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meili84 hongmeili84
努力是一贯的坚持
关注数: 17 粉丝数: 34 发帖数: 5,335 关注贴吧数: 5
冬天了知道大家肝火旺盛,请息怒,请慎言啊 这几天大家情绪比较波动,暂不说是谁对谁错,也不提关于什么事引发的,我在这里斗胆说几句,希望大家有空看看没空路过,但是不要在喷口水。 首先这个民和吧,既然大家都知道是民和吧那么就不是我们吧务组和吧主的,也就是说贴吧是大家,就像我们美丽的民和是大家的一样,再通俗来讲,如果民和街道上你看到有些人乱扔赃物,胡说八道,衣衫褴褛,随地大小便你心里的感受如何,你的第一反应是怎么样,你是不是去找民和城管或民和县长还是会适当的上前劝阻?我想一般会能劝阻就去劝阻吧。那么吧贴亦如此,每个人都做到审时度势,谨言慎行,那么也不用天天喊人家吧务组的人,毕竟他们只是管理一下我们的贴吧,并没有说一定要为你负责或怎样,毕竟他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再者就是请不要动不动使用低俗,粗暴的语言来跟对方讨论,讨论是正常的 毕竟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能因为观点不同就用一些粗鲁的语言以及威胁的语言去攻击对方,这个是万万不能的,不仅不能做到观点上的一致而且会更加激怒对方以至于大家都丧失理智。 这里不是黑社会,也不说我们吧友是多么高学历,但大家都是进过校园的,基本道理都懂,那么就不要学那些电视剧黑道语言,因为你那么说不但不显的你有多厉害,而是让我们觉得你很垃圾。 当然,我说这么多绝不是因为我做的有多好,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甚至可以说我也是因为说过一些话而为自己不理智行为作检讨。这些话只是想送给我们亲爱的吧友们,希望大家一起进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你看人家皇妃什么时候说过出格的话吗?没有吧 那么既然我们有了榜样何不以他为榜样呢?
我的宝贝-一个妈妈的表白 宝贝 - 宝贝 宝贝 明天你就 90 天啦,也许你现在无法真实感受到这个家还有疼爱你的粑粑麻麻,虽然你学会了发飙 . 学会了笑 , 记得刚知道肚里有你的时候粑粑麻麻有多兴奋和开心嘛,那种奇妙的感觉至今无法言语,但只有记得幸福洋溢在我们家里,麻麻也备受关注和关爱,看着隆起的肚皮和享受着你不知道是小脚丫还是小手手的威力,每天你都会跟我通过肢体交流。我也使劲的跟你对话,希望你能听到并且记住麻麻的声音和频率,当然这些麻麻至今都不知道你是否记住了,但我和你的粑粑始终乐此不疲并深信不疑。每天上午的功课就是打开电脑 - 酷狗音乐 - 听各种音调的歌曲给你希望你也愉快的享受音乐的快乐。 起初的每个月产检,这也算是我们关注你的,动态的一个细节吧,最关键的是关注你是否健康成长,每次我都缠着医生问你的情况,也许每个当麻麻的此刻都很知道自己的宝贝进展吧!宝贝你还记得不,那是一个美好的下午第二天就是大长假的开始,麻麻上完课就坐着地铁去产检,也是一个蛮重要的检查, 6 个月的畸形大排查,你好像也感觉到麻麻的紧张心情了吧,再地铁里 开始踢我了,再走到医院门口的那一刻你又开始踢我了,那次也许运气吧,医院里几乎没有孕妇了,医生也都很闲等待下班过假期,当然麻麻最高兴啦 就不用跟往常一样的排队等候,感觉是 vip 的待遇一般很快就做 B 超了,记得那个时候好几个医生围着你看哦,我最兴奋的是医生说你家宝宝是大眼睛,而且很配合检查哦,我太高兴了,我终于确切的知道你的大体模样了,你粑粑也很激动哦。接下来的检查检查我们都知道你很健康你很棒,终于等到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的时刻了,但被告知你的麻麻血压升高了不得不剖腹产,当时麻麻很着急也很害怕,但你要知道麻麻并不是怕自己挨刀,麻麻非常担心你的健康,那个夜晚麻麻在病床上挂着点滴但却怎么都无法入眠麻麻实在太担心你的安慰,虽然医生说毫无大碍,但是麻麻的神经已经上轴了根本无法放松,直到第二天被送进手术室麻醉医师打完麻醉后麻麻才稍微安心许多,在第五钟的时候你终于和麻麻见面了,你的哭声可以说是震撼人心啊,我感觉整层楼的人都听到了,医生哈哈大笑着跟我说你家姑娘以后有号召力,我也笑了。再送到病房后的 2 个小时里我和粑粑焦急的等待你正式与我们见面,当时看到你的时候是感觉多么的可爱啊,那种激动加上兴奋和被幸福包围着的我忘记了身心疲惫,不停的在讲话直到护士过来叫我安静不要说话。有你的陪伴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很快我们就回到了曾经孕育你的家,爷爷把房间都弄好了饭菜都准备好了,回到家的感觉真好啊 太自在了!
