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龙拍虎 zheng龙拍虎
乌有之乡,理想飞扬
关注数: 271 粉丝数: 236 发帖数: 11,253 关注贴吧数: 64
中国出乎意料的“任免”令全球震惊。。。。。。 2011年一开头就够热闹的。那边航母正接二连三气势汹汹耀武扬威上门,这边满脸堆笑拱着手的孔子就拱到了天龘安门——真是配合默契,仿佛有人故意借这个孔子向航母打招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据说让孔子塑像拱到天龘安门广龘场是为了“增添文化新地标”。这下子天龘安门周围的“文化地标”可丰富多彩了——东边有黑不溜秋躬身缩脖低眉顺眼的东方孔子,西边有光线刺眼挺胸凸肚气焰嚣张的西方“大粪球”;近在咫尺的有传统的庄重巍峨红墙黄瓦,遥相呼应的有时髦的无耻下流“大裤衩”、“性龘交楼”……虽然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却有点美中不足——不够“解放思想”,土归土,洋归洋,彼此风马牛不相及,只有混合,没有结合,成了一堆不管三七二十一机械地胡乱堆到一起的乱七八糟大杂烩,令人想起“军歌唱后,来了恋歌,道德谈完,就讲妓院”之类的不伦不类。如果塑像来个“孔子跳迪斯科”、“孔子耍‘大裤衩’”、“孔子玩老二”、“孔子摸‘三陪’”,那才叫展现“中西合壁”、“古今同欢”,才能显示“大成至圣先师”也在“普世价值”、“国际接轨”、“与时俱进”、“领导新潮流”,才算“杀出一条血路来”。 孔子奔波一生,到处不受欢迎,狼狈得到后来自己都称自己是丧家犬。如今到天龘安门广龘场给博物馆把大门,“丧家犬”成了看门人,也算有了归宿。 不过看门人这碗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 任命孔子到天龘安门广龘场当看门人 当然不是为了简单看大门,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天龘安门广龘场乃象征之地,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有讲究。让孔子拱到天龘安门广龘场当然不例外,当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皆有象征:
下一代武器:转基因让你悄悄死去。 根据朋友推荐介绍,我阅读了一些转基因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国防发展资料,颇为受益。这里分享一些要点。 1994年06月,即美国批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上市开始之年,美国国防部给国会的年度报告提出了关于核龘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发展情况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主要的国家安全威胁之一,来自转基因技术武器;相对而言,该类武器的制造和使用都较容易,而发现和防卫该类武器攻击却是足够困难的。因此,值转基因技术作物开始商业化和上市之际,美国国防部报告十分郑重地请求国会密切关注和支持“反击转基因技术攻击”的国防安全科研。(详见:DOD NUCLEAR/BIOLOGICAL/CHEMICAL WARFARE DEFENSE,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JUNE 1994.)。 1996年06月,美国国防部负责生物化学武器的部长助理办公室发表调研报告说明,转基因技术有规模杀伤力、且已经可以充分地应用到生物武器和发动进攻;然而,目前的状态是,人们知道如何用转基因技术武器进攻,却还不知道如何防御和治疗。在只有进攻能力而没有防御能力的条件下,转基因技术武器的威胁和危害就更为严重。因此,美国必须强化以转基因技术武器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国防。(详见:ADVANCES IN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the Office of the Deputy Assistant to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efense,JUNE 1996)。 美国国防部的那些报告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事实:1980年代,美国就搞出了转基因食品作物,却在十年后才开始商业化上市审批。在那十年时间里,事情并非如同中国农业官员所说的达到“科学界共识”而认为转基因技术食品“更安全”甚至“比喝水还安全”,相反,美国用了大量投入调查研究转基因技术产品的危害风险,并得出转基因技术是未来主要的国家安全威胁之一和必须强化生物国防的结论。 1998年02月,美国纽龘约时报发表专题报道说:冷战结束了,没有哪个国家的谁谁准许搞转基因技术武器,但是,1988年公开提出的“基因战争”却没有结束,譬如,美国和俄国还在继续他们的转基因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生物战争和相关战略战术的比赛竞争。两国相关科研专家对此并不隐瞒、而是开诚布公。实际上,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主的联军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战场观察。 2001年,发生了震动全球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国土成为被攻击的对象,该事件被称为“21世纪的第一次战争”。 