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123111 岂曰无衣123111
关注数: 11 粉丝数: 629 发帖数: 5,566 关注贴吧数: 13
翻了下07年的博客,发现了06年鲁能夺冠转帖的一首诗!随便感受下 一颗橙心在胸,鲁能风雨前行 ----------我以我诗赋鲁能 开篇序: 鲁能点燃桔红色火焰 唤醒了孔孟之乡尘封的梦想 鲁能点燃青春与智慧 实现了齐鲁人民心中的希望 气壮山河篇 不上不下,呜咽了多少个世纪 联赛中游,延续了多少个春秋 碾伤了记忆 压榨着激情 世纪轮回 最后一个一九九九 山川没有崩裂 江河没有干涸 时间没有倒流 千年虫只是一场虚惊 这一年天空被升腾的桔色火焰映红 双冠在手 人潮汹涌 心潮澎湃 热泪纵横 然而跨世纪的鲁能之火 一下熄灭了七年 七年里有两胜日本冠军的荣耀 更有惨遭对方羞辱的彻骨之痛 但 冰雪覆盖了火焰却不能消融火种 待到春风又起 鲁能之火再度燃烧升腾 2006年 刷新的不止是记录 取得的不止是进球 拿到的不止是奖杯 这一年中超被打上了一枚深入骨髓的烙印 上刻“鲁能” 行云流水篇 龟缩防守 标注了几多年代 防守反击 持续了多少秋冬 心灵迷蒙 山河黯淡 教头转换 新年刚过的二零零四 寒风吹落漫天雪花 西北风吹 银装素裹 俄系教练带来的西伯利亚寒流把鲁能冻的淹淹一息 这时他来了 柳彼萨"图拔科维奇 游击名帅 解鞍驻鲁 携手鲁能 且共从容 图拔一手废弃了山东足球一惯的防守 把欧洲拉丁的梦幻舞步传授给了他的子弟 把鲁能打造成一支 观之行云流水, 听之金声玉振, 图拔的鲁能队 不再是单纯的赢球 赢得漂亮才算完美 谈笑间 各队灰飞烟灭 且看前场鲁能攻击群 前场三叉戟 中场四小龙 鲁能如画 一时豪杰无数 结束篇 为了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鲁能依旧会勤恳耕耘 持续为中足球摸画上绚目桔红 一颗橙心在胸 淡看漫天冰冷 待到中足烂漫时 与天下足球人同庆
【转】1993or1998,我们来自何方,将要归往何处----写的真不错 1993or1998,我们来自何方,将要归往何处。 ---------------------------------------倔强的王小喵 发布于2015年5月14日 12:44 关于1993还是1998的问题,一直甚嚣尘上,甚至动辄就能引起一场撕逼大战。 从情理上来讲,当然是1993,这么多年的历史和传承,骄傲和荣耀,球迷的强烈归属感。可是从道理上国情上讲,鲁能的1998也完全没有毛病。鲁能和之前的将军不一样,将军时期叫赞助商,那时候球队大概还属于济南市政府,但是从98年开始鲁能全面接手,从那时候起鲁能就成了球队的实际拥有者。 好比一套房子,建于1993年,之前有过各种租户,但鲁能98年直接办了过户了,后来各种花钱装修,朋友们都夸他家搞得漂亮,他当然要说,我们家这房子自从98年买过来怎样怎样啊。也可以说从那时候起,真正的泰山队就已经没了。一开始保留泰山的名字,当然是因为顾及球迷感受,根基未稳,如今鲁能也已经有了整整17年的历史,多年来的潜移默化,对泰山这个名字的淡化,许多人甚至只知鲁能不知泰山。 17年来鲁能本身已经获得了许多荣耀,足够稳固的根基,足够长的历史,于他而言,根本不需要那几年再来粉饰。只需要打造他们纯粹的鲁能帝国。而不像绿地申花,刚刚接手就要大张旗鼓的改名,不怪球迷要和他拼命,更何况绿地本身也需要申花的那段厚重历史来为自己撑腰,否则在中超见了别的球队那么历史悠久,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 究其原因,怪谁呢?只能怪中国的足球体制模式根本就是不健康不完整的。真正健康的俱乐部,是能够自负盈亏的,虽然我们总是说足球应该是一项充满激情的属于全体人民的运动,可是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它也可以说是属于有钱人的玩物,虽然我们总是说你们给我尊重我们给你一切,可是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有几个俱乐部是靠球票,周边,转播能盈利的?就连恒大俱乐部从最初的花钱买球迷到现在也许能实现自负盈亏,获得的巨大利益也是足球的广告效应。恒大房地产,粮油,矿泉水,只要广告打出去了,买的人有几个是恒大球迷?这么想想,还是很叫人感伤。 欧洲的俱乐部因为起步早,资本介入的时候他们球队本身的中性名就已经成了一块具有巨大价值的金字招牌,赞助商虽不冠名,但也能从中谋利,多年来传统和积淀,他们不会因为更换老板而更换队名,队标等标志性的东西。一步落后,步步挨打,而我们这儿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名字的做法则更像杀鸡取卵见识浅短,短期内是有盈利但于长期则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历史,传承。 说到底鲁能就是一个企业,企业不管你什么传承,我的目的达到就行了,反正我也没违规,要么直接出台球队必须要有中性名,不能冠企业名的规定,可是足协的问题本身还是一锅粥。 说到底我们与申花的不同是,申花这个名字从未被搁浅过,而我们的泰山则早已被边缘化,你看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球票,周边,官宣,鲁能这两个字无处不在。而曾经的泰山队呢?