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公牛
哑巴公牛
关注数: 1
粉丝数: 74
发帖数: 2,561
关注贴吧数: 3
崔茂元:摄制心中的影像 2个素材,拍摄于非洲 我每次讲座时都会有人提问数字影像要不要“PS”的问题。我认为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摄影与艺术摄影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摄影是摄影家对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记录或者说是复制。摄影艺术的前提是艺术,是艺术家用摄影的手段对客观事物现象的主观感受的情感表达。摄影是在不改变原始图像面貌的前提下对图像的色彩、黑白灰层次、亮度、对比度等的微量调整。摄影家追求的是现场画面的真实,比如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和报道摄影等。3个素材,拍摄于印度 而艺术摄影则是艺术家根据自己对事物现象的感悟,利用一个或多个图像素材进行加工、变形、夸张、组合,目的不是为了记录客观的现象图像,而是创造艺术家心中的影像。它追求的不是图像的真实而是艺术家的情感真实。比如,绘画、雕塑、音乐、艺术摄影等。当弄清楚了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后,你就知道怎样对自己的影像进行“PS”了。 我从小喜欢绘画,后来又喜欢黑白胶片摄影,04年又玩起了数码摄影和数码后期。整个摄影历程到现在也算是50多个春秋了。应该说我一直追求的还是情感的表达。2个素材,拍摄于尼泊尔 我认为艺术摄影创作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定主题,然后按主题内容去寻找素材,有了素材再进行组合加工,使之成为所要的影像。二是先到处游历,把行走过程中有所感悟的或感兴趣的东西先拍下来,回来以后再对当时感悟最深刻的素材进行深入思考,找出主题、进行编辑整理、加工组合,完成一幅或一个系列的作品。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旅行,喜欢在旅途中寻找自己,而艺术家的整个艺术历程也是在人生经历中去寻找自己的一个过程。其实用哪一种创作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作出来的作品好就行,衡量艺术作品的唯一标准那就是“好”。2个素材,拍摄于斯里兰卡 我习惯把拍回来的大量素材的数字文件,按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天气、不同的镜头焦距等进行分类整理。拷贝一份在硬盘里或刻录一份在光盘里,重要的多备份以防万一。电脑里还会保存选出来的部分素材,便于随时制作。
大田村
走秀
躲雨,避阳,情人幽会无疑是个好去处。坐在桥下沉思,望着微波想心事同样也是个安静之所!当你看到前边有人走出阴影迈进阳光里,你会觉得经历漫长的黑暗摸索和跋涉以后前途一片光明……
小车会2
每到节日就会有一些各种各样的民间传统文化节目上街,今年还没有碰到一出呢,可能大家都在过年吧!
童年-西孟村街拍 看现在的孩子想我们的童年。还记得那时过年,我们也是几个小伙伴穿着一年就这一身的新衣围在一起,口袋里装满了花生和被拆解的鞭炮,小手冻得通红用线绳或者一支香点燃小鞭炮……
贴对子升国旗放爆仗-喜迎春
情人节的街头
集市上乞讨的老婆婆 这位老婆婆的装束与行为让我深思,我想她不是因为饥饿和有困难需要人帮助,她老人家上街带着垫子水瓶和用来接收捐赠者钞票茶缸子,在人潮涌动的集市上寻找领地,铺上垫子跪下来祈求过往赶集人的施舍。职业化的乞丐让人费解和困惑,尤其是年迈的老人应该是受人尊重在家安度晚年的快乐,可她却要上街祈求过往行人的施舍。现在社会对于求助者的冷漠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它的复杂性……
集市上的商贩面孔-小吃摊
集市上商贩的面孔-卖核桃的
集市上商贩的面孔-卖小件饰品的
集市上商贩的面孔-卖对联的
还是这条船
雾中人2
雾中人
雾中
海的记忆2
海的记忆
