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路001 康路001
关注数: 4 粉丝数: 10 发帖数: 295 关注贴吧数: 9
经过INFI的NC事件,突然来反思INFI和TED之争 INFI和TED之争,我本来是认为INFI是正义的一方的 就一条,TED的直播内容,评价选手,播选手打的比赛,都是在消费选手,说难听点,是吸选手的血。INFI在为选手发声。 另外TED的另外几个污点,大概是说魔兽没有价值,和淘宝店高价卖东西。 还有个约饭没去。 现在一条一条反思。 约饭没去就纯是为黑而黑了,谁没有失约几次。 高价卖东西,不知真假,就算有,只要明码标价,货物和宣传的一样,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也不知道他是否明码标价和真实宣传。 然后是魔兽没有价值,不知原话是什么,可以有3个角度理解。1,TED靠着魔兽养活却说魔兽没有价值。2,魔兽本身没有价值,需要靠选手和直播的工作产生内容和流量,从而产生价值。3,魔兽整体相较其它一些游戏,没有什么商业价值,比赛也没有大的品牌方常年赞助,本身推广宣传能力也不够。可以认为这话有问题,也可以认为没有问题。 最后是吸血选手,粗看是这样,今天一细想。比赛版权是主办方的,主办方希望比赛得到最大的推广宣传,有的还主动请TED播。如果说选手打比赛的收益少了,也是选手和主办方之间的博弈,和TED并不直接相关。 还有些解说不公正,不正确,种族IMBA论到今天都没扯清楚,那谁敢说自己的观点就是绝对的公正正确呢?还有些调侃被诟病,足球篮球都上吐槽大会了,魔兽就真的经不起调侃吗? INFI和TED都是逐利之人,他们是好人坏人我无法从直播间的言语知道,但我能肯定INFI是一个没教养的人。 没有INFI的NC事件我还一直认为INFI是一个有担当,愿意为被TED吸血的选手出头的人,现在一想,我是高看他了。真要出头,就应该和主办方博弈,而不是和同行主播争私利。
尝试从社会心理学分析INFI的NC言论 通常来说,不经意间说的话,可能更能反应内心的真实想法。 从大环境看,INFI也是可能产生这种想法的。 从我个人看,至少近1,2年,INFI的成绩和能力是不弱于MOON的,在当事人心里,可能还要更强。 但是,客观上,MOON的形象和风评是强于INFI的,而且,MOON粉丝看待MOON更接近于粉丝和偶像关系。从某种角度,或者INFI的角度,这是不可理喻的,或者直接说,就是NC的。 这种差距,我认为不是他们两人造成的,而是大环境造成的。 韩国人少,人与人利益竞争相对较小,所以MOON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得到应得的。而在中国,除了要做好自己该做的,还要自己取争取自己的利益。所以MOON可以像一个谦谦君子,INFI却必须要做一个逐利之人。 另外,在INFI还是个网吧男孩的时候,MOON就已经开始有形象经营了,这和韩国文化相关把。并且,人无完人,但因为国界和语言,INFI的减分行为能在圈内各种放大,MOON如果有减分行为,中国粉丝也不会全知道。这种情况同样可以类比各种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现象。 这同样可以解释INFI和TED的矛盾。INFI作为CN魔兽第一人,但更多的粉丝水友去TED的直播间。一个角度是因为TED消费选手,将选手打的比赛做自己的直播内容。另一个角度是因为TED的直播内容就是能吸引更多的人。 理论上,一个竞技游戏的粉丝不应该这样,应该崇尚强者,这也是INFI的逻辑。但是,就像足球分球迷和伪球迷,而且伪球迷数量是球迷的许多倍。看魔兽直播做消遣的,不那么关心魔兽的,比那些想提高技术的要多许多。这群人喜欢谁,喜欢看谁的直播,是一个很主观的决定,而不是谁最强我喜欢谁。 但限于文化水平和语言能力,对于这庞大的伪魔兽粉群体,INFI只能说出NC两字。但是,我认为伪魔兽粉才是魔兽最重要的群体,没有他们,魔兽估计要向红警看齐了。 最后,从一个小事说说MOON的形象经营有多成功。十年前,偶尔打打魔兽的我,只知道一个MOON。十年后,偶然知道MOON居然还在打比赛,然后开始看魔兽直播了。
