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的八达通🌟 Princess_梵
关注数: 75 粉丝数: 87 发帖数: 3,624 关注贴吧数: 79
香港优才历年获批数据,2020年有哪些办法提高成功率? 很多客户会问香港优才到底难不难? 申请的成功率高不高? 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可以申请到吗? 其实,优才计划的门槛并不苛刻,采取的是打分制,他们有一个综合评分表,最高分225,最低及格分数80分,理论上来说,只有分数达到80分就可以申请。 下面我们重点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获批率。 每年优才是有1000个名额限制的,每年成千上万宗申请,可每年都录不满。从入境处看近几年的优才获批数据:2015年获批208个;2016年获批273个;2017年获批411个;2018年获批555个;2019年来到874人,获批人数在逐年增长。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获批的人才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有504人,占91%;另外,來自加拿大、澳洲和美国的分別有6人、5人和4人,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内地人才占据优势。2018度获批数据 来源:入境处官网△ 而对申请者来说,如何提高优才成功率?才是他们迫切关心的问题。 每个申请人条件不同,谈论成功率当然要从每个申请人不同的case去分析。 银河君分析了历年众多的成功案例,总结出优才获批者基本都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01 本科以上学历 优才计划要求申请人至少是本科学历,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如拥有博士学位,或是拥有2个或以上硕士学位可以得40分。如果你是国际认可的知名院校毕业生则可直接加30分,加上了这个分数,会让申请人的竞争力大大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香港入境处对于学校排名判断是以四个全球大学排名表中最新排名为准(包括QS、上海交通大学 、泰晤士高等教育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四个全球大學排名表)。所以原先位列榜单的名校,如果在最新更新的一次世界名校排名中被挤下去了,申请人将无法获得额外加分。 02 对口专业 如果专业更符合香港需求,获批率也要更高。如果不是,在申请时,竞争力就会大大降低。 那么问题来了,入境处究竟偏爱哪些行业人才呢? 从近两年的获批数据看,除了金融及会计服务、资讯科技及电讯、学术研究及教育等行业香港入境处比较看重外,建筑、工程、商业及贸易、艺术及文化、法律服务等行业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入境处的青睐。2018度获批数据 来源:入境处官网△ 当然,入境处对人才的偏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2018年8月28日,港府首发了一份“人才清单”,详细列出香港目前急需的11类人才。同时申请人的专业如符合“人才清单”的范畴,则可以在综合计分制下甄选打分中额外加30分。这意味着,一旦获得这30分,你在竞争配额中就有很大机会胜出。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人才清单”11项专业,来源:香港01△ 03 国际工作经验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对拥有国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是很欢迎的。如果拥有不少于2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的国际工作经验,可额外获取15分,这说明了拥有国际工作经验是很受青睐的。04 资料丰富齐全 优才计划申请过程中,所需的证明资料是比较多的,准备好齐全的资料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文件资料必须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把你要展现给入境处看的高净值人才的个人形象体现出来。 05 专业机构协助 在优才计划申请当中,申请人即使是分数刚过及格线也并非就没有希望,也不是分数很高就一定能成功。因为优才打分只是一道滤网,帮入境处初步筛选出合资格的申请人,最终能否获批,还得看申请人的综合条件。 申请过程涉及很多主客观因素和变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申请人最初选择DIY都申请失败的原因。为什么要找专业机构? 因为专业的海外服务机构有更丰富的成功案例和申请经验,不仅对申请人的材料准备更充分,在申请过程中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补件)也会更有把握。一家专业靠谱的机构,是确保申请人省时省心省力、提高申请成功率的保障。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有兴趣,不妨点击链接测试一下,30秒即可知道你适不适合香港身份: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8210102&urlrefer=accbf8f71bee540dcab9c49518c3bc0e
月入8万港元!通过这种方式去香港拿高薪 办理香港身份项目中,经常用到的有这3种; 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优才) 还有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专才) 以及香港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科才)相比已实施十几年的优才、专才,18年新出的科才算是比较新的政策,大家在规划香港身份确定项目时,对科才的疑问也会多一些。 比如,我经常被问到: 科才专才有啥不同? 哪些人比较适合科才? 目前申请情况是怎么样的? …… 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不要慌!今天为你一一解答! 01 目前科才申请什么情况? 科才18年推出,经过近2年的时间,目前成效如何?这也是大家问到较多的一个问题。 据香港创新及科技局最新资料,截止2019年2月底,创科署共接获 226个申请,已批出225个配额予38间合资格的科技公司/机构;入境事务处则共接获 50个签证/进入许可申请,40个已获批准。 想必有人会问,获批的人有什么特征呢? 别急,往下看! 根据政府公布的资料,目前获批“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签证的40位科技专才中,22人来自内地,亚洲其他地区、欧洲、美洲、澳洲分别有9人、4人、3人、2人。(来源:入境处) 其中,有20人的每月薪酬介于2万-4万港元以下,4万-8万港元的16人,还有4人的月薪超过8万港元。(来源:入境处) 从专业来看,其中13人为金融科技类专才,材料科学、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其他专业亦有专才获得签证。(来源:入境处) 虽然,2020年一季度的科才获批数据未出,但我们不难预测,随着港府放宽了科才申请条件,令科技人才入境将更加便捷!(详情请看这篇:香港“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放宽申请条件,这13类人才的机遇来了!)同时,在港府越发求贤若渴的情况下,申请人次也将迎来井喷式上涨! 02 科才&专才最大区别在哪? 首先来看科才计划的定义,是香港政府为合资格的科技公司与科技机构之申请人设立的输入海外及内地人才的来港方式,使他们可在港从事研发型工作。 科才计划适合持有全球Top100高校指定学科学位的人士及内地科创企业企业家,领域涵盖13个范畴,即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网络安全、数据分析、金融科技、材料科学及机械人技术、5G通讯、数码娱乐、绿色科技、集成电路设计、物联网以及微电子。(来源:摄图网)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专业在上述13个范畴内,申请科才香港是非常欢迎的! 至于两者区别,科才与专才类似,它需要由公司申请配额!但与专才不同的是,公司根据“科才计划”提出申请时,只需在申请配额阶段证明在本地招聘困难,而不用每次签证申请时都提交招聘困难的理据。 此外,由于聘用公司的资格在配额申请阶段时已获审核,因此根据科才计划提交签证/进入许可申请时,入境处在收到全部所需文件后,再快两周审批完成!要知道,专才申请最快也需要4周!光速审批也是科才受欢迎原因之一!(香港科技园,来源:香港01) 目前正是申请科才的大好时机!有意前往香港创业就业的科技人才们,你们准备好申请了吗?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81901&urlrefer=96170162d12743a8da10c74c64ce2b24
现在去香港留学还有优势吗? 前几天,有位大学生问我,他以后想要到香港工作生活,所以研究生阶段需要考虑,究竟是想去英国读书再回港,还是赴港留学一步到位。我的建议是:一步到位。 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香港学位含金量高; 第二,接触优质华人人脉圈的概率更大; 第三,拥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视野; 第四,受国际形势所带来的不利因素较小; 第五,更容易赴港定居。 接下来,我就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直接去香港读研会更好。 01 香港学位含金量高 理性思考,港大、中文、科大的学术水平属于世界一流,QS世界前100排名不跌反升,另外纯英语教学环境也能保证国际化的上升空间。 香港高校课程侧重小组协作,实行走班制、选课制。每个学生每学期会有五至六个不同的班级,学生不得不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久而久之,小组协作能力便提高许多。 小组协作能力恰好是职场中最需要的软技能之一,这会让你步入职场之后,轻松适应社会环境。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港校在香港的社会认可度更高。 由于英美澳等地的留学生质量良莠不齐,了解行情的人知道不同层次的学校收生标准天差地别,而不了解行情的人则会把留学生当作整个群体。 所以英美澳留学生的整体印象,在社会上并不高。而你在港校读书,出身即名片,香港社会对港校学历的整体认可度较高,能够给你的机遇也就越多。 02 接触优质华人人脉圈的概率更大 自从97年以来,每年从内地赴港读书的人数逐年增加,而从内地赴港留学的人群中,大多都是较为“精”的人。 从家境、才华、学习能力等方面来说,香港留学生的综合水准普遍较高,又保留了一定的中国属性。他们同样是在内地长大的,与你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你们也更有可能成为一生的挚友。 另外香港local也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普通话,在年轻人中语言交流不成问题,你的圈子也不会受到限制。 港校能带来丰富以及综合实力雄厚的人脉圈层,这对于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好的人脉圈层不仅能拓宽个人思路,还能对日后的事业起到促进作用。 未来中国崛起,少不了香港这个重要的世界窗口加持,毕竟香港有着天然的“一国两制”优势,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可动摇。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积攒下优质香港人脉圈有利无害。 03 拥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视野 香港是中西结合的地方,香港的国际视野是立足于亚洲思想文化的国际视野。相比于欧美等地的国际视野,港澳的国际视野更能对华人的发展有利。 同时,香港也更像是中西的完美连接点,香港留学生能更好的吸收中西文化的长处,了解中西文化的短处,以及能够更好的统筹规划自己的未来。 04 受国际形势所带来的不利因素较小 以最近新冠肺炎为例,英美澳等地疫情爆发更加严重,飞机停运,回国十分困难。 而香港留学生回内地则非常方便,虽然也要入境隔离,但直接搭地铁巴士就能回到深圳,飞机也可以直达内地其他城市。 05 更容易赴港定居 从英国回港申请身份,需要从0开始申请,留学年限还能计算到永居7年以内,更快获得永居身份。 考虑长远一点,未来家庭的医疗、教育等重大课题,早一步在香港定居,就能早一步享受。 拿到香港永居后,除了留居香港,还有两个额外的选择: 一是继续向外发展,利用香港护照免签直飞16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商务自由,也能拥有更多的事业机会; 二是回内地发展事业,上面也提到了国内发展迅猛,其实有不少赴港工作一段时间的人,都会考虑回内地盘活市场。 拥有香港身份的话回内地也很方便,内地许多一线城市都有给香港人相当优待的福利政策,包括买房、低个税、学位等切实优惠,可以说是享受“超国民”待遇。 既然未来是打算赴港定居,而不是留在英国的,那么早一步取得香港永居,也会对人生的节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 总结一下,每个人留学的目的不同,有人是为了提升学历,给自己的学历镀金,有人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和个人发展,也有人是为了留在留学地。 如果你的最终目的是赴港工作,拿到香港永居身份证,开启海外新生活,那么我会建议你直接“一步到位”申请港校,早申请,早享受! 想要通过香港留学更新职业前景或利用香港身份打开人生新局面的,可以点击链接试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60.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20081802&urlrefer=1f855792578936f3a04518b302ba7905
“中国终于出手了,这三类人或将永久失去中国国籍” 近几天,网络有个奇怪的现象——【中国终于出手了】成为了搜索热词。 其实,与“中国终于出手了”相关的“新”闻,应当是3月下旬在抖音上传播的“某节目要求中国为新冠疫情赔偿美国”。按理说,搜索热度某程度上代表网民关注方向,【中国终于出手了】成为热词那便是热词呗。但怪就怪在,在搜索平台排名更高的却是“旧”闻——关于中国不允许双重国籍的讨论。各位不要被热词误导了! 中国不允许双重国籍,是一直都按国家法规执行的,不是憋了很久才有动作的事,所以不是“终于出手”。 不过,既然双重国籍问题再一次引起了那么多关注与疑问,那就好好解释一下吧。 一、热搜网文说了什么 《中国终于出手了,这三类人或将永久失去中国国籍》,这篇网文指的“第1类”和“第3类”就是用普通人的说话口吻复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第三条、第八条、第九条。 原文表述是这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1980年9月10日已经发布,其中第三条、第八条、第九条原文分别是: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第八条 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第九条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需要注意的是,看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全部条文,里面并没有直接写出网文所指的“第2类”。 那么,外国人拿到中国国籍后违法,会不会取消其中国国籍? 这就要看看: 第十四条 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九条规定的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办理申请。 第九条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九条和第十四条,外国人拿到中国国籍后违法,会不会取消其中国国籍?答案是——要申请!不主动申请,不会取消其中国国籍。 这也是前阵子相关话题讨论热烈的原因。 不过,这不是本文解说的重点。 而让这篇网文登上热搜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网民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办理了其他国家、地区的身份,我和我孩子的国籍、护照、签证、旅行证件会有什么影响? 二、国籍与身份 对于办理了其他国家和地区身份的人,谈及国籍与身份,最常用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四、五、九条(这里重点看第四、第五)。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第四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五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九条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而这部分拥有其他国家和地区身份的中国公民,如果在国外生了小孩,小孩子的国籍认定可以查阅中国领事馆相关要求。 例如,各位可以参考一下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的说明。表格信息来源: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anchester.chineseconsulate.org%2Fchn%2Fpassport%2Fhz%2Ft1639536.htm&urlrefer=4627133822384899841aca625df486ae 这里补充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上没明文说的——第九条加入外国国籍自动丧失中国国国籍的同时,中国护照是不能用的,不要到要使用证件才大喊“糟糕”。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8170102&urlrefer=86935ffb49cb1b970500f8af02db9379
北大拒招高考状元,却录取外籍生,靠“身份”升学可这样操作! 高考成绩公布后,大家都在为江苏省“最惨的高考状元”白湘菱无缘清华北大等众多知名985高校,而打抱不平时,另一则新闻更是让大家瞠目结舌—— 一个土生土长的福建女孩郑楒婷由于是阿根廷国籍,而被北京大学法学院预录取。 难道十年寒窗真不如一纸外籍吗?一直在福建上学的女孩,凭外籍上北大 这则“法学院预录取”发布自北京大学国际合作留学生办公室,而这位被幸运的学生叫郑楒婷,她通过2020年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本科生入学考试”获得了预录取资格!这位郑同学,小学就读于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初中就读于连江启明中学,高中就读于连江黄如论中学,完全跟普通福建学子的升学路径无异。 然而,据报道,郑楒婷的父母曾在海外工作,因此她也加入了阿根廷国籍。正是因为外籍的身份,让这份喜报饱受争议。 一个是全省高考文科最高分,一个是小县城的外籍生,北京大学拒绝前者却接纳后者,一时间,外籍学生低门槛入读我国高等学府再次引来争议——郑楒婷的录取,合规吗? 合法合规的外籍升学之路 其实,像郑楒婷这样的外籍学生有不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国际班也曾创造高中阶段升学奇迹,全班35名留学生,32人入读清华北大,3人入读中国人民大学,名校录取率100%。这35个外籍遍布全球,但他们都是中国面孔。在国际班,汉语沟通无障碍。 一般来说,各大高校都有留学生申请的官方通道,具体要求因校而异。以清华大学为例,满足以下条件的外籍学生,就可以申请入读: 1. 学习成绩优良,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相当于中国高中的毕业学历 2. 年满18周岁;未满18周岁的,提交《在华监护人公证书》 3. 提供高中成绩单、高中毕业证、国际通行考试的成绩、其他一些证明材料 4. 汉语水平达到HSK汉宇考试五级(含)以上,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 尤其是最后一项“汉语水平达到HSK汉宇考试五级”的要求,让那些身在中国却披外籍的学生在参加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的外籍学生本科入学考试时,更有优势。 况且,2020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各大高校,都取消了2020年外籍生入学笔试,改为面试审核。有些特别优秀的国际学生甚至连面试都免了。 相比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郑楒婷等外籍生入读国内名校真的太轻松了! 但,这样的捷径还可以一直走下去吗? 教育部政策收紧,这是最后的“郑楒婷” 很多网友对郑楒婷被北京大学录取有争议,认为不合规,依据是:根据教育部的新规,郑楒婷的情况并不符合在国外居住的规定,不符合外籍生的入学条件。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确实发布了关于国际留学生的新规,下面请大家跟小帮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新的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五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自2021年起,其申请作为国际学生进入我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除符合学校的其他报名资格外,还应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截至入学年度的4月30日前)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外国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以入境和出境签章为准)。 祖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移民并获得外国国籍后申请作为国际学生进入我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应满足本通知第一项要求。 高等学校应当严格依法审查国际学生申请入学的国籍身份和报考资格,对于国籍身份存疑的,应主动向当地设区市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核查确认申请人的国籍身份情况。 高等学校可在本通知的基础上,制定本校的规定,对国际学生申请入学的身份资格作出进一步要求。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通知转发至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招收国际学生的高等学校。 本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009年11月16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外来〔2009〕83号)同时废止。 本通知最终解释权归教育部所有。 没错,按照新规,郑楒婷是不符合“最近4年(截至入学年度的4月30日前)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这一条规定的,但请注意,新规是2021年1月1日起实行,也就是说,今年北京大学录取郑楒婷的操作是完全符合规定的。 只是以后再想通过这种更换国籍的方式申请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门槛更高了,除了要求有外国国籍,还有国外实际居住等要求。郑楒婷确是最后一届“幸运儿”。 不过,想要绕开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其实不一定要外籍。 香港身份,不受国籍争议 有香港身份的学子目前在内地享有的优势完全不受影响,而且国籍也无法诟病。 现时,香港身份的学生要入读内地高校的本科课程,主要有免试招生计划、华侨生联考两大途经。 免试招生计划 凭香港DSE成绩 122所内地高校接受香港学生的免试申请,覆盖了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等优质学府,而且DSE考题比起高考相对简单。图源:香港考评局 华侨生联考 136所学校本科线低至400分 华侨生联考,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考试,也是港澳台侨学生报考中国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 华侨生联考试题的难度要远远低于内地普通高考而且平均比内地普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低100分-200分。最低400分就可以上985、211一本院校,二本300分,艺术类200分,且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香港身份作为教育投资,将是家长为孩子准备的最宝贵的财富。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8130102&urlrefer=eab7b0735d9c70651d20c38cfe96f16c