转载-我是凝固音乐的演奏者 常常有人问我:“你是音乐硕士,又做职业摄影,现在还搞建筑文化。这三者是什么关系呢?”这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我是一个凝固音乐的演奏者”。此话源于两句名言。一是套用黑格尔曾经说过的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如此深刻的哲理无可比拟。其二是伟大的美国摄影家阿瑟·亚当斯精辟论述:“胶片犹如乐谱,暗房操作犹如音乐演奏。”这句话也成为数码摄影时代指引我创作的指路明灯。 一、建筑与音乐 建筑自身的魅力是拍摄建筑的原因所在。 安赛尔·亚当斯说“优秀的摄影作品,应该使人从中听到音乐。”优秀的建筑摄影与动人的音乐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音乐的特征是一种流动的时间听觉艺术,而摄影是静止的空间视觉艺术,两者极为密切。在人特有的审美通感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1、构图 构图犹如音乐创作中的曲式结构,它是作品创作的基础。它将画面中的点、线、面、光影和色彩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类比画幅中的点犹如音符,是构图中的基本单位;点联成线则犹如旋律,是构成画面美的基本要素;而点线形成的面又像是是和声的织体,各种色彩的变化又像是丰富的配器。 2、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线。起伏有致、高低相随的旋律在建筑摄影中是以二维空间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展示自然又和人的情感世界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形成美妙的对应。建筑画面中的线条恰似以音符组成的旋律线条。我们时常可以从建筑中感到旋律存在。 3、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支架。它能够赋予旋律以动力。心灵悸动的摄影家面对经典建筑设计,会感觉到节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往往体现在建筑结构之中。如有秩序排列的立柱、在明暗交替、冷暖相间的线条和色彩之中,构成不断推进的形象,引领人们的视觉走向节奏分明的建筑之中。 4、和声 和声在音乐中构成色彩的变化,是音乐中最富有魅力的动人之处。和声将音乐色彩化并将旋律线条扩展成一个立体化的空间。同时,调性的转换、力度的强弱以及色彩的变换在建筑摄影中展现出一种色彩和影调的关系,成为建筑摄影中赏心悦目的亮点。 建筑和音乐在摄影中未必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以上的一些关联也仅在部分建筑摄影中予以体现。最根本的是创作上在内心的感受。正如康定斯基所言:“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由灵感而产生的。”艺术是相通的。 如果说创作是把艺术从心灵中释放,那么建筑摄影就是建筑艺术的再创作。日本建筑师安腾忠雄先生曾经对中国建筑大师邢同和说过:“建筑摄影应该比建筑本身更美丽。”建筑摄影既可以为古老文化留下永远的记忆,也使得建筑在新时代发展上展现出艺术上的新面目。因而我把建筑艺术摄影看成是建筑作品的最终的一种结果。 二、建筑摄影艺术的魅力 建筑艺术和建筑摄影艺术在其审美价值上既存在着同一性,也有着差异性: 首先,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奠定了建筑摄影艺术的基础。一个建筑主题是否美观是建筑艺术和建筑摄影作品艺术价值的前提。比例是建筑艺术的基础,建筑摄影的构图取景、光影处理都是以建筑本身的造型美为依据。一般而言,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大体适用于对建筑的评价,但功能性和美观、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建筑的需要,其主次地位也会有所不同,其造型是建筑的核心。如某些标志性建筑会将外观放在首位,经济和实用功能则放在从属。二者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建筑摄影师也往往会更强调建筑造型上的美学价值。 其次,随着历史的发展,建筑艺术在古今中外形成了诸多不同的流派和风格。这些不同建筑自身的风格流派,也自然形成了相应建筑摄影的创作风格。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化建筑到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很显然,拍摄故宫太和殿和拍摄国家大剧院即需要不同的手法来诠释。由于建筑摄影艺术和建筑艺术的从属关系,后者必然决定了前者的走向。 第三,由于建筑摄影艺术是将立体的三维空间的景象浓缩于平面的二维空间之中,通过构图取景,光影处理和摄影科技手段等的使用,建筑摄影艺术应更典型,更集中,更概括。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构思和考量,和建筑摄影师的角度是不相同的,这种差异性正是建筑摄影艺术的魅力所在。建筑和摄影也犹如乐曲和演奏的关系。