无差别攻击袁黑和袁粉 明初,朱元璋说,我养百万大军,不费百姓一钱一粮。明末,为凑辽东十几万人(实际人数未知),还得用辽饷,内帑。而明末的经济甩明初几条街。大明的财政已经被官僚和军头掏空了,军事失利也就在所难免。 开讲袁崇焕。 1,宁远之战。大家都知道,高递主撤,袁崇焕主守。结果是你撤你的,我守我的。这其实是两种路线之争,能争表明都有足够的支持者,而每种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主撤,首先,当时的宁远这种地方,白给后金也不会要。在没有拔掉朝鲜,蒙古,东江这三根钉子前,后金向关宁发展就是找死。其次,如果后金真的攻城略地,连天下第一关都不能守住,在宁远就能守住?如果宁远被围,救或不救?如果救就决战,复制萨尔浒之败还是提前上演松山之败?如果不救,孤悬偏师给后金吃掉?最重要一点,撤省钱! 主守呢?泱泱大国一再示弱,朝廷还要不要脸了?怎么给百姓一个交代?怎么给盟友一个交代?加快盟友投诚后金的脚步?态度很重要,所以要守。关键是,能守住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只要后金不是猪一样的对手,就不会玩命的打宁远。守个白给都可能不会要的城,能收获这么高的政治宣传效果,为什么不守呢? 关外本地军头一定会主守,因为他们的利益就在那里。 意见不统一的后果是,撤退拖泥带水,宁远也差点没守住!唉。 经这么一分析,似乎没袁崇焕什么事情了。但是,没袁崇焕,宁远也许就真破了! 再说宁锦之战。大体背景和宁远之战差不多。且主战意见占上风,魏公公对袁崇焕也是足够支持了。结果呢,后金打朝鲜,窝在城里,后金打宁锦,半窝在城里。然后魏公公不待见袁崇焕了。要说怪袁崇焕么?可袁崇焕已经执行的是最优的战术了。手下合格的士兵还不到账面士兵的一半,机动性也不强,野战就是送人头。且基于军头们的利益,都会缩在城里,不是袁崇焕一个命令野战就打起来了。可站在魏公公的角度想想,勒紧腰带凑了这么多兵马钱粮,就是让你窝城里的?一点牵制支援作用都没有,给盟友的一点念想也没了。你他妈不行你早说啊,我他妈怎么给皇帝交代?你真以为他是木匠?估计梦里都在想着边事! 然后袁崇焕下课了。 再谈谈“五年平辽”。很多袁黑把这作为一个很大的污点。我呸。有人骂明后期的文臣官僚,对军国大事,社会民生漠不关心,却把什么三大案搞得沸沸扬扬。这种袁黑和他们一个尿性。评论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纠结于他说过什么,我也真是醉了。更醉的是,还有人非要搞搞五年平辽的可行性。 然后就是斩毛文龙。对朝廷来说,斩不斩毛,由于史料记载真伪难辨,利弊还真难说。但对于军阀化的辽西军事集团来说,毛必死! 一个战区怎么能存在两个军阀化的集团? 然后是卖米换马。冠冕堂皇地说,盟友有难,确实该支援。务实一点说,关宁军没有牵制支援作用,蒙古投诚是早晚的事。但决定这件事情的还是市场。大米现在是紧缺货,价钱已经涨到了最高点,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至于对大明整体的影响,辽西军事集团是不会考虑的。 补充说说辽西军事集团。为提高辽西战斗力,搞“辽人守辽土,辽土养辽人” ,辽西军阀化就大势所趋了。这不是靠某个人的觉悟能改变的。说白了,军阀化的部队更有战斗力。左良玉自筹粮饷,所以他的部队军阀化了。崇祯为什么催战孙传庭?时间一久秦军也会军阀化。