没有了,早在17年前,我们就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被温水煮青蛙,一锅炖了。 1993,是属于泰山的,1998,是属于鲁能的。 俱乐部没错,球迷更没错,如今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恐怕我们也根本无法迫使俱乐部做什么改变,泰山这个名字,1993这个年份,在越来越多的公开场合中,它的身影都越来越少,但只要我们在,它就一直在,它鲜活的活在我们的梦里,我们的心里,我们的记忆里,我们的歌声里,官方不肯传承,那么我们传承,官方选择遗忘,我们就去铭记,不必愤怒,也不必悲伤,这是一个制度,一个时期的悲哀,只要坚守,坚持,不要遗忘,不被同化,捍卫这最后的,唯一的,不向商业化低头的,平民的荣耀。 从道理上说,我不能说鲁能的行为是卑鄙的,是可耻的,是违规的,这是我无法阻止的洪流,和我必须认同的道理。我们甚至必须要感谢这17年来鲁能带给山东足球的荣耀和历史。 从情感上讲,我的声音,来自1993,泰山。今年它22年,我23岁,坦白讲,我根本已经记不清当年响彻体育场的泰山队欢呼,连解说员口中都是泰山的那个时代,但我依旧如此的希望能够留住它,留住泰山,留住传承,留住属于球迷的一点儿尊重和归属。
谁能告诉我?这篇文章是护犊子呢?还是讽刺挖苦,透着怒其不争! 一篇鲁黑的文章,新浪评论区一边倒的说鲁媒是护犊子,我想问这喷子眼是长到脚底板上去了,不看全文就在那喷喷,看了全文也喷的语文老师估计是死的早,满文的对鲁能讽刺挖苦 让新浪小编的一个标题“鲁媒力挺”就耍的团团转,足球陈永都看不下去了,在微博吐槽。顶着乌龟id的说说还可原谅 问题很多鲁蜜也跟风,鲁媒是招黑,但就本文来说,鲁蜜也有智商为零的。。。。。 附全文:大家评判一下!!! 鲁媒三问:鲁能不就输一场球 至于吗? 1:4惨败给全北现代队后,鲁能又一次折戟亚冠小组赛。从2006年至今,鲁能参加过6次亚冠联赛,从来就没有获得过小组出线权。本以为球迷们对此都早已习惯,没承想,5月7日起来一看新闻,哎呀呀,几乎全是调侃人家鲁能的,不就输了一场比赛,至于吗?   本报记者 胡建明   鲁能惨案多?   那是人家打得多   这一次,鲁能输得连新华社都看不下去了。他们撰文说,原本亚冠还有可能会出现中超德比,但鲁能再次制造惨案,让亚冠中超德比就此破灭。   为什么要说“再”呢?说起惨案,这几乎已经成为了鲁能说不出的痛了。几乎只要一参加亚冠联赛,鲁能就会摊上惨案。因为这,1:4输给全北现代队后,国内很多媒体都调侃鲁能说,“制造惨案”是鲁能在亚冠赛场上最稳定的发挥。   你们都这么说,考虑过人家鲁能的感受吗?鲁能为什么会制造这么多的惨案?是因为人家参加亚冠联赛的次数多。7次啊,除了北京国安,还有哪家俱乐部参加过这么多次亚冠联赛?很多球迷想看自己喜欢的球队到亚冠赛场制造惨案,还没有机会呢。   这还不算,你们还说惨案是一种文化,一种底蕴……这都是些什么话啊!哼,惹鲁能火了,以后即便是亚冠联赛继续搞,人家鲁能可能都还不愿意参加……   段子手们,   还能愉快地玩耍吗?   最能凑热闹的当数段子手们。在鲁能连续第六次无缘小组出线后,有段子手模仿《孔乙己》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名叫《鲁已己》的文章。   “鲁乙己一出现,亚冠所有队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鲁乙己,你又惨案了!”他不回答,转身对球迷说:“今年解约洛维(勒夫)签约塔尔德利,目标就是冠军”。别的队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要被虐了!”鲁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这只是从文章中节选的一小段,但这一小段把身处其中的鲁已己和看热闹的人写得都很形象。   但不管如何被调侃,鲁能还是一如既往地淡定和沉默。以前,遇到这种事情,俱乐部还能出面给球迷道个歉,但这次什么都没有。   段子手们又说:”对于鲁能来说,沉默真的是金。他们不说话就是为了多攒金子,留着来年买更好的外援去打亚冠。“   气质缺失,体制痼疾   这些都是大问题吗?   一打亚冠就惨案,鲁能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网站调查说,鲁能这次被淘汰,主要是因为实力不济。   但《足球》报认为,鲁能10年未能搏出亚冠小组出线权,越来越坐实了“气质性缺失”这个评断。文章称:“所谓气质缺失的背后,映射的是鲁能战略、俱乐部管理、教练引进、外援引进、球员管理等一系列具体的、几乎可以量化的问题。”   《足球》报判断说:“如果鲁能任由目前的情况延续下去而不做改变,要想获得联赛前三从而得到下个赛季的亚冠参赛资格,实在是太过于困难的事情。”   但更多人认为,今年鲁能沦落至此,问题都出在管理层身上,出在鲁能难以改变管理体制上。现在,球迷们也意识到了这是个大问题。7日下午,就有球迷致电本报编辑部,他们在发完牢骚之后纷纷表示,会抽时间找鲁能俱乐部的领导“讨个说法”,“我们不能看着鲁能就这样沉沦下去。”   一位鲁能铁杆球迷告诉记者:“这场比赛很多球迷是哭着看完的,很多球迷都像我一样,支持这支球队十多年了,但现在我们真的开始为这支球队的未来担心了……”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