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电化学腐蚀 甲醇电化学腐蚀
我乃世界超级磁瓦之父
关注数: 149 粉丝数: 276 发帖数: 5,053 关注贴吧数: 10
抗抑郁药为“淀粉制” 海南益尔药业召回2万盒 逾2万盒“淀粉制”抗抑郁药正紧急召回 海南一药企被收回GMP证书   ◎每经记者 周程程   “益尔”二字按字面意思应该理解为“有益于你”,但海南益尔药业最新卷入的风波显然难言符合上述宗旨。   2月1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通告,要求所有经营、使用单位立即停止销售、使用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这是源于2015年底食药监总局组织飞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生产的盐酸氟哌噻吨及其制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存在质量隐患,其药品生产过程中也发现严重缺陷。检查出的问题包括:其原料药存在原料造假、溶解度不符合质量标准、有选择地使用数据等。然而,部分批次盐酸美利曲辛已用于制剂的生产。   目前,17批问题药在召回中,其中还有24553盒在召回途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海南益尔药业生产的3批盐酸氟哌噻吨(批号:150701、150702、150801)不符合质量标准,初步鉴定为淀粉类产品,上述原料药暂未发现用于制剂生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企业得知检查组抽样后,居然另取合格的样品,将检查组从原料库抽取的样品替换,试图蒙混过关。事发后,海南益尔的《药品GMP证书》已被海南省食药监局收回。   企业曾擅自调换抽样样品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适应症为轻、中度抑郁和焦虑。根据食药监总局的通告,海南益尔药业有3批盐酸氟哌噻吨不符合质量标准,初步鉴定为淀粉类产品,上述原料药暂未发现用于制剂生产;7批盐酸美利曲辛原料药溶解度不符合质量标准。   上海一家药企的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原料药为淀粉类产品,意味着该原料药中没有有效成分,可以说就是假药。如果制成药品的话,基本没有效果,甚至会耽误病情。   关于溶解度的重要性,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告诉记者,“一些药品怎么吃进去怎么出来,没发挥药效,就是因为溶解度不好。”   食药监总局的飞行检查情况显示,供试品制备过程中,150602样品加溶剂振摇后溶解,但原料库三批样品不能完全溶解,经超声处理30分钟后,原料库三批样品仍不能完全溶解。   食药监总局还公告说,在原料药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为逃避检查,该企业对抽样样品“偷梁换柱”。检查期间,检查组在海南益尔仓库原料库对在库原料(盐酸氟哌噻吨、盐酸美利曲辛)进行抽样(大包装),之后,样品被传至固体制剂车间进行分装。但检查人员在分装时发现,所分装的盐酸氟哌噻吨样品的包装标签(150701、150702)与检查组在原料库所抽取样品不一致,检查组工作人员抽检的盐酸氟哌噻吨150801批次样品消失。   经初步调查,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原料库所放盐酸氟哌噻吨原料药有两个包装内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当企业得知检查组抽样后,另取合格的样品,将检查组从原料库抽取的样品替换,试图蒙混过关。   2万盒问题药仍在召回中   追溯此药生产研发源头可以发现,海南益尔药业的盐酸氟哌噻吨和盐酸美利曲辛两个原料药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由广东帅广医药有限公司出资研究开发的品种,经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申报取得药品生产批件。   食药监总局此次查出,上述药品的生产检验是由广东帅广医药有限公司新招一批生产质量管理人员专门从事,未纳入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   “生产批件在哪个企业,就应该由哪个企业进行生产,并对药品负责。”一位北京医药企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即便广东帅广医药有限公司与海南益尔药业私下存在委托生产协议,但海南益尔既然身为药品生产企业,就该为整个质量监管负责。   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已要求所有经营、使用单位立即停止销售、使用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所有生产企业停止使用该企业生产的盐酸氟哌噻吨、盐酸美利曲辛原料药。并对该企业进一步立案调查处理。   据了解,海南益尔药业生产的盐酸氟哌噻吨和盐酸美利曲辛两原料药为其自产自用,不外售。其生产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名为“帅乐”。   今年1月4日,海南省食药监局收回了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的《药品GMP证书》,并责令其停止销售和召回所有批次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据最新统计,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共生产销售了17批合计143996盒上述药品,目前共召回了15984盒,其中还有24553盒在召回途中。   海南食药监管局相关人士表示,对制售有害食品药品行为“零容忍”,将对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最严厉的处罚,将依法对直接责任人进行严惩,使其在行业内无立足之地。
