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净水器 净水设备_
集成灶+油烟机+燃气灶+净水机+电热水器
关注数: 4 粉丝数: 47 发帖数: 2,893 关注贴吧数: 2
看看水污染的危害!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 (1)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笨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们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3)水的富营养化的危害在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条件,而且氧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死湖”、“死河”、“死海”,进而变成沼泽。这种现象称为水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水臭味大、颜色深、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断鱼大量死亡。
专家:一旦有小行星撞击地球 中国可能是重灾区  威胁地球小行星有4700颗,专家推算  小行星撞地球 中国可能是重灾区  英国《每日邮报》17日报道,美国太空总署(NASA)日前据天文卫星“广域红外探测器”发回的数据称,在太空中,有约4700颗小行星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也据此发表研究指出,一旦有小行星撞击地球,有10个“高危”国家,中国位居榜首。  NASA指出,这些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的运行轨道都与地球非常接近,最近距离都在500万英里(805万公里)内,这些构成威胁的小行星的直径超过100米,足以穿过地球大气层并对地面造成巨大冲击。据NASA评估,一个直径50米~10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可能释放出不少于3兆吨TNT当量的原子弹的爆炸力,会对一个城市大的范围造成毁灭性冲击。  科学家详细分析了具有威胁性的小行星的运行轨迹,他们认为除了落入海中外,这10个高危国家被撞击的几率最大。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个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得出一旦地球遭受小行星撞击后受影响最大国家的排名。得出这一结果的是南安普顿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洛伦德。她的博士毕业论文中介绍了其设计的“近地轨道缓冲支持系统”。她认为,利用这一软件可测算出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各地受影响的严重程度,以便为制定决策者提供参考。“近地轨道缓冲支持系统”在运算中采纳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物理效应、各种自然灾害的历史数据以及当地建筑的坚固程度等数据,可以推算出发生灾害时受影响地区的撤离能力,还可以推算出当地的灾后复原能力,以及确定哪些地方需要在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投入,以避免在大撤离时出现拥堵瓶颈。 新朗  专家称中国地大人多成撞击重灾区  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到底有多大?本报记者昨晚采访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行星天文学家王思潮先生。王思潮研究员表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确实存在,但人类对此并非无能为力。  可以人为减少发生几率  王思潮研究员指出,小行星撞击地球两三千年才会发生一次。事实上,只有在小行星距离地球几千公里时,受到地球引力吸引,才有可能与地球相撞,今后二三十年里,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仅为1%。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正在太空搜索直径在100米以上的小行星,对距离地球800万公里以内的小行星进行追踪,测算其与地球公转轨道之间的距离。如果发现某颗小行星存在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就会对其实行重点监视,采取措施使碰撞的可能性变小。  具体来说,一旦发现哪一颗小行星未来50年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达到10%,就可以采取措施逐渐改变其运行轨道。目前世界各国计划在2020年前找出九成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采取措施改变其轨道,使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下降到一万年发生一次。也就是说,人类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并非无能为力,虽然还无法确保不发生,但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减少其发生几率。  落入海洋可引发灾难性海啸  至于中国被推算为一旦遭受小行星撞击受灾最严重的国家,王思潮研究员认为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大,占到了全球面积的1/50。面积越大,受到撞击的概率也越大;二是中国人口众多,总人口近14亿。与俄罗斯相比,虽然俄罗斯国土面积更大,但人口只有约1.5亿,因此一旦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人员死伤,中国受影响的绝对人数比较大。  从另一方面讲,海洋占到了地球表面的70%,小行星撞击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更大。小行星撞击海水会引发灾难性海啸。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15.6万人丧生,而一旦小行星撞击引发海啸,死伤将比这更严重。但从地理环境来看,中国大陆架宽广而平缓,并且有从日本列岛到琉球群岛的岛弧保护,不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海岸线更长,沿海的大城市更多,一旦出现星击海啸,可能会遭受重创。 本报记者 李珊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