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云启 包云沨
关注数: 0 粉丝数: 21 发帖数: 1,181 关注贴吧数: 11
【于是】让孝肃精神世代传承,流传千古! RT     孝肃,是包公的谥号,包氏家族堂号之一。我却认为,远远不止是如此而已!我认为,孝肃,更是一种精神!     “孝”,百善孝为先。包公29岁中进士,而辞官不就,在家侍奉双亲10年,为双亲养老送终。包公是包家幼子,排行第三。长兄包播,在江西建昌为官。二哥包振不详其事迹。包公出生时,父母已经老迈。所以,包公虽然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但是,却在家奉养双亲十年!其孝,有目共睹。朝廷也深受感动,在包公去世后,赐予谥号叫“孝肃”。     包公之后,又有包节、包孝、包实夫等人以孝名闻于世。发扬传承了包公“孝”的美德。     “肃”,包公为官清正,惩奸除恶,肃清朝野,世称为包青天。包公更是立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公之后,南宋时期又有包恢,南城县人。也是为官清正,敢于直言进谏。史官评论说:“包恢历仕所至,破豪猾,去奸吏,治蛊狱,课盆盐,理银欠,政声赫然。”宋理宗也赞许称:“其言甚直,朕何尝怒直言!”包恢去世后,朝廷赐予的谥号为“文肃”。     包氏家族为官者,皆有清正之名。“包青天”这个赞誉,老百姓不仅仅授予了包公,更授予了历代清正的包家后世子孙。     祖宗们是如此“孝肃”,他们的事迹感天动地,流芳百世!我们后世子孙,自当传承这一传统美德,使孝肃之风,吹拂华夏大地,流传千古!
【孝感动天】包姓孝子系列——包节 RT      包节,字元达,先世嘉兴人,其父始迁华亭。节祖鼎,池州知府。为治清简,早岁乞休,为乡邑所重。节生五岁而孤,母躬教育之。登嘉靖十一年进士。授东昌推官。入为御史。劾兵部尚书张瓒贪秽。出按云南。时仕者以荒徼惮不欲往,因设告就远方之法。节言:“此曹志甘投荒,非年迫衰迟,则家贫急禄。志在为己,岂在恤民?滇中长吏所以多不得人也。请自今以附近选人充之,而州县佐贰始用此曹,庶吏治可举。”吏部请以节言概行于云、贵、两广。制可。       以疾归。起故官,再按湖广。显陵守备中官廖斌擅威福,节欲绳之,语先泄。斌俟节谒陵时,故献膳羞,遽使撤去,诡称节麾出之。钟祥民丵王宪告斌党庇奸豪周章等,节捕章,毙之杖下。斌益怒,遂奏节不以正旦谒陵,次日始谒,时当进膳,不旁立,亵慢大不敬。奏已入,节始奏斌前事。帝大怒,以节抵罪,逮诣诏狱搒掠,永戍庄浪卫。庄浪极边,败屋颓垣,节处之甚安。独念其母,自伤不克终养,日饮泣。母讣至,昼夜哭。已,又闻弟孝卒,抚膺曰:“谁代吾奉祀者?”哭益悲。病死,遗言以衰绖殓。      包节也是继承了包氏家族刚正不阿的优良传统,以至于得罪宵小,最后被贬永戍庄浪卫。【庄浪极边,败屋颓垣,节处之甚安。独念其母,自伤不克终养,日饮泣。母讣至,昼夜哭。已,又闻弟孝卒,抚膺曰:“谁代吾奉祀者?”哭益悲。病死,遗言以衰绖殓。】每读至此,怎能不让后世子孙掩面而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