用口呼吸越长越丑?自我训练纠正不良习惯ZT 西西今年5岁了,身体状况一直不错。但西西有个习惯,老是用嘴巴呼吸,刚开始,妈妈也没太放在心上,后来,妈妈发现,西西的牙齿越来越不整齐,妈妈不免担心起来。听有经验的妈妈们说,常用嘴呼吸,小孩会越长越丑,这是真的吗?   为何孩子会用口呼吸   口呼吸,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用鼻子呼吸,而用嘴巴呼吸的简称。   孩子习惯用口呼吸,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种情况是,上呼吸道堵塞造成的,鼻窦炎、鼻息肉、鼻甲肥大、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造成呼吸道堵塞,导致他们不能用鼻子呼吸,而只能用口呼吸。   另一种情况是,并不存在疾病,只是习惯造成的。   用口呼吸危害多多   常用口呼吸会降低智力   鼻子不通气,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影响孩子睡眠质量,容易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长期严重缺氧,直接导致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但影响孩子的身高,而且身体抵抗力下降,还将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智力。   用口呼吸易诱发口腔疾病   睡眠时用嘴巴呼吸,对于咳嗽反射不敏感,不能够及时地排除气管分泌物,对于病菌的抵抗能力减弱。   此外,因为用嘴巴呼吸与用鼻腔呼吸不一样,没有鼻腔的过滤而直接进入肺部,缺少过滤这一层机制,也会容易导致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用口呼吸易致面部变形   由于儿童鼻咽部比较狭小,长期用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会使硬腭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发育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偏曲等现象,从而造成面部肌肉不易活动,缺乏表情的“腺样体面容”。   纠正孩子用口呼吸   如果孩子有过敏史或患鼻炎、鼻窦炎以及扁桃体炎疾病,一定要积极就医,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帮助其改正用口呼吸的习惯。   每天做上下唇、颊肌的训练。可以反复用上下唇夹住一张硬纸片并且快速抽出,每天三次,每次5分钟左右。   在做操或者慢跑的时候,就要注意提醒孩子用鼻子呼吸。运动的时候,孩子都习惯于用嘴巴呼吸,大口喘气,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密切关注,鼓励孩子用鼻子呼吸,长此以往,便能改变孩子用嘴巴呼吸的习惯。   睡觉时戴厚实的口罩,只遮盖口腔而不遮盖鼻腔。   让孩子经常闭口鼓气。可以通过让孩子吹口哨、吹小喇叭、吃棒棒糖、嚼口香糖并吹泡泡等方式,训练孩子闭口呼吸,并且通过舌头和脸颊的运动促进口腔和牙齿的清洁。   如果上述自我训练仍得不到改善,必须请口腔专科医师治疗。如做一个前庭盾阻断口呼吸,或做矫正器扩展牙弓,矫正畸形。即便做了矫正器,也还要配合功能训练,才能收到疗效。
说的就是“口呼吸”症 寒湿过重为万病之源2016年02月09日06:38 《生命时报》 我有话说(104人参与) 收藏本文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院长王莒生详解 “寒”从哪里来   在中医看来,许多疾病都由“寒”引起。现代人无节制地熬夜、缺少体力活动、过分贪凉饮冷,都是引起寒邪入侵的重要因素。   寒湿是万病之源   中医里有六淫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淋雨涉水、汗出当风、贪凉露宿,会使外界环境中的寒邪引入体内;常食 生冷损伤脾胃阳气,可致寒从内生,造成体内阴气过剩,阳气受损,表现为怕冷,易腹泻、感冒、浮肿,身体乏累,口唇色淡,尿频、尿量多,睡眠和食欲都很差 等。   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邪入侵皮肤表层则表现为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等症状;入侵经络关节则导致筋脉拘挛,肢体伸屈困 难、疼 痛;进一步入侵至脏腑,则伤及阳气。而且,寒邪容易与湿邪和风邪结伴,形成风寒与寒湿。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意为寒湿更伤身体,如风湿性关节痛 的主要祸因就是寒湿。   另外,体弱的人更易遭受寒湿的侵袭。中医认为,“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意思是说,体质虚弱的人,阳气不 振, 难以祛除寒邪,进而湿气侵袭,以致血运不畅。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征。寒气引起气血瘀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肿瘤。   5个部位最易受寒   寒邪伤人由外而入,尤其容易侵袭人体的5个部位。   第一是头部。头为“诸阳之会”,突遭雨淋或冬季不戴帽子,寒湿就会侵袭头部,出现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感觉。晚上洗头后湿着头发睡觉,寒邪也容易侵入,所以一定要擦干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后再入睡。   第二是肩颈背部。此处受寒日久,可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背痛等病症。经常按摩大椎穴可振奋阳气。最简便的方法是两掌心搓热捂在大椎穴(低头时颈后突起最高点的凹陷处);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冲大椎穴五六分钟。