孙传庭如果拒绝这种趋势,也不过是秦军自己推出一个首领而已。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辽西军阀化,袁崇焕要负责任,却不是袁崇焕能够改变的。 然后是皇太极打北京。没有了东江,朝鲜,蒙古的制约,后金已经挡不住了。只要明军不敢野战,五十万明军也是守不住长城的。这事能怪袁崇焕么,似乎不能。但我们也得从崇祯的角度考虑考虑问题啊。自从被东林党忽悠搞死了魏公公后,崇祯发现自己已经不能监管自己的大臣了。怎么办呢 ?哥让你们贪污腐败吃空饷,哥只认结果!所以皇太极打到北京,崇祯处理了很多高级官员,袁崇焕只是其中一个,而且当时并没有准备杀他。说实话,明军这种鸟战斗力,是前任前任前前任乱搞累积出来的,只是在袁崇焕这任出了事,从某种角度讲,袁崇焕确实挺冤的。 袁崇焕之死。后金军队还在围城,关宁军就撂挑子走人了,你让崇祯怎么想?勒紧裤腰带养的一支部队还不听指挥了?毛文龙也很独立,可人家还要做做表面功夫,你们他妈直接打我脸?给你袁崇焕各种钱粮条件,就带出这样一支队伍?你他妈不死我还怎么混?虽然袁崇焕也叫苦,我他妈不倚重这些辽西本地军头,我怎么守关宁锦,靠你妈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军队?但是结果是袁崇焕死了。 袁崇焕是背了黑锅的。军政大员贪污腐败占军屯吃空饷 ,没人出头管;军队战斗力渣成狗,没人敢仗义执言;无端弃土的主张,被骂成狗;然后干事的袁崇焕,需要负责! 大明的倾覆已不可避免。 但至少袁崇焕,曾经坚持过,努力过。
无差别攻击袁黑和袁粉 明初,朱元璋说,我养百万大军,不费百姓一钱一粮。明末,为凑辽东十几万人(实际人数未知),还得用辽饷,内帑。而明末的经济甩明初几条街。大明的财政已经被官僚和军头掏空了,军事失利也就在所难免。 开讲袁崇焕。 1,宁远之战。大家都知道,高递主撤,袁崇焕主守。结果是你撤你的,我守我的。这其实是两种路线之争,能争表明都有足够的支持者,而每种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主撤,首先,当时的宁远这种地方,白给后金也不会要。在没有拔掉朝鲜,蒙古,东江这三根钉子前,后金向关宁发展就是找死。其次,如果后金真的攻城略地,连天下第一关都不能守住,在宁远就能守住?如果宁远被围,救或不救?如果救就决战,复制萨尔浒之败还是提前上演松山之败?如果不救,孤悬偏师给后金吃掉?最重要一点,撤省钱! 主守呢?泱泱大国一再示弱,朝廷还要不要脸了?怎么给百姓一个交代?怎么给盟友一个交代?加快盟友投诚后金的脚步?态度很重要,所以要守。关键是,能守住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只要后金不是猪一样的对手,就不会玩命的打宁远。守个白给都可能不会要的城,能收获这么高的政治宣传效果,为什么不守呢? 关外本地军头一定会主守,因为他们的利益就在那里。 意见不统一的后果是,撤退拖泥带水,宁远也差点没守住!唉。 经这么一分析,似乎没袁崇焕什么事情了。但是,没袁崇焕,宁远也许就真破了! 再说宁锦之战。大体背景和宁远之战差不多。且主战意见占上风,魏公公对袁崇焕也是足够支持了。结果呢,后金打朝鲜,窝在城里,后金打宁锦,半窝在城里。然后魏公公不待见袁崇焕了。要说怪袁崇焕么?可袁崇焕已经执行的是最优的战术了。手下合格的士兵还不到账面士兵的一半,机动性也不强,野战就是送人头。且基于军头们的利益,都会缩在城里,不是袁崇焕一个命令野战就打起来了。可站在魏公公的角度想想,勒紧腰带凑了这么多兵马钱粮,就是让你窝城里的?一点牵制支援作用都没有,给盟友的一点念想也没了。你他妈不行你早说啊,我他妈怎么给皇帝交代?你真以为他是木匠?估计梦里都在想着边事! 然后袁崇焕下课了。 再谈谈“五年平辽”。很多袁黑把这作为一个很大的污点。