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hoice☆ ☆mychoice☆
关注数: 8 粉丝数: 47 发帖数: 11,196 关注贴吧数: 1
【新闻】哈克特拒当澳大利亚旗手 忙备战欲创104年来新历史 北京时间7月2日消息,澳大利亚游泳名将格兰特-哈克特在雅典奥运会上肺部感染但仍获得了金牌。但周三他表示,北京奥运会之前他不会做任何冒险之事。现年28岁的哈克特透露说,坐飞机时他必须带上面罩,尽可能避开公共区域并远离栏杆、洗手池,以此来使自己与病菌隔离。“我现在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小心。上飞机时要带空气加湿器,戴上面罩,这样才能远离病菌保证身体健康。”哈克特告诉澳大利亚记者。 “每次坐飞机我都必须戴面罩,我不在乎自己看起来有多奇怪。空姐会问我是否呼吸有问题,在解释之后,她们都很理解我。”如果哈克特成功赢得北京奥运会1500米游泳金牌,这将是他个人的第三枚奥运金牌,也将使他成为104年以来首位在同一项目上连续三届奥运会取得第一名的游泳选手。多年以来,哈克特一直和疾病搏斗。高烧、哮喘以及右肩的手术迫使他退出了2006年在墨尔本举行的英联邦运动会。哈克特承认,自雅典获胜以来,第三块奥运金牌便一直是某种无形的压力。不过对他而言,“冲刺即在眼前”。哈克特说:“获得第三枚金牌绝非易事。我尽可能避开媒体、专心训练,作为运动员,我应该拿出自己所有的潜能来备战,不在奥运会上留任何遗憾。很高兴,我一直都做得不错。”哈克特对比赛非常专注,他甚至婉拒了澳大利亚代表团奥运开幕式旗手一职,因为游泳赛事将在开幕式后一天正式开始。“我获得过不少荣誉和优待,但我还是认为,我并没有那么优秀那么出众,”哈克特说,“任何有可能影响我比赛表现的事情,我都会放弃。”“尽管开幕式旗手是无上的荣誉,但对我来说,这并不值得。我反而觉得闭幕式更加有趣。”
【新闻】中国游泳密会澳洲高人 哈克特解密训练秘诀 2007年4月25日 11:9中国游泳队兵败墨尔本,聘请外教的呼声渐起,昨天,一个特殊的“外教”终于现身在国家体育中心游泳馆。澳大利亚游泳名将格兰特·哈克特此次京城之行虽然是受赞助商SPEEDO所邀,但对于此时的中国游泳来说,却是意味着一次“送上门”的取经机会。 24日早上7点半,清晨的北京还没有完全苏醒,哈克特一行便出现在了国家体育总局门口。事实上 ,兵败墨尔本之后,业内曾有过哈克特教练将指导中国运动员的传闻。但中国游泳队总教练张亚东对哈克特并没有表示出过多的“兴趣”,双方在泳池边匆匆一见,也只是互相客套了几分钟。而在随后那场被外界看作是“取经”的见面会上,总教练张亚东也没有现身,反倒是分管教练和部分队员对哈克特频频发问,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事后,记者致电张亚东问及交流一事,却遭到了意外的回绝。张亚东称他目前不接受电话采访,而当记者提出见面要求时,张亚东没有理会便匆匆挂断了电话,前后态度,让人费解。 尽管总教练张亚东没有参加,但见面会的气氛却相当活跃。对于这场有点刺探军情意味的交流会,游泳中心劝退了在场的所有媒体。中国运动员并不愿过多透露当时会谈的细节,但据SPEEDO中国公司总经理詹政钢先生介绍,参会的近十名教练和队员轮番发问,会谈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最多的问题还是围绕哈克特训练方法的“核心”机密。哈克特虽然有所战略性保留,但大部分问题都是知无不言。 不过此前外界关注的哈克特和中国运动员张琳的交流却并没有如外界所期待。墨尔本危机之后,张琳曾第一个提出出国训练的想法,而他主攻的项目,也正是哈克特所擅长的长距离自由泳。因此两个人的见面曾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但事实上,在长达半个小时的会上,张琳和哈克特之间只交流了两三个问题,其中一个还是哈克特对张琳发问,回答问题的也并非张琳本人,而是他的教练。交流会临近尾声,张琳问哈克特,在1500米自由泳项目上,节奏,技术和力量按重要性是怎么排列的?哈克特想了一下,回答说:“力量应该很重要,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节奏其次,只要训练时候节奏对了,比赛就很容易。”这个回答,也许也正暗合了张琳的想法,因为此前传言将有执教他的外教,就正是哈克特的体能教练,哈克特对力量的推崇也印证了聘请体能教练的重要性。 解释完张琳的疑问,哈克特又反问张琳说:“你训练强度比较大的时候,一个星期会游多少?”张琳想了一下,正想开口,一旁的主管教练笑说:“他(哈克特)还问你呢,”随后“抢答”到:“一堂课7500,一周大概是60000左右。”听完这个回答,哈克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面对这位有“长距离之王”之称的游泳名将,面对来自游泳强国澳大利亚的游泳队队长,中国游泳急于提出的问题主要都围绕在训练技术层面:哈克特上不上高原训练;上去多久;甚至什么时候下高原;奥运会之前如何备战;腰腹力量如何保持;体能训练的手段有哪些;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体能;甚至哈克特日常1500米的训练分几组,每组的最好成绩是什么……哈克特的回答虽然没有让中国游泳的教练和队员们完全“尽兴”,但至少也让他们见识了什么叫世界一流。