天冷外出最好戴上围巾,穿个坎肩。   第三是口鼻。冷饮会把寒气带入胃部,胃寒则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导致寒痰咳嗽等症。   第四是前胸和腰腹。前胸有膻中穴,长期寒瘀可致乳腺结节等症;腰部有命门穴,受寒会引起腰痛;腹部有神阙穴(即肚脐),女性穿衣露脐会导致腹泻、痛经、不孕等病症。   第五是腿脚。中医常讲,“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一些人喜欢光着腿、穿凉鞋,甚至秋冬还不穿袜子,很容易诱发老寒腿、膝关节炎等。建议平时多用热水泡脚,还可以在水中放一些生姜、花椒、干辣椒,以促进腿脚的血液循环。足部特别怕冷的人,睡觉时不妨穿上袜子。   冬季驱寒三字经   时值秋末冬初,天气渐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人体。   1.顺时令。多吃时令蔬果,如苹果、萝卜、白菜等。一日三餐要有规律,早餐重营养,午餐要吃好、吃饱,晚餐宜清淡、易于消化。   2.晒太阳。午后太阳当头之时,晒20分钟左右,让阳光温煦头顶中心的百会穴,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脑补阳的作用。傍晚时分则可以背对阳光晒后背,最好是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调理五脏气血。   3.迈开腿。“动则生阳”,阳气足,寒湿就容易排出。秋冬季节可以选择天气暖和的时候到公园慢跑、散步、骑车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4.少熬夜。熬夜的人大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一到凌晨三四点钟,就会手脚冰凉、浑身发冷、脑子不听使唤,这其实就是熬夜内耗气血,寒邪趁虚入侵人体,导致经络阻塞的表现。   因此,冬季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伤身。建议作息调整为“早卧晚起”,如果时间允许,躺到阳光照耀时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阳气受到扰动。   5.控情欲。越是冬季越要把控好情绪,用恰当的方式宣泄情绪。特别是中老年人,要高高兴兴,学会宽松待人待事。   最后推荐两种适合秋冬的驱寒养生粥。一是生姜糯米粥:糯米、生姜、葱白、醋一起熬煮,是中医上有名的“神仙粥”。此方源于清朝的《太医院经验神 方》:“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防治感冒保安康。”二是砂仁粥:在大米粥快煮熟时,调入砂仁粉末2~3克,稍煮即可。▲(生命 时报记者 张杰)
说的就是“口呼吸”症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院长王莒生详解 “寒”从哪里来   在中医看来,许多疾病都由“寒”引起。现代人无节制地熬夜、缺少体力活动、过分贪凉饮冷,都是引起寒邪入侵的重要因素。   寒湿是万病之源   中医里有六淫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淋雨涉水、汗出当风、贪凉露宿,会使外界环境中的寒邪引入体内;常食 生冷损伤脾胃阳气,可致寒从内生,造成体内阴气过剩,阳气受损,表现为怕冷,易腹泻、感冒、浮肿,身体乏累,口唇色淡,尿频、尿量多,睡眠和食欲都很差 等。   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邪入侵皮肤表层则表现为风寒感冒,出现恶寒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等症状;入侵经络关节则导致筋脉拘挛,肢体伸屈困 难、疼 痛;进一步入侵至脏腑,则伤及阳气。而且,寒邪容易与湿邪和风邪结伴,形成风寒与寒湿。中医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意为寒湿更伤身体,如风湿性关节痛 的主要祸因就是寒湿。   另外,体弱的人更易遭受寒湿的侵袭。中医认为,“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意思是说,体质虚弱的人,阳气不 振, 难以祛除寒邪,进而湿气侵袭,以致血运不畅。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征。寒气引起气血瘀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肿瘤。   5个部位最易受寒   寒邪伤人由外而入,尤其容易侵袭人体的5个部位。   第一是头部。头为“诸阳之会”,突遭雨淋或冬季不戴帽子,寒湿就会侵袭头部,出现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感觉。晚上洗头后湿着头发睡觉,寒邪也容易侵入,所以一定要擦干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后再入睡。   第二是肩颈背部。此处受寒日久,可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背痛等病症。经常按摩大椎穴可振奋阳气。最简便的方法是两掌心搓热捂在大椎穴(低头时颈后突起最高点的凹陷处);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冲大椎穴五六分钟。天冷外出最好戴上围巾,穿个坎肩。   第三是口鼻。冷饮会把寒气带入胃部,胃寒则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导致寒痰咳嗽等症。   第四是前胸和腰腹。前胸有膻中穴,长期寒瘀可致乳腺结节等症;腰部有命门穴,受寒会引起腰痛;腹部有神阙穴(即肚脐),女性穿衣露脐会导致腹泻、痛经、不孕等病症。   第五是腿脚。中医常讲,“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一些人喜欢光着腿、穿凉鞋,甚至秋冬还不穿袜子,很容易诱发老寒腿、膝关节炎等。建议平时多用热水泡脚,还可以在水中放一些生姜、花椒、干辣椒,以促进腿脚的血液循环。