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u_qinyu whu_qinyu
人才啊人才~
关注数: 14 粉丝数: 153 发帖数: 2,666 关注贴吧数: 5
【申诉】“中国地图”词条,“专业版”被莫名改回“外行版” 本人为 武汉大学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 在读博士生。曾参与设计和出版多幅(本)地图,有丰富的制图经验和扎实的地图学学科理论基础。百度百科部分省区词条的题图政区地图也是本人所做(不过拜百科所赐,有一段时间通过率太低无法改题图,都是一些编辑私信要我传给他们的,所以最后的修改也没有我半毛钱功劳)。 3月17日,本人因对原“中国地图”词条中的不专业内容感到不满,特意按照地图学的理论体系重构了“中国地图”这个词条。这个版本中,对中国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类型、制图的注意事项、横版和竖版地图、不再标注为我国领土的历史领土做了分类介绍。这个版本的链接附在这里: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aike.baidu.com%2Fhistory%2F%25E4%25B8%25AD%25E5%259B%25BD%25E5%259C%25B0%25E5%259B%25BE%2F117280967&urlrefer=c52541ade9e3a91a956159f1a975b5a5 虽然说不是100%专业性的体系吧,至少是既从制图者的角度科普了中国地图的相关知识,也照顾了原词条作者的感受,保留了一部分地图开疆爱好者加的不专业内容。百科也顺利通过了。 但5月4日,一个叫 @种蘑菇的提莫1 的网友把这个词条改回了之前的版本: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aike.baidu.com%2Fhistory%2F%25E4%25B8%25AD%25E5%259B%25BD%25E5%259C%25B0%25E5%259B%25BE%2F117063114&urlrefer=9c312f2bd18be66d752935f7aeb2faeb 修改原因是我的版本“目录混乱”。对此,作为专业人士,不敢苟同。 原版词条为网友 @seagentle 所贡献。这个版本有着严重的专业性问题。 首先是严重的地图开疆倾向,在资料栏中写着中国的陆地面积是1141平方公里,与我们公认的“约960万平方公里”有着较大的出入。 其次,以中国历史地图充当所有中国地图。我不反对中国历史地图属于中国地图的一部分,但这不是全部。在我版本的中国地图词条的中国地图分类体系中,历史中国地图属于人文社会类专题地图,也就是说,历史地图连中国地图的“半壁江山”都不算,它又怎么能代表所有的中国地图呢?因此,我选择了大家所熟知的,也是最常见的中国竖版政区地图作为题图。 再次, @seagentle 的版本中被我删去的内容其实都和“中国地图”这个词条本身无关。以下我们全文梳理一下: 词条开头提到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地、县、乡等级别,并列举了各个省区及其省会的地名。这属于中国地图中“政区图”的图面内容,和地图本身关系不大。这一条内容应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中国宪法”等相关词条中。 第二段紧接着提到“地理位置”,但实际上只写了“四至”,却连四至这个简单的标题都没提到,非常不专业。这个内容应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词条中。 接下来开始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部分,有什么地形有什么海。关键是这些部分的描述仍然和地图无关,应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词条中。 后面终于和地图有点关系了,就是争议领土相关的内容。这点我是不反对写上去的,虽然从地图学的角度来看和地图本身关系也不算特别大。其实个人认为应该专门开辟一个“中国领土”词条写写这些内容,或者直接就在“中国”词条里面写,也就好了。 最后一段终于和地图有关了,介绍的是竖版地图,也就是我在修改后唯一完整保留的段落。 所以,我按照地图制图学的专业角度辛辛苦苦修改很久的词条,在百科也是费尽力气才通过的,被 @种蘑菇的提莫1 轻轻松松一句话就把一个稍微改得有点专业性了的词条一夜打回解放前。我相信这种情况也是百科的各位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这里申诉,求助编辑将词条恢复为 @种蘑菇的提莫1 修改之前的版本。谢谢各位。
【关于我的MF钢琴曲】大家别听晕了~~~这里放答案 这段时间楚伦兄(@syzxchulun )在群里向大家大力推荐我在2007年用WINDOWS“录音机”程序录的MF钢琴曲,在此我深表感谢,也感谢大家对我努力的认同。不过昨天有一位童鞋说我的MF钢琴曲“混音版”曲目衔接太过自然,以至于都听不出有那些关卡的音乐,我觉得很有意思,现在就来给大家揭秘一下吧~~~~~ 第01首:显然是主菜单音乐,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SMB1的经典旋律 第02首:MF普通关1-1的音乐,大家也很熟悉了~~~~ 第03首:MF当中WORLD 3大地图的音乐。在这段混音版里面也只有这首是用两次不同的录音叠加起来的。所以个别地方有点对位不准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啊~~~ 第04首:3-1的音乐,这个太熟悉了~~~ 第05首:3-4的音乐,3-1和3-4音乐之间的衔接是楚伦兄最喜欢的一段,因为实在是过渡得太自然了……据说他正在自己用钢琴练习这一段~~~ 第06首:5-1,一直都是这么霸气~ 第07首:5-2,依然还是那么催尿…… 第08首:软绵绵的7-1,不过细心听就会发现里面夹了一段温柔版的1-3…… 第09首:WORLD 6 大地图音乐,呵呵,这段音乐同样“夹带作弊”了,被夹带的对象是3-1音乐…… 第10首:WORLD 2 大地图音乐,结果发现,这个WORLD 2 的音乐也不单纯,里面居然夹着1-4的音乐…… 第11首:哈哈,终于到最后了,就是最后小MARIO出生、剧终时的音乐~~~~~ 怎么样?你能全部听出来么,亲?~~~~~ 没听过的童鞋也没关系,明天我有可能再次上传,大家到时候可以来捧捧场,多谢了~
