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nextgen
realnextgen
关注数: 16
粉丝数: 24
发帖数: 8,040
关注贴吧数: 13
兄弟们都来说说,没赶上95亨利的话,那个94升95的进化给了谁? 没赶上那个亨利,然后想给TOTS94后卫升个级再加个金肌肉也不行 请问各位最后都选了谁?
请问92贝尔有办法吃上那个94升95的tots进化吗 没看明白其他帖子的分析,特此求教
大家帮忙分一下,这是什么情况 我是PC,一开始以为碰到挂了。对面应该说水平很一般,下半场80多分钟,我领先一球,而且是我控球,但是突然发现传不了球了。没压迫的情况下,我试了几次传球,都是控球者扭一扭,然后球还是在脚下。看对面这位的图标很奇怪,主图标是主机,但是下面还有两个其他ID,有PC。有这样让你无法传球的挂吗?
请问下,金币能转换到下一代吗? 从上一代开始玩FUT,不太了解机制。本代的金币能转换到26吗?
给认为CPU设置会影响3DMARK GPU分数的兄弟的实测参考 有兄弟说9系开超线程会影响GPU分数。但3DMARK的设计理念,CPU和GPU的跑分比并不会互相影响。其实做到这点应该很容易,因为场景都是预设的,渲染时不需要依赖CPU算力。所以即使你发现CPU很影响实际游戏的帧数,也不会导致3DMARK的GPU单项分。即使是换CPU也基本不影响同一块GPU的跑分。 测试是用9950×3D+4090,分别关闭和打开超线程测了一次TSE。 超线程关闭:GPU 19483,CPU 11583。 超线程打开:GPU 19435,CPU 14093。 GPU分数差异几乎可以忽略。CPU这里是开了超线程高,但实际游戏就看游戏怎么针对CPU优化了。 另外,有兄弟反馈3DMARK分数异常,大概率是打了最新的NV驱动了,这个驱动已经反馈有问题。
现在是服务器问题还是网络问题? UU挂港服和日服都卡得不行。进化的DR任务要完不成了,进DR就卡掉线。
受打击了,感觉网络延迟不是输比赛的借口 网络延迟大家弄个加速器,再差也能到60ms。但是人类反应速度,黄师傅是160ms,我就是240ms,这其中就80ms的差异。黄师傅昨天直播说,他的一个网友盯着60ms延迟也能打13胜。而我换加速器、买球员,最高也就D3,周赛都不敢玩。明显这个游戏靠操作靠天赋的,感觉我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
今天又是什么情况,友谊赛都是硬扛的? 现在守规矩会被EA封号了?
请教,球员的市场底价可能更改吗? 比如,现在那个92分的切尔西女足Walsh梦幻卡,市场底价是限制最低20W的。这卡量大,切尔西第一场也没赢,市场一直是底价成交。如果持续这样,EA会修改这卡的最低价格吗?
急!现在梦幻杯II友谊赛,还应该遵守规则吗? 不是拿麦孔的那个,而是还剩一条天的那个。看有兄弟被封的,有说球员看不清的。现在日服友谊赛应该遵守规则吗?刚踢了两场,第一场上来对面就不遵守,我以为现在不讲了。第二场我也开抢,但对面明显不高兴了,不停按暂停。
求救各位大佬绿射怎么练? 练了一周了,摸不出规律,有时候进度条快、有时候慢,按准的几率大概30%。然后踢DR,本来就防不住,现在更射不进了。 关键是,我觉得怎么按绿射的射门速度要不不开绿色来得慢?那在禁区内狭小空间的情况下,进度条还没走完,球就被断了。各位大佬都是怎么练的?
这范德文是不是要起飞了 等后面再有个89以上的数值进化,是不是能把年度蓝后卫给换了?
