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鹊之梦
在那被规定下的,永无止境的日常里学着忙里偷闲,学着让一切都在悉悉簌簌中溜走。只有这样,时代的艺术才能在此处诞生。
关注数: 151 粉丝数: 26 发帖数: 643 关注贴吧数: 98
来河坝分享一下以前的事 一开始呢,lz在小城市里面出生,后来被带到南京了,住在地下室里,但是那时候和妈妈玩挺开心的,然后父母离婚了。爸爸在带我见识后妈的时候我什么也不懂就喊了“妈”,然后被亲妈骂了呢,呜呜呜。 上幼儿园了,回到老家,由奶奶带,也挺开心的,就偶尔半夜的时候会叫奶奶打电话给妈妈。(其实我也不记得这个时候具体是离婚前还是离婚后了) 上小学了呢,被爸爸带到城里了。(这个时候是只有后妈在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呢,我喜欢在睡前偷偷地哭,也没个具体的理由,可能是觉得流眼泪很舒服吧,然后呢,被发现了,就被打了一顿。我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大概是他们当时的情绪问题啊,不然我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个正常人会干的事) 也是在这个时期,我喜欢在班上打架了,其实也就是小学生级别的(其实我也不懂我在这个时候有没有伤害到什么人),但是被老师狠狠教训了,之后就不敢打架了。 大概是三年级的时候学会看二次元了呢。 四年级碰到了一起看二次元的朋友。然后亲妈找了上来,但我不知道该跟她说些什么,她说她那时得了抑郁症和精神分裂,后来信了佛教才被拯救过来。其实这时我对她也没什么感情了,反而有点怕她。 在五年级的时候和班上的男生搞gaygay的事了,每个课间都会去以前一起看二次元的朋友教室找他玩。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小学时候的我似乎很呆,被后妈嫌弃过,也被我爸嫌弃过。 六年级的时候突然开始有了新思想,想和后妈争论起来了,被说了什么“为什么你就和别人不一样。”和什么“***,你就是个奇葩。”其实这些话当时我听着没什么感觉,但是呢,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格外地伤人呢。 六年级的学校也没闲着,有个有男朋友的女的开始勾搭我(没错,我们小学就谈恋爱),然后被她男朋友打了一顿呢,其实小学生打架真不算疼,主要觉得自己被骗了,那个女的后来把我和他都甩了。 上初中了呢(成功和重点中学失之交臂,班里考上三十多个,就是没有我),初一前期其实过得很快活,因为我成绩也可以,老师都是新老师。直到末期的时候发生了件事: 有一天我得一个玩得最好的朋友哭着回到了教室里,我就坐在他旁边,尝试用我能想象到的最温柔的话来安慰他,还记得那是节政治课,政治老师也很通融地一节课都当作没看见。他一节课下来终于不哭了,可一个课间过后又哭着回来了,我就很气愤了,下节课是班会课,班主任点名批评了我的朋友,然后我就直接找班主任理论了起来(很没有礼貌的我那种),现在想来,大概是我自作多情了。课后,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继续理论,这时隔壁班班主任开始插手了,知道我是为了朋友而抗议的后把我独自拉开谈话了。他不像我的班主任那样年轻,态度很强硬,把我说哭了,真的哭得很惨,都要喘不上气了,胸口一胀一胀的。后来我回来了,看到朋友在和班主任谈理想,氛围和谐,好像我才是多余的。但我没有后悔,只是觉得挺好的。 两天后呢,我和那个朋友闹了矛盾,吵得很凶,旁边的人对他说:“你看***前两天还在你哭的时候安慰你呢。”,他就说:“什么啊,他是故意的……”后来的话我没有听清,只是在座位上默默流泪,大概真的是我自作多情了吧。然后我和他到现在再也没说过一句话。 经过这件事后,我学到了,整个初二都好好地玩自己的二次元,和班上的人绝对不深交(其实有几个对我挺好的人,但是都以冷漠告终了)。 初三呢,有个人,也是玩二次元的,还喜欢谈一些大道理,当时他对我说“哪怕你是个阴暗死宅,一无是处,我也会拯救你的。”(指想让我脱离阴暗生活)那时我还挺感动的。