了吸引更多戏曲爱好者前来观摩,凡于9月15日前购票,可享受对折) 演出地点:南京青春剧场 演出时间:2009年9月20日晚7:00 订票热线:市区:13002591580威威;江宁区:13770965602 神龙 威威Q:263540786;神龙Q:109966054 主办单位: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 南京市戏剧家协会 承办单位:南京青年业余越剧团 白下区文化馆 协办单位:南京市越剧团 青春剧场
4.10号苏州行(俺也交份作业) 4.10号到了苏州,下了车我们直奔之前预定好了的宾馆,我真是太有才了,那位置选的,连出租车司机都说我选的好地方,出门到观前街就一百多米吧,哈哈!放下行李,我们又向我们苏州之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拙政园去了,虽然以前去过一次了,但是这园林天天逛也是好的。初春的园林很漂亮,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我们岂可辜负这样的美景,反正是走一路拍一路,但是想到晚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呢,只有回去了!回到市区和我同学见了面已是六点半了,拿到票是7点半的场,同学请我们吃饭,然后等菜的时候就开始不断的催那服务员,“快点上菜快点上菜,我们急着去看戏呢……”估计那服务员都被我们催急了,哈哈,她哪里晓得我们急切的心情啊,幸好开明剧院离的很近,走几分钟就到了!等我们到剧院已经是七点二十了,在剧场大厅看到有卖DVD,宣传册和印有这次演出信息的折扇,结果累累同学走不动路了,非要买,说等会说不定能找白马他们签名,哈哈,人想得就是比我快!等我们买完东西进去坐下来已经快要开场了,虽然我们在15排还算靠前,但是是边上的位置,看舞台的效果不是很好!第一场是徐茗和素素的结拜,趁这工夫查探地形,看看有没有好位置没人坐的,瞄到我们这排最中间有两个空位置,“等第一折结束那位置还没人我们就过去”我如是说,哈哈,结果这一折我们就光看那位置有没人来了都没好好看戏,素素啊,原谅我们吧,嘎嘎!一折结束我们利马起身奔那位置去了,生怕别人会过来抢似的,一路跟人说“对不起对不起,借过借过~~”,汗啊我!中间的位置果然就是好,感觉利马不一样了!拿出相机准备好,第二场就是马和团的共读了呀,灯光亮起,二人对坐台前,可惜我的小卡片机拍出来的效果真差,索性就不拍了,反正有累累同学呢!我就好好看白马的戏好了!在看我身边的累累同学,又是相机,又是MP34,还真是照片,音频两不误,十八相送我看得特别仔细,不过白马的发挥不够好,声音一点都不够亮,没放开,但是一点都不影响我们对她的喜爱啊,每唱完一小段都会响起掌声啊(虽然掌声不够热烈,估计来的80%的老太太老大爷还是不认人只认戏的,呵呵),白马出现的这两折可辛苦了边上的累累同学,就见她举个相机“喀喀”一阵猛拍,肯定没看好戏!十八完了,我们有机会看一下照片了,乖乖,拍了二百多张马和团的,边看边点评,边上一老太太看我们讨论这么热烈,也加入进来,和我们聊台上的演员,聊越剧,还夸我们懂得多,说要向我们学习,汗得我呀,其实她哪知道我们就是两伪戏迷,是来HC的啊!后面的场我们因为不怎么拍照了看得倒还仔细,应该说徐铭发挥得不错,飞夫人也还行,张琳的那段忆十八也赢得不少掌声,大叔唱得还是很好听的说~这其中还发生了小事故,演到逼嫁的时候,剧院的音箱起火了,大家处理那事去了,舞台等光没起,观众席的等全亮了,这时候演员已经上台了,通过观众席的灯光依稀看见飞夫人在台上摆着照型呢,但是呢舞台灯还没起,就看飞夫人从容的走了几步台步然后优雅的飘到后台去了,嘎嘎,笑死我了~~
CCTV11是什么台? 听说是戏曲频道,我是一个越剧迷,怎么看来看去也看不到几场越剧演出,没有越剧也就罢了,来个其他剧种也行啊,京剧黄梅戏啥的也成啊,京剧少放电视剧也就罢了,来些和戏曲有关的电视剧也成啊,这样的电视剧比较少也就罢了,放些无聊的电视剧也成,但为什么那几部电视剧总是周而复始的播啊,播就播了,搞那么多电视购物做什么?我看别叫戏曲频道了,叫电视剧+电视购物台好了!
有没有看过君安的这个视频(不晓得什么活动上) 看看哦!http://www.56.com/w68/play_album-aid-1235822_vid-MTU0NDk0Mzg.html
从德云社到越剧 昨天看零距离主持人说了一段关于最近闹的沸沸扬扬“德云社事件”的评论,大概意思是说现在的相声界是非特别多,本来相声是属于草根艺术受大众喜爱,但是往往这种是是非非总是牵绊着相声的发展,这是大众们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由此我也想到了我们的越剧艺术,其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是非。从单王、钱郑之争,到君迷花迷的口水战,再到茅威涛受到的各种争议。流派内部的矛盾,流派之间的冲突有欲演欲烈之势,这其中原因和一小部分戏迷的不冷静有直接联系,戏曲的生存环境本来就不太好,为什么我们的一部分戏迷不去好好的呵护珍爱我们的越剧,反而互相攻击诋毁!再说茅改革越剧受到的争议,没错,戏曲是讲究师承和流派的艺术,但也不能总抱着“传统”二字,尝试些新的东西没坏处,想当年老一辈越剧大师不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么。虽然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茅早期的作品,但敢于创新就是一种勇气。所以我觉得我们广大戏迷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为我们喜爱的越剧创造一个纯净的环境。用一句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写这么些,自己都感觉有点词不达意,各位表拍偶!