北大拒招高考状元,却录取外籍生,靠“身份”升学可这样操作! 高考成绩公布后,大家都在为江苏省“最惨的高考状元”白湘菱无缘清华北大等众多知名985高校,而打抱不平时,另一则新闻更是让大家瞠目结舌—— 一个土生土长的福建女孩郑楒婷由于是阿根廷国籍,而被北京大学法学院预录取。 难道十年寒窗真不如一纸外籍吗?一直在福建上学的女孩,凭外籍上北大 这则“法学院预录取”发布自北京大学国际合作留学生办公室,而这位被幸运的学生叫郑楒婷,她通过2020年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本科生入学考试”获得了预录取资格!这位郑同学,小学就读于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初中就读于连江启明中学,高中就读于连江黄如论中学,完全跟普通福建学子的升学路径无异。 然而,据报道,郑楒婷的父母曾在海外工作,因此她也加入了阿根廷国籍。正是因为外籍的身份,让这份喜报饱受争议。 一个是全省高考文科最高分,一个是小县城的外籍生,北京大学拒绝前者却接纳后者,一时间,外籍学生低门槛入读我国高等学府再次引来争议——郑楒婷的录取,合规吗? 合法合规的外籍升学之路 其实,像郑楒婷这样的外籍学生有不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国际班也曾创造高中阶段升学奇迹,全班35名留学生,32人入读清华北大,3人入读中国人民大学,名校录取率100%。这35个外籍遍布全球,但他们都是中国面孔。在国际班,汉语沟通无障碍。 一般来说,各大高校都有留学生申请的官方通道,具体要求因校而异。以清华大学为例,满足以下条件的外籍学生,就可以申请入读: 1. 学习成绩优良,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相当于中国高中的毕业学历 2. 年满18周岁;未满18周岁的,提交《在华监护人公证书》 3. 提供高中成绩单、高中毕业证、国际通行考试的成绩、其他一些证明材料 4. 汉语水平达到HSK汉宇考试五级(含)以上,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 尤其是最后一项“汉语水平达到HSK汉宇考试五级”的要求,让那些身在中国却披外籍的学生在参加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的外籍学生本科入学考试时,更有优势。 况且,2020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各大高校,都取消了2020年外籍生入学笔试,改为面试审核。有些特别优秀的国际学生甚至连面试都免了。 相比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郑楒婷等外籍生入读国内名校真的太轻松了! 但,这样的捷径还可以一直走下去吗? 教育部政策收紧,这是最后的“郑楒婷” 很多网友对郑楒婷被北京大学录取有争议,认为不合规,依据是:根据教育部的新规,郑楒婷的情况并不符合在国外居住的规定,不符合外籍生的入学条件。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确实发布了关于国际留学生的新规,下面请大家跟小帮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新的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五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自2021年起,其申请作为国际学生进入我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除符合学校的其他报名资格外,还应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截至入学年度的4月30日前)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外国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以入境和出境签章为准)。 祖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移民并获得外国国籍后申请作为国际学生进入我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应满足本通知第一项要求。 高等学校应当严格依法审查国际学生申请入学的国籍身份和报考资格,对于国籍身份存疑的,应主动向当地设区市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核查确认申请人的国籍身份情况。 高等学校可在本通知的基础上,制定本校的规定,对国际学生申请入学的身份资格作出进一步要求。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通知转发至本行政区域内所有招收国际学生的高等学校。 本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009年11月16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外来〔2009〕83号)同时废止。 本通知最终解释权归教育部所有。 没错,按照新规,郑楒婷是不符合“最近4年(截至入学年度的4月30日前)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这一条规定的,但请注意,新规是2021年1月1日起实行,也就是说,今年北京大学录取郑楒婷的操作是完全符合规定的。 只是以后再想通过这种更换国籍的方式申请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门槛更高了,除了要求有外国国籍,还有国外实际居住等要求。郑楒婷确是最后一届“幸运儿”。 不过,想要绕开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其实不一定要外籍。 香港身份,不受国籍争议 有香港身份的学子目前在内地享有的优势完全不受影响,而且国籍也无法诟病。 现时,香港身份的学生要入读内地高校的本科课程,主要有免试招生计划、华侨生联考两大途经。 免试招生计划 凭香港DSE成绩 122所内地高校接受香港学生的免试申请,覆盖了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等优质学府,而且DSE考题比起高考相对简单。图源:香港考评局 华侨生联考 136所学校本科线低至400分 华侨生联考,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考试,也是港澳台侨学生报考中国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 华侨生联考试题的难度要远远低于内地普通高考而且平均比内地普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低100分-200分。最低400分就可以上985、211一本院校,二本300分,艺术类200分,且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香港身份作为教育投资,将是家长为孩子准备的最宝贵的财富。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8130101&urlrefer=df7fc09b2ec491b32a843a2eda38614a
特殊情势下,我为什么还要去留学? 伴随着COVID-19带来的差旅受限、活动取消、贸易受阻等,全球化或将在2020年遭遇严峻打击。在此背景下,大家都面临着诸多不易。 此时此刻,如果我说「我是内地的香港留学生」,应当也会有人惊讶,「怎么就去香港了呢」。在2019年以前,港校留学生某种程度上是众人眼里的香饽饽,而在2019年后半年的时间里,香港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今再有疫情增负,香港这片土地甚至可以用「危险」来形容。 这么难,为什么我还要坚持香港留学?No.1 研究生学历依旧「稀有」 在今天这个时间点看内地人是否该去香港留学,关键倒不在于香港近半年来的动荡,因为一个留学国家/地区的政经情况,难免有波动的时候(比如,英国脱欧)。 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现在留学与否,更多考虑的是课程质量和时间价值。 尽管身边申请硕士学位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近6年国内本、硕、博学历毕业学生数告诉我,硕士还是属于「稀有物种」。图源: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中心 其实香港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发展。好的学校背景能换一张更好的入场券。 而我在看到校方对研究生的态度时,更坚定了香港留学的选择。 No.2 内地生是硕士资源「受益者」 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of Grants Committee)在2018年初发布的报告,香港各大高校研究生群体中,80%为非本地生源,而其中来自内地的研究生可能占了7成。 面授变网授,面试变网试,学校的安排也是无奈之举。 但校方也为之投入了极大精力和资金,受惠的研究生群体,多是内地生。 例如,香港科技大学为了让学生都能使用教学软件,买许可证、拓宽网络,仅仅是软件就花了1000万港币。 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千名讲师、教授以及系所200名员工受训学习线上教学。他们没有采用事先录制的影片,而是坚持照排课时间直播,就是重视课堂互动。香港城市大学教授Christian Wagner为老师提供网上学习的训练 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袁国杰也以自身经验表示,线上教学要改变上课节奏、做好课堂管理,教师会比平常上课花2-3倍心力。 他全班5位学生都不在香港(遍布山东、重庆、厦门等),师生6人距离加总超过1万公里,但学生即时发问,老师送出测试简讯,互动比以前更频繁。香港城市大学袁国杰教授和学生线上讨论 No.3 港校优势01 性价比高的投资 「反正我来香港读研的花销,毕业一年后就都回来了」。 大家说香港性价比高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近年来,为鼓励更多不同国家的学生来香港留学,香港政府推出了一些举措。 比如,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提供了40个全额奖学金,资助20位本科生,及20位研究生进入香港的大学学习。 在香港硕士学历群体中,工程行业和资讯科技行业位于较高区间,在15000-17000港币,人力行政、财务会计、市场拓展等行业在14000港币左右。02 国际认可的学术实力 据最新发布的2020 QS世界大学排名,除了香港大学保持世界第25的排名没变之外,香港其他高校排名都有上升。港校不仅综合排名好,有些专业更是国际前列。比较为大众熟知的金字招牌——金融、商科、法律、计算机和医学的相关专业。 我就用几组数据说话(2020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 香港大学:牙科全球第4,教育学第7,法学第19,传媒第25,医学第34;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传媒全球第15,计算机第30,法学和医学第43; 香港科技大学:商科全球第16,会计和金融第20,计算机专业第26; 可以说是表现瞩目。 而且,香港院校所有教职均面向全球公开招聘,教师在6年任期结束后,根据工作表现(科研,教学等),通过严格考评方可获得终身教职,保障了高水准的师资力量。03 中国(华人)特色 由于文化原因,香港高校吸引了大批的华人教授,来自香港、内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 虽然香港高校的官方教学语言为英文,但师生不会把港校和美英澳等地高校混起来,因为它们带着浓厚的中国(华人)特征。 例如,科技大学与理工大学均有能招收研究生的中国文学系,城市大学有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文大学有中国文化研究所。 此外,各大港校在与内地的科研及教育合作上,也非常活跃: 比如港大有5个国际重点实验室,6间大学(城大, 港大,浸会,科大,理大, 中大)在深圳开设了独立的研究院,中大在深圳建立了分校,科大在广州南沙的分校已启动,城大也在筹备东莞校区。 04 研究生课程学制短 纵观各国的研究生课程,只有香港、英国的学制比较短,只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一般很多留学生都提前修完学分,一年毕业。学制短意味着什么?就是读研费用,总体会降低很多,省时省钱。对于不打算从事研究工作、职业规划非常明确的申请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 总结一下:香港高校的学术实力,虽然不像哈佛、MIT之类达到国际顶尖,但称国际一流应该名至实归;从其特征来看,既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色,也不失对于中国文化及中国背景的关注。 其实,2020年很难,为何我还要坚定地拥抱这个世界? 留学投入得到的是长期的回报,最重要的收获是认知的改变。只有去经历才会发现不同的精彩,对人生的定义和理解才会更多样化。 香港这个地方,曾安然渡过了不少风浪,我相信这一次香港可以再一次顺利走出困境。想要通过香港留学更新职业前景或利用香港身份打开人生新局面的,可以了解一下银河的留学服务哦: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galaxy-immi.com%2FSubjectm%2FHKMBA.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81202&urlrefer=2c3d52513a938dfa7aedcd7ab7139bf7
特殊情势下,我为什么还要去留学? 伴随着COVID-19带来的差旅受限、活动取消、贸易受阻等,全球化或将在2020年遭遇严峻打击。在此背景下,大家都面临着诸多不易。 此时此刻,如果我说「我是内地的香港留学生」,应当也会有人惊讶,「怎么就去香港了呢」。在2019年以前,港校留学生某种程度上是众人眼里的香饽饽,而在2019年后半年的时间里,香港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今再有疫情增负,香港这片土地甚至可以用「危险」来形容。 这么难,为什么我还要坚持香港留学?No.1 研究生学历依旧「稀有」 在今天这个时间点看内地人是否该去香港留学,关键倒不在于香港近半年来的动荡,因为一个留学国家/地区的政经情况,难免有波动的时候(比如,英国脱欧)。 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现在留学与否,更多考虑的是课程质量和时间价值。 尽管身边申请硕士学位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近6年国内本、硕、博学历毕业学生数告诉我,硕士还是属于「稀有物种」。图源: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中心 其实香港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发展。好的学校背景能换一张更好的入场券。 而我在看到校方对研究生的态度时,更坚定了香港留学的选择。 No.2 内地生是硕士资源「受益者」 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of Grants Committee)在2018年初发布的报告,香港各大高校研究生群体中,80%为非本地生源,而其中来自内地的研究生可能占了7成。 面授变网授,面试变网试,学校的安排也是无奈之举。 但校方也为之投入了极大精力和资金,受惠的研究生群体,多是内地生。 例如,香港科技大学为了让学生都能使用教学软件,买许可证、拓宽网络,仅仅是软件就花了1000万港币。 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千名讲师、教授以及系所200名员工受训学习线上教学。他们没有采用事先录制的影片,而是坚持照排课时间直播,就是重视课堂互动。香港城市大学教授Christian Wagner为老师提供网上学习的训练 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袁国杰也以自身经验表示,线上教学要改变上课节奏、做好课堂管理,教师会比平常上课花2-3倍心力。 他全班5位学生都不在香港(遍布山东、重庆、厦门等),师生6人距离加总超过1万公里,但学生即时发问,老师送出测试简讯,互动比以前更频繁。香港城市大学袁国杰教授和学生线上讨论 No.3 港校优势01 性价比高的投资 「反正我来香港读研的花销,毕业一年后就都回来了」。 大家说香港性价比高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近年来,为鼓励更多不同国家的学生来香港留学,香港政府推出了一些举措。 比如,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提供了40个全额奖学金,资助20位本科生,及20位研究生进入香港的大学学习。 在香港硕士学历群体中,工程行业和资讯科技行业位于较高区间,在15000-17000港币,人力行政、财务会计、市场拓展等行业在14000港币左右。02 国际认可的学术实力 据最新发布的2020 QS世界大学排名,除了香港大学保持世界第25的排名没变之外,香港其他高校排名都有上升。港校不仅综合排名好,有些专业更是国际前列。比较为大众熟知的金字招牌——金融、商科、法律、计算机和医学的相关专业。 我就用几组数据说话(2020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 香港大学:牙科全球第4,教育学第7,法学第19,传媒第25,医学第34;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传媒全球第15,计算机第30,法学和医学第43; 香港科技大学:商科全球第16,会计和金融第20,计算机专业第26; 可以说是表现瞩目。 而且,香港院校所有教职均面向全球公开招聘,教师在6年任期结束后,根据工作表现(科研,教学等),通过严格考评方可获得终身教职,保障了高水准的师资力量。03 中国(华人)特色 由于文化原因,香港高校吸引了大批的华人教授,来自香港、内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 虽然香港高校的官方教学语言为英文,但师生不会把港校和美英澳等地高校混起来,因为它们带着浓厚的中国(华人)特征。 例如,科技大学与理工大学均有能招收研究生的中国文学系,城市大学有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文大学有中国文化研究所。 此外,各大港校在与内地的科研及教育合作上,也非常活跃: 比如港大有5个国际重点实验室,6间大学(城大, 港大,浸会,科大,理大, 中大)在深圳开设了独立的研究院,中大在深圳建立了分校,科大在广州南沙的分校已启动,城大也在筹备东莞校区。 04 研究生课程学制短 纵观各国的研究生课程,只有香港、英国的学制比较短,只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一般很多留学生都提前修完学分,一年毕业。学制短意味着什么?就是读研费用,总体会降低很多,省时省钱。对于不打算从事研究工作、职业规划非常明确的申请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 总结一下:香港高校的学术实力,虽然不像哈佛、MIT之类达到国际顶尖,但称国际一流应该名至实归;从其特征来看,既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色,也不失对于中国文化及中国背景的关注。 其实,2020年很难,为何我还要坚定地拥抱这个世界? 留学投入得到的是长期的回报,最重要的收获是认知的改变。只有去经历才会发现不同的精彩,对人生的定义和理解才会更多样化。 香港这个地方,曾安然渡过了不少风浪,我相信这一次香港可以再一次顺利走出困境。想要通过香港留学更新职业前景或利用香港身份打开人生新局面的,可以了解一下银河的留学服务哦: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galaxy-immi.com%2FSubjectm%2FHKMBA.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81201&urlrefer=e1957fb3a8a2230743d318a0147f5bff