不同的拍摄对于同一建筑而言犹如是不同的演奏诠释同一个作品。俄国大作曲家钢琴家拉赫马尼诺夫在听过霍罗维兹演奏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后大为震惊,霍罗维兹将他的作品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比自己弹的更好,从此他再也不公开演奏此曲。同样的道理,建筑摄影也是建筑的艺术创作和提升,而不是简单的复制,正如不同的演奏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乐器来诠释音乐作品一样,不同的摄影师也可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意境来表现建筑。 三、数码相机为建筑摄影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 在黑白摄影的时代,除了新闻纪实摄影之外,几乎所有的摄影大师都要亲自进行暗房的操作。正如安塞尔·亚当斯所言:“按完快门只不过是完成摄影作品的50%,底片是乐谱,放大是演奏。”这句经典的概括应是每个摄影者的座右铭。 在彩色摄影时代,大多摄影者仅仅是底片或反转片的创作者,后期50%将由别人来操作,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作品,结果常常是差强人意,肯定会有许多精彩的创意和构思被扼杀。正片处镜好一些,毕竟精确的曝光和对幻灯片的选择可看到创作者期望的效果,但是制作昂贵也无法进行更多的调整。 数码摄影的时代为建筑摄影带来新的契机,使摄影者如虎添翼,电脑后期制作完全可按个人意愿进行。因此人们有可能自己完成从拍摄到最后照片制作的一体化全过程。 电脑的后期操作也由暗房转入明室,人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按照亚当斯式的“预想”进行演奏。而数码相机则可以完美的将你的预想化为现实。同时,数码摄影和后期制作更可完成许多即便是大画幅相机也不能完成的调制功能,为建筑摄影的创作带来新的动力。 至今,数码摄影仍和胶片摄影的最高质量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这就为我们数码建筑摄影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这是人们对数码相机的使用和后期操作尚未达到极致所造成的;另一方面,随着数码相机发展的日新月异,这种差距将会越来越小。人们对照片最高审美价值的判断实际上仍是由胶片模拟时代的样板来确定。换句话来讲,暗房时代的黑白和彩色经典照片还是今天数码时代所追求的标准和方向。如黑白片的影调应有亚当斯“区域曝光”的风格,彩色的照片更应追求反转片的自然色调和润度。 很幸运,2005年我在陈仲元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数码摄影拍摄的的历程。在这个选集中90%以上的作品都是用数码摄影的方式创作的。没有他的热心帮助,我不会如此迅速的进入数码摄影的领域。 我虽出生在建筑世家,却跨入了音乐之门,如今是摄影又把我引回了建筑领域。人生就像是画了一个圆,数十年来音乐的旅途和经历似乎是为了今天的建筑摄影做的准备,我终于找到了归宿。 我愿做一个凝固音乐的演奏者。
天化迎来的有一个冬天
宫山广明版画展
再次欣赏老猫老师的作品 再次欣赏一下老猫老师的这幅作品,整个灰调子只有树林的深调子形成线条延伸至左侧的尽头,然后灰白色湖泊的细细的线条剑一样的从左侧插进画面中央至右侧的尽头,灰色的草地上两只牛一大一小在啃食着嫩草,大牛闭着眼睛认真的憨厚的耐心吃草而那个小牛仿佛边吃边偷眼看着大牛,也仿佛是学着大牛的样子在吃草,两只牛叠加的恰到好处,小牛在大牛的肩头……天空厚实的云层涌动象征着时空的变换更迭, 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这样这样安静不燥的生活呢,现在的社会太多的喧嚣和吵闹令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安,这幅照片的意境深远,它是我们生活所追寻的一种境界……有人叫我出去先说到这里!待续……
码头上干活的人
冰封的河面
在张继友的版画展上
丽江之晨4
旗袍美女
解海龙
解海龙
丽江之晨3
丽江之晨2
古城之晨
秋的畅想3
秋的畅想2
秋的畅想
蓟运河上的薄雾2
蓟运河上的薄雾
雅杰影展-开幕式纪实
雅杰影展-布展
蓟运河之波-建新桥
葡萄节-舞者
葡萄节-舞蹈 向滨海摄影人吧的朋友致敬,另附上几片小照……
葡萄节-舞蹈
蓟运河
捻船
白马雪山
亚丁4
桑巴舞
亚丁3
亚丁2
亚丁
亚丁
荷花
荷花
街舞
彩扇舞
扇子舞
2014高考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