2002年04月,美国空军的“反击科研中心”的学者发表了题为“下一代生物武器”和“生物学战争风暴的集龘合”的科研报告。报告说,下一代规模杀伤武器主要是基因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食品作物,而应用转基因技术武器所搞的“黑色生物学”的战争可能已经开始。(详见:Next Generation Bioweapons, USAF,April 2002)。 2003年06月前后,美国卫生部和《自然》杂志分别转发了欧美专家合作的题为“阳光灿烂·转基因和生物武器”的科研报告。该报告回顾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美国俄国两大阵营的生物武器发展,从社会生活角度阐明了转基因技术已经具备成为规模杀伤武器各种可能可行的事实,说明该规模杀伤的特征是“静悄悄的死亡”,即可通过转基因食品作物直接作用于人类或通过生态破坏等间接作用等手段,使某区域的(甚至某国全国的)居民不知不觉地、缓慢地、一个个或一批批地患上不治之症或发生生理异常、从本代开始或从遗传后代开始死亡。(详见: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logical weapons, June 2003,NIH)。 2006年10月,美国ABC-电视网报道了生物战争专家的观察,说:瞄准人类基因重组的转基因武器技术正在悄悄发展起来;目前,在多数大学的实验室里就可以制造转基因武器,而传递转基因武器制造的信息几乎就是人不知和鬼不觉的。因此,全国性的生物国防信息数据库建设已经是必需和刻不容缓的了。 2008年04月,美国国防部国防科研高级项目部门负责人在国会召开的听政会上指出:我们已经有不少防务措施应对已知的安全威胁,但是,对转基因技术的严重威胁,我们还没有足够有效的防务措施和防务系统。他举例说:1980年代,做一个基因测试重组的作龘业,大约需要三天时间和50万美元,还要专业人员操作;而如今,一个八岁的孩子化80美元借用玩具一般的计算机化的仪器、用三两个钟头就可以完成同样作龘业。对那样的转基因技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目前,我们还没有什么卓有成效的预查手段和防务措施;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威胁是足够严重的,生物国防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详见:Statement by Dr. Tony Tether,Submitted to the Subcommittee on Defense,Committee on Appropriations,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April 24, 2008)。 2010年0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行政令,要求美国政府各部门和全国各州强化优化“布萨特”计划。所谓“布萨特”计划,是英文简称“BSAT”的音译,原文是“Biological Select Agents and Toxins”,意思是于利用生物手段的规模杀伤和防治杀伤相关的“生物国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技术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该行政命令说,“布萨特”计划是基于风险防治的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计划,各部门和各州地方必须在行政令签署后限定时间内全部落实。 今年05月,美国国防大学学者发表了题为“生物战争中的转基因作物武器分析”的报告,说:转基因食品作物的商业化使转基因技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成为“市场便宜货”,一个中学生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制造和使用转基因武器,因而使“转基因作物威胁”(GMO-THREAT)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大问题;与此同时,转基因食品作物的商业化使相关安全防务变得越来越艰难。报告提出建议说,要落实生物国防,就需要从基础建设开始实行必要改善改革,例如从监测框架开始,以防务意识为中心来强化转基因技术及其各种作物产品的危害风险的监测。(详见:Analysis of the Threa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for Biological Warfare,NDU,May 2011)。
一群灭绝人性的精英,每个黄种人都来看看 人类当前面临着极其巨大的全球性危机,只是我们中国人还在做着经济将无限增长的美梦。而对于迫在眉睫的众多危机视而不见。但是,任何国家都无法长期自我隔绝,置身世外。战争正在不知不觉中,向中国走进。而可怕的是,多数中国人对共济会已图谋发动的这场种族战争,至今仍然丝毫麻木不觉懵无所知。中国的精英们依然在醉生梦死,一朝醒来13亿中国人成了转基因实验的小白鼠。 基因粮食的骗局概要:基因粮食是非常伟大的世纪大骗局,是目前正在执行中的一项阴谋计划。这项计划不是温室效应的安全计划,而是即将谋杀全球三十亿人的恐怖计划。截至目前为止,已中毒被控制的总人数约在六亿到九亿人之间,都是半饥荒国家,文明极其落后的地区,以及美国的殖民地区。全球估计有二万多名学者加入这次的诈骗行列中,数万名教授也参与到这个超级大项目之中,比温室效应所动员的人数还要多十倍以上。 按:下文《基因改造,一项遏制全球人口增长的阴谋计划》是何新收到的一个电子邮件。发信人是在美国工作的一位台湾学者。 原文提要: 盎格鲁撒克逊使命》(The Anglo-Saxon Mission),由共济会办理,计划于 2010年1月1日 重新执行。 方案一:2014-2017年之间发动目标为控制和制服全球敌对国家的世界战争。 目标:消除负荷过剩的世界人口。主要对象:有色人种。 实行的手段:主要是不对称战争 1、包括生化战争和弱核战争。 2、针对食用基因改造食品的人民而设计的特种生化战。方案二:近期的两大计划: 《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1962年由联合国成立,计划于 2009年12月31日 重新执行。 方案:废除有机农业,鼓吹基因食物。 目标:让地球上最终人口减少到十二亿人以下。 对象:身体不健康之人、有色人种。 实行的主要手段:让多数落后人种饿死、夭折病死或失去生育力。