【关于中美面积对比】看地图对比中美面积到底对不对 这两天看到吧里有童鞋讨论在地图上看中国大还是美国大的问题,感觉很好玩。不过我发现:大家对比两国面积的方法主要就是根据世界地图主观感觉,或者直接把同比例尺的两国地图叠加。这两个方法对不对呢?其实问题主要出在地图投影上。 众所周知,地球是赤道略长,两极略扁的肥肥的椭球体。当然如果你是学测绘相关的学科,到了大学以后还会学到这个椭球体北半球略瘦南半球略胖,其实是个像梨的形状的怪异东东。显然,这样一个奇怪的三维实体,它的表面是不可能展开成一个像地图这样的平面的。因此需要进行地图投影,来将这个不规则面的所有部分表示在一个平面上,这样才能做出地图。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世界地图上的中国轮廓和中国政区图中的中国轮廓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因为不同地图在编制时所使用的地图投影是不一样。不同的地图投影之间有什么根本区别呢?上面说过,地图投影是将不规则表面的万物表示在地图平面上,而通过生活经验大家都知道,一个球面是永远展不成平面的,因此在这个地图投影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变形。这是地图无法改变的一个缺陷。 我们在研究地图的过程中把地图投影过程中的变形分为两类,一类叫角度变形,一类叫面积变形。角度变形,表示一个地理事物在投影过程中形状发生了变化;而面积变形表示一个地理事物在投影过程中面积发生了变化。当然,这里的前提都是去除比例尺的影响。因此,根据变形的性质,地图投影可以分为三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等角投影,就是将地球表面所有地理事物的形状保持原状进行投影,这样的话,地理事物之间面积大小的对比将达到最大程度的失真;反之,等面积投影就是将地球表面的所有地理事物的面积大小严格保持不变,但这同样会使形状的失真程度达到最大。任意投影既不等角也不等面积,它介于等角和等面积之间,它可能满足一些别的条件,比如说等距离,但这个等距离并不是保持所有点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而只是某一根经线上的所有点之间相对距离不变。 那么等角投影的地图中面积变化会有多大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采用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的世界地图上,世界七大洲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形状均得到了最完美的保留(南极洲不能完整成形的原因和“正轴”这个条件有关,和“等角”条件无关),但是你会意外发现一个新情况:靠近北极的格陵兰岛居然和整个南美洲差不多大!对地理稍微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不可能,实测的数据也显示其实格陵兰岛的面积只相当于南美洲的六分之一。因此可见,采用等角投影的地图是完全不能用于面积对比的。 我们常见的国家政区图属于等角投影,而世界地图则常用一些特殊的任意投影。因此,在我解释了不同投影的区别后,大家也很容易明白为什么看到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上中国的轮廓形状不一样。 下面就回到了我们中美面积对比的话题上来。中国(南海诸岛作附图)和美国(本土地区)各自的国家地图用的一般都是等角圆锥投影(什么是圆锥投影?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翻翻有关地图投影的书籍,在这里就不再详解了),本来就不是等面积的投影,再加上投影的参数(中央经线、标准纬线等)不同,那么直接对比地图看面积大小基本上就不具有可行性了,可见这个方法是错误的。 那么在同一张世界地图上肉眼对比中美面积的方法对不对呢?大部分世界地图用的都是任意投影,本身也不具备等面积的条件,因此也就不对了。 So,以普通童鞋的水平,也只好信信网上的数字了…… 当然你如果对地理信息系统感兴趣的话,不妨就在软件里面实测一下好了,因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会考虑到地图投影的问题,在计算面积和长度等量的时候会自动消除由地图投影所产生的误差。
我想我发现8-4BUG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玩过8-4的童鞋都知道那个著名的“不能跳”BUG,然后,今天我玩的时候,本来想找一种在不跳的方法下也能走到大坦克处的方法,结果却意外发现8-4的地图有问题,这很可能和8-4的BUG有关,现分享如下: 8-4的背景,大家都熟悉了,是漆黑一片,但是仔细看其实顶部大概出现了半格宽的一条白边。这个不容易发现,但是只要你盯着第二辆坦克上喷出的齿轮的飞行轨迹,就很容易找到这条白边。仔细看看你就会注意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实8-4游戏的背景画面被整个向下平移了半格左右,这个问题是5.0以前版本的8-4和同为黑色背景的8-2所没有的现象。现在问题来了,作为MARIO来说,落脚点出的纵坐标应该是个整数的行高,但是因为背景被向下移了半格,程序根本就算不出MARIO应该在多高的地方落脚,因此就会找就近的整数格高处停下落脚(就高不就低,因为MARIO不可能嵌入坦克和地底下)。这样一来就更有问题了。因为MARIO根本没有站在背景的坦克上,系统没有判断他们接触,因此系统会认为MARIO正跳在空中,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所谓的“二段跳”,所以MARIO这时候就跳不起来了。可以左右移动那是因为在正常跳的时候MARIO也可以在空中左右移动,这个很好解释。如果是规定跳在空中的时候不能左右移动,那么这些5.X的8-4就更加杯具……MARIO跳过一次之后就彻底不能动了……至于为什么一开始可以跳,我想大概是因为MARIO在8-4的初始坐标应该是和背景地图有对应联系的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