炸了!美国移民暂停,香港身份如何快速办理? 4月,特朗普发的一条推特炸了!引起全球关注。特朗普宣称要“叫停所有人移民美国”? 推特原文是这样的:“鉴于无形的敌人袭击,为保护我们伟大美国公民的工作需要,我将签署一项行政命令,暂停所有美国的移民。” 这里“无形的敌人”推测应该是指新冠病毒。特朗普表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美国公民的就业机会。 若该行政令签署成功,这将成为美国史上首次禁止所有移民的政策,但目前关于此命令的具体细节还未公布。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统计,从1980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人获得美国绿卡的人数总计为163.0938万人,平均每年约有5万中国人拿到美国绿卡,其中也包括通过技术移民的中国精英。 而今美国因为要保住自己国家的就业岗位,突然宣布禁止所有移民政策,对从其他国家移民的人影响真的很大。 银河君之前就说过,疫情爆发之后,由于西方国家的各种骚操作,很多人都不咨询外国移民了,开始转而关注国内的香港身份。 香港身份同样可以解决一系列身份局限的难题,例如海外资产配置、生意往来、货币自由、财富免税继承,以及子女的精英教育、医疗养老、全球多国免签等问题。 毕竟香港和内地同属于中国,一脉相承,长期保持密切往来,即便需要隔离14日,也绝对不会发生“断绝往来”的荒唐事,那么目前有哪些快速办理香港身份的方法呢? 01 获批最快:专才入境 专才入境计划,就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一般3-6个月即可获批,获批后可带配偶及18岁以下未婚子女一同前往香港生活。 【申请条件】 年龄:申请人年满18周岁; 学历:申请人具有良好教育背景,持有有关范畴的学士学位,但在特殊情况下,具备良好的技术资格、经证明的专业能力及/或备有文件证明的有关经验和成就亦可予接受; 资产:个人申请10万人民币以上,全家20万人民币以上的资产证明; 品行:无犯罪记录及不良入境记录; 岗位要求:香港确实有该职位空缺,申请人须已确实获得聘用,且从事的工作须与其学历或工作经验有关,该工作不能轻易觅得本地人担任; 行业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经验和成绩。 02 条件最宽:优才入境 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简称优才计划。申请这个计划没有雇主要求,也没有行业限制,申请资料简单,申请流程快,9-12个月可到港定居,家人可随同。 【申请条件】 年龄:主申请人年满18周岁; 学历:学士或以上学位,或拥有良好专业技能、文件证明的行业成就; 资产:单人至少10万元的资产证明,全家20万元以上的资产证明; 品行:无犯罪记录及不良入境记录; 语言:良好中文(普通话或粤语)或英文能力; 打分:申请人需选择综合计分制或成就计分制中的一项来获得合格分数。(综合计分制满分225,达80分即符合申请资格)。 03 最新热门:留学入境 近来还有一种热门方式就是香港留学,尤其1年制硕士留学,成为不少成功人士进修、以及家庭太太的好选择,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取得香港身份,让孩子享受优质的香港教育资源,也为孩子的高等教育阶段铺路。 【申请条件】 申请人持有国内教育部认可的本科或以上学历、英语成绩良好。(条件优异者可放宽至大专学历) 04 最稀缺人才:科才入境 香港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简称“科才”,是香港为吸纳海外和内地科技人才,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的特别计划,相当于“绿色通道”,只要满足申请条件,就会简化加快获批流程。 【申请条件】 学历:持有具特别认受性的大学所颁授的科学、科技、工程或数学(STEM)学科学位。具特别认受性的大学指「QS世界大学排名榜」、「伦敦时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榜」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又称「上海排名」)最新公布与STEM相关的排行榜上首100间大学; 行业:主要从事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机械人技术、数据分析、金融科技或材料科学的研发工作; 工作经验:持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无需工作经验,而持有学士学位者则须具备最少一年在相关科技范畴的工作经验;以及其薪酬应与本港类似职位现时的市场薪酬水平大致相若; 特殊情况:如不符合上述学历要求,但在特定范畴上具备良好技术资格、经证明的专业能力及/或有关经验和成就的科技人才,若备有文件证明,仍可基于充分的理据按个别情况予以考虑; 品行:无犯罪记录及不良入境记录。 05 历史最悠久:企业家入境 如果想在香港开设公司,首选这种入境方式,香港企业家入境计划无语言证书要求、亦无居住要求,3~6个月即可申办完成,开启事业的全新阶段。 【申请条件】 年龄:主申请人18周岁以上; 学历: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 身份:申请人已有海外身份或1年以上的海外居住经历; 语言:基本的中文或英文能力; 品行:无不良入境记录及犯罪记录。 上述几种方法,适合不同条件的申请人。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8040202&urlrefer=5329944508a1943152ef3e9e6727ce84
我的神,香港建筑工人月入高达16万? 昨晚我躺在床上刷抖音,看到一个会让人大半夜睡不着的视频……香港的建筑工人月入16万?一想到人家一个月工资就是我X个月的工资,我整个人就不好了! 心理强烈不平衡的我当下就决定,今天要来扒一扒这条信息究竟是真是假! 于是我翻到了同样是4月6号,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最新《2019年收入及工时按年统计调查报告》,拿起小本本对照起来…… 香港的建筑工作人员真的月薪16万吗? 真相马上揭晓,除了建筑工人,同时我还扒了餐饮业服务人员、司机保安等等常见的职业,还有一些很冷门的职业薪酬数据。 01 建筑工人 首先来看建筑工人,俗称“搬砖工人”,体力活,高风险,因为很少年轻人愿意做,劳动力缺乏,所以工资特别高。早在2016年,铁板钉钉,香港建筑工人已经成功实现月入16万的梦想,相当于不少内地年轻人一整年的工资。 而且这还真不是痴心妄想,一位香港人只要踏踏实实地干建筑,每天上班8小时,加班8小时,月末结算时算出来的工资。 香港的建造业工人从小工、中工到大工,共分为15个细分工种,2019年最新日薪从1250港币到2600港币不等。按照不加班,朝九晚五8小时,周末双休计算,每月平均按22天计算,月薪为27500港币到57200港币。 对比香港工资中位数18200港币,香港的建筑业工人没有一个是“拖后腿”的。如果光看数字还不够有实感的话,可以看看前几年的这张对比图,从上到下分别是香港、美国(中级)、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初级)、印度尼西亚、印度这几个国家地区的建筑工人薪资对比。香港的工资毫无疑问是最高的,简直是搬砖金字塔的塔尖。 不过香港的这份高工资也不算是太好拿的,更适合那些吃苦耐劳,能够承受巨大压力的人。 02 保安、服务员 香港的保安着装统一整洁,普遍有礼貌、服务态度好,通常是一些已经退休了,找份闲职补贴家用的阿叔老伯担任,是我们较为熟悉的香港形象之一,那么他们的工资水平又怎么样呢?2016年,曾有香港媒体采访8大高校,问询对应的工资情况,日薪最低为34.1港币,最高55.3港币,以该统计的30日出薪计算,每月工资在8184港币到13272港币之间。当年,香港的工资中位数为15500港币/月,作为闲职而言,亦可较好的补贴家用。 2019年,香港共有44800人从事保安一职,工资中位数为13600港币/月。保安和餐饮业的服务员工资相近,但餐饮业的从业人员是保安人数的5.2倍,有23.46万从业者。像保安、餐饮服务这类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随时可以上岗的工作,假若两个人组成的基层家庭,月收入也可以达到27400港币,只要肯做,完全不会饿肚子。 03 司机 银河君以前经深圳口岸过境香港,总会留意大巴椅背上的招聘广告,司机月薪2万琳琅满目,相信不少人有过同样的心情:香港的工资真高。 从以往的招聘信息来看,香港司机的工资确实不低,例如18年九巴在劳工署挂出的招聘公告:全职车长,每周工作6天,每天9-10小时,没有学历要求,每月固定薪资20000港币,医疗福利保险、津贴奖金福利另计。另外司机和家属还享受免费乘坐巴士的福利,每年亦有10天年假。 港铁列车车长则要求有中学文凭,需持有效驾驶执照,港铁会要求车长接受培训,之后每周工作42小时,每年有12天年假,有医疗保险。 薪资虽不如大巴司机高,初入职薪资约为13000港币,但收入会逐年增加,员工和家人可免费搭乘港铁。还有一种香港特色的叮叮车,电车车长按着固定轨道行驶,工资为1.2-1.4万元之间。跑货车的司机赚的钱就更多了,可以比普通司机多一倍。根据《薪资报告》,香港司机的工资中位数是19800港元,也跑赢了中位数。除了以上几个比较常见的基层岗位,香港还有一些职业的入职条件不高,但月收入都还不错,只是这些工作内容通常都被很多人嫌东嫌西,难以招到人入行。 04 攀树师 虽然香港周围都是高楼大厦,但是在一些偏远地方例如大屿山、西贡等郊区,还是有一大片山林存在。 加上近几年,香港人对于树林保育的关注度愈来愈高,“香港雇员再培训局”更陆续推出注册攀树师证书课程,协助学员考取攀树师资格。 他们的工作当然是要爬树,然后清理、修剪树枝、为树木除虫、维持树木健康成长等工作,相当于内地的“园林工人”。学历要求中三以上,最高薪酬可达6000港元一天,没看错,是一天。 05 肉类分割技术员 肉类分割技术员这么学术的名字?其实就是“猪肉佬”。 大家一听到猪肉佬这个名,一定已经有个“街市佬”的画像在你脑海中闪过。每天都要在湿滴滴的环境裡工作,很少年轻人愿意加入这个行业,导致严重缺乏人手。 所以业界才会把行业的名称改为“肉类分割技术员”来吸引新一代。学历无要求,月入2万以上,每天工时约9小时,收入又高又稳定。 06 海员 中学毕业就可以出海做海员,香港海事训练学院都有提供专业培训,新人可由见习船员做起,然后慢慢晋升为夜航员、大副、船长,前途无量。普通的夜航员可以月入2万,在船上还包吃包住,而通过晋级考试,成为大副月薪可高达3万,船长的起薪点则在4万左右,还有各类的津贴,月入5万是很常见的。 不过想成为船长一般都需要8-10年的时间,是一个熬出来的行业。 07 验尸房主任 香港卫生署下有一份另类的工作,就是验尸。月薪2-4万,主要工作是负责登记死者信息,向死者家属沟通相关事宜,协助法医预备和运送化验样本…… 想做这份工,最重要的不是学历,不是技术,不是吃苦,而是“够大胆”! 因为入职前就会有一个“能力倾向测试”,有前员工在FB透露,该测试要求应聘者从冰柜取出“特别”的尸体(很可能是局部身体),然后拿起死者的手,输入手带资料。 他还好心建议测试当天“不要吃太饱”,不过尸体太令人终生难忘,所以很多人都过不了这关! 平时我们看香港人,大多都很光鲜体面,像白领、金领、公务员这些职业都是主流,但同时也有很多接地气的小市民在这里努力生活。 其实不是说香港有多好,而是无论在哪座城市,只要自己肯努力,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份“好工”。 所以说人生没有不可能,月入16万,你我迟早都会有的!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8060102&urlrefer=ce60b8dec539684cea13d5ab10cb82cd
申请香港专才很难?掌握这7个要点就能轻松获批! 拿香港身份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除了香港优才计划之外,香港还有一项十分受内地居民喜爱的项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简称香港专才。 而作为最受欢迎的香港身份项目之一,香港专才计划自2003年首次推出以来,平均每年有上万宗申请,并且成功率8成以上。 申请香港专才,在一定程度上比香港优才门槛更低一些,所以从每年申请以及获批的人数来看,香港专才计划的占比是最大的。 对于香港专才计划,银河也收到了很多意向申请者的各类咨询,为此,我们整理了一些香港专才的常见问题。 1、什么是香港专才计划? 香港专才计划是港府为吸引一些具有认可资历的内地专业人才去香港工作,满足香港人才需要,提高香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出的计划。申请人必须拥有香港缺乏或无法即时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申请人必须为本地企业的日常运作及有关的行业做出贡献,以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该计划无配额限制,亦不限行业。 2、申请香港优才的条件是什么? 香港专才计划对申请人的专业实力、个人商业成就等条件没有要求,但需要申请人能够充分证明自己属于香港紧缺人才。以下是申请专才计划的3大条件: 1)已有香港雇主的聘用书; 2)学士或以上学位,或拥有良好专业技能; 3)良好中文(普通话或粤语)或英文能力。 3、香港的雇主公司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申请香港专才需要考察聘用公司是否具有聘用内地人的资质,包括行业贡献、纳税额以及聘用本地人数等。 雇主公司必须是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并且有实际运营和税务记录。除此之外,雇佣你的公司还必须出具证明,你在配合公司的运作和研究需要时,发挥出了一定的或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提升、促进了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竞争力等。 4、什么人适合申请香港专才? 香港专才,顾名思义,指“专门指定”的人才。 这些“人才”可以是香港稀缺行业的人才,也可以是拥有丰富工作和管理经验的人才。 从银河以往众多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申请人只要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在香港找到聘用自己、并且有一定实力的公司企业,大多数都能成功获批。 5、香港专才被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申请人所在公司状况不满足申请要求。雇主公司无实际运营、规模小、营收少以及属于传统行业,都对成功率有很大影响; 2)申请人无法证明其在公司具有特定或不可替代的作用; 3)申请人递交的材料无法充分证明其属于香港的稀缺人才。 6. 香港专才也能全家获香港身份? 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的说法,通过专才在港就业的申请人,其配偶以及18岁以下未婚子女可以作为受养人来港定居,子女可接受当地教育,配偶在符合一定条件后可合法工作。 因此,香港专才同样可以实现一人申请,全家获得香港身份的愿望! 7、能否自聘然后申请香港专才? 可以自聘——只要符合专才计划的审批资格,你就可以提出申请,到香港参与公司的运作。 但入境处依然会按照专才计划的审批资格,来处理申请。 综上所述,申请人只要专业与岗位对应,又有香港雇主聘用书,申请香港专才就稳扎稳打了。 但香港的人才需求是日新月异的,想要顺利获批,一个专业的机构会为你规划最适合的方案,专业的律师和文案团队也会为你的申请加持。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8070102&urlrefer=927758bd2bac491ec8e2c1d328a5c5cf
多地发布通告,持海外护照和绿卡将被注销户口!香港身份又要火 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10年一次,这次相较上一次2010年时,移民移居的人多了,拿岛国护照的也多了,新个税法下也有了“弃籍清税”规定…… 那么这些人的户口会否被“强制注销”? 多地通告入外籍、国外定居注销户口 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将在11月1日开始。而在这次人口普查之中,“户口整顿”成为了重点工作之一。 不仅公安部6月初就发下了关于做好户口整顿工作的动员令,多地地方政府也已发出了相关细则通知。其中对已加入外国国籍或已在国(境)外定居人士的户口整顿事宜,一些地方是这样描述的。 广州市 (四)全面清理应销未销户口……加入外国国籍和在国(境)外定居等情况的,本人或近亲属应当及时到户籍地公安机关办理注销户口手续。 上海宝山区 (二)全面排查应销未销户口……及时发现本区常住户口人员长期出国出境情况。对在工作中发现国(境)外定居并取得国(境)外身份的人员,依法注销其户口。 重庆市 4、申请注销应销户口。如果您的家人有应征入伍、加入外国国籍、出国定居或死亡等情况,请户主或其他亲属在8月31日前持相关证明材料到户籍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注销手续。 河南省 二、……取得外国国籍人员应主动申报户籍注销。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都开始紧张了,因为户口不仅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身份证明,更是跟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住房、教育、医疗、甚至结婚找对象都和户口息息相关,更不用说发达城市的户口所带来的获取当地优质社会资源的机会。 根据《中国国籍法》,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定居外国+取得外国籍”即自动丧失中国籍,就更别谈什么户籍了。 但多地发布的“户口整顿”公告,明显包含“出国定居但国籍仍是中国”的人。 怎样算是“出国定居”? 根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相关解释:“定居”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或中国公民虽未取得住在国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时间不少于30个月。这部分定居海外的人就是“户口整顿”的对象。 户口本来就跟中国人的生活紧密挂钩,头部城市的一纸户口更是约等于真金白银。许多人因此都选择只拿长居/永居/绿卡而不更换国籍,为的就是在海外生活的同时,也保留一条回家的“后路”。 但从这一次各地纷纷出手的架势来看,这种“两头吃饱”的好日子,可能就快要没有了…… 香港,境外身份的首选! 与海外绿卡不同的是,香港身份可以保留中国户籍,同时香港身份又能为很多需要大展拳脚的人提供一个开阔的国际平台。加之近期中美关系微妙,越来越多人将香港纳入身份规划。 香港身份为什么吃香? 自由的营商环境 世界银行发表《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在便利营商排名榜上,香港取代丹麦,上升一位至全球第三位。 在世界银行10项评估指标中,香港在申请建筑许可排名第1,获得电力﹑缴纳税款等指标排名均为前5名。 此外,香港曾蝉联25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的榜首,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国际前景 香港众多跨国企业,更多国际工作的机会,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 香港拥有多方面的国际平台,包括扩张销售网络、塑造品牌、筹集资金、科技合作等,有助于企业开发全球市场,增强全球竞争力。 教育与国际接轨 香港有5所世界前100的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让孩子从小就在中英双语的语言环境里熏陶和成长。香港高三学生凭考试成绩(DSE成绩)选择多:低分上内地名校,同时还可以更容易的去申请海外高校,例如:耶鲁、牛津、墨尔本大学…… 低税生活 中国香港的税率属全球最低之列,施行简单税制,区域征税,主要税种是利得税、物业税、个人薪俸税,其中利得税两级制,8.25%的税非常的低,超过200万港元利润才扣16.5%。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主持香港身份在香港注册了公司,工商、税务、人社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按香港的制度走,可以在香港和海外上市,且不受内地政策的监管。 香港,如此省钱的地方,怎么能让高净值人士不爱呢? 护照优势 目前中国香港特区护照可以免签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 全世界一共才233个国家和地区,而中国香港特区护照可免签或落地签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就超半数。这么一看持有中国香港特区护照好像没多少个国家不能说走就走! 有了中国香港特区护照,能减少很多繁琐的签证申请手续,出国差旅、留学深造都是非常的便利。例如像一些欧洲申根国家,像法国、希腊、芬兰等,持香港护照可以免签90天。 中国户籍不受影响 通过优才/专才/留学方式获得香港居民身份,内地身份不受影响,不仅能保持内地的现状,又能在香港工作、居住、学习,享受公立医院等福利。 香港不像加拿大那样有移民监,只要满足通常性居住就可以保持香港居民身份,7年后可申请香港永居。 如今很多人拥有海外身份无非就是想拥有海外的福利与便利,香港身份一样可以拥有,最重要的是,拥有香港身份的同时不会失去中国户籍!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310101&urlrefer=821b50fb4852db47ffba2646a3bb5eaf
2020香港优才申请指南:无需投资,满80分即可申请 香港优才计划,全称是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是一项设有配额的移民吸纳计划,旨在吸收搞技术人才来港定居,从而提升香港的核心竞争力。计划于2006年2月23日发布,2006年6月正式推出。 优才每年的配额为1000个,获得批准的申请人无须来港定居前先获得本地雇主聘任。所有申请人均必须首选符合基本资格的要求,才可根据计划所设两套计分制度的其中一套获取分数,与其他申请人竞争份额。下面,带领大家来看看优才申请的基本要求 首先是申请资格,申请人需要先满足要求才可申请: 18周岁及以上、良好的中文或英语能力、无犯罪记录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以上学历、10万人民币以上的资产证明、计分情况为80分以上。 申请人若符合优才的基本要求便可进行申请流程: 1.评估签约 2.获得档案号 3.获得原批信 4.赴港面试 5.获得香港签证。 注:申请周期约6-12个月,以上申请流程跟费用仅供参考,个案申请周期以相关政府审批为准 两种计分制 优才计划现有两套计分制度,分别为【综合计分制】和【成就计分制】。 优才综合计分制评分标准80分达标(最高225分) 目前香港为了更有效地吸引高素质人才,配合香港经济高增值和多元化的发展,制定了香港人才清单。清单内的11项专业人才是香港经济发展当前乃至未来最需要的人才,符合人才清单要求的申请人经评核后,可在综合计分制中额外加30分。 以下为人才清单的11项专业 1.资深**处理专家或工程师 2.资深资产管理专才 3.资深海运保险专才 4.精算师 5.资深金融科技专才 6.资深数据科学家及网络安全专家 7.创新及科技专家 8.造船师 9.轮机工程师及船舶总管 10.创意产业专才 11.专门解决国际金融及国家与投资者之间纠纷的争议解决专才 名校毕业生 除了人才清单的11项专业可以额外加分,持有由QS世界大学前100名的大学,或美国Times,US News等国际认可的著名院校颁授的学士学位或更高学历也可额外加30分。 成就计分制的适用范围 成就记分制度 /适用于具备超凡才能或技术并拥有杰出成就的个别人士。 评分范畴:如符合所列其中一项要求可获225分 1. 申请人曾获得杰出成就奖(例如奥运奖牌、诺贝尔奖、国家/国际奖项); 2. 申请人可证明其工作的到同业肯定,或对其界别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例如获业内办法终生成就奖)。 逗留期限 【属于受雇、自雇、创业】综合计分制申请优才获批的申请人签证模式:2年+3年+3年 综合计分制下的顶尖人才(通过优才计划赴港不低于2年,年薪200万港元以上)可获批2年+6年 成就计分制获批后可直接给与8年逗留签证 永居申请:通常性居住满7年,可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Tips 申请人和随行受养人:主申请人年满18周岁且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在综合记分制下打分超过80分;配偶及18周岁以下子女可以受养人身份同时申请。 申请周期:平均申请周期为6-12个月,入境处每季度公布一次获得原则上批复的申请人名单。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290101&urlrefer=eced88dd9a7e5f48b2de283192431e4d