我们一起谈天说地,他说到他很喜欢《人间失格》,而且童年遭遇很悲惨,我对他心生同情,尽管我不喜欢《人间失格》。可后来与他深入交流过往的时候,他说我的过去怎么这么逆天啊,我问了他的悲惨,他说因为他和他姐年纪差了很多,感觉自己被区别对待了,所以很不满。我说“就这。”他说“就这了,谁跟你一样过去这么炸裂啊。” 他向借了我六百块没有还,我也没多问,只是玩到了高一。(一起上了县中)上了高一之后来往就少了,我以为是新环境嘛,新圈子嘛,渐渐地淡了也没有办法的呢。可我后来问他的时候,他却说我是个人渣,不配被人关心(大概是他觉得自己对我付出那么多,我却没什么改变让他寒心了吧)。但是钱还没有还。 至于高一,现在就是高一,以后再说。 从小呢,就认为每个人过往多少都有点伤心事的,很正常的。包括离婚我也觉得事很普遍的事,不然怎么会轮到我呢?但把事情串联起来后,感觉自从离开了奶奶家就基本没有什么开心的时候了,感觉自己有点可怜,所以来网上分享一下,求点安慰。
论为什么夜羊社的porori是最伟大的剧本家 我们一般谈论好的剧本,都是在讲一个感动的、热血的、让人为之动情的故事。而深刻的内容也不过是哲学思辨、社会讽刺罢了。 他们都在讲一个别人的故事(哪怕是君彼也只是把你拉入她们的故事而已),所谓的作者与玩家的对话只是单方面的,非交互的。人们能够很直接地反思作者的话,所以这种思想的传递往往是有间隔的,人们也只会像学者对于学问一样,以自己的态度来对此做出评价,然后归纳起来。 但porori的叙述是不同的。porori全然没有什么宏大的剧情,甚至几乎没有剧情,但这没有一点波澜的故事中却充斥着哲思的话语。有人很瞧不起porori的哲思,认为“小黄油玩弄点学问就真让人给当宝了”,这种思想其实没有问题。因为porori的哲学确实是肤浅而又不成体系的,很多东西也只不过是有点哲理的语录罢了。但我们去再反思一下,porori可真的是为了教给我们什么东西吗?或者说这哲理的话一定需要有道理、符合逻辑吗? 答案是否定的。 porori并非让人明白为什么,他只希望人们能这么做。至于为什么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什么zb异化啦,文化空洞啦,存在危机啦…… 只需要你在她的一声声劝说下听信她所说的,那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接下来是一些具体的分析: 1. 100个人做饭给10000个人吃,那样每个人就只能分到1%的爱,所以饭不好吃了。 这很明显地是在讲zb异化,人们深陷于高效的漩涡而失了真正充满创意的创作。 2. 世界崩坏 这是美鸠的话,当一个成年人去qj小孩子肯定会变成社会公敌的,但如果做到了,那么在你被社会抛弃的同时你也把社会给抛弃了,你自由了。你把你的枷锁给打破了。 3. 奴隶会为脖子上的枷锁而自豪。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面就说过“于是他们成了这严厉主子的奴隶,他们就像宫廷弄臣赞颂国王压在他们肩上的御仗一样,他们也为自己有一颗明锐的良心而自豪。”这为了zz统治的东西强加于人而又束缚着人。而将枷锁打破需要莫大的勇气,于是变成社会公敌便成为了这一剂猛药。 4. 一半一半 面对于zb不断强加于人的不断提高而无法达成的目标(或者是自己、家庭制定的),都是焦虑的直接源泉,当我们去接受这样一半一半的思想后我们便能摆脱这种焦虑感,而面对之后的指责,我们便需要打破那枷锁了。 详细讲两个意思意思,其他包括生死啊、爱啊、人生啊等等的大多也都是在叫人们不要为自己的懈怠为耻,反而要学会去懈怠。 他并没有说出理由,只是在说着正确的话,他并为对其进行多少的修饰,他只是在治愈这普遍的焦虑。 于是乎人们对此的理解就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在氛围的感染下,就认为他是对的了”这律令一样的而又贴合实际的启示是极为有效的。人们在这种交互中被改造,变得能够面对现实。 如此直接的现实影响,我想gal界仅此一人。(至于loli啊,妊娠啊,语言游戏啊,其实要可讲的东西太多了,但我暂时讲不动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