足部特别怕冷的人,睡觉时不妨穿上袜子。   冬季驱寒三字经   时值秋末冬初,天气渐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人体。   1.顺时令。多吃时令蔬果,如苹果、萝卜、白菜等。一日三餐要有规律,早餐重营养,午餐要吃好、吃饱,晚餐宜清淡、易于消化。   2.晒太阳。午后太阳当头之时,晒20分钟左右,让阳光温煦头顶中心的百会穴,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脑补阳的作用。傍晚时分则可以背对阳光晒后背,最好是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调理五脏气血。   3.迈开腿。“动则生阳”,阳气足,寒湿就容易排出。秋冬季节可以选择天气暖和的时候到公园慢跑、散步、骑车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4.少熬夜。熬夜的人大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一到凌晨三四点钟,就会手脚冰凉、浑身发冷、脑子不听使唤,这其实就是熬夜内耗气血,寒邪趁虚入侵人体,导致经络阻塞的表现。   因此,冬季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伤身。建议作息调整为“早卧晚起”,如果时间允许,躺到阳光照耀时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阳气受到扰动。   5.控情欲。越是冬季越要把控好情绪,用恰当的方式宣泄情绪。特别是中老年人,要高高兴兴,学会宽松待人待事。   最后推荐两种适合秋冬的驱寒养生粥。一是生姜糯米粥:糯米、生姜、葱白、醋一起熬煮,是中医上有名的“神仙粥”。此方源于清朝的《太医院经验神 方》:“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防治感冒保安康。”二是砂仁粥:在大米粥快煮熟时,调入砂仁粉末2~3克,稍煮即可。▲(生命 时报记者 张杰)
胃病,便秘,龋齿,郁郁症致病诱因,可能来自口呼吸症? 胃病吧的一个小伙子给我QQ发来一条信息:他有张口呼吸的毛病,老有活不长了的感觉! 我也是,以前老觉得自己活不长了! 现在这种感觉一点都没有了,大家想想张口呼吸对身体带来的危害有多大吧? 戴在嘴上睡觉的这玩意,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关口器”,去年初模具就开好了,但有不足之处,有时候睡着了会把它弄开来,灵的很只要夜里没戴住,第二天就会便秘。 夜里3:20我醒了,感觉胃胀,口苦,浑浑噩噩,想到是不是该去自杀了。 因为我再也无法忍受口苦这种悲催的感受了! 昨天中午煮了块金华火腿,晚饭是中午的剩菜剩饭加了两大勺火腿汤和一小块火腿! 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到,这火腿不能吃,口苦是吃火腿引起的。 起床上了趟厕所,有点清醒后发现是“关口器”没戴好,胶布粘的位置太靠下了,下嘴唇漏了条缝,又从新用胶布往上贴了一道。 估计躺下半个小时左右,嘴里的苦味就消失了。 由此我真正明白了,“关口器”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的使用说明了很多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我认为胃病,便秘,龋齿,郁郁症的致病诱因,都是来自于睡觉时的张口呼吸症。 不是矫情,我已吃掉不知道多少盒这种药了,照片是家里还存有的。但现在我已很长时间没有吃安眠药了!
工信部召开实施方案论证会 甲醇汽车试点正式启动 (2013年1月) 《上海证券报》报道 上海、山西两地的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审议论证会本周在北京召开,试点实施方案备案审查在会上获通过。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国内甲醇汽车的试点正式开始,对去年一年都低迷不堪的甲醇而言意味着一块新应用市场的打开。  在此次会上,上海市和山西省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主管部门汇报了甲醇汽车试点运行准备情况,介绍了试点实施方案。与会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综合评议,一致同意通过上海市和山西省晋中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备案审查。  “所谓备案审查其实就是将方案备案后再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但实际上,从大面看方案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可以付诸实施了。因此,尽管之前甲醇汽车已开始了试点,但此次方案通过备案审查就意味着试点可以按照方案正式实施。”参加此次论证会的山西省新能源汽车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石磊,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她介绍,这对甲醇汽车推广是一大推动。未来再经过两到三年的试点,顺利的话甲醇汽车推广有望全面铺开。  “国家之前已经出台了甲醇汽油的国家标准,如今甲醇汽车试点方案又通过审查,下一步在更多地方大力推广是必然的,这对甲醇燃料推广十分有利。”全国醇醚燃料和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白栋宇昨天对本报记者说。  工信部有关人士则指出,试点工作将为我国推动甲醇汽车、车用替代燃料发展进行积极探索,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进行重要的技术储备。  记者从业内获悉,工信部去年3月将山西、陕西、上海三地列入高比例甲醇汽车试点省市。经过近一年的充分准备,目前,山西省300辆M85甲醇汽车已经开始运营,陕西、上海各110辆M85甲醇汽车也将于1~2月试运营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