香港DSE成绩放榜,“香港高考”状元最爱这些专业! 比内地高考出分早2天,22日香港DSE正式放榜,2020年"香港高考"成绩如何呢? 看成绩前,先了解下香港高考的计分制: 跟内地100或150满分制不同,香港DSE每科都按5**、5*、5、4、3、2、1评级,等级5**等于7分,5*等于6分,5等于5分,4等于4分...如此类推 学生一共考中文、英文、数学、通识4个核心科目+2至3个选修科目。要在香港考上大学,DSE成绩就必须达到→ “33222”的成绩,也就是中文、英文要拿到3级,数学、通识、选修要达到2级,总分12分。 1、2020香港高考诞生7名状元,均来自名校 刚刚香港考评局公布2020届香港DSE考试数据。图:香港01 今年共有7名考生获得7科5**,包括4男3女,成为“状元”,较去年减少5人。其中2人同时在数学延伸部分获得5**,成为“超级状元”。 与内地一样,这7名高考状元都出自名校,分别来自圣保罗男女中学和拔萃女书院。据悉,香港今年参加高考的共有45,257名学校考生及5,552名自修生出席文凭试,最终约有18,000人考取大学最低要求,而今年全港资助大学学额约有15,000个,换言之,大约1.24人争一个资助学士学位名额。这概率真的比内地高太太太太多了,参加考试的人,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都能上本科,实名羡慕香港高考生。 2、香港什么专业吃香?历届高考状元钟爱…… 分数出来后,报考就是另一个影响前途的因素了! 据统计,2012年首届DSE至2020年的数据,共有80名状元。截至2019年,共有30名状元升读医科,9人升读环球医学课程;而2020年新鲜出炉的状元中,来自圣保罗书院和皇仁书院的2位状元已经透露“从医”的意向。图:香港 01 即超过一半状元,选择入读香港的医学相关课程。而商科也是状元们的偏好,历届共7名状元选择工商管理。其余状元则选择法律、精算等。 为什么香港状元都偏好医科、商科呢?我们分析了几点原因: 1、择业主流影响 医科、商科作为热门专业,年年“状元”盈门,这与香港的职业选择受限,以及受社会的传统观念影响有关。 中国人社会中家长总是望子成龙,盼他们能够成为专业人士。而在香港当医生、律师、AO(政务主任)、EO(二级行政主任)工作较稳定,并且社会地位较高,受人尊敬,符合家长、考生的意愿,因而才会出现状元们趋之若鹜成为医生等的情况。 2、行业高薪吸引 医科在香港高校界被称为“神科”。进入医学院之后,学霸们要先埋头苦读 6 载,再实习一年后,熬过7年获聘为住院医生,月薪5万到手,甩香港工资中位数1.75万一大截!如果是专科医生,工资翻倍。之后再熬十年,成为专科主治医生,月薪又跳一级到10万+港币。 等做到顾问医生,月薪就是20万+了。如果去私立医院,可能还会更高。 3、医生缺乏,将来好就业! 香港政府曾公布一个数据,到2030年香港医院人手大短缺,其中医生和护士都缺过千人!图片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香港DSE状元的出路固然不用愁。 但其实对于香港高考生来说,即使稍微考砸了,都不用太担心。 毕竟手持DSE成绩的考生,不仅可以选择香港所有大学,还可以申请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众多国家的大学,目前,全球有超过 280多所大学承认DSE考试成绩。 这些大学包括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悉尼大学、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国外知名学府。而且香港的学生还可以低分免试申请回內地211、985大学,包括清华、北大。 3、香港DSE难不难?对比内地高考,优势在哪 既然凭借DSE考试成绩可以申请全球超280多所大学,香港的DSE考试很难吗? 与内地高考比起来,算简单 DSE考试有4门必考科目,分别是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和通识课,同时提供20门选修科目供学生选择,最终根据各所大学、专业要求,学生可以择优选择5-6门科目的成绩去申请大学。 所以,香港的高考自主选择性很强,选修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课程来考试。 曾有一位香港博主找内地高二学生做过测验,结果这位学生裸考香港DSE得了19分。 “香港DSE得19分”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该考生已经达到了44433的成绩,超过香港八大名校(港大、港中大、港理工、港科大等)“44333”的录取分数线。 这个分数在不挑选专业的情况下,香港的大学本科已录取,内地985、211任选! 香港高考竞争优势比内地大 2020年,内地高考人数高达1071万,而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高职(专科)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1071万考生 VS 3005所大学,其中本科院校还只有1258所,这个竞争得有多大? 关于内地学生有多少能上本科,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图,大家感受下反观香港,随着香港出生率的不断下降,香港DSE的报考人数自2013年逐年递减,从2017年的6.1万人,到2020年的4.5万人,但是香港八大的本科学位(1.2w)却是不变的,所以DSE考生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小! 香港高考生升学选择更广阔 香港学生绝对是幸福的,只要考上大学,基本都是强校,在香港没有坑人的野鸡大学,随便一所,在内地也是985、211的等级!而且DSE成绩可申请海外名校,香港DSE的成绩受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日本等超过280所海外大学认可。 英国的大学更是直接承认DSE分数兑换(历史原因,大家都懂),值得一提的是,澳洲排名第三的悉尼大学对DSE最低收分为:最佳5科16分。 另外香港学生还可以通过对港“免试招生计划”,用DSE的成绩报读内地112所高等院校,这些高校多半是“985”、“211”工程大学,依据学生DSE成绩择优录取。对于DSE的收分要求普遍较低,和高考难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比如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均只考虑四门主修科,分别录取最低分数线是四科15分及四科13分。 而我们内地的孩子呢,不说了,都是泪…… 香港DES成绩可保留两年 香港DSE成绩有两年有效期。考试成绩采取合并制度,重考可只取第一年考不好的科目,取两年最好的单科成绩合并作为第二年申请成绩。 如果内地高考也能保留考得好,重考考得差的,就没有那么多失意考生了吧。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240101&urlrefer=e9c122a9c03d097c7a5f602e7cf7c6da
干货!香港硕士留学常见问题Q&A 如今,内地学子们除了去英美加澳等这些热门国家留学之外,香港读研也是很多学子不错的选择。今天,银河君整理了一些硕士留学Q&A,分享给大家~Q:申请的最佳准备期多久为宜? A:一般院校申请开放的时间为每年的9~12月份,申请者提前一年开始准备是比较合理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申请提交是在前一年的年底。为了确保申请的成功,学生需要在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但这是个不断完善申请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某些方面,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完善好。所以,学生应该给自己腾出一个时间段以应变各类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 Q:申请截止日期大概在什么时候? A:香港的deadline各个学校不同专业都不同,港大,中大,科大大致都在2月底左右截止,城大,岭南,理工,浸会的申请一般是3月份截止。甚至有些院校会有第一批和第二批的申请阶段。最具体的时间同学需要关注各大学网站的官方说明。Q:香港硕士申请费大概多少? A:香港各学校申请费在100-400港币不等,如果有信用卡的话可以在网申系统中用信用卡(Visa&Mastercard)提交申请费,如果没有信用卡则需要办理汇票。 Q:就读香港硕士一年费用大概需要多少? A:硕士课程的学费根据专业的不同也有所差异,如新闻传媒类、教育类,社会科学相关、文化艺术、行政管理等文科每年10万港币左右,商科学费较贵,10-20万港币的均有,生活费大概每年5万港币左右,当然也视学生的居住地段和个人消费水平而异。 Q:专科背景可以申请香港硕士留学吗? A:申请香港研究生一般都需要具有学士学位,也就是说内地专科生不能直接申请香港研究生。且香港没有预科。大部分香港高校要求申请人背景一定要是本科,而且是被他们承认的本科学历。 但还有部分港校对专科学历的申请人敞开大门,专科学历但工作经验丰富的朋友亦可以申请报读他们开设的授课型研究课程。 想要通过香港留学更新职业前景或利用香港身份打开人生新局面的,可以了解一下银河的留学服务哦: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galaxy-immi.com%2FSubjectm%2FHKMBA.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220102&urlrefer=23ed37616c746a375c16664c22aeadaa
香港优才4个月就获批!第55期香港优才甄选结果数据解析 香港优才第55期甄选结果在7月14日就公布了,又有442人获得了香港身份! 银河集团这次香港优才有183位客户获批,涵盖各行各业的人才,今天特意挑选两个特殊案例,供香港优才申请人参考。 Z女士,165分,4个月获批 香港优才获批人,Z女士,32岁,本硕都是数学专业,硕士学校是全球100强大学,拥有统计学博士学位。曾在著名药企赛诺菲(Sanofi)和美国FDA实习,2年多的工作经验都是在一家全球四大CRO公司的中国分公司。虽然Z女士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也比较年轻,但是由于工作单位是世界名企,任职的岗位也都充分体现了专业能力,包括生物统计师、数据统计审核和临床总结分析,这些对于银河文案为其打造专业人士形象非常有利。 实习经验和学历加成无疑也已经证明了客户的能力,再加上客户的整体情况都是符合“资深数据科学家”要求,香港优才申请的优势大大提升。 银河集团2020年3月4日帮Z女士正式递交香港优才申请材料,仅2天时间就拿到了档案号,7月14日就在55期甄选名单中找到了Z女士,获批用时仅4个月,以165分高分获批! Q先生,130分,成就制转综合制 Q先生的申请过程稍有“波折”。 因为Q先生是全球前100名校的硕士,手里已经有多个国际设计领域的知名奖项,含金量高,还有实际的创新发明专利等成果,所以尽管他还是海外博士在读,就已经细心规划香港身份,并且将目标定在了香港优才的成就计分制。 成就计分制的申请一切都安排妥当,银河文案突出了Q先生的国际奖项和研发成果已经能够转化盈利两个重点。 然而一番等待之后,Q先生竟然收到了香港入境处的邮件:是否需要转申请综合计分制。 原来,入境处非常肯定Q先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潜力,但是Q先生的研发成果比较难与香港产学研相结合,因而有了转申请综合制的询问。 不过,银河文案在处理成就制转综合制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 在新的申请文书上,银河文案将Q先生的专业与高管经历结合,并将Q先生的赴港计划定制为“创立工业设计工作室”,突出工业设计对于数字化经济的等核心产业发展的助力,更加符合香港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最终Q先生以130顺利获批。 实际上,每次香港优才甄选结果公布后,银河集团都会整理分析获批数据。 综合银河183位香港优才获批申请人的数据,我们分析得出: 【分数方面】 香港优才综合评分制,分数高低并不决定获批成功率! 银河第55期香港优才获批最高分205分,最低分85分。 只要达到香港优才递交标准,即80分,都可以大胆提交香港优才申请到入境处。 【个人资质】 香港优才欢迎各类人才,不要因为年龄、学历、专业而犹豫! 银河183位香港优才获批人士中,年龄最大的是51岁,最年轻的是24岁; 博士占15.7%, 双硕士占11%,硕士占64.6%,学士占8.7%; 在男女比例上,男性申请人高达65%。 获批客户所从事行业在资讯科技、电讯、金融及会计服务占比相对持平,仍处于高获批行业。 建筑行业,商业及贸易行业获批占比较之前有所提升。 此外,其他行业获批比重仍有提升,说明香港仍然需要各行各业人才,不仅仅局限于IT/金融等行业。 【申请时机】 香港优才适宜尽早申请! 众所周知,香港优才每年获批限额为1000名,但每年名额都有剩! 2020年已经发布两期香港优才甄选结果,分别公布293个名额和442个名额,总计今年名额已经公布了735个,剩余名额265个。 但是还没递交申请的优秀人才,千万不要误会今年剩下的名额少,就想着再等等,甚至明年才申请哦~ 香港优才自2006年开放申请以来,可是从未有一期公布超过400个名额的,最新公布的第55期就创造了历史! 香港优才一般申请周期都在9-12个月,但是最新公布的55期香港优才甄选名单中,银河就有一位客户仅用4个月就获批了! 香港优才今年推翻了那么多旧有认知,如果2020年最终公布获批1000+名香港优才,好像也不用那么惊讶了~ 所以说,尽早递交申请,说不定下一个在香港优才名单上的人,就是你! 想要了解香港入境资格,只需30秒,即可获得结果: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160103&urlrefer=d400aa9d12c72a47bd10eff4199c82b3
港优才4个月就获批!第55期香港优才甄选结果数据解析 香港优才第55期甄选结果在7月14日就公布了,又有442人获得了香港身份! 银河集团这次香港优才有183位客户获批,涵盖各行各业的人才,今天特意挑选两个特殊案例,供香港优才申请人参考。 Z女士,165分,4个月获批 香港优才获批人,Z女士,32岁,本硕都是数学专业,硕士学校是全球100强大学,拥有统计学博士学位。曾在著名药企赛诺菲(Sanofi)和美国FDA实习,2年多的工作经验都是在一家全球四大CRO公司的中国分公司。虽然Z女士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也比较年轻,但是由于工作单位是世界名企,任职的岗位也都充分体现了专业能力,包括生物统计师、数据统计审核和临床总结分析,这些对于银河文案为其打造专业人士形象非常有利。 实习经验和学历加成无疑也已经证明了客户的能力,再加上客户的整体情况都是符合“资深数据科学家”要求,香港优才申请的优势大大提升。 银河集团2020年3月4日帮Z女士正式递交香港优才申请材料,仅2天时间就拿到了档案号,7月14日就在55期甄选名单中找到了Z女士,获批用时仅4个月,以165分高分获批! Q先生,130分,成就制转综合制 Q先生的申请过程稍有“波折”。 因为Q先生是全球前100名校的硕士,手里已经有多个国际设计领域的知名奖项,含金量高,还有实际的创新发明专利等成果,所以尽管他还是海外博士在读,就已经细心规划香港身份,并且将目标定在了香港优才的成就计分制。 成就计分制的申请一切都安排妥当,银河文案突出了Q先生的国际奖项和研发成果已经能够转化盈利两个重点。 然而一番等待之后,Q先生竟然收到了香港入境处的邮件:是否需要转申请综合计分制。 原来,入境处非常肯定Q先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潜力,但是Q先生的研发成果比较难与香港产学研相结合,因而有了转申请综合制的询问。 不过,银河文案在处理成就制转综合制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 在新的申请文书上,银河文案将Q先生的专业与高管经历结合,并将Q先生的赴港计划定制为“创立工业设计工作室”,突出工业设计对于数字化经济的等核心产业发展的助力,更加符合香港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最终Q先生以130顺利获批。 实际上,每次香港优才甄选结果公布后,银河集团都会整理分析获批数据。 综合银河183位香港优才获批申请人的数据,我们分析得出: 【分数方面】 香港优才综合评分制,分数高低并不决定获批成功率! 银河第55期香港优才获批最高分205分,最低分85分。 只要达到香港优才递交标准,即80分,都可以大胆提交香港优才申请到入境处。 【个人资质】 香港优才欢迎各类人才,不要因为年龄、学历、专业而犹豫! 银河183位香港优才获批人士中,年龄最大的是51岁,最年轻的是24岁; 博士占15.7%, 双硕士占11%,硕士占64.6%,学士占8.7%; 在男女比例上,男性申请人高达65%。 获批客户所从事行业在资讯科技、电讯、金融及会计服务占比相对持平,仍处于高获批行业。 建筑行业,商业及贸易行业获批占比较之前有所提升。 此外,其他行业获批比重仍有提升,说明香港仍然需要各行各业人才,不仅仅局限于IT/金融等行业。 【申请时机】 香港优才适宜尽早申请! 众所周知,香港优才每年获批限额为1000名,但每年名额都有剩! 2020年已经发布两期香港优才甄选结果,分别公布293个名额和442个名额,总计今年名额已经公布了735个,剩余名额265个。 但是还没递交申请的优秀人才,千万不要误会今年剩下的名额少,就想着再等等,甚至明年才申请哦~ 香港优才自2006年开放申请以来,可是从未有一期公布超过400个名额的,最新公布的第55期就创造了历史! 香港优才一般申请周期都在9-12个月,但是最新公布的55期香港优才甄选名单中,银河就有一位客户仅用4个月就获批了! 香港优才今年推翻了那么多旧有认知,如果2020年最终公布获批1000+名香港优才,好像也不用那么惊讶了~ 所以说,尽早递交申请,说不定下一个在香港优才名单上的人,就是你! 想要了解香港入境资格,只需30秒,即可获得结果: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160102&urlrefer=48108c408bdf748d8fbb8501c8e6326f
香港优才4个月就获批!第55期香港优才甄选结果数据解析 香港优才第55期甄选结果在7月14日就公布了,又有442人获得了香港身份! 银河集团这次香港优才有183位客户获批,涵盖各行各业的人才,今天特意挑选两个特殊案例,供香港优才申请人参考。 Z女士,165分,4个月获批 香港优才获批人,Z女士,32岁,本硕都是数学专业,硕士学校是全球100强大学,拥有统计学博士学位。曾在著名药企赛诺菲(Sanofi)和美国FDA实习,2年多的工作经验都是在一家全球四大CRO公司的中国分公司。虽然Z女士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也比较年轻,但是由于工作单位是世界名企,任职的岗位也都充分体现了专业能力,包括生物统计师、数据统计审核和临床总结分析,这些对于银河文案为其打造专业人士形象非常有利。 实习经验和学历加成无疑也已经证明了客户的能力,再加上客户的整体情况都是符合“资深数据科学家”要求,香港优才申请的优势大大提升。 银河集团2020年3月4日帮Z女士正式递交香港优才申请材料,仅2天时间就拿到了档案号,7月14日就在55期甄选名单中找到了Z女士,获批用时仅4个月,以165分高分获批! Q先生,130分,成就制转综合制 Q先生的申请过程稍有“波折”。 因为Q先生是全球前100名校的硕士,手里已经有多个国际设计领域的知名奖项,含金量高,还有实际的创新发明专利等成果,所以尽管他还是海外博士在读,就已经细心规划香港身份,并且将目标定在了香港优才的成就计分制。 成就计分制的申请一切都安排妥当,银河文案突出了Q先生的国际奖项和研发成果已经能够转化盈利两个重点。 然而一番等待之后,Q先生竟然收到了香港入境处的邮件:是否需要转申请综合计分制。 原来,入境处非常肯定Q先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潜力,但是Q先生的研发成果比较难与香港产学研相结合,因而有了转申请综合制的询问。 不过,银河文案在处理成就制转综合制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 在新的申请文书上,银河文案将Q先生的专业与高管经历结合,并将Q先生的赴港计划定制为“创立工业设计工作室”,突出工业设计对于数字化经济的等核心产业发展的助力,更加符合香港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最终Q先生以130顺利获批。 实际上,每次香港优才甄选结果公布后,银河集团都会整理分析获批数据。 综合银河183位香港优才获批申请人的数据,我们分析得出: 【分数方面】 香港优才综合评分制,分数高低并不决定获批成功率! 银河第55期香港优才获批最高分205分,最低分85分。 只要达到香港优才递交标准,即80分,都可以大胆提交香港优才申请到入境处。 【个人资质】 香港优才欢迎各类人才,不要因为年龄、学历、专业而犹豫! 银河183位香港优才获批人士中,年龄最大的是51岁,最年轻的是24岁; 博士占15.7%, 双硕士占11%,硕士占64.6%,学士占8.7%; 在男女比例上,男性申请人高达65%。 获批客户所从事行业在资讯科技、电讯、金融及会计服务占比相对持平,仍处于高获批行业。 建筑行业,商业及贸易行业获批占比较之前有所提升。 此外,其他行业获批比重仍有提升,说明香港仍然需要各行各业人才,不仅仅局限于IT/金融等行业。 【申请时机】 香港优才适宜尽早申请! 众所周知,香港优才每年获批限额为1000名,但每年名额都有剩! 2020年已经发布两期香港优才甄选结果,分别公布293个名额和442个名额,总计今年名额已经公布了735个,剩余名额265个。 但是还没递交申请的优秀人才,千万不要误会今年剩下的名额少,就想着再等等,甚至明年才申请哦~ 香港优才自2006年开放申请以来,可是从未有一期公布超过400个名额的,最新公布的第55期就创造了历史! 香港优才一般申请周期都在9-12个月,但是最新公布的55期香港优才甄选名单中,银河就有一位客户仅用4个月就获批了! 香港优才今年推翻了那么多旧有认知,如果2020年最终公布获批1000+名香港优才,好像也不用那么惊讶了~ 所以说,尽早递交申请,说不定下一个在香港优才名单上的人,就是你! 想要了解香港入境资格,只需30秒,即可获得结果: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160101&urlrefer=25b9b0691ca440890182b65bea1db169
盘点往期获批人士,优才申请究竟哪些人更受香港入境处青睐? 说到申请,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疑问:究竟哪些申请人更受香港入境处青睐?入境处最看重申请人什么? 入境处最看重申请人什么? 1、分数 很多申请人曾以为分数越高,越容易获批。 果真如此吗? 其实,从入境处最新公布的2018年统计数据以及2019年度银河获批情况来看,在综合计分制下(此处暂不讨论成就计分制)80~120分以下的申请人获批占比更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采用了打分制,但是优才计划不是纯粹因为分数高低来筛选申请人的。分数是门槛也是获批的关键因素,但并非分数高就一定获批。港府秉承“宽进严出”的原则,避免唯分数论会把一些人才刷掉,因此在分数之余,入境处还会考量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学历、专业资历,工作成就等。这些方面足够强,申请才更具优势。 2、学历 优才计划要求申请人至少是本科学历,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如拥有博士学位,或是拥有2个或以上硕士学位可以得40分。如果你是国际认可的知名院校毕业生则可直接加30分,那么在竞争配额中就有很大机会胜出。 3、专业 优才的评审对专业的权重大于分数,在分数相差不是很大(20分以内)的前提下,专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一般来说,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是:金融服务业、贸易及物流、资讯科技及电讯、旅游业。根据香港入境处的统计,在这四个支柱行业的专业人士比较容易通过优才计划。其次为制造、建筑、测量、工程、法律等专业。 不过入境处对人才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引进最为急缺的那类人才。 如在2018年推出的“人才清单”里,明确指出香港紧缺11类人才(包括资深**处理专家或工程师、资产管理专才、海运保险专才、精算师、金融科技专才、数据科学家及网络安全专家、创新及科技专家、造船师、轮机工程师及船舶总管、创意产业专才、争议解决专才和业务交易律师)。合资格的申请人透过综合计分制申请时,还可额外加30分,相比没有获得清单加分的申请人来说,一下子拉升了竞争优势!4、国际工作经验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对拥有国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是很欢迎的。如果拥有不少于2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的国际工作经验,可额外获取15分,这说明了拥有国际工作经验是很受青睐的。总结 对申请人来说,要提升申请竞争优势,以上几点算是硬性指标,软实力就体现在申请材料的准备上了。如何让你的资料齐全完整、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让入境处一眼看中你就是香港紧缺那一类人才,是申请当中的重中之重。 所以,最后银河君也给意向申请的小伙伴们提个醒,申请过程涉及很多主客观因素和变量,如你对申请流程、入境处的人才偏好、文书整理……一窍不通,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吧。 专业的机构有更丰富的成功案例和申请经验,不仅对申请人的材料准备更充分,在申请过程中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补件)也会更有把握。一家专业靠谱的机构,是确保申请人省时省心省力、提高申请成功率的保障。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130102&urlrefer=c65d8dec26b61e4f7ab183782c424524