我呸。有人骂明后期的文臣官僚,对军国大事,社会民生漠不关心,却把什么三大案搞得沸沸扬扬。这种袁黑和他们一个尿性。评论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纠结于他说过什么,我也真是醉了。更醉的是,还有人非要搞搞五年平辽的可行性。 然后就是斩毛文龙。对朝廷来说,斩不斩毛,由于史料记载真伪难辨,利弊还真难说。但对于军阀化的辽西军事集团来说,毛必死! 一个战区怎么能存在两个军阀化的集团? 然后是卖米换马。冠冕堂皇地说,盟友有难,确实该支援。务实一点说,关宁军没有牵制支援作用,蒙古投诚是早晚的事。但决定这件事情的还是市场。大米现在是紧缺货,价钱已经涨到了最高点,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至于对大明整体的影响,辽西军事集团是不会考虑的。 补充说说辽西军事集团。为提高辽西战斗力,搞“辽人守辽土,辽土养辽人” ,辽西军阀化就大势所趋了。这不是靠某个人的觉悟能改变的。说白了,军阀化的部队更有战斗力。左良玉自筹粮饷,所以他的部队军阀化了。崇祯为什么催战孙传庭?时间一久秦军也会军阀化。孙传庭如果拒绝这种趋势,也不过是秦军自己推出一个首领而已。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辽西军阀化,袁崇焕要负责任,却不是袁崇焕能够改变的。 然后是皇太极打北京。没有了东江,朝鲜,蒙古的制约,后金已经挡不住了。只要明军不敢野战,五十万明军也是守不住长城的。这事能怪袁崇焕么,似乎不能。但我们也得从崇祯的角度考虑考虑问题啊。自从被东林党忽悠搞死了魏公公后,崇祯发现自己已经不能监管自己的大臣了。怎么办呢 ?哥让你们贪污腐败吃空饷,哥只认结果!所以皇太极打到北京,崇祯处理了很多高级官员,袁崇焕只是其中一个,而且当时并没有准备杀他。说实话,明军这种鸟战斗力,是前任前任前前任乱搞累积出来的,只是在袁崇焕这任出了事,从某种角度讲,袁崇焕确实挺冤的。 袁崇焕之死。后金军队还在围城,关宁军就撂挑子走人了,你让崇祯怎么想?勒紧裤腰带养的一支部队还不听指挥了?毛文龙也很独立,可人家还要做做表面功夫,你们他妈直接打我脸?给你袁崇焕各种钱粮条件,就带出这样一支队伍?你他妈不死我还怎么混?虽然袁崇焕也叫苦,我他妈不倚重这些辽西本地军头,我怎么守关宁锦,靠你妈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军队?但是结果是袁崇焕死了。 袁崇焕是背了黑锅的。军政大员贪污腐败占军屯吃空饷 ,没人出头管;军队战斗力渣成狗,没人敢仗义执言;无端弃土的主张,被骂成狗;然后干事的袁崇焕,需要负责! 大明的倾覆已不可避免。 但至少袁崇焕,曾经坚持过,努力过。
现在的人还有底限吗? 袁崇焕居然能跟汉奸扯上关系,替我问候你八辈祖宗! 汉奸能孤军守宁远? 汉奸能指挥宁锦之战? 汉奸会与后金大战广渠门? 汉奸的死会让部下义愤填膺? 汉奸会劝回欲反的部下? 汉奸临死的时候会写: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你看见哪个汉奸的墓被人世世代代的守候? 刚浏览了几篇袁黑的帖子,大致有几点: 1,议和。首先,袁崇焕是个做事的人。当时大明内忧外患。东北的具体情况是,据守没问题,出击基本是找死。大明国力强,后金兵力强,拖对大明有好处。而且国内匪患反复,需要整肃与休养生息。议和是大明正确的选择。能顶着汉奸的舆论压力,不顾清谈的党人的参劾,还能坚持这样做,反而突出袁督的伟大。 2,为阉党表功修祠。先说表功,阉党是反面人物不假,但里面就不能有两个人做点实事?或者说那二人啥也没做,袁督认为他们没添乱就是功。再说修祠,鉴于阉党的权势,修两座祠就能消除他们对辽东边事的无端干扰,假如你是一个务实的人,你干不干?