寄托我们哀思的同时能不能注意我们的言行! 看到大家的留言,能看出来大家对这次大地震的哀思和爱心,但是我也经常能看到很多漫骂,诋毁!我想做为一个文明的社会人,在寄托哀思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我们的言行!
转贴:从血库满知道中国一定强 从血库满知道中国一定强--------------------------------------------------------------------------------发帖人:!!!!j 发帖时间:2008-05-14四川的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对于我这种没有什么钱的人,只有用献血这样的行动来表示一下自己的爱心。中午吃了饭到上海第八人民医院去献血,被告之整个上海的血库都满了,和护士MM聊天知道现在不只上海,全国主要城市的血库都满。当时听到这里我真的很有感慨。相对于以前看到的一些社会新闻中人们的冷漠。发现我们中国人真的很有凝聚力,在真正的考验下面原来我们的手握的这么紧。。。我相信我们经过今年这么多考验的历练后,我们中国一定强。 ----!!!!j 2008-05-14
帮忙啊!给我个建议哪个唱段最好了! 呵呵,最近老是在同事朋友面前谈这越剧越剧的,竟然有人被我同化了(暂时可以这么说),让我也给她下载几段越剧的给她听听,但是我想这好听的段子太多了,选哪个好呢?各位有什么好的意见,给我挑几段好的撒!迷死他们!哈哈!
吧里的人气越来越旺了呢! 我大概也就半个月前来的,算是新人吧,我是第273个会员,现在已经是282个了,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是还是觉得很高兴啊,吧里人气旺就是好事啊!而且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进来哦!
咳!刚刚看了2008年16省市的戏曲晚会!想说点什么! 看到越剧的节目是蔡浙飞和章益清的《十八相送》,咳,怎么说呢,一看一听就是新改编的《梁祝》了,不是说不好,但是一听到蔡浙飞唱的茅腔我就在想,这浙百都怎么了,难道是个小生都要学茅吗,记得看越女争锋中的李宵雯也有些茅的味道。我不是倒茅派,其实她很多戏我还是很喜欢的。每个剧团有每个剧团的特点,但我觉得浙百的特点应该不是只拘于茅腔上吧,看到这些真不知道是该为茅高兴,还是该为浙百担心! 挺茅的朋友们不要拍我啊。我是有感而发,不针对茅的,我也是因为茅喜欢上越剧的呢。
她们还能回来么? 看看论坛的帖子,发现很多人都很喜欢已经离开越剧舞台的何英,何赛飞还有颜佳!我也很喜欢她们,特别是颜佳,我喜欢她是她已经离开舞台了,现在只剩下遗憾和回忆了! 想当年君安、萧雅也是义无返顾的选择离开,现在不也回来了么,这是越剧的福音,我们这些戏迷的福音! 所以我在想,三位仙子还能不能回来啊,想想我们这些殷殷期待的戏迷呀! 哎!知道这个想法是不太可能实现了,不过真的很期待啊!
多好的演员咋就唱京剧去了呢? 这几天下载了了电视剧《舞台姐妹》看完,很不错的。虽然主角是梅婷(饰竺春花)和苏岩(饰邢月红),但是好象不是很出彩,倒是配角何赛飞(饰商水花)和史依弘(饰文秀竹)给我影响很深,看来戏曲演员还是对这种题材的角色把握得好啊,何赛飞是老本行演得好就不用说了,我一直都很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史依弘的,她在戏中演的越剧小生我觉得真的很有风流倜傥的感觉啊,了解了下史依弘也是一京剧名角,我很是觉得遗憾哈,这么好演员咋就去唱京剧了呐?改唱越剧得了!
喜欢越剧要从娃娃抓起! 呵呵,今天请了天假在家睡懒觉!小区有个幼儿园,大清早放歌把我给吵醒了,听着儿歌突发其想,如果把那儿歌改成戏曲(适量的),最好是越剧了,你说会不会培养出大量的戏曲迷甚至戏曲新星啊,大家都知道什么东西都是要从小培养的么,这戏曲也算国粹了,应该也算传统文化啊,把它请进幼儿园应该也不为过啊,大家说我的想法是不是有点傻?
就这样偷走我的心! 说实话,我是安徽人,从小受黄梅戏的影响比较深,也一直都比较喜欢黄梅戏,也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了越剧,喜欢超级喜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啦,是硬生生的把我的心给拽过来了呦!不过现在也还稀饭黄梅戏啦,不过要排第二去了!呵呵,是不是喜新厌旧撒?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