盘点往期获批人士,优才申请究竟哪些人更受香港入境处青睐? 说到申请,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疑问:究竟哪些申请人更受香港入境处青睐?入境处最看重申请人什么? 入境处最看重申请人什么? 1、分数 很多申请人曾以为分数越高,越容易获批。 果真如此吗? 其实,从入境处最新公布的2018年统计数据以及2019年度银河获批情况来看,在综合计分制下(此处暂不讨论成就计分制)80~120分以下的申请人获批占比更多: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采用了打分制,但是优才计划不是纯粹因为分数高低来筛选申请人的。分数是门槛也是获批的关键因素,但并非分数高就一定获批。港府秉承“宽进严出”的原则,避免唯分数论会把一些人才刷掉,因此在分数之余,入境处还会考量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学历、专业资历,工作成就等。这些方面足够强,申请才更具优势。 2、学历 优才计划要求申请人至少是本科学历,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如拥有博士学位,或是拥有2个或以上硕士学位可以得40分。如果你是国际认可的知名院校毕业生则可直接加30分,那么在竞争配额中就有很大机会胜出。 3、专业 优才的评审对专业的权重大于分数,在分数相差不是很大(20分以内)的前提下,专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一般来说,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是:金融服务业、贸易及物流、资讯科技及电讯、旅游业。根据香港入境处的统计,在这四个支柱行业的专业人士比较容易通过优才计划。其次为制造、建筑、测量、工程、法律等专业。 不过入境处对人才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引进最为急缺的那类人才。 如在2018年推出的“人才清单”里,明确指出香港紧缺11类人才(包括资深**处理专家或工程师、资产管理专才、海运保险专才、精算师、金融科技专才、数据科学家及网络安全专家、创新及科技专家、造船师、轮机工程师及船舶总管、创意产业专才、争议解决专才和业务交易律师)。合资格的申请人透过综合计分制申请时,还可额外加30分,相比没有获得清单加分的申请人来说,一下子拉升了竞争优势!4、国际工作经验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对拥有国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是很欢迎的。如果拥有不少于2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的国际工作经验,可额外获取15分,这说明了拥有国际工作经验是很受青睐的。总结 对申请人来说,要提升申请竞争优势,以上几点算是硬性指标,软实力就体现在申请材料的准备上了。如何让你的资料齐全完整、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让入境处一眼看中你就是香港紧缺那一类人才,是申请当中的重中之重。 所以,最后银河君也给意向申请的小伙伴们提个醒,申请过程涉及很多主客观因素和变量,如你对申请流程、入境处的人才偏好、文书整理……一窍不通,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吧。 专业的机构有更丰富的成功案例和申请经验,不仅对申请人的材料准备更充分,在申请过程中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补件)也会更有把握。一家专业靠谱的机构,是确保申请人省时省心省力、提高申请成功率的保障。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130101&urlrefer=ff85ae68e7e9c12ac0061677ba332fe0
史上最全香港国际学校汇总,看完学费,你想送孩子去香港读书吗? 香港国际学校大概有50多所,与内地不同的是,香港国际学校没有种类区分,全部都是纯外籍国际学校,因为香港的国际学校建立之初目的就是为了赴港工作的外籍子女提供教育,课程是以各个国家的课程为蓝本。 香港国际学校一部份为英基学校协会之属校,其余的由私立独立的办学团体所营运。 跟大家科普下【英基学校协会】。 英基学校协会是根据香港政府于1965 年《教育政策白皮书》的建议,于1967 年成立的香港非牟利教育组织,营办的20间教育机构以国际小学、中学为主,现为全亚洲最大的国际学校协会。 英基学校原先对象为驻港外籍人士,但时至今日,英基大约有13,000 名学生,当中约70% 学生的家长是香港永久居民,其他则分别来自超过50 个不同的国家。 好了,明白了学校所属之后,一起来看下香港有哪些国际学校吧。 这次整理非常全面,包含学校成立时间、学费、开设年级、开设课程以及地址都整理好了,大家点开图片可放大查看更高清哦。 ▼ 香港国际学校汇总(图片较大,加载会有点慢哦)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全网最全整理,这份国际学校名单记得收藏转发哦。 为什么内地家长会对香港的国际学校如此感兴趣? 对此,我有咨询一些家长,他们无非就是看中香港三文两语的教育环境以及国际跳板,对于计划留学的孩子来说,在香港就读国际学校,其实就是一只脚踏进了海外名校。 ▼ 全球教育系统排名,香港排第三香港国际学校作为家长圈里面的“香饽饽”,很多内地家长都会想方设法地把想自己的孩子送进去。 但是,入读香港国际学校的第一个门槛就是:学校只接受港籍和外籍孩子入读。 那么对于内地家长想要去香港读国际学校,有什么办法呢? 一般是通过家长申请工作(内地输入人才)签证,读书签证,优才专才等途径,不同的途径会有不一样的硬性条件及要求,这需要根据家长的硬件及具体情况去进行分析和选择。 ▼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方式获得香港身份另外一个内地家长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选择到合适的香港国际学校? 香港国际学校数量不少,有好的,也有一般般的,对于不了解香港教育的内地家长来说,在给孩子择校时肯定是一头雾水。 那么择校妞给到大家的建议就是多看,多比较。 先分析各项条件,包括自家娃的性格、当前语言能力、学校的课程规划、未来就学安排,以及家庭收入情况等等。 如果确定自身条件适合,在选择学校方面,就可以参考一些具有知名度的排名榜。比如说,胡润百富发布的「2020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榜单」 下面图片中是2020年胡润百强国际学校榜单中港澳地区的前10位。 ▼2020年港澳地区国际学校排名前10强(点击图片还可查看「2020胡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所有名单) 鸡娃没有终点,每一位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都十分拼命,对于那些想要送孩子去香港读书的家长,你怎么看呢? 想要办理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哦: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100102&urlrefer=3bcd4720ff5e30ac79a254d23b11203e
史上最全香港国际学校汇总,看完学费,你想送孩子去香港读书吗? 香港国际学校大概有50多所,与内地不同的是,香港国际学校没有种类区分,全部都是纯外籍国际学校,因为香港的国际学校建立之初目的就是为了赴港工作的外籍子女提供教育,课程是以各个国家的课程为蓝本。 香港国际学校一部份为英基学校协会之属校,其余的由私立独立的办学团体所营运。 跟大家科普下【英基学校协会】。 英基学校协会是根据香港政府于1965 年《教育政策白皮书》的建议,于1967 年成立的香港非牟利教育组织,营办的20间教育机构以国际小学、中学为主,现为全亚洲最大的国际学校协会。 英基学校原先对象为驻港外籍人士,但时至今日,英基大约有13,000 名学生,当中约70% 学生的家长是香港永久居民,其他则分别来自超过50 个不同的国家。 好了,明白了学校所属之后,一起来看下香港有哪些国际学校吧。 这次整理非常全面,包含学校成立时间、学费、开设年级、开设课程以及地址都整理好了,大家点开图片可放大查看更高清哦。 ▼ 香港国际学校汇总(图片较大,加载会有点慢哦)全网最全整理,这份国际学校名单记得收藏转发哦。 为什么内地家长会对香港的国际学校如此感兴趣? 对此,我有咨询一些家长,他们无非就是看中香港三文两语的教育环境以及国际跳板,对于计划留学的孩子来说,在香港就读国际学校,其实就是一只脚踏进了海外名校。 ▼ 全球教育系统排名,香港排第三香港国际学校作为家长圈里面的“香饽饽”,很多内地家长都会想方设法地把想自己的孩子送进去。 但是,入读香港国际学校的第一个门槛就是:学校只接受港籍和外籍孩子入读。 那么对于内地家长想要去香港读国际学校,有什么办法呢? 一般是通过家长申请工作(内地输入人才)签证,读书签证,优才专才等途径,不同的途径会有不一样的硬性条件及要求,这需要根据家长的硬件及具体情况去进行分析和选择。 ▼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方式获得香港身份另外一个内地家长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选择到合适的香港国际学校? 香港国际学校数量不少,有好的,也有一般般的,对于不了解香港教育的内地家长来说,在给孩子择校时肯定是一头雾水。 那么择校妞给到大家的建议就是多看,多比较。 先分析各项条件,包括自家娃的性格、当前语言能力、学校的课程规划、未来就学安排,以及家庭收入情况等等。 如果确定自身条件适合,在选择学校方面,就可以参考一些具有知名度的排名榜。比如说,胡润百富发布的「2020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榜单」 下面图片中是2020年胡润百强国际学校榜单中港澳地区的前10位。 ▼2020年港澳地区国际学校排名前10强(点击图片还可查看「2020胡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所有名单) 鸡娃没有终点,每一位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都十分拼命,对于那些想要送孩子去香港读书的家长,你怎么看呢? 想要办理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哦: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100101&urlrefer=f2d264cb63f525d2c79f3db238c97aa4
在香港买房、租房都是什么价位?真实数据曝光 香港房价贵,是一个共识。根据香港房产机构数据,现在的均价大概为18.7万港元/㎡。然而,18.7万是全港的 如果想在新界买房,也要这么贵吗? 面积小一点的房子,不是这个价格了吧? 这是一手房的价格还是二手房的价格? …… 说到买房,我们都想知道更准确的信息。 香港差饷物业评估署每个月都会更新一份《香港物业报告》,买房、租房实际用多少钱,行情到底好不好,都一清二楚地列出来了! 最新一份《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尽管文件上写着7月,实际统计的数据到5月为止 报告里面包含全港住宅市场交易数据分析,涉及港岛九龙新界的房价租金、不同面积的物业交易价格、一手二手交易合同数量等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因为《香港物业报告》的数据量非常大,暂且截取2020年1月-5月的数据作分析。 先说置业,后说租房。 置业 1. 按地区:港岛最贵,新界最实际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港岛 7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A类B类),单价约18.5万港元/平方米; 70-160平方米的住宅(C类D类),单价20-23万港元/平方米; 160平方米以上住宅(E类),单价25-30万港元/平方米 九龙 7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A类B类),单价15-16万港元/平方米; 70-160平方米的住宅(C类D类),单价18-20万港元/平方米; 160平方米以上住宅(E类),单价25-40万港元/平方米 新界 7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A类B类),单价12-15万港元/平方米; 70-160平方米的住宅(C类D类),单价12-13万港元/平方米; 160平方米以上住宅(E类),单价10万港元/平方米 2. 按金额:500-1000万最受欢迎 可能是疫情趋缓,5月成交的数量比1-4月的数量都有明显增长,但比例还是很稳定。 在香港购房,以500-1000万购入的买卖合约大概占60%;而购入的300-500万住宅大约占16%-20%;其余的大都是1000万以上的住房交易。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3. 二手成交比一手购入多 在香港购房,一手买入大概占15%-30%;大部分人都是选择进入二手交易市场。 5月的交易记录中,一手买卖有1179宗,二手买卖达到4805宗。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4. 置业需了解的小常识 购房税率 在香港以个人名义购房,非永居需缴30%税,香港永久居民首套不超过4.25%税。 如果是公司形式持有,一手房需缴30%税,二手房就有0.1%股东交易税。 按揭比例琐碎费用 佣金:楼价1%(新楼盘不需要佣金) 律师费:不足千万的房子,律师费15万左右;1千万至5千万的房子,律师费大概要30万以上。 租房 根据《香港物业报告》,2020年1月-5月私人住宅的单位租金受疫情影响并不明显。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按照以上数据计算,租住对应面积的房子,推算每月房租大概如下:除了房屋租金,租住成本主要分为4类: 1. 押金:一般收2个月的租金 2. 佣金:根据香港行业标准,佣金是0.5个月的租金 3. 印花税:一次性交付月租金的3% 4. 租住成本(以4人家庭为例) 电费:夏天400-600港元,冬天150-300港元 煤气费:150-200港元 网络费用:200港元 手机话费:100-150港元/人 另外补充3个香港租房小常识: 1. 香港面积是以“呎”为单位,通常10呎约等于1平方米(便于粗糙记忆) 2. 在香港租房,一般租约为2年,首年俗称“死约”,不能退租,次年俗称“生约”,可提前一个月通知业主 3. 香港的面积通常以实用面积作介绍 买房值得 or 租房更划算 就买房租房这件事来说,心理认同的指标确实因人而异。不过,做决定前总要考虑一下客观因素。 所以香港差饷物业评估署《香港物业报告》的数据也揭示了全港市民的买房行为到底会促成一个怎样的市场表现。 看这份报告,除了判断自己有没有买贵、租贵,同样可以预测那些房产投资更“值得“。 有一项数据相信很多人都想看——不同面积房子的市场回报率。这组数据就在《香港物业报告》里。此外,报告里面还包含很多信息,本文篇幅有限,就不多说啦~ 想要这份最新版《香港物业报告》的可以在香港差饷物业评估署官网直接下载。 当然,或者私信我,备注【房子】,38页PDF文件发送给你~ 如果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080101&urlrefer=1faa126cb4cbcfd527895bb90db43d02
在香港买房、租房都是什么价位?真实数据曝光 香港房价贵,是一个共识。根据香港房产机构数据,现在的均价大概为18.7万港元/㎡。然而,18.7万是全港的 如果想在新界买房,也要这么贵吗? 面积小一点的房子,不是这个价格了吧? 这是一手房的价格还是二手房的价格? …… 说到买房,我们都想知道更准确的信息。 香港差饷物业评估署每个月都会更新一份《香港物业报告》,买房、租房实际用多少钱,行情到底好不好,都一清二楚地列出来了! 最新一份《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尽管文件上写着7月,实际统计的数据到5月为止 报告里面包含全港住宅市场交易数据分析,涉及港岛九龙新界的房价租金、不同面积的物业交易价格、一手二手交易合同数量等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因为《香港物业报告》的数据量非常大,暂且截取2020年1月-5月的数据作分析。 先说置业,后说租房。 置业 1. 按地区:港岛最贵,新界最实际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港岛 7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A类B类),单价约18.5万港元/平方米; 70-160平方米的住宅(C类D类),单价20-23万港元/平方米; 160平方米以上住宅(E类),单价25-30万港元/平方米 九龙 7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A类B类),单价15-16万港元/平方米; 70-160平方米的住宅(C类D类),单价18-20万港元/平方米; 160平方米以上住宅(E类),单价25-40万港元/平方米 新界 7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A类B类),单价12-15万港元/平方米; 70-160平方米的住宅(C类D类),单价12-13万港元/平方米; 160平方米以上住宅(E类),单价10万港元/平方米 2. 按金额:500-1000万最受欢迎 可能是疫情趋缓,5月成交的数量比1-4月的数量都有明显增长,但比例还是很稳定。 在香港购房,以500-1000万购入的买卖合约大概占60%;而购入的300-500万住宅大约占16%-20%;其余的大都是1000万以上的住房交易。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3. 二手成交比一手购入多 在香港购房,一手买入大概占15%-30%;大部分人都是选择进入二手交易市场。 5月的交易记录中,一手买卖有1179宗,二手买卖达到4805宗。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4. 置业需了解的小常识 购房税率 在香港以个人名义购房,非永居需缴30%税,香港永久居民首套不超过4.25%税。 如果是公司形式持有,一手房需缴30%税,二手房就有0.1%股东交易税。 按揭比例琐碎费用 佣金:楼价1%(新楼盘不需要佣金) 律师费:不足千万的房子,律师费15万左右;1千万至5千万的房子,律师费大概要30万以上。 租房 根据《香港物业报告》,2020年1月-5月私人住宅的单位租金受疫情影响并不明显。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按照以上数据计算,租住对应面积的房子,推算每月房租大概如下:除了房屋租金,租住成本主要分为4类: 1. 押金:一般收2个月的租金 2. 佣金:根据香港行业标准,佣金是0.5个月的租金 3. 印花税:一次性交付月租金的3% 4. 租住成本(以4人家庭为例) 电费:夏天400-600港元,冬天150-300港元 煤气费:150-200港元 网络费用:200港元 手机话费:100-150港元/人 另外补充3个香港租房小常识: 1. 香港面积是以“呎”为单位,通常10呎约等于1平方米(便于粗糙记忆) 2. 在香港租房,一般租约为2年,首年俗称“死约”,不能退租,次年俗称“生约”,可提前一个月通知业主 3. 香港的面积通常以实用面积作介绍 买房值得 or 租房更划算 就买房租房这件事来说,心理认同的指标确实因人而异。不过,做决定前总要考虑一下客观因素。 所以香港差饷物业评估署《香港物业报告》的数据也揭示了全港市民的买房行为到底会促成一个怎样的市场表现。 看这份报告,除了判断自己有没有买贵、租贵,同样可以预测那些房产投资更“值得“。 有一项数据相信很多人都想看——不同面积房子的市场回报率。这组数据就在《香港物业报告》里。此外,报告里面还包含很多信息,本文篇幅有限,就不多说啦~ 想要这份最新版《香港物业报告》的可以在香港差饷物业评估署官网直接下载。 当然,或者私信我,备注【房子】,38页PDF文件发送给你~ 如果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080103&urlrefer=3f30aa92204d638000aa3b26aac2e5cc
在香港买房、租房都是什么价位?真实数据曝光 香港房价贵,是一个共识。根据香港房产机构数据,现在的均价大概为18.7万港元/㎡。然而,18.7万是全港的 如果想在新界买房,也要这么贵吗? 面积小一点的房子,不是这个价格了吧? 这是一手房的价格还是二手房的价格? …… 说到买房,我们都想知道更准确的信息。 香港差饷物业评估署每个月都会更新一份《香港物业报告》,买房、租房实际用多少钱,行情到底好不好,都一清二楚地列出来了! 最新一份《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尽管文件上写着7月,实际统计的数据到5月为止 报告里面包含全港住宅市场交易数据分析,涉及港岛九龙新界的房价租金、不同面积的物业交易价格、一手二手交易合同数量等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因为《香港物业报告》的数据量非常大,暂且截取2020年1月-5月的数据作分析。 先说置业,后说租房。 置业 1. 按地区:港岛最贵,新界最实际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港岛 7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A类B类),单价约18.5万港元/平方米; 70-160平方米的住宅(C类D类),单价20-23万港元/平方米; 160平方米以上住宅(E类),单价25-30万港元/平方米 九龙 7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A类B类),单价15-16万港元/平方米; 70-160平方米的住宅(C类D类),单价18-20万港元/平方米; 160平方米以上住宅(E类),单价25-40万港元/平方米 新界 7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A类B类),单价12-15万港元/平方米; 70-160平方米的住宅(C类D类),单价12-13万港元/平方米; 160平方米以上住宅(E类),单价10万港元/平方米 2. 按金额:500-1000万最受欢迎 可能是疫情趋缓,5月成交的数量比1-4月的数量都有明显增长,但比例还是很稳定。 在香港购房,以500-1000万购入的买卖合约大概占60%;而购入的300-500万住宅大约占16%-20%;其余的大都是1000万以上的住房交易。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3. 二手成交比一手购入多 在香港购房,一手买入大概占15%-30%;大部分人都是选择进入二手交易市场。 5月的交易记录中,一手买卖有1179宗,二手买卖达到4805宗。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4. 置业需了解的小常识 购房税率 在香港以个人名义购房,非永居需缴30%税,香港永久居民首套不超过4.25%税。 如果是公司形式持有,一手房需缴30%税,二手房就有0.1%股东交易税。 按揭比例琐碎费用 佣金:楼价1%(新楼盘不需要佣金) 律师费:不足千万的房子,律师费15万左右;1千万至5千万的房子,律师费大概要30万以上。 租房 根据《香港物业报告》,2020年1月-5月私人住宅的单位租金受疫情影响并不明显。图源:《香港物业报告》更新至2020年5月。图片字体比较小,可点击放大查看。如果想看详细报告,去文末找小港君 按照以上数据计算,租住对应面积的房子,推算每月房租大概如下:除了房屋租金,租住成本主要分为4类: 1. 押金:一般收2个月的租金 2. 佣金:根据香港行业标准,佣金是0.5个月的租金 3. 印花税:一次性交付月租金的3% 4. 租住成本(以4人家庭为例) 电费:夏天400-600港元,冬天150-300港元 煤气费:150-200港元 网络费用:200港元 手机话费:100-150港元/人 另外补充3个香港租房小常识: 1. 香港面积是以“呎”为单位,通常10呎约等于1平方米(便于粗糙记忆) 2. 在香港租房,一般租约为2年,首年俗称“死约”,不能退租,次年俗称“生约”,可提前一个月通知业主 3. 香港的面积通常以实用面积作介绍 买房值得 or 租房更划算 就买房租房这件事来说,心理认同的指标确实因人而异。不过,做决定前总要考虑一下客观因素。 所以香港差饷物业评估署《香港物业报告》的数据也揭示了全港市民的买房行为到底会促成一个怎样的市场表现。 看这份报告,除了判断自己有没有买贵、租贵,同样可以预测那些房产投资更“值得“。 有一项数据相信很多人都想看——不同面积房子的市场回报率。这组数据就在《香港物业报告》里。此外,报告里面还包含很多信息,本文篇幅有限,就不多说啦~ 想要这份最新版《香港物业报告》的可以在香港差饷物业评估署官网直接下载。 当然,或者私信我,备注【房子】,38页PDF文件发送给你~ 如果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080102&urlrefer=2eb6bd9e0e355789ba117d5d8a392e86