我该怎么办?在线等。之前连输,好不容易赢一场就能拿奖励了,又遇到这个。。。
今天打rush简单多了 前天打了六七场,一场没胜,只完成了进球任务。然而今天胜率55开了。寻思了下,可能是因为今天还在踢rush的,都是像我这样没完成任务的菜鸡,所以菜鸡互啄就各有胜负了。完成其他任务等5w的时候,就看到各种独狼,瞎传,浪射,看得我笑死了。还没完成的抓紧,哈哈
我感觉吧主又被人放暗钩了 就是要编点攻击之言,也需要先有点基础知识。英国3000年前哪里来的基督教?且不论基督教是啥时候产生的,英国人自己认为是公园2世纪后传入的。这种明显不可能是英国人的研究结论,被用来攻击英国人,不是原中文作者缺乏知识,就是被人放了暗钩无法识别。只怕那篇文章所攻击的对象,都找不到英语原文吧?
一个云玩家对黑神话的评论 这篇文章在这也发一下,说不定在隔壁吧一会儿就没了。 今天,是我作为黑神话云玩家的最后一天,也可能是最后N天,因为个人并不喜欢魂类游戏,但又喜欢风景优美的3A游戏,所以一直举棋不定要不要买黑神话,也因此一直在观察网上的各种评论,包括NC粉和纯黑粉。 通过这5天的云观察,包括贴吧、微博、MC和MC链接到的各种游戏网站,可以肯定一点,游戏已经成功了。一个人和一群人的评论可能都是偏颇的,但是当你综合各种信息来源,尤其是销售数据、各大网站测评、中英文网友评论,你可以客观的作出结论,游戏应该就是80多分的水平,有特别突出的表现部分,也有不少缺点,并且这款中国3A大作达到对外文化输出的最高水平。你可以黑他很多细节,但你抹杀不了他的国际性成功。 所以当像贴图吧友那样准备把一个细节没做好,就想否定文化输出的时候,你最好稍微系统的想想,这游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对外输出了什么。你自己又想抹杀什么,对外输出什么?就好像,别人考试得不错的85分,你眼里却只有那丢到的15分中的1、2分,因为丢到了这一两分,所以应该认定考试不合格那样。
一个云玩家对黑神话的评论 今天,是我作为黑神话云玩家的最后一天,也可能是最后N天,因为个人并不喜欢魂类游戏,但又喜欢风景优美的3A游戏,所以一直举棋不定要不要买黑神话,也因此一直在观察网上的各种评论,包括NC粉和纯黑粉。 通过这5天的云观察,包括贴吧、微博、MC和MC链接到的各种游戏网站,可以肯定一点,游戏已经成功了。一个人和一群人的评论可能都是偏颇的,但是当你综合各种信息来源,尤其是销售数据、各大网站测评、中英文网友评论,你可以客观的作出结论,游戏应该就是80多分的水平,有特别突出的表现部分,也有不少缺点,并且这款中国3A大作达到对外文化输出的最高水平。你可以黑他很多细节,但你抹杀不了他的国际性成功。 所以当像贴图吧友那样准备把一个细节没做好,就想否定文化输出的时候,你最好稍微系统的想想,这游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对外输出了什么。你自己又想抹杀什么,对外输出什么?就好像,别人考试得不错的85分,你眼里却只有那丢到的15分中的1、2分,因为丢到了这一两分,所以应该认定考试不合格那样。
D5内存温度,是不是太高了? 开机40度左右,跑TM5能到65度左右,看尖峰似乎还到过70这样。 机箱是封闭的,显卡和CPU都是冷排,主板温度也就46度。这温度算高吗?各位大佬跑TM5重负载都是个什么温度?
