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心情_leo
没有心情_leo
关注数: 0
粉丝数: 16
发帖数: 332
关注贴吧数: 0
有谁能提供一下“流星无痕的凝雨蓝舍”的目录开启密码??? 听说隋唐争霸春雪2.02版挺好玩,找了半天才找到这里,却无法下载,有人可以提供一下吗?哥先谢过了
三国杂谈——今天我要做曹黑 既然标题已经标明要黑曹操,自然少不了要对曹操来一番批斗斥责,但是在这之前,我想先扯些别的 就从《三国演义》扯开吧 《三国演义》开篇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谓言简意赅,一言而道尽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但是大规律下还有小不同,就说这“分久必合”吧,也有几种不同的合法 1,短期纷乱,即告统一,20年之内,也就是一代人的时间内,即有一位该时代的人精来完成任务,如秦末——刘邦、西汉末——刘秀、隋末——李世民、元末——朱元璋 2,外有异族入侵,内有天灾人祸,几百年的帝国大厦一朝崩溃,而旧帝国的崩溃同时,也宣告着新王朝的建立,中间几乎不存在什么分裂割据,主要的社会矛盾是民族侵略,宋末、明末既是此类状况 3,长期战乱割据,短则五六十年,长则二三百年,如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 在中国历史中,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是长期战乱割据,难以实现统一的时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的时代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你认为,官渡之战前,谁有潜力同一天下? 准备再写一篇翻案文章,呵 先收集一下民意 1,袁绍 2,曹操 3,刘备 4,刘表 5,孙策 其余的就不说了,明知道他们也没希望入选 最好能说明入选理由
我为刘表来翻案 三国人物翻案,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今天还是要来个翻案,因为这个人物,还没被翻过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这是《三国志》上的描述,大致我们知道,刘表,山东人,高大伟岸,英俊洒脱,从小就以才气著名,正应了张爱玲的“出名当趁早”,八俊,大致相当于文化界知名人士,比如现今的李敖、王朔、余秋雨、韩寒、郭敬明什么的,文艺界的风云人物了 《三国志》最后的评论呢?“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 大致是说,刘表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嫉妒心强,小心眼多,不能识才善任,又优柔寡断,糊涂懦弱什么的,反正都不是好话 至于“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那纯粹是两个标准了,三国巨头里面,只有刘备没这事,其余的曹操、孙权不都是“废嫡立庶,舍礼崇爱”?也没见陈寿放个屁,谁说只有老美会玩两个标准?事实证明,两个标准是咱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闲言少叙,还是说回刘表
明年我想会考虑做春秋战国版 一直有这个想法,只是下不了决心动手明年空闲时间会比较多些,动手吧做这类版本修改,主要是人物的整理、设置,去年做楚汉版用了一个多月,春秋战国历史时间长、人物众多,很多还有很大争议,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可能要几个月的时间来做希望能有热心吧友帮忙做个春秋战国地图、战车、车兵、以及那时候的特色兵器但愿明年能顺利完成!
三国杂谈——刘备为啥老爱哭??? 说起刘备,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知名度极高,但是认知度却很低,好像是啥本事没有,除了叹息就会哭,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优点就是仁义宽厚了,可是这仁义,鲁迅先生说了“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如果再翻翻《三国志》、《资治通鉴》,会发现刘备原来是个枭雄,绝不是简单人物。在这些年的三国热中,也确实经常会兴起一股翻案风,为刘备正名,往往的说法是,为了塑造诸葛亮的完美形象,就要贬低刘备,把刘备的功绩安在诸葛亮的身上但是,为了诸葛亮的伟哥形象,就必须要把刘备搞成个娘泡吗?把刘备的功劳抢去也就算了,干嘛还把刘备搞得整天哭哭啼啼的不成体统?让人看得郁闷
随便问问,除了群英系列,大家还玩什么游戏? 如题,我常玩的还有红警系列、生化危机系列、恐龙危机、星际系列、暗黑、极品飞车、虚拟人生等