香港身份PK北京户口,哪个更优? 听说在北京,10个人里就会有1个是当官的。 听说在香港,10个人里就会有1个是做金融的。 一个是文化底蕴浓厚的首都,一个是经历过各界文化洗礼的港都,经济地位都名列前茅,到底去哪个城市落户会更好呢? 不如来PK一下,香港身份PK北京户口,看看哪里更优? 香港身份 V S 北京户口1. 气候环境大PK 北京:一个雾霾与沙尘暴频发的城市,气候属于比较干燥的,冬季极度干冷,帝都的人民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在强雾霾的笼罩下度过;夏季也会出现极端炎热的天气。虽然四季分明,但这里的气候真的算不上好。 香港: 在气候方面,可以说香港完胜北京。香港气候非常温和,有一半时间处于半夏状态,非常舒适。在香港长时间生活过的内地小伙伴应该会体验到,那里没有难捱的严冬和酷暑, 但由于处于亚热带,香港的四季不是很分明。 2. 医疗条件大PK 北京:“在北京,看病真的太难了!”这样的感慨相信大家听过不少吧。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看病预约难,耽误救治;二是检查繁琐,患者和医生关系紧张;三是没有医药分离,药品收费极贵;四是医药费报销有些麻烦。 香港:香港实行公私医院“双轨制”,私营体系满足高端需求,公立体系满足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需求。 香港居民在公立医院看病,92%以上的经费由政府埋单,除了基本的挂号费100元外,基本上是免费的,另外住院象征性地收100港币/天,包吃包住。其他手术费、诊疗费、医生护士的费用、药费都不需要个人支付。 因此,在香港,不会发生病人因资金不足而被医院弃之不管的事件。 医疗上的完善体系和各方面的严格监控,使得这里看病不再”难”。 3. 工薪水平大PK 北京:根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中国雇主需求及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排名第一的北京,平均薪资为10670元;上海以10050元的平均薪资水平排名第二,而深圳的平均薪资为9561元,在内地排名第三。 香港:近日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2018年收入及工时按年统计调查》显示,香港打工仔的月薪中位数为17,500港币,约为人民币15000元! 虽然两个报告薪酬计算方式不一,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做出判断,哪个城市的平均薪酬最高?透过数据,结果一目了然。 4. 生活成本大PK 北京:作为这个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之一,北京的生活成本可以说高到可怕。每个月仅是吃饭、住宿和交通等方面的支出就已经让大多数工薪族头疼的了。 以一个月薪1万的新人为例,租住四五环外的一个普通单间,月租金就高达三四千。上班均需要坐地铁,假设每天通勤成本为10元,一个月将近300元。饮食方面,一天最省的也要30-40元,一个月都要花1000元,想吃好点,费用再上浮到2000元,周末约会吃饭喝水看电影,再来个两三百元……粗略算下来,工资已花去一大半,要是还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开销,彻底的月光族。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很多打工者是蜗居在15-20平米的小单间,每月房租水电3000元-4000元左右,吃饭3000元,要是还有朋友往来、生活用品等等日常开销,一个月一万元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所以在这方面,香港和北京不相上下。 通过气候,医疗,工资,生活成本等方面PK下来,哪个城市更胜一筹?这结果银河君就不多说啦~ 不过每个人的倾向不一样,香港身份和北京户口,你最想Pick哪个?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060102&urlrefer=889dca2b61811b834306be391df86ec0
《粤港澳大湾区指引》发布,港人跨区就业、买房、教育更方便了 自2017年7月1日起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项目启动 已满3周年 湾区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指引》发布 再次明确了深圳、香港等重要湾区市的发展规划 并推出一系列利好措施 其中涉港内容涵盖 交通升级、金融互通、 人才合作、民生便利等方方面面 是未来具体政策的“预告版” 值得收藏! 先来看看官方公布的 29条新的支持政策 01 容许大湾区内地城市为港澳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提供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 02 支持大湾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人士 03 港澳人士在深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税方法中,在境内停留不足24小时,不计入在内地居住天数 04 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便利化改革试点 05 将出台更加便利港澳车辆进出内地口岸的措施 06 扩大海关跨境快速通关对接项目的实施范围 07 扩大港澳建筑专业人士在内地执业优惠政策实施范围 08 支持港澳债券市场发展(巨灾债券) 09 取消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保险公估机构的年限限制 10 港澳人士、华侨持出入境证件可办理交通运输、金融、通讯、教育、医疗等9个领域30余项公共民生服务 11 便利港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买房屋 12 支持港人在内地便捷使用移动电子支付 13 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推出港人异地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14 保障在粤工作的港澳人士子女与内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 15 为非中国籍香港永久居民往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提供便利 16 容许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指定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常用的医疗器械 17 香港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措施、法律顾问措施、特设考核措施 18 进一步扩大深圳与港澳的建筑专业人士资格互认范围 19 放宽内地人类遗传资源过境港澳的限制 20 开通「深港通注册易」(香港投资者可在港注册深圳前海企业)、「深澳通注册易」 21 实行外籍人士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22 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九市(深圳、广州、珠海、中山、东莞、惠州、佛山、江门、肇庆)创新创业 23 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科技计划 24 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 25 给予保险监管优待政策 26 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27 对进境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实施通关便利 28 中共深圳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 29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 总的来说,以后香港和深圳及其他内地城市的联系会更加密切,香港居民在大湾区的工作和生活将更加的便利。 《指引》中还提到以下香港重点项目: 1交通方面 香港机场第三跑道总投资约1415亿港元,将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莲塘口岸也将于2020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交通量为旅客3万人次/日,车辆17850自然车/日,莲塘口岸和深汕、深惠高速公路通过东部过境高速无缝连接,以后从珠三角其他城市过港会变得非常方便。 2金融方面 未来深港金融市场将逐步互联互通,无论对个人投资亦或是产业发展都有深远影响,包括: 支持深港ETF互联互通、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跨境电子支票联合结算、跨境电子账单直接缴费、支付工具跨境使用、数字货币与移动支付等发展,扩大港澳机构投资内地不良资产,允许港澳居民购买内地理财产品。 支持金融保险企业参与深港澳三地保险创新与合作,建立港澳保险大湾区服务中心。 同时提高深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以及加快推进重点金融项目的建设。 3合作区 深港多个合作区将同时发力: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口岸经济带、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合作产业覆盖创新金融、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科技及专业服务、通讯及媒体服务、商业服务、中高端消费、国际旅游服务等,国家将投入大量、优质资源到这四个合作区,起到湾区合作发展的先导作用。 4两地往来支持 除了以上“大工程”,《指引》中还针对“个人”出入境便利化、人才交流、机制对接等作出了优化,例如: 在出入境便利化方面,深圳实行外籍人士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便利化改革试点等。 在生活方面,保障在粤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试点香港居民异地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在人才交流方面,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创新创业,进一步扩大建筑业专业人士资格互认范围。 这样的细则以后将会只会越来越完善,两地居民往来的便利性将逐步提高! 2018年末,粤港澳大湾区年度GDP总量超过11万亿人民币,在此生活居住的人口高达7000万人,每一次《指引》的出台都会引起大轰动! 根据规划目标,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就会完成第一阶段的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2035年,完成第二阶段,大湾区将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明日湾区,值得期待!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7030102&urlrefer=5cc814d2c782270c87ad1b37eb6d869d
2020年香港留学申请门槛普遍放宽,申请截至时间也延后了 香港位于亚洲的中心地带,与内地紧密融合,并接通世界各地。 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不但是金融服务的首选地点,也是许多优秀人士身份规划的首选。目前想要获得香港身份,主要有: 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香港优才)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香港专才) 科技人才入境计划(香港科才) 香港留学 整体来说,当中最高效方式的就是香港留学了! 香港研究生学习不必国内需要2-3年学习周期,大多数授课型研究生都仅需1年时间,申请人一拿到offer就能马上办理学生签证,并且还能带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一家人都获得香港身份。 不仅让自己的学历提升了,还顺便将家人的身份都规划好了,一举多得。 一直以来,香港高校的学术实力在国际上都是位列前茅的,吸引了大批有意获得香港身份的人士。 往年虽然香港留学的申请也很火爆,但是由于需要提交雅思、托福等英语能力证明,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达不到港校的“最低要求”扼腕叹息。 然而,今年由于新冠疫情,雅思、托福、SET、ACT等国际考试一停再停,考虑到这种“不可抵抗”的意外,香港一众大学纷纷推行“应急招生措施”: 1. 放宽入学条件 往年,申请香港研究生都严格要求提交雅思成绩,并且多数专业都要雅思6.5分以上才能申请。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国际语言考试都取消了,接近半年停考,雅思、托福的成绩难指望,于是港校纷纷开始承认多领国(duolingo)的考试成绩。 多邻国英语测试报名只需49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只需350元,而且可以支付宝支付,比起雅思、托福,真的便宜了很多。 目前接受多邻国(duolingo)英语测试的香港高校及分数要求: 1. 香港中文大学 - 105分 2. 香港科技大学 - 105分 3. 香港浸会大学 - 110分 4. 香港理工大学 - 105分 5. 香港城市大学 - 105分 港校坚持了那么多年的雅思、托福申请标准,也只有在今年会被打破。 看看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港中文、港科大、港理工和城大都在Top 100,考一个多邻国就能上全球前100名校,你说划算不划算哇~ 还有岭南大学出了新规定:如果不能及时提交雅思成绩,可以先入学,再补交! 甚至达到下面条件,还能免于提交雅思成绩: 申请人若通过了面试,可以在5-6月份参加学校举办的雅思/托福摸底测试,通过即可参加岭南大学的语言班,达到b-的水平即可入学。 但如果申请人通过了面试,5-6月份的雅思/托福摸底测试没有达标,岭大将在7-9月份为这些同学提供语言加强班,通过语言班学习后,若成绩达到b-也可入学。 不难预测,等疫情过去了,香港各高校还是会以雅思、托福成绩为主要申请参考,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现在啦~ 2. 延长申请时限 除了放宽了申请门槛,连申请截止时间也往后推了。 不过啊,再怎么推,到6月底,真的都要截止申请了。没多少时间让你犹豫了噢!想要去香港留学顺便拿个香港身份的朋友,真的不要错过今年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待遇,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想要通过香港留学更新职业前景或利用香港身份打开人生新局面的,可以了解一下银河的留学服务哦: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galaxy-immi.com%2FSubjectm%2FHKMBA.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6240201&urlrefer=520d1ac602a534839d8b920e1121e830
金融大咖谈香港:办香港身份,我从失败到成功 大家好,我是柴伟,2019年以国际对冲基金经理身份,成功获批优才入境香港。 早在银河帮我申请香港身份之前,我曾于2016年自主DIY过优才入境,等待了一年,却得到了“不予以批准”的回复。 但我认为自身条件足够优秀,并不想因此放弃申请,于是2018年我联系到银河,在银河专业的帮助下再次提出申请,并顺利获批。 这一次,银河让我看见了什么是专业,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就会事半功倍。现在将我的故事真诚分享给你,希望你也能少走弯路。 01 一次自信的失败 2016年我开始了自己的尝试,踌躇满志的花了大量时间,收集了官方发布的各项信息,发现这项计划似乎就是为了我这样的人量身制定的: 港府发布的甄选机制简直清晰得一目了然,自行打分评估方便又准确,80分即可达标,而我当时自己打分远远高出标准,并且我一直致力于金融行业,也和香港渴求的人才类型完美吻合。按照这样优秀的条件,我当时认为自己完全不需要机构的帮忙。于是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始了繁琐又漫长的DIY申请之路: 自我陈述我字斟句酌,辅助资料我项项查过,对于整个申请过程我是挺有把握的。 但1年后换来的却是不予批准的答复,于是我就陷入了困惑,因为我并不觉得自己做的哪里不好,为什么我完全符合申请条件,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02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可言 自己申请无果,我开始搜寻可以为我提供帮助的专业机构,市面上的海外移民服务机构也有很多,在多方了解层层筛选后,我最终选择了银河。 当时我看到的仅仅是银河在香港项目上长达十几年的丰富经验、令人佩服的高通过率,和耐心热情的服务态度,冲着这些基本的口碑,我就想来试一试。 事实证明,我当时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银河给我的感觉真的很敬业,在我申请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看起来不够好的经历、陈述,或者是很难解释的事情变得合理、专业,这个是我自己无法完成的部分。 而且实际上银河给我提供的服务,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很多惊喜藏在细节里。我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对细节及其苛求的人,但当我看到他们为我量身定做的申请资料、以及各种回答入境处近乎于苛刻的提问和补件材料,我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专业,如果是我自己遇到这些刁钻的问题,真的无从下手。 但银河应对入境处难题,处理方式却轻松又高效,有种四两拨千斤的力量,让我感到十分佩服。银河如果没有多年的行业积淀,相信是做不到这样完美的。 03 终于来到香港,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现在我们一家已经来到香港定居生活,我的女儿也很喜欢香港的成长氛围。因为我自己是北大出身,也在美国和英国就读MBA和金融硕士,深刻意识到国际化的视野对人生的重要性。香港拥有非常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例如耀中国际、香港国际、汉基国际都是老牌名校,毕业后直接考入世界名校。在国际教育这方面香港比内地资源好很多,我也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希望给孩子一个更高的起点。 而我所需要的香港信息,银河也会积极为我提供。(银河梳理的香港国际学校年鉴) 两年下来,银河不仅成为了我的移民服务专家,更像是我的私人管家,为我后续在香港的事业发展和生活提供了很多帮助,我们建立了深刻的信任和友谊。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愿意为银河背书,推荐你来银河办理香港身份,让你少走弯路的同时,还能多一位人生路上的挚友。 如果你也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哦: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6190101&urlrefer=7443c6d6548f322000f49e4fcb650480