当有队员问哈克特如何锻炼腰部力量时,哈克特答说:他喜欢负重20公斤左右做某种动作的训练,当听到“20公斤”这个数字时,在场的不少女队员都禁不住“哇”地惊叹起来,男队员虽然沉住了气,但也开始互相交头接耳,哈克特见状,不禁露齿一笑。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中国游泳队拥有专门的科研部门,但当中国教练询问哈克特是否有专门的技术指标或统计来帮助训练时,哈克特说他唯一的统计就是教练会观察他完成动作时伸手长度,其余则都是凭教练目测,“教练会看到我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 半个小时的交流时间显然无法解释中国游泳那么多的疑问,24日晚,赞助商SPEEDO公司还安排了一场哈克特和游泳中心领导参加的晚宴。中国游泳夜宴澳洲泳坛高人,也许这并不仅仅只是一场待客之宴。
【新闻】澳名将哈克特京城授技 08还将参加公开水域角逐 2007年04月25日09:38 24日清晨,中国游泳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澳大利亚游泳队队长哈克特。  由于北京奥运会游泳决赛改在上午进行,中国游泳队已经开始了适应性训练。因此当哈克特走进国家训练局游泳馆时,他看到了一派热火朝天的训练景象。  在国际泳坛,哈克特被誉为“长距离之王”,两次夺得奥运会1500米自由泳金牌,是这个项目世界纪录保持者。自2001年以来,他在世界大赛的长距离项目上几乎没有失手,以至于今年的墨尔本世锦赛他因受伤病影响仅得到一枚铜牌,而被国内舆论认为“难以接受”。  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决心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1500米三连冠的雄心,尽管他的对手越来越多、进步越来越快,这其中就包括中国小将张琳。  面对强劲的对手,北京小伙子张琳有些腼腆,话语不多,倒是他的教练陈映红急切地抛出了很多专业问题,希望讨些“真经”。  哈克特的大将风度令人印象深刻。对所有问题,他都认真回答。他特别强调在水中的节奏,“比如1500米中间那500米很关键,节奏乱了就很容易落后。”此外,他还透露了一些强化打水、陆上蹬自行车等他认为效果不错的训练方法。  有记者问“听说你的恩师有可能指导张琳训练,你怎么想?”哈克特大方地说,“如果是这样我很欢迎,我非常乐意和张琳这样高水平的运动员一起训练,这对我也是一种促进”。  哈克特表示,北京奥运会上他还将参加10公里公开水域的角逐。“其实我从小就很喜欢在公开水域游泳,这对自己是一种更大的挑战”。哈克特的这一决定,无疑增大了澳大利亚在游泳项目上获取更多奖牌的可能性。  哈克特觉得,能够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到主办城市走一走,有一种特别的“热身”效果。“这次能来中国,要感谢我的赞助商。除了跟专业选手交流,我还会辅导一些小朋友游泳。听说北京、上海的很多社区都有设施很棒的游泳馆,我也很有兴趣去看看。”
【新闻】上海申办2011世锦赛成功 罗雪娟英文陈述送祝福 上海--3月24日下午18时,国际泳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1年游泳世锦赛将在上海主办。雅典奥运会冠军、“蛙后”罗雪娟,作为陈述人之一向全世界发出邀请:“欢迎游泳世锦赛来到中国,来到‘东方之珠’。”  当地时间3月24日下午五点半左右,陈述工作正式开始。  “明年就是北京奥运会了,希望到时候能感受到热情的中国人带给运动员们的鼓励。游泳世界锦标赛作为最大的单项赛事,同样在中国举办很是让人兴奋。”第一次担任陈述人的罗雪娟透露用英文发言一分钟,并没有特别紧张的感觉,“我想在人民大会堂都发言过,这个应该不算什么吧。”  谈到在正式宣布举办城市之前,罗雪娟是否早有预感时,她说:“只剩下上海和多哈两个城市了,所以陈述过程比较简短,咱们的胜算也比较大。”  罗雪娟回忆起陈述的内容:“大意是如果世界锦标赛来到中国,来到上海。对中国运动员来说是非常荣幸的,虽然我们参加过多次世锦赛,并且也获得好的成绩,但还是希望世锦赛能到中国来,到‘东方之珠’来。”  上海的成功申办自然离不开罗雪娟的一份功劳,对此她表示:“现在以运动员委员的身份,帮助上海申办2011年游泳锦标赛的申办,我认为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从运动员角度来说,期望世锦赛能来到自己的国家,我们能在中国人的掌声中取得好的成绩。”  谈到世锦赛在中国上海举行,对中国游泳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什么时,罗雪娟最有发言权:“国际泳联认可我们国家在游泳项目上的发展,所以才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在中国展示于有用相关方面,作为运动员来说希望感受到不同的经历,我们听到的加油声都是熟悉的中文‘加油’,看到的都是中国人的面孔,能感受到自己家人的感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