读史有感---再论魏延的反骨 关于演义中诸葛亮鉴定魏延反骨这一段,现在的公论都是“莫须有”,小说是为了表现诸葛亮的明智,而之后又描写了魏延的一连串“异动”,好像是证明了诸葛亮的慧眼,因为魏延还是可用之人,所以留而不杀,直至临死留下锦囊妙计,待到魏延造反才一刀斩之-------太费劲了吧,就为了证明那一双火眼金睛,用得着这么大篇幅吗?而杀魏延也太费事了吧,既然想杀他,也料定他会叛变,何不临死之前就结局了他?难道魏延的存在意义,就只是为了验证诸葛孔明的那一双慧眼???而看三国演义的人,我想大多数对魏延没什么好感,倒并不是因为他的造反,而是因为他踩灭了诸葛亮的赎魂灯那就从这个赎魂灯说起如果对小说艺术有点了解的话,会知道,要制造悲剧,就要制造悲剧效果,伟大人物的悲剧,就不能是自身的悲剧,否则会有损伟大形象,比如项羽乌江自刎,让人恨恨的,这样的悲剧效果并不好,人物形象也糟糕,很让人有些“自取灭亡、恨铁不成钢”的愤慨,但是现在魏延闯进来了,一脚踏灭了赎魂灯,悲剧效果立刻出来了-----老天不佑,小人做崇,悲剧啊悲剧魏延就这样成为了制造”星陨五丈原“悲剧的主要角色,现在我们明白了魏延的存在意义了吧?没有他,哪来的悲剧效果?如果没有他,孔明先生自自然然、平平淡淡的”壮志未酬身先死“,那可就没有悲剧效果,也衬托不起孔明的伟大形象了,也许还会被后人来一句”黔驴技穷、江郎才尽“小说中为了集中展现描写诸葛亮,可谓不遗余力,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在围绕着诸葛亮转,连刘备、周瑜等都为塑造诸葛亮的完美形象而自甘其辱,何况一个小小的魏延?于是,作为蜀汉一根顶梁柱的魏延,就这样被安上”反骨“,为证明孔明先生的火眼金睛、为制造孔明先生的悲剧人生而走进了《三国演义》
对于近期吧务的一些小建议 过完春节之后,随着开学开工的繁忙,一些元老的离去,近期吧内冷清了许多为让本吧活跃起来,想出了三个建议:1,年前雪中吧主搞了个职位活动,但随着雪中的离去,活动也随之流产,建议继续搞下去,另外,两位吧主可以操劳一点,为每个获得职位的吧友按照不同职位级别,统一规格设计个性签名,这样发帖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职位了,呵,具体怎么设计,两位吧主商量吧,另外,以前雪中吧主的职位表比较杂乱,中间有不少不当之处,也需要修改2,继续周报评议活动,每周评选本吧风采人物3,建议开两个置顶帖,游戏修改贴和游戏技巧贴,有劳蝈蝈收集整理,把游戏修改的高中低难度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图文并茂的讲述清楚,各位吧友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以及自己的解决办法、能提高效率的技巧、工具软件的使用等等
读史有感——我对各朝代的第一印象 1,秦朝一提到这个第一帝国,潜意识里就想到电影《刺秦》里头戴旒冕,正襟危坐、威严阴沉的秦始皇形象这个短命的帝国,开创了中国第一帝国时代,武力废除了封邦建国的封建思想,直接代替以大一统的帝国意志。虽然赢家没有像孔家一样千秋万代世世传,但是秦始皇所创造的皇帝这一光荣职业,却流传千古,深入人心,从此上至王侯将相,下至乞丐走卒,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做皇帝了。(顺便发个牢骚,不知道哪位历史学家老先生给中国历史断代的,秦至清怎么能算是封建社会?春秋战国时期,那才是封建社会,秦朝到清朝,这是典型的帝国社会啊。马克思的人类历史断代,是以欧洲,特别是古罗马的历史为参考来划分的,古罗马分为王政、共和、帝国三个阶段,但是不知道马克思为什么硬生生把帝国阶段砍掉了)2,汉朝用电影来做比喻的话,对汉朝的第一印象,就是金戈铁马、喊杀震天的战争片贯穿于汉朝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而汉朝的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中最精彩的。汉初的楚汉战争、卫青、霍去病的对匈战争、汉末的三国鼎立,都是中国军人的活生生的教材提起这个朝代的人物,我们脱口而出的不是风流才子、文弱书生,而是韩信、项羽、卫青、霍去病、关羽、吕布之类的赳赳武夫,这个朝代,是一个民族精神达到极致的朝代,是一个铁与血的朝代,是一个传承至今的朝代“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没话可说了 因为过年忙,昨天才开始关注XX门事件到百度-ZXT吧混了一天,看了一天给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90后的一代,注定了是亡国的一代老天,怎么那么多脑残那个吧不让发帖了,只好发在本吧致哀
一夜没睡了,想要片片的来看
读史有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备的失败 刘备,东汉末年的一介平民,演义中说他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这位王爷,是汉武帝的叔叔吧,距离刘备这时候,已经将近400年了,而且刘备的涿县家族又非望族,估计也没家谱,所以这个皇叔的身份,很值得怀疑。顺便说起一个疑问,演义中提到刘备幼年时的一段豪言壮语“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特别说明这位刘皇叔自小就胸怀大志,但是我们翻遍三国演义、三国志,也没记载几个人的幼年生活,除了孔融、诸葛恪,但是这两位,可都是名门望族,而刘备出身贫寒,谁又会在乎一个穷小子的话,还记了几十年?所以这句豪言壮语也值得怀疑。另外还有一件事,刘备栖身本家哥哥刘表那儿时,有天哥俩喝高了,刘备发酒疯,搞的刘表好难堪,刘备是这么说的“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这就不对了,刘备以前不是有徐州吗?自己守不住,被吕布折腾个底朝天,最后被曹操抢走了,这会怎么又说这话?哎,三国演义,bug多多啊,读书不能不存疑
怎样申请官职??? 申请官职的帖子在哪?那会好像看到了,这会又找不到了,能不能置顶,方便申请?