香港身份读书有什么优势?从香港、内地到海外教育优势全解读 为了让孩子争取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现在的家长可是煞费苦心,有的挤破头想要买一个学区房,有的每天不辞劳苦带孩子在各个补习班奔波…… 但如果你有香港身份,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本篇详细整理获得香港身份后,从幼儿园到大学、涵盖香港、内地和海外的10大教育优势。 看完的都决定办理香港身份了! 01 在香港 1 15年免费教育(幼儿至高中) 自2017年起,香港的免费义务教育体系覆盖15年,即包括幼儿教育(3年)、小学教育(6年)、初中教育(3年)以及高中教育(3年)。此外,香港自2020/21年度起,实行“学生津贴恒常化”,津贴额度为每年2500港元。 学生津贴不设资产审查。申请时,所有在香港就读于提供本地或非本地课程的中学日校、小学和特殊学校(包括公营学校、直资学校、英基学校、私立学校)及幼儿园(不论是否参加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学生皆可获得有关津贴。而在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于2020年2月21日通过成立300亿元的防疫抗疫基金,当中包括增加2019/20学年每名学生的学生津贴额1,000元,即共3,500元。 2 接轨国际的教学内容 香港落实英语、普通话、粤语并行的“两文三语”模式,英语学习程度高,孩子自上幼稚园开始就学习英语,在语言教育方面,重在应用。同时,香港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加速推动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让教学内容覆盖更为广博。在这种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环境下,香港中学教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也孕育多位学术界最高成就奖得主,包括:3 直接申请“老资历”国际学校 拥有香港身份,可以申请全香港的国际学校。 当前,香港“老资历”的国际学校有不少,很多都已经在留学榜上留下骄人成绩,例如耀中国际学校(1932)、香港国际学校(1966)、德瑞国际学校(1970)、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1978)、汉基国际学校(1984)。而这些国际学校的毕业生一般都会进入世界名校,例如2019年汉基国际学校的96位毕业生中,实际录取剑桥3人;哥伦比亚、康奈尔、宾夕法尼亚大学各2人;布朗、普林斯顿、耶鲁各1人。成绩非常耀眼。 4 本港大学优先录取 香港自2012年开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简称DSE),这项考试相当于内地的“高考”。 拿到香港DSE成绩后,由于其成绩获得本港、内地以及国际认可,所以考生的出路非常广。 更重要的是,有香港身份的考生凭DSE成绩,还会获得香港本地大学的优先录取,而且费用相对较低。而香港的大学也和国际一线接轨,对比欧美大学,一点也不逊色。 今年,香港院校有5间位列全球前100位,分别是:香港大学(22位)、香港科技大学(27位)、香港中文大学(43位)、香港城市大学(48位)、香港理工大学(75位)。除了综合排名,香港本地大学在学科方面,也相当有竞争力:港大牙科,全球第4;理大的酒店休闲管理学全球第7位。还有其他优秀学科,可以直接看表:还有香港授课型硕士学制只需1年,一流的师资,申请便捷,无需参加统一考试,确实是个人发展的黄金跳板。 02 在内地 1 申请纯外籍国际学校 为了让孩子早点进入纯外籍国际学校,很多家长谋划了很长时间,也投入不少资金。有的甚至为了让孩子满足“外籍”要求,花数十万申请一个平时没有任何用途的外国身份(例如几内亚比绍绿卡)。 其实不必“曲线救国”,想要进入国内外各类优质的国际学校,香港身份也能获得申请资格,名声响亮的德威、惠灵顿、哈罗等国际学校都在列。 目前内地多数国际学校对香港身份的认可度非常高,所以办理香港身份的家长也越来越多。2 升读名牌大学有3大捷径 现时,香港身份的学生要入读内地高校的本科课程,主要有免试招生计划、华侨生联考、院校独立招生3大途经。 免试招生计划 凭香港DSE成绩 目前已经有122所内地高校接受香港学生的免试申请,覆盖了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等优质学府,而且DSE考题比起高考相对简单。图源:香港考评局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从2016年以来,来内地升读的香港学生人数持续增长。 2019共有3511名香港学生报名参加内地免试招生,创下过去8年新高。其中通过免试招生计划获内地高校录取的香港学生共有1295人…… 越来越多人都选择借用香港身份,拿着DSE成绩,用更轻松的方式入读内地名校。 华侨生联考 136所学校本科线低至400分 华侨生联考,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考试,也是港澳台侨学生报考中国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华侨生联考有哪些优势? 题目简单:联考考试题的难度要远远低于内地普通高考的难度,跟会考差不多,如数学考试的试题难度,基本上和书本上的例题难度差不多,甚至考试内容还包括70%的初中知识。 录取分数低:平均比内地普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低150分-200分左右,400分就可以上985、211一本院校,二本300分,艺术类200分,且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独立招生 名校爱用的宝贝招数 很多内地名校面向港澳台学生都有独立招生计划,北大的博雅招生就属于这类型。 2020年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开放接纳“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香港中学生。只要满足3个报名条件,即可免笔试申请!而且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申请,北大的独立招生要求放得比较宽: 第一,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第二,考生须在香港地区中学就读。 第三,考生获得所在中学(校长)推荐。 不过,今年招生季已经过去,有香港身份的学子,可以好好准备下一届啊~ 3 香港留学生落户福利 内地众多城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留学生(含港澳台)的福利政策,只为留住人才! 通过香港留学获得香港身份的也在此列。 以下只列举部分城市: 深圳:生活补贴本科15000元/人,硕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办理本地户口。可申请租用市、区政府提供的安居房和留学生公寓。 北京:落户、提供的短期周转性住所。 长沙:按照博士5万元/人/年,硕士1万元/人/年、学士6000元/人/年的标准申请“留学归国人员租房和生活补贴”,发放期限为两年。 天津:提供两居室或三居室住房一套。愿自费购买住房的,由用人单位给予一定补贴。 重庆:高层次人才最高安家补助可达200万。 4 香港永居,子女有公立学位 凭香港永居身份可以让随迁子女在大湾区9市入读义务教育学校。 如果是港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读幼稚园、各级各类学校均能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子女同等的待遇,包括就近免试入读公办学校、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并录取、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免择校费等重大福利。 香港身份在广州、深圳等优质学位稀缺的城市居住,也能保证孩子有好学校可读。 03 在国外 香港身份在香港、内地享有教育优势,这很正常。但不要忽略,香港身份在海外也能享有教育优势。 1 凭DSE成绩敲开国际名校 目前已经有280余所海外高校承认香港DSE成绩(DSE是目前唯一可以用中文答题的国际考试)。涵盖了留学热门地区:英、美、澳、加、新……而且,因为国外区分了针对港生和内地生的申请通道,所以在办理留学签证时,有香港身份的学生办理更简单快捷,尤其是STEM专业类别。 2 海外名校录取,享港府津贴 港府2014年推出了香港卓越奖学金计划(奖学金计划) ,主要针对从香港升读世界知名大学的本地学生。 自奖学金计划推出以来,已有约470名学生于奖学金计划的首五届获颁此项殊荣。总的来说,有香港身份,无论在本港、内地还是海外,都有很多教育资源便利,对新中产是百利无害的。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6180105&urlrefer=caf6ce2440820ff3f090f40b8fb80961
香港身份读书有什么优势?从香港、内地到海外教育优势全解读 为了让孩子争取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现在的家长可是煞费苦心,有的挤破头想要买一个学区房,有的每天不辞劳苦带孩子在各个补习班奔波…… 但如果你有香港身份,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本篇详细整理获得香港身份后,从幼儿园到大学、涵盖香港、内地和海外的10大教育优势。 看完的都决定办理香港身份了! 01 在香港 1 15年免费教育(幼儿至高中) 自2017年起,香港的免费义务教育体系覆盖15年,即包括幼儿教育(3年)、小学教育(6年)、初中教育(3年)以及高中教育(3年)。此外,香港自2020/21年度起,实行“学生津贴恒常化”,津贴额度为每年2500港元。 学生津贴不设资产审查。申请时,所有在香港就读于提供本地或非本地课程的中学日校、小学和特殊学校(包括公营学校、直资学校、英基学校、私立学校)及幼儿园(不论是否参加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学生皆可获得有关津贴。而在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于2020年2月21日通过成立300亿元的防疫抗疫基金,当中包括增加2019/20学年每名学生的学生津贴额1,000元,即共3,500元。 2 接轨国际的教学内容 香港落实英语、普通话、粤语并行的“两文三语”模式,英语学习程度高,孩子自上幼稚园开始就学习英语,在语言教育方面,重在应用。同时,香港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加速推动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让教学内容覆盖更为广博。在这种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环境下,香港中学教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也孕育多位学术界最高成就奖得主,包括:3 直接申请“老资历”国际学校 拥有香港身份,可以申请全香港的国际学校。 当前,香港“老资历”的国际学校有不少,很多都已经在留学榜上留下骄人成绩,例如耀中国际学校(1932)、香港国际学校(1966)、德瑞国际学校(1970)、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1978)、汉基国际学校(1984)。而这些国际学校的毕业生一般都会进入世界名校,例如2019年汉基国际学校的96位毕业生中,实际录取剑桥3人;哥伦比亚、康奈尔、宾夕法尼亚大学各2人;布朗、普林斯顿、耶鲁各1人。成绩非常耀眼。 4 本港大学优先录取 香港自2012年开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简称DSE),这项考试相当于内地的“高考”。 拿到香港DSE成绩后,由于其成绩获得本港、内地以及国际认可,所以考生的出路非常广。 更重要的是,有香港身份的考生凭DSE成绩,还会获得香港本地大学的优先录取,而且费用相对较低。而香港的大学也和国际一线接轨,对比欧美大学,一点也不逊色。 今年,香港院校有5间位列全球前100位,分别是:香港大学(22位)、香港科技大学(27位)、香港中文大学(43位)、香港城市大学(48位)、香港理工大学(75位)。除了综合排名,香港本地大学在学科方面,也相当有竞争力:港大牙科,全球第4;理大的酒店休闲管理学全球第7位。还有其他优秀学科,可以直接看表:还有香港授课型硕士学制只需1年,一流的师资,申请便捷,无需参加统一考试,确实是个人发展的黄金跳板。 02 在内地 1 申请纯外籍国际学校 为了让孩子早点进入纯外籍国际学校,很多家长谋划了很长时间,也投入不少资金。有的甚至为了让孩子满足“外籍”要求,花数十万申请一个平时没有任何用途的外国身份(例如几内亚比绍绿卡)。 其实不必“曲线救国”,想要进入国内外各类优质的国际学校,香港身份也能获得申请资格,名声响亮的德威、惠灵顿、哈罗等国际学校都在列。 目前内地多数国际学校对香港身份的认可度非常高,所以办理香港身份的家长也越来越多。2 升读名牌大学有3大捷径 现时,香港身份的学生要入读内地高校的本科课程,主要有免试招生计划、华侨生联考、院校独立招生3大途经。 免试招生计划 凭香港DSE成绩 目前已经有122所内地高校接受香港学生的免试申请,覆盖了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等优质学府,而且DSE考题比起高考相对简单。图源:香港考评局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从2016年以来,来内地升读的香港学生人数持续增长。 2019共有3511名香港学生报名参加内地免试招生,创下过去8年新高。其中通过免试招生计划获内地高校录取的香港学生共有1295人…… 越来越多人都选择借用香港身份,拿着DSE成绩,用更轻松的方式入读内地名校。 华侨生联考 136所学校本科线低至400分 华侨生联考,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考试,也是港澳台侨学生报考中国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华侨生联考有哪些优势? 题目简单:联考考试题的难度要远远低于内地普通高考的难度,跟会考差不多,如数学考试的试题难度,基本上和书本上的例题难度差不多,甚至考试内容还包括70%的初中知识。 录取分数低:平均比内地普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低150分-200分左右,400分就可以上985、211一本院校,二本300分,艺术类200分,且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独立招生 名校爱用的宝贝招数 很多内地名校面向港澳台学生都有独立招生计划,北大的博雅招生就属于这类型。 2020年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开放接纳“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香港中学生。只要满足3个报名条件,即可免笔试申请!而且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申请,北大的独立招生要求放得比较宽: 第一,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第二,考生须在香港地区中学就读。 第三,考生获得所在中学(校长)推荐。 不过,今年招生季已经过去,有香港身份的学子,可以好好准备下一届啊~ 3 香港留学生落户福利 内地众多城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留学生(含港澳台)的福利政策,只为留住人才! 通过香港留学获得香港身份的也在此列。 以下只列举部分城市: 深圳:生活补贴本科15000元/人,硕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办理本地户口。可申请租用市、区政府提供的安居房和留学生公寓。 北京:落户、提供的短期周转性住所。 长沙:按照博士5万元/人/年,硕士1万元/人/年、学士6000元/人/年的标准申请“留学归国人员租房和生活补贴”,发放期限为两年。 天津:提供两居室或三居室住房一套。愿自费购买住房的,由用人单位给予一定补贴。 重庆:高层次人才最高安家补助可达200万。 4 香港永居,子女有公立学位 凭香港永居身份可以让随迁子女在大湾区9市入读义务教育学校。 如果是港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读幼稚园、各级各类学校均能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子女同等的待遇,包括就近免试入读公办学校、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并录取、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免择校费等重大福利。 香港身份在广州、深圳等优质学位稀缺的城市居住,也能保证孩子有好学校可读。 03 在国外 香港身份在香港、内地享有教育优势,这很正常。但不要忽略,香港身份在海外也能享有教育优势。 1 凭DSE成绩敲开国际名校 目前已经有280余所海外高校承认香港DSE成绩(DSE是目前唯一可以用中文答题的国际考试)。涵盖了留学热门地区:英、美、澳、加、新……而且,因为国外区分了针对港生和内地生的申请通道,所以在办理留学签证时,有香港身份的学生办理更简单快捷,尤其是STEM专业类别。 2 海外名校录取,享港府津贴 港府2014年推出了香港卓越奖学金计划(奖学金计划) ,主要针对从香港升读世界知名大学的本地学生。 自奖学金计划推出以来,已有约470名学生于奖学金计划的首五届获颁此项殊荣。总的来说,有香港身份,无论在本港、内地还是海外,都有很多教育资源便利,对新中产是百利无害的。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6180102&urlrefer=9176096af49339640c0daeaa61c73351
香港身份读书有什么优势?从香港、内地到海外教育优势全解读 为了让孩子争取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现在的家长可是煞费苦心,有的挤破头想要买一个学区房,有的每天不辞劳苦带孩子在各个补习班奔波…… 但如果你有香港身份,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本篇详细整理获得香港身份后,从幼儿园到大学、涵盖香港、内地和海外的10大教育优势。 看完的都决定办理香港身份了! 01 在香港 1 15年免费教育(幼儿至高中) 自2017年起,香港的免费义务教育体系覆盖15年,即包括幼儿教育(3年)、小学教育(6年)、初中教育(3年)以及高中教育(3年)。此外,香港自2020/21年度起,实行“学生津贴恒常化”,津贴额度为每年2500港元。 学生津贴不设资产审查。申请时,所有在香港就读于提供本地或非本地课程的中学日校、小学和特殊学校(包括公营学校、直资学校、英基学校、私立学校)及幼儿园(不论是否参加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学生皆可获得有关津贴。而在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于2020年2月21日通过成立300亿元的防疫抗疫基金,当中包括增加2019/20学年每名学生的学生津贴额1,000元,即共3,500元。 2 接轨国际的教学内容 香港落实英语、普通话、粤语并行的“两文三语”模式,英语学习程度高,孩子自上幼稚园开始就学习英语,在语言教育方面,重在应用。同时,香港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加速推动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让教学内容覆盖更为广博。在这种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环境下,香港中学教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也孕育多位学术界最高成就奖得主,包括:3 直接申请“老资历”国际学校 拥有香港身份,可以申请全香港的国际学校。 当前,香港“老资历”的国际学校有不少,很多都已经在留学榜上留下骄人成绩,例如耀中国际学校(1932)、香港国际学校(1966)、德瑞国际学校(1970)、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1978)、汉基国际学校(1984)。而这些国际学校的毕业生一般都会进入世界名校,例如2019年汉基国际学校的96位毕业生中,实际录取剑桥3人;哥伦比亚、康奈尔、宾夕法尼亚大学各2人;布朗、普林斯顿、耶鲁各1人。成绩非常耀眼。 4 本港大学优先录取 香港自2012年开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简称DSE),这项考试相当于内地的“高考”。 拿到香港DSE成绩后,由于其成绩获得本港、内地以及国际认可,所以考生的出路非常广。 更重要的是,有香港身份的考生凭DSE成绩,还会获得香港本地大学的优先录取,而且费用相对较低。而香港的大学也和国际一线接轨,对比欧美大学,一点也不逊色。 今年,香港院校有5间位列全球前100位,分别是:香港大学(22位)、香港科技大学(27位)、香港中文大学(43位)、香港城市大学(48位)、香港理工大学(75位)。除了综合排名,香港本地大学在学科方面,也相当有竞争力:港大牙科,全球第4;理大的酒店休闲管理学全球第7位。还有其他优秀学科,可以直接看表:还有香港授课型硕士学制只需1年,一流的师资,申请便捷,无需参加统一考试,确实是个人发展的黄金跳板。 02 在内地 1 申请纯外籍国际学校 为了让孩子早点进入纯外籍国际学校,很多家长谋划了很长时间,也投入不少资金。有的甚至为了让孩子满足“外籍”要求,花数十万申请一个平时没有任何用途的外国身份(例如几内亚比绍绿卡)。 其实不必“曲线救国”,想要进入国内外各类优质的国际学校,香港身份也能获得申请资格,名声响亮的德威、惠灵顿、哈罗等国际学校都在列。 目前内地多数国际学校对香港身份的认可度非常高,所以办理香港身份的家长也越来越多。2 升读名牌大学有3大捷径 现时,香港身份的学生要入读内地高校的本科课程,主要有免试招生计划、华侨生联考、院校独立招生3大途经。 免试招生计划 凭香港DSE成绩 目前已经有122所内地高校接受香港学生的免试申请,覆盖了清华、北大、复旦、同济等优质学府,而且DSE考题比起高考相对简单。图源:香港考评局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从2016年以来,来内地升读的香港学生人数持续增长。 2019共有3511名香港学生报名参加内地免试招生,创下过去8年新高。其中通过免试招生计划获内地高校录取的香港学生共有1295人…… 越来越多人都选择借用香港身份,拿着DSE成绩,用更轻松的方式入读内地名校。 华侨生联考 136所学校本科线低至400分 华侨生联考,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考试,也是港澳台侨学生报考中国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华侨生联考有哪些优势? 题目简单:联考考试题的难度要远远低于内地普通高考的难度,跟会考差不多,如数学考试的试题难度,基本上和书本上的例题难度差不多,甚至考试内容还包括70%的初中知识。 录取分数低:平均比内地普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低150分-200分左右,400分就可以上985、211一本院校,二本300分,艺术类200分,且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独立招生 名校爱用的宝贝招数 很多内地名校面向港澳台学生都有独立招生计划,北大的博雅招生就属于这类型。 2020年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开放接纳“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香港中学生。只要满足3个报名条件,即可免笔试申请!而且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申请,北大的独立招生要求放得比较宽: 第一,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第二,考生须在香港地区中学就读。 第三,考生获得所在中学(校长)推荐。 不过,今年招生季已经过去,有香港身份的学子,可以好好准备下一届啊~ 3 香港留学生落户福利 内地众多城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留学生(含港澳台)的福利政策,只为留住人才! 通过香港留学获得香港身份的也在此列。 以下只列举部分城市: 深圳:生活补贴本科15000元/人,硕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办理本地户口。可申请租用市、区政府提供的安居房和留学生公寓。 北京:落户、提供的短期周转性住所。 长沙:按照博士5万元/人/年,硕士1万元/人/年、学士6000元/人/年的标准申请“留学归国人员租房和生活补贴”,发放期限为两年。 天津:提供两居室或三居室住房一套。愿自费购买住房的,由用人单位给予一定补贴。 重庆:高层次人才最高安家补助可达200万。 4 香港永居,子女有公立学位 凭香港永居身份可以让随迁子女在大湾区9市入读义务教育学校。 如果是港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读幼稚园、各级各类学校均能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子女同等的待遇,包括就近免试入读公办学校、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并录取、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免择校费等重大福利。 香港身份在广州、深圳等优质学位稀缺的城市居住,也能保证孩子有好学校可读。 03 在国外 香港身份在香港、内地享有教育优势,这很正常。但不要忽略,香港身份在海外也能享有教育优势。 1 凭DSE成绩敲开国际名校 目前已经有280余所海外高校承认香港DSE成绩(DSE是目前唯一可以用中文答题的国际考试)。涵盖了留学热门地区:英、美、澳、加、新……而且,因为国外区分了针对港生和内地生的申请通道,所以在办理留学签证时,有香港身份的学生办理更简单快捷,尤其是STEM专业类别。 2 海外名校录取,享港府津贴 港府2014年推出了香港卓越奖学金计划(奖学金计划) ,主要针对从香港升读世界知名大学的本地学生。 自奖学金计划推出以来,已有约470名学生于奖学金计划的首五届获颁此项殊荣。总的来说,有香港身份,无论在本港、内地还是海外,都有很多教育资源便利,对新中产是百利无害的。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6180101&urlrefer=37683da3328e9257845e92a5db4dc76d