苹果总裁乔布斯强调富士康员工自杀率比美国自杀率低 (2010-06-06 02:01:13) 嘿嘿,叫你们看看什么叫全世界资本家联合起来。在另一篇报道中,乔布斯说:“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在我的家乡帕罗奥多市也有这种事情,模仿性自杀。”中国人要是这么说,非得被那些柿油党骂死不可,美国人这么说,不知他们什么反应。 另外,我在这里想谈一下这件事情的经济学含义。正像有的网友十分敏锐地指出的那样:乔布斯的表态恰恰反映了像苹果这样的专司设计、销售环节的企业对于富士康这样的制造环节企业的依赖性。以乔布斯的超高智商,他不会不懂得在这个问题上怎样抢占道德制高点,怎样装洋蒜,不会不懂得他现在这样说,会在西方招致对他相当不利的舆论,但他不敢不力挺富士康。所以,制造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不像某著名经济学家说的那样不堪,它的利润率也许不高,但却是一个真正掌握力量的环节。西方和日本有些最牛的企业,恰恰也是专司制造环节,不管设计与销售的,这种企业在大众中籍籍无名,但在企业家中却是龙头老大。所以,我一直强调制造环节的重要性。当然,制造环节也不能一概而论,你得技术水平高才有力量,技术水平太低还是会没有什么力量的。好好想想这个经济学原理吧,别被那些骗子经济学家瞎忽悠。搞懂这个原理,对于中国从政龘府到企业家到工人,都有好处。 王小东
现代社会的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   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无休止的购买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恋物成瘾; 性自由以人性为噱头,以性爱为药效,不断释放暧昧与激情的烟幕弹,纵欲成瘾; 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 三粒毒药中,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我们何时变得如此迫切渴望成功?成功何以变得如此简单粗暴?那些成功学大师除了演讲收钱还能做什么成功的事?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 个人奋斗很可嘉,实现自我很诱人,名利滋味很甜美。但一个社会结构中,成功人士不过1%,且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 士光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大多数还怎么活下去?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事物和价值,是成功学课程所蔑视、给不了的和教不会的。 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般的、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躁动时代的成功迷梦
白猫和黑猫的传说 从前世上和今天一样,有黑猫和白猫,不过那时白猫是贵族和统治者,他们整天养尊处优,吃着猫食罐头,懒洋洋地趴在阳台上晒太阳;而黑猫们却只能在晚上出来,在屋顶和街道上游荡,逮耗子充饥。 白猫们说:白色是高贵的颜色,黑色是下丅贱的颜色。黑猫们开始也这样以为,可是后来,一只自学成才的黑猫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只有黑猫是好猫,而白猫都是坏猫。黑是宇宙的本色,最美最高贵的颜色,黑猫应该统治白猫。 在他的领导下,一些最黑的猫组成黑猫党,并且发动革丵命,推翻了白猫的统治,建立了黑猫共和国。 黑猫们宣布自己的理想是:建立清一色的黑猫天堂,倘若白猫不想灭绝,只有长出黑毛才行。 可是,黑猫党当政以后,怪事发生了。也许是营养丰富的原因,也许是常晒太阳的缘故,黑猫党员们的毛开始褪色,越来越白,有的看上去成了灰猫,有的干脆变成了白猫,连根杂毛也没有。一些老党员站出来,号召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和黑毛的纯度,不要跟染成黑猫的白猫乱交,以免留下杂种,无奈收效甚微。发展到最后,黑猫党里竟然连一只黑猫也没有了。 事态的严重程度迫使党中央不得不召开会议,提出新的革丵命理论:“不论黑猫白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据说这一理论是对“只有黑猫是好猫,而白猫都是坏猫”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看来清一色的黑猫天堂是再也不会有了,所有的猫都专心致志地逮起了耗子。 不过黑猫党还是叫自己黑猫党,黑是权力的象征,换了名字怎么行?有了新的理论撑腰,他们连毛都懒得染黑了,倘若有只猫嘴边还有几根黑毛,那一定是返祖现象。 所以迄今为止,还是白猫们统治着黑猫,以后也将如此。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