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k泥坑 D7k泥坑
关注数: 98 粉丝数: 118 发帖数: 10,942 关注贴吧数: 14
【转帖】[写给菜鸟]————请跟随俺的脚步 转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dcbbs.zol.com.cn%2F119%2F232_1189457.html&urlrefer=6420adf4bde40d4748e29b9ea7a31a05 很多网友看了俺的帖子以后提出让俺写个教材,俺一听就吓够呛!俺摸到相机、注册这个论坛还不到三年,如今也才刚刚脱离菜鸟,怎么敢写教材呢?再说了,俺文化也浅,那些深奥的摄影理论俺看着都费劲,别说再让俺去翻译了! 俺错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俺就当了550D版主。俺也知道,这个版块新手特别多,都迫切要求进步,很多菜鸟也是俺的好友,俺就有了一份责任感。但是,俺不会写教材,俺只写俺的感想,与俺的好友分享。俺的很多理解都是很粗浅的,不对的地方也请俺的老师们批评指正。 相机到手,别提俺多高兴了!拍了几片就发到论坛上,结果一个版主的评价是:“摄影,不是拍清楚了就行的”。俺觉得不理解,委屈。另一个版主则细心的指导俺,再加上俺也确实很努力,后来俺知道了作为摄影爱好者学习摄影的一些要领: 1、说明书是最基本的教材。认真看说明书,手里拿着机器看,边看边操作,尽快的了解这台机器的性能和各种设置。 2、相机的设置。对自己的相机进行基本的设置(绝大多数拍摄时的设置,个别拍摄时仅改变几项设置),以便在拍摄的时候减少现场设置的时间。550D相机的基本设置,请参见550D板块俺的《我的550D的基本设置》一贴,这个帖子已经有19万多人次浏览了。算了,一会儿俺将内容贴到下面,免得您费事了。 3、实际操作,了解器材特性。进一步熟悉相机和镜头特性的拍摄,对象最好选择静物,广角端、中焦段、长焦端都要拍,最大光圈到F16也都要拍,远、中、近距离也都要拍,这样做,你会对相机、特别是镜头的特性有所熟悉,会增加“镜头感”,这对以后的拍摄很重要。为什么让你不同焦段、不同光圈、不同距离来反复体验呢?因为这三点与片子的重要指标“景深”关系重大。光圈越大(光圈值越小),景深就越小;焦段越长景深就越小,镜头与被摄主体的距离(对焦距离)越近景深就越小。三者中,俺觉得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最大。这三点就决定了你片子的景深,三方面的不同组合,会让你在拍摄的时候有偏重的取舍。最大的背景虚化=最大光圈+最长焦段+尽可能近的拍摄距离+背景与主体保持适当距离。
【分享】摄影的画面构图 摄影画面构图,就是把要拍摄的客观对象有机地安排在照片画幅里,使它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目的是为了增强照片的效果,使画面更有艺术感染力,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好地表达摄影作品的主题内容。 摄影无不受到拍摄现场原有条件的限制。拍摄现场中假若没有弯曲延伸的线条,你决然拍不出“S”形的构图;如果现场中没有巨大的空间,你也很难拍出具有强烈深远感的照片。所以,拍摄现场固有的生活图景,是摄影构图的基础。 观察与研究被摄对象 在一幅照片的构图过程中,摄影者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对被摄对象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分析它的特点,找出最佳拍摄方案。如有可能,对被摄对象的观察和研究越具体、越周到越好。若缺乏对被摄对象的观察和研究,就很难找到最恰当的表现它的方法。 经验不足的色友,对于自己的被摄对象往往缺乏仔细的观察研究,便匆忙进行拍摄。由于没有下功夫观察和分析被摄对象,就不易发现被摄对象最宜于表现的部分和最理想的观看角度,在你拍出的照片中,并没有把被摄对象最有表现力的外部形象再现出来。当然,这样的构图自然不能算作最好的。拿拍摄风景照片来说,初学摄影的人,摄了好多照片,因为美丽的景色吸引着他,不断激起他的拍摄欲望。可是,等洗出照片之后,往往会发现不少照片不能令人满意,被摄景物在照片上显得很一般,缺乏感人的力量。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可是,在拍摄现场未进行周密的观察,对被摄景物缺乏仔细的分析研究,没有找到最佳拍摄方案和最合适的拍摄角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再以拍摄人像为例,拍半身还是拍全身?从哪一个方向去拍,被摄者的形象和轮廓显得最好?背景环境要包括多大的范围?从什么样的高度去拍对表现被摄者的外貌最为有利?这一类的问题,都要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拍摄效果。 通过对被摄对象的观察、分析、研究,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确定画面范围 选择拍摄方向 决定拍摄高度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