热议:海南未来发展会超过香港吗? 海南自贸区的总体方案正式出 台半个月。 本以为海南与香 港“互补非竞争”的关系应当无需辩解,但一个浏览量高达184万的知乎热门提问改变了银河君的想法: 原来这么多人会在经济政 策下,雾里看花,分不清海南和香 港的优势分别是什么! 包括我们的一些用户也会问到,香 港会不会被海南取代? 那我们先从知乎的问题说起。 知乎里面浏览量184万的提问,就是这个:提问者是一名河南高中生,其实他问了两个问题: 1、海南未来发展会超过香 港吗? 2、未来在南方升学,海南和香 港,大学报哪好? 我们先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报考哪里的大学?银河君的答 案是香 港! 不是不看好海南的发展,而是因为海南经济产业发展好,并不代 表海南教育水平高,一个地区的教育、学术水平,真不是光靠经济腾飞就能随之提高的。 作为一个高中生,你想搭乘海南发展的东风,可以大学毕业或者博士毕业之后,以一个人才的身份,到海南谋求发展机会,但前提是你得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才——努力去考国内乃至世界最好的大学,去学习适合你的专 业才是正道。 海南自贸区目前是缺人才,而不是学 生!各种政 策都是以人才带动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而香 港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有口碑。2021 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中,香 港的5所大学进入全球排名前100,对比上一年,每所学校的排名都上升了。 港校不仅综合排名好,有些专 业更是国际前列,2020 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表现瞩目—— 香 港大学:牙科全球第4,教育学第7,法 学第19,传媒第25,医学第34; 香 港中文大学:传媒全球第15,计算机第30,法 学和医学第43; 香 港科技大学:商科全球第16,会计和金融第20,计算机专 业第26。 从这些港校毕业的人才,绝大部分成为了香 港经济、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 所以你说去哪里读书接受教育比较好呢? 回答完读书的问题,我们再来说说海南未来发展会超过香 港吗? 我们之前有在这篇文章里介绍过(点 击蓝字阅读:再来一个自 由贸易港!海南会替换香 港的经贸角色吗?),海南未来的定位是怎样的,以及海南和香 港完全是两种不同贸易港口的作用,只会互利发展,不会谁替代谁,在这里就不多加阐述了。 今天 主要说说为什么香 港不会被任何一座城市替代——因为货币! 香 港是全球第三大美元外汇中心,至今金融地位稳定,被众多国际机 构评选为全球最自 由的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中 国是一个外汇管 制的国 家,人 民币不能自 由兑换成美元,这对于外商来说具备很大风险,一旦资金被卡住,损失的全是资本。 但香 港可以进行资金的自 由兑换,港币可以随时兑换成美元,美元也可以随时兑换成港币,所以大量的外商投资中 国,都会选择香 港作为中转站,先把美元兑换成港币,然后再由港币兑换成 人 民币。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用经济学中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原理”解释清楚: 一个国 家不能同时维持:固定汇率、独 立货币政 策、资本自 由兑换。 中 国内地放弃了资本自 由兑换,香 港地区放弃了独 立的货币政 策。 于是香 港拿到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好处,但承担了极大的金融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而中 国内地,因为放弃了资本的自 由兑换,躲开了1997年的一劫,却也让上 海与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失之交臂。 很明显,中 国宁可牺牲自 由兑换,也要选本国金融稳定。因为即使内地没有城市具有这种功能,香 港这个最大的人 民币离岸中心完全能成为中 国和世界金融之间的缓冲带。 而与上 海一样,并在《总体方案》上写明要“以国内现有本外币账户和自 由贸易账户为基础”的海南,显然与香 港的自 由兑换有本质差别。 香 港有港币,可以和美元自 由兑换,但海南永远不可能有“琼币”,做不到和美元的自 由兑换,自然而然,也不会动香 港的金融地位。 香 港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南不可能拥有。 那么,能认为即使海南得了政 策大蛋糕,吃下去也不甜吗?并不。 海南要各方面都追上香 港,那确实不可能,例如货币自 由缺条件,教育优势还需等待百炼成钢。 可是,海南如果在产业、经济规模上要超过香 港,确实不难。而这正是海南自贸区能与香 港互补的地方。 中 央在海南推行自 由贸易港的良苦用心,即并非着眼于向外“取代”香 港或新加坡,而是向内探索改 革开放的深度。 海南要怎么突围?海南将聚焦于自 由贸易、旅游便利和人员自 由往来等方面。 国 家发展改 革委副主 任林念修指出,海南要重点突出: 贸易自 由 投资自 由 旅游业 现代服 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但同时,中 央也明确海南自贸港“不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 造为重点”。 这是什么意思呢? 须知,世界级的航运及贸易中心都有货物中转优势,要么背靠庞大经济腹地,如上 海;要么位于国际航线要冲,如新加披;要么二者兼备,如香 港。 但显然,“不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 造为重点”的海南自贸区,两者都不具备。 从这个意义来讲,海南自 由贸易港与香 港的功能不同,重点发展产业也不同,未来还将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确实是要在贸易上分一杯羹,但也不动香 港的囊中物。海南自 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一共涉及到约67条方案、指导原则,大部分集中在如何针对资本市场进行安全可靠且足够自 由的改 革上。 总的来说,就是把香 港、新加坡具备的自 由贸易相关制 度,按照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程度的修改,将基本规范和原则,放在海南省实行。 在这套新的环境下,海南省会允许外国技术移民,允许外资自 由进出,允许海南享受东京的价 格自 由购 买skII等一系列生活用 品。 但是,不允许海南像香 港一样疯狂发展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海南方案,是中 国市场对外进一步开放的超大规模社 会实验,给全国做出表率,看哪些政 策可以执行,哪些政 策不能执行。 之前上 海自贸区的成果“负 面清单”,现在已经用到了海南自贸区的发展上;未来,也希望海南自贸区有发展成果,可以运用到其他试点,甚至全国铺开! 说到底,我们并不需要打造一个“独特的海南”去取代“独特的香 港”。做不到,也不会做。 拨 开云雾,其实,我们是需要一个更坚定的香 港,一个更开放的海南,来塑造一个更多元化的中 国。 想要了解香港身份,只需30秒,即可测试你的入境资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6170102&urlrefer=3f909737a8208d4c4aef9b0872e61f95
如何通过优才计划办理香港身份? 自 由稳定的经济体 系,吸引了无数内地富豪来到香 港定居,香 港无外汇管 制、无遗产税、无全球征税,是众多富豪名流规划资产的绝佳之地。 当然,之所以如此多精英阶层想获得香 港身份,还得益于香 港身份带来的众多关乎切身利益的优势与好处! 01 2020 年免签国 家和地区多达167个 持有香 港特区护照,从2020 年开始,可以免签证进入全球167个国 家和地区,其中包括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等欧美发达国 家,轻 松进入欧美等国留学、做生意。 而且,持有香 港护照的香 港居民如果要入籍第三国将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联 邦成员国给予非常宽松的入籍条件。持有香 港护照的香 港居民出入美国也同样非常方便,美国领事馆给予宽松、快捷的签证政 策。 02 两地住房福利 香 港房子又小又贵,非永居买房要付30%的印花稅,但如果有了香 港永居身份,首套房子税率最高不超过⒋25%,房子总值越低,税率越低。两者税率相差一成以上,光是印花税剩下的钱,就足够支付内地二线城市的首付了。 2020 年最新规定,只要持有香 港身份在大湾区9市买房,就可以免除限购条件,无须缴纳一定期限的社保和在本地生活,也能和本地人享有同等购房福利。 此外,根据2020 年最新房委会条例,合资格的永久性居民都可以申请公屋,以四口之家为例,只要入息及资产上限不超过29,240元及530,000元,便可向房委会递交申请表轮候「上楼」。同样是700尺的房子,村屋屋租1万港币,公屋屋租只需要3千多一点。 03 高福利的国际化教育 一直以来,香 港教育享誉全球,甚至不输新加坡、英国等国 家。在全球教育总体评价当中,香 港更是曾远超美国。这样的教育实力背后,是香 港中西结合的文化氛围,以及科学独特的教学模式。 香 港实行十二年中英文免 费义务教育,学 生每学期仅需缴纳书杂费便可就读香 港中小学,从2020 年开始,香 港政 府将为全体中小学、幼稚园学 生发放每人每年2500元的学习津贴。 04 内外双身份 近些年来,香 港到内地交通越来越方便,不论是一水相隔的深圳,临近的大湾区城市,还是去北 京、上 海这些大城市,都有高铁、快船、高速路面直通,持香 港身份可以无数次随意往返香 港与内地。 其实,对于很多港漂来说,香 港和内地的往返之便利,已经他们忘记了境内境 外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拥有香 港身份的好处是,仍然拥有国内身份,杜绝了没有中 国公 民身份产生的种种麻烦。 05 医 疗养老等社 会福利 在港可以享受国际先进的医 疗技术,享受公立医院门诊看病只需50港币,住院100港币每天(无论什么病),也享受私立医院看病优惠。 在成为永久居民后,还享有失业救济金、退休金和老人生活金等社 会福利,甚至回内地养老也有高额津贴可拿。 【香港优秀人才计划】 申请条件 年龄:主申请人年满18周岁; 学历:学士或以上学位,或拥有良好专 业技能、文件证明的行业成就; 资产:单人至少10万元的资产证明,全 家20万元以上的资产证明; 语言:良好中文(普通话或粤语)或英文能力; 品行:无犯罪记录及不良入境记录; 打分:申请人需选择综合计分制或成就计分制中的一项来获得合格分数。(综合计分制满分225,达80分即符合申请资格) 30秒测试,即可知道你是否能够申请香港身份: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alaxy-immi.com%2Fobscure%2Fassessment%2F2.html%3Fpla%3Dtieba%26spreadword%3Dtieba2006080101&urlrefer=138e2a5fa6e304483e937d3e6f79f542
有香港身份之后,孩子上国际学校都不用愁了哈哈哈~ 上周我们有一位上海客户朋友咨询身份规划问题,她办理身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孩子能上国际学校,因为她没有上海户籍,上不了上海的公立和私立学校。 而她最大的纠结是不清楚该办理哪个项目,才可以保证孩子能上国际学校。关于绿卡、居民身份、永久居民身份、永久居留权、护照...等各种名词,相信很多朋友也是一头雾水。 如果你有身份规划要求,那么首先必须理清楚这些名词的意思。 今天就以办理香港身份为参照,来给大家一一解释这些名词。 对于这些名词,我们先来给它们排一个优先级: 身份发展路线 临时绿卡(临时身份) ➜ 绿卡(永久居留权) ➜ 中国香港护照(永久居民身份) 所以从这条路线中,你就可以清楚知道,最高级就是护照了,护照对应的其实就是国籍。 那么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 临时绿卡(临时身份) 在美国叫临时绿卡,办理香港身份时就叫作“临时身份”,拥有临时身份,相当于你拥有了在那个国家或是那个地区的合法居住和合法工作权,一般这种临时绿卡(临时身份)是有时间限制的,通常需要2-3年续签一次。 绿卡(永久居留权) 持有绿卡就意味着你拥有这个国家或是该地区的永久居留权,可以享受作为该国,该地区居民在本地生活、工作就业、经商、投资、教育等各类居民权,当然也要承担纳税等各类居民的基本义务。 对于其他国家(除港澳台)来说,获得绿卡只是表明你拥有了该国家的永久居民身份,但还是中国国籍,还是中国人,算不上外国人,中国的身份并未改变。 护照(国籍) 办理一个国家的“护照”,就意味着申请人正式拥有该国国籍,成为了该国家的公民之一。持有护照者可享受该国公民应有的社会福利,甚至享有政治权利。 理清楚了这三者的优先级和区别,那么持有哪个才可以上国际学校呢? 首先跟大家说下,国际学校分纯外籍国际学校、民办双语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国际部。 这三种不同国际学校最大的区别就是: 只有纯外籍国际学校才可以同步学习国外课程; 其他两种国际学校,孩子还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学习,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入读双语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国际班,压力就会更大。因为学校会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和学校开设的国外课程融合到一起。 因此,入读民办双语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国际部是没有身份要求的,只有纯外籍国际学校才有身份要求(要求外籍身份或是港澳台身份)。 但入读纯外籍国际学校,只需要办理临时身份即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文中的那位上海家长,想让孩子入读上海的纯外籍国际学校,那么她需要办理一个香港的临时身份或是海外某个国家的绿卡。 当然如果你想要到那个国家和那个地区上学的话,那么就必须拥有那个国家和那个地区的身份了。 不过,对于因孩子上国际学校而需办理“移民”的家长们,择校妞还要在此提醒一句: 中国是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哟,国籍法规定,当你获得外国公民那时起,就自动放弃了中国国籍。 所以,如果你是单纯为了孩子能上纯外籍国际学校,那么推荐你办理中国香港身份(拥有港澳台身份都能入读纯外籍国际学校)。毕竟香港身份也是中国国籍。后续想清楚了要移民,再做打算也不迟。
看看明星妈妈都是怎么教孩子的,孙俪和黄圣依差距真大 最近沉浸在孙俪的微博里不能自拔,在她的微博里,就像看邻居和她孩子的日常,有趣又温馨,让人十分羡慕。 比如最近她发了一条微博讲等等和花花陪她一起看15年前自己拍的《幸福像花儿一样》,这条微博引得十万网友点赞。想象下这个温馨的场面,真让人羡慕,作为一位明星,没有忙到忽视孩子,只要翻翻孙俪的微博,你就会发现上面分享了很多她与孩子间的故事。 陪孩子玩耍陪孩子画画陪孩子旅行就连她的微博介绍都改成了1+1=4。 这样的陪伴,换来的也是一双贴心的儿女,孙俪曾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个暖哭人的小故事。 小花妹妹说她看了一个音乐剧,里面有个女演员比妈妈还美。结果,哥哥等等马上就反驳:不可能,怎么会比妈妈美。 就这样,兄妹俩就大吵了一顿。也许是害怕妈妈伤心,暖心的等等还在睡前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妈妈是这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妈妈我爱你。”这条微博引起了92万网友的点赞。网友纷纷留言:“培养出这么懂事优秀的儿子,娘娘,你到底是怎么教育小孩的?” 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孙俪曾分享过一段话,她说: “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不要说教,要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 她也是这么做的,当孩子学画画把家里搞成一团糟时,她笑称:“墙可以换,但孩子的创作不能被打扰”。试问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如此坦然,换做你回到家,看到家里被孩子糟蹋成这样,是不是想提起孩子就一顿胖揍,数落他不懂事不贴心。 但孙俪的育儿观告诉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爱,是父母的陪伴和理解。 可许多父母不明白这一点,以为赚足够的钱给孩子丰盈的生活,就是对孩子好。 对于孩子来说,陪伴比金钱更重要 同为明星妈妈,与孙俪相差甚远的是黄圣依。 去年,黄圣依和5岁儿子参加一档节目《妈妈是超人》。 节目中黄圣依和儿子的关系,让人一度怀疑她到底是不是孩子的亲妈妈。 一开始摸底测试就迎来暴击,在关于儿子习惯、爱好的试题中,黄圣依只拿到了28分,而其他妈妈都是100分。与儿子的互动也是非常尴尬,黄圣依想和儿子安迪亲密,安迪却表现得十分抗拒、不自然。 黄圣依想以食物和儿子拉近距离,但儿子站在旁边一点都没有想靠近妈妈的意思,最后还直接跑走了。对于给儿子准备的早餐,也遭到了儿子的嫌弃。对于儿子的各种不满,黄圣依的对策也是简单粗暴——买买买。真真像极了电视剧里的有钱人家的父母,因为对孩子关爱不够,想要用物质来弥补陪伴的不足。然而,这一招不仅不奏效,还适得其反,引起了安迪的强烈反弹。而节目中的其他妈妈,比如霍思燕和儿子嗯哼。不仅相处起来亲密又自然,有时候还会相互打闹、相互表达对彼此的喜欢,就像是知心好友。相比之下,黄圣依和儿子一直很难进行亲密的对话,有的只是尴尬的沉默......即使当妈的费尽心思想要拉进两人的距离,最终还是失败了。 当在接受节目组采访时,安迪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更是让网友大呼心疼。 导演:你想爸爸妈妈变老吗? 安迪:想,他们老了,我就长大了,就能做我自己很多的事情。 导演:平时爸爸妈妈工作忙的时候,你会感到孤单吗? 安迪果断回复:不会,因为我已经习惯了。 在这个节目中,可以清楚看到不同的母亲教育孩子的不同方式。 一边是霍思燕和儿子相亲相爱、相互打闹;一边是一直很忙的黄圣依和儿子慢慢疏离。 她坦言儿子5岁了,陪伴他的时间一年都不到,难怪孩子和妈妈会有这样的生疏。 本来以为明星家的孩子一个个都衣食无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像是活在童话世界里,没想到,上了节目才发现,有些明星家的孩子不缺关注,却缺少关爱。 每一个暖男背后,都藏着父母的良好教育 教育孩子有很多种,不同教育换来的孩子也不一样。 一个是孙俪型高质量的陪伴,换来一个贴心的小暖男,一个是黄圣依型的疏远,换来孩子的冷漠。 其实没有天生的暖男型孩子,每一个“暖男”背后,都藏着父母对孩子的良好教育。 想要一个贴心懂事、有责任感的小暖男;我们就要先成为爱孩子、懂孩子、愿意陪孩子成长的暖心父母。 即使工作再忙,赚钱再重要,家长们都应该记住,你与孩子共处的时刻,都将成为他们一生的烙印,也许变成能抵抗风雨的港湾,也许是不敢触碰的痛点。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这一辈子都无法再弥补。
优才申请究竟哪些人更受香港入境处青睐? 说到申请,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疑问:究竟哪些申请人更受香港入境处青睐?入境处最看重申请人什么? 入境处最看重申请人什么? 1、分数 很多申请人曾以为分数越高,越容易获批。 果真如此吗? 其实,从入境处最新公布的2018年统计数据以及2019年度银河获批情况来看,在综合计分制下(此处暂不讨论成就计分制)80~120分以下的申请人获批占比更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采用了打分制,但是优才计划不是纯粹因为分数高低来筛选申请人的。分数是门槛也是获批的关键因素,但并非分数高就一定获批。港府秉承“宽进严出”的原则,避免唯分数论会把一些人才刷掉,因此在分数之余,入境处还会考量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学历、专业资历,工作成就等。这些方面足够强,申请才更具优势。 2、学历 优才计划要求申请人至少是本科学历,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如拥有博士学位,或是拥有2个或以上硕士学位可以得40分。如果你是国际认可的知名院校毕业生则可直接加30分,那么在竞争配额中就有很大机会胜出。 3、专业 优才的评审对专业的权重大于分数,在分数相差不是很大(20分以内)的前提下,专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一般来说,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是:金融服务业、贸易及物流、资讯科技及电讯、旅游业。根据香港入境处的统计,在这四个支柱行业的专业人士比较容易通过优才计划。其次为制造、建筑、测量、工程、法律等专业。 不过入境处对人才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引进最为急缺的那类人才。 如在2018年推出的“人才清单”里,明确指出香港紧缺11类人才(包括资深**处理专家或工程师、资产管理专才、海运保险专才、精算师、金融科技专才、数据科学家及网络安全专家、创新及科技专家、造船师、轮机工程师及船舶总管、创意产业专才、争议解决专才和业务交易律师)。合资格的申请人透过综合计分制申请时,还可额外加30分,相比没有获得清单加分的申请人来说,一下子拉升了竞争优势! 4、国际工作经验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对拥有国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是很欢迎的。如果拥有不少于2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的国际工作经验,可额外获取15分,这说明了拥有国际工作经验是很受青睐的。 总之,对申请人来说,要提升申请竞争优势,以上几点算是硬性指标,软实力就体现在申请材料的准备上了。如何让你的资料齐全完整、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让入境处一眼看中你就是香港紧缺那一类人才,是申请当中的重中之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