你来辽东是来守边还是来搞党争的? 3,杀毛文龙。首先,毛文龙占用大量钱饷,其次他不受控制。首先承认,毛文龙对抗清是有大贡献的,其次,至少我没有发现毛有叛明的迹象。但是,给毛的那些钱饷,为什么不能用来养大明自己能控制的军队,可单单断饷的话毛部又成了不稳定因素。其次,毛现在不叛明,以后呢?本来他就不是忠心耿耿。就算他不叛,他的继任者呢?作为大明的一方镇守,是将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还是寄托他人?是等到木已成舟,还是快刀斩乱麻? 4,蒙古互市。第一,收买蒙古人。袁黑说那个部落互市前通后金,互市后也通后金。这之前通后金,我就不能挖墙角了?之后通后金,你是事后诸葛亮袁督不是。第二,互市大明也有好处,又不是白给。满蒙饥荒,粮食一下成抢手货,也成为卖粮买马的最佳时机。关宁铁骑成为大明第一精锐,袁督功不可没。第三,饥荒可能会让后金成为疯狗,而大明还不适合在这个时候死磕。以上每点,似乎都很牵强,但是三点一起的话,蒙古互市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5,不乘虚攻沈阳。我去,你的军事才能仅次于北京城的官员,远超双方军事统帅。军事实力,后勤补给,关内贼寇都不说了,就算攻下沈阳你会要么?后金巴不得你出城。 6,袁的战略规划。至少事实在那里,守住了清兵。有的人说怎样怎样会更好,不了解当时具体情况,没有事实做检测,于是蹦出了这么多军事家。国防部怎么没请你去做高参? 7,清朝平反。我刚查了,是南明先平反。 刚看了几篇帖子,情绪有点激动,胡乱写了几点,可能还不太周全。 其实想想,对于那种喜欢标新立异的无聊黑,和那些看了点史料不加思考就以为自己是高人的货,我认真就输了。
【怡片君心】送给我最喜欢的 刘家长成俏飞燕 怡得清风共秋婵 君自弄人藏英姿 倾倒众生复流连 毕竟是生拉硬扯的打油诗,不解释一下,似乎文理很不通,所以我还是在这里厚着脸皮画蛇添足啦~ 本文表面意思是:有一只住在刘家的燕子长大了,而且长得俏皮美丽。(由于这只燕子在中秋的月下嬉戏,所以)清风都被吸引来赏月,因为看到月下的那只燕子会很舒服愉快。燕子啊,你自己捉弄逗乐人可是很有天分的。众生都被倾倒,折服,于是去了又回,回来后还久久不愿离去。 由于要嵌进去“刘怡君”和“飞燕”“秋婵”“英姿”,所以我就硬套一下本文的意思哈:怡君终于在荧幕上崭露头角,而且总是那么美丽,俏皮,可爱。她天南地北的影迷们都看着相同《少年包青天》《大汉天子》《双响炮》,因为看到怡君的表演就会很愉快,很想看。怡君你自己扮演那些鬼灵精怪捉弄逗人的角色是很有天分的。以至于我们这些影迷都被你的演技和美貌所倾倒折服,把那些电视剧看第二遍,第三遍。 再解释几个词,什么果皮,菜叶,砖头请轻来--! 清风:这个借代怡君的影迷可能会蛮牵强吧,因为我完全凭的是感觉。后来我以为无米炊的精神来寻找二者的共通处,一嘛,清风天南地北皆有 ,怡君的影迷也是分散在祖国各地;二嘛,如果把清风想象成人,那应该是年龄不会很大,城府不会很深,应该比较符合怡君的影迷,呵呵。 秋婵:中秋之月,皎洁圆满的月,借代那三部优秀的作品还蛮合适的,我也暗自庆幸,编剧给角色取得是这个名字而不是其它,不然完全编不下 去了,哈哈。还有就是,天南地北共赏的是相同的月,也共赏的相同的那三部作品,还比较搭。 英姿:一开始还真难住了我。英俊勇武的风姿,怡君倒是演过还算有这风姿的秋婵,但不全符合她塑造的三个经典人物,更不符合英雄的妹妹英姿。还好我去查词典,可能这“英姿”“英资”被古人混着用后,都有了卓越的资质的意思,岑文本,陆游,洪仁玕,给你们跪下了。 众生:我也不想这么夸张,只是太顺口了,就当是怡君粉丝团里的众生呗。 好吧,以上就是怡君一小粉丝的自娱自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