三国擂台赛,谁能胜? sango3中,有擂台赛,不过太简单,只是比拼武力如果重新发起一次擂台赛,扩大阵容,君主、武将、谋士一起上怎样?曹魏阵容:主将(曹操),保镖(典韦、许褚),嫡系部队(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侧卫部队(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智囊团(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蜀汉阵容:主将(刘备),保镖(赵云),嫡系部队(关羽、张飞),侧卫部队(马超、黄忠、魏延、严颜、李严),智囊团(诸葛亮、庞统、法正)孙吴阵容:主将(孙权),保镖(周泰),嫡系部队兼智囊团(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侧卫部队(甘宁、太史慈、凌统、韩当、黄盖、程普、丁奉、徐盛、蒋钦)大致按这样的三只部队PK,你觉得哪支部队会胜出呢?
楚汉版,意见征集帖 楚汉版已经发布一段时间了,因为当初时间仓促,想赶在元旦前发布,所以自己也没好好测试,导致中间有诸多失误,另外也有不少设置失当的地方,这个版本,就当是测试版吧现在征集一下大家的意见,争取在下一个版本里,能修复这些失误,另外,也考虑大家的合理性建议,做相应修改,争取在春节前,能够出一个更完善的版本另外,有一点说明,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因为有400个人物需要一一设置,搞的挺烦的,后来就图省事,只好好设置了100个左右主角,对其余的配角,基本上都是照着sango2的设置,个人觉得,原版的人物设置还是不错的。如果你觉得有需要调整的,也可以提出来一个修改方案
关于夏侯婴、赵云,对王立群、易中天的一点批评 前一段,为了整理资料,下载了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的mp3,王立群讲到夏侯婴的时候,说他的职位是太仆,也就是车夫,挺不屑的语气。让我想起以前易中天评三国,一再提到赵云“杂牌将军,地位很低”我没读过几本史书,但是我知道一个常识,看人物,评人物,绝不能以官职高低作为标准。“三公”够高吧,正一品或者超一品的,却往往是虚衔,荣誉称号,有职无权;而中书令、尚书令,这些7、8品的小官,你能说他们是芝麻官?帝王身边的人,因为避嫌,所以往往都是官职很低,也没爵位,但是却位高权重,亲信重臣。再说回夏侯婴,太仆,是御用车夫,却不可“而已”罢了。跟随刘邦起家打天下,说是车夫,其实也是贴身保镖,刘邦彭城大败的时候,没有砍下刘邦的头颅去见项羽邀功请赏,这是他的忠。而同时期陈胜就太不幸了,被自己的车夫砍了头。可以这么说,夏侯婴改写了历史,如果他也像陈胜的车夫那样,估计我们中华民族现在也不叫“汉族”了,叫什么还未知呢夏侯婴用车战击破李由、杨熊,跟随刘邦打遍天下,这是他的勇。举荐韩信,慧眼识才,这是他的智开脱季布,结交游侠朱家,这是他的义如此忠义智勇之士,却被王立群轻描淡写的一句“车夫”带过了再来说赵云,我们先分析一下古代的武将。武将,基本上分为两类:进攻型的和防御型的。进攻型的武将往往英勇无敌、声名远扬,就拿三国来说,孙策、吕布、关羽、马超、张飞等,几乎都是这一类型的;而防御型的武将,却往往默默无闻,甚至让人感觉挺无能,挺窝囊的,三国其实,典型的如于禁、曹仁、张合等,声名远不如前者,而且还有无能的嫌疑。于禁是一流的防御型武将,关羽进攻襄阳,曹操就说了,只有于禁能挡。曹仁历来是曹魏重臣,手握荆襄地区的防御大权,赤壁之战后,被周瑜、刘备杀个大败,从此声名狼藉,挺无能的感觉。张合对抗诸葛亮十几年,硬是搞得卧龙先生飞不起来,这样的功劳却在演义中被安在了司马懿的身上。防御型武将如此下场,实在让人感叹赵云呢?从其一生的战功事迹来看,谨慎持重,也是典型的防御型武将,表现战例:街亭失败,赵云、邓芝断后箕谷刘备就是看中了赵云这一点,所以一直把赵云作为近身侍卫长,而帝王身边的人,职位都不会高,这是常识三国时期,作为近身侍卫的名将,如典韦、许褚、赵云,都是官职很低,杂牌将军,甚至只是校尉如果单纯以官职来看待任务,就会走入悖论了。张飞,车骑将军,魏延,镇北将军,明显的比张飞低两个档次,但是实际职权呢?魏延、关羽,镇守汉中、荆州,作为刘备的左右臂,而张飞只是得到一个虚衔,处于很尴尬的地位作为帝王身边最亲信的人,有勇有谋,忠义双全的夏侯婴、赵云,却被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王立群、易中天教授如此贬低,难道我们读历史,就是为了颠覆历史吗?我们读历史,是为了更真实还原历史啊!!!从孔子到孔明,从岳飞到鲁迅,我们伟大的学者教授们,颠覆个没完,本来我们中国人,就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者。好不容易在历史人物中找到几个偶像楷模,现在又被打翻在地当英国人在纪念莎士比亚,俄国人在推崇普希金,我们中国却在颠覆历史一个没有信仰、没有精神寄托的民族,只能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