百岁老人一晚卖鞋垫300双 【精品会】 时间:2012-10-27 来源: 喷嚏网 分享到:更多>> ■“卖鞋垫的百岁老人”追踪新京报讯(记者林野)昨日,传媒大学西门,百岁老人王振荣的摊位前,买鞋垫的人络绎不绝,3小时卖了近300双。老人第一次因为卖断货,提前一个半小时收摊回家。王振荣老人1910年出生,住在传媒大学附近,老伴已去世。他从2007年开始,白天在家做鞋垫,晚上则到传媒大学西门附近摆摊卖,直到晚上9点半以后才回家。(本报昨日报道) “多买点,让老人早点回家” 昨日下午5时许,王振荣老人推着小车,准时出现在传媒大学西门附近的街边。此时,等候买鞋垫的人已经围了七八个,都是传媒大学的学生。“大爷,我要5双37码的。”“我要3双43码的。” 老人仔细地对着码数,“拿错了人家回来换麻烦。”老人说。学生们表示,原来就知道有个老人在这摆摊,不过看了报道才知道他已经102岁了。“以后会经常来买,多买点,让老人早点回家。”学生陈某说。一位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来的女生一次买了30双鞋垫,“我不知道说什么,就想尽点微薄之力。” 而更多的学生则是买一两双鞋垫,放下10块钱就离开。 “这样不好,我想找钱给他们,但是我手脚慢。”对这些学生,老人不停地说着谢谢。学生为老人送来热饭热菜下午6点多,老人从包里拿出馒头和一袋饼,趁着卖东西的间隙吃了起来。不过一有人来,老人便赶紧放下饼,大家劝他吃完再忙,老人不愿意。直到昨晚收摊时,老人一个饼还没有吃完。 6点半左右,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给老人送来一份热饭菜。“大爷总吃凉的不好。”女生说完,便迅速离开了。 “他们都对我太好了。”老人说这话时,有些哽咽。天色越来越暗,过往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老人的摊前总是围满人,基本都是三双五双的买。7点半,许多鞋垫已经断货。在东直门上班的高先生手里拿着纸条,买了十双鞋垫,“看了报道觉得难以置信,我这纸条就是登记同事们要的码数,不过很多都没货了。”高先生说,他明天还会再去买。大约8点钟,老人收好摊准备回家。记者粗略计算,3个小时的时间,老人大概卖出300双鞋垫。 “从来没有像今天卖得这么好。”老人说,从2007年开始摆摊到现在,这是他第一次因为断货提前收摊。 ■对话 “我能养活自己,挺好” 新京报:您都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出来摆摊?王振荣:说来话长,我有三个子女,但是要么下岗,要么无事可做。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身体很好,我愿意自食其力,也可以给他们减轻负担。新京报:您不累吗?王振荣:你们工作不累吗?我已经习惯了,除了耳朵不太好,我其他一切都很正常。新京报:子女有没有反对?王振荣:有,那都是过年过节说的话,让我不要再出去干活了,但是过后就没声音了。我能养活自己,挺好。新京报:我看一有客人,您就起身,其实您坐着,大家自己也会找码数。王振荣:那不行,不能这样做生意。新京报:您身体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王振荣:不抽烟,平时不喝酒,就过年过节稍微喝点。然后多动,不是有句话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吗。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少吃多餐,不能吃得太饱太好。(此时,老人推着车,开始往家走,其间,他不停地回头看。)新京报:您在找什么?王振荣:没找什么,这叫千金难买回头看。我觉得现在这样挺不错的。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多活一天就是多赚一天。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