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斩将◎◎ 124527868
关注数: 23 粉丝数: 94 发帖数: 9,415 关注贴吧数: 52
来看看本吧这位“吧宠”的极品双标和二极管式思维究竟有多离谱。 和这人争论的起因是他长期用站不住脚的逻辑发布拉踩、抹黑球员的帖子,“塞尔比14–17巅峰强于火箭”"1617塞尔比代表历史最高竞技水准"是他众多神论之一。他还一本正经列出所谓“证据”,但不是扭曲事实就是双标。 他的其中一条论据是: “火箭14年正处于职业生涯巅峰期,塞尔比在世锦赛决赛直接击败巅峰火箭” 接下来我就围绕这一条看看他是如何在辩论中使用他的双标二极管思维的. ------ 他为了证明2014年火箭处于巅峰,给出的主要理由是: - “不是巅峰怎么打进决赛?” - “39岁正处于黄金年龄” - “连续三年进决赛” 于是我按照他的标准,提出2023年塞尔比同样符合这些条件: - 同样打进世锦赛决赛 - 20-23年世锦赛3次四强、2次决赛、1冠1亚 - 40岁和39岁没有本质区别 按等价标准,结论应该是:要么14年的火箭和23年的塞尔比都在巅峰,要么都不在巅峰。 这时他的双标就开始了: -他说 “23年的塞尔比不是巅峰,因为他那段时间有抑郁症。” 很好,那我提醒他: -火箭同样在12年前后确诊抑郁,且一度要退役,为此休赛一年,到现在都在接受治疗。 所以在“是否受到抑郁影响”这件事上,二人的情况完全对等的,无法作为其中一个在巅峰 另一个不在巅峰的依据. 他接下来的回应堪称经典,继续极力展示他的双标逻辑: - 他说“火箭的抑郁症影响很小,而塞尔比的抑郁症影响很大”,理由是:“火箭抑郁后还拿到一冠一亚,塞尔比21年夺冠后抑郁,之后就无冠,23年决赛因抑郁输球”. 问题是: -塞尔比的抑郁不是21年才开始,而是20年之前就存在的,他作为塞尔比资深粉丝明明知道却装不知道。 事实就是塞尔比在抑郁后同样拿了一冠一亚。 也就是说: -在“抑郁症是否影响竞技状态”这个问题上,**两人情况完全对等**。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抑郁症对火箭没 影响,而对塞尔比影响更大。 把抑郁症拿来双标,只能说明他自己逻辑崩坏。 ------ 从“巅峰认定标准”到“抑郁症影响”,他全程在使用两套完全不同的逻辑,在我用清晰的逻辑指出他的双标后,他不仅不认,而是开始把自己的逻辑反过来扣到我头上: - “你凭什么说抑郁症对火箭有影响,而对塞尔比没影响?”(我说的是抑郁症二者对等) - “你凭什么说14火箭不是巅峰,23塞尔比一定是巅峰”(我说的是14火和23塞要么都在巅峰要么都不在巅峰) 这就是二极管思维:他只能接受一个方向的结论。只要你一反驳,他立刻把自己的逻辑两极反转扔回你身上,开始虚空打靶。 ------ 他的逻辑永远是浮动的,你说一句他改一句,所有标准都为他的结论服务,一旦不利于他,立即推翻重来,他自己的逻辑只要用回他身上,他立刻破防. 你说14火箭不是巅峰,他骂你不讲理; 你接受他的逻辑,说14火箭是巅峰,他又自动跳到: “你凭什么说23塞尔比也是巅峰!” 你引用数据,他说数据不算; 你引用比赛表现,他说你没考虑“立体因素”; 你引用立体因素,他说这是“情绪化”; 你引用他自己的原话,他说那是你在“抓字眼”。 他甚至能说出: “你找阶段性数据,就是数据党。” 但他自己引用塞尔比阵谁谁谁17:15、掌控力、节奏、乱局、起伏节点……,就不算“挑阶段性情节”了? 标准永远动来动去,只要最终能得到他想要的结论就行。 结语: 以上只是他双标逻辑的冰山一角。他几乎每一个论点,都靠:双标 偷换概念 扭曲事实 来维持。 他分不清主观与客观,甚至不知道主观感受不能作为论证依据。 他的讨论模式永远是:先定结论,再把所有逻辑都往结论上凑;遇到反驳就情绪化反击;逻辑矛盾就把自己的逻辑反转扣在别人头上,或者是干脆撒泼打滚死不认账. 所以说他是“双标二极管”,一点也不冤枉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