罗技MX机械键盘mini能用什么样的空格键帽? 想换一套高键帽,但是空格键不能适配。找了好久找不到,只能求助贴吧大神。 MX机械mini的空格长度是6.25U的,但是轴距不是标准6.25U的。用过雷蛇的6.25U空格同样不能适配,轴距大概差了1-2mm。,但是
三代 BOSE QC Ultra这算是完了,跟二代一样有电流声和底噪 京东的热乎评论,升级了个寂寞
学会了拆轴,我的钢大王变得独一无二了! 金光灿灿,银光闪闪,这才是我心目中的钢锁大王!可惜NA不给我,所以只能自己DIY。TNND,又费钱又费心,还很难保证完美。。。
BOSE这是放弃大鲨鱼2代了? 出个Ultra版本,外观跟2代没任何差别。这是不是2代耳机问题解决不了,也不承认,就彻底放弃二代用户了?外观没任何差别,里面换几个更好的(其实就是没底噪的)部件。然后新的Ultra卖高价,卖不完的2代借机降价清掉一点库存是一点。BOSE已经LJ得不行了。
BOSE大鲨鱼2代,究竟是降噪耳机还是制噪耳机? 至今为止,已经用到了第五副大鲨鱼2代,别问为什么,包括阴差阳错的问题,我TM就是这么倒霉。大家可以看我之前发的贴。 然后,除了第一幅和第二幅耳机没有底噪(都是去年首发8、9月生产的耳机),但是第一幅耳机有很奇怪的间歇性交流声。第三副耳机开始有底噪,但可以忍受(去年8月生产),但左右耳不同步,经常一侧耳机用着用着砰一声没声音了。 第四和第五副耳机都底噪明显(今年4月5月生产),在安静环境下,嗡嗡嗡的声音超过环境音,名副其实的制噪耳机!我本来以为后返修,得到后生产的耳机可能解决底噪问题。但要么BOSE彻底摆烂了,要么就是现在的返修品都是噪音问题件,并不像以前认为的BOSE返修给换新(第四和第五副耳机壳子都有“售后维修品”的图章)。 BOSE,你以前是固件不行,现在连硬件都不行了。累了,不会再买BOSE了。。。
宽肩版na钢锁和准EX版dx9飞镖 钢锁拆轴装轴搞了2小时,还把一个肩头弄蹭漆了本来想凑个元祖龙身+EX电镀件+普通版人身+米可得肩部连接件的。但拆轴实在辛苦,更怕刮花电镀件和金属漆,放弃了 另外,看淤泥EX的龙身,估计NA飞镖EX的翅膀不舍得给电镀,看看DX9飞镖的比例也挺合适的
不完美的双倍快乐 不完美,但确实好玩。两个小比例在一起,双倍快乐。魔方这款是我小比例的入门玩具,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材质怎么这么粗糙。但的确简单又好玩。现在NA又把简单又好玩这点推到了新高度。总体来讲,NA继续老传统,变形简单创新,人形好玩,车型牺牲,配件抠门。
大鲨鱼2使用感受,并且正在售后中。。。 我之前用过的真无线耳塞包括sound sport free,大鲨鱼1和airpods pro一代。边比边说大鲨鱼2的优缺点,附带个人评分: 1、降噪(★★★★★):真的比大鲨鱼1有提升。首先,耳压大幅降低,以前最高降噪和通透之间耳压差距明显,但是这代不明显了,降低耳压带来的是舒适感的大幅提升。其次,大鲨鱼1如果不把降噪开到最高,日常遇到突然的汽车喇叭等尖锐声音,都会滞后性的突然增加耳压,并且是单侧增加,非常不舒服,这代完全没有这现象。最后,最高降噪效果在地铁上感受了下,大鲨鱼2的隔音效果大于1代,人声还是会被透进来,也不会完全隔音所有声音,应该设计就是如此,个人也觉得如此就够了。降噪就是为了能在嘈杂的环境听音乐,并不是为了塞阻断外界声音(3M几块钱的耳塞就能实现完全隔音)。 2、音质(★★★★):说实话,从QC45->free->大鲨鱼1->大鲨鱼2,唯有大鲨鱼1这款,我用了一年多都没适应。因为大鲨鱼1的声音离耳朵太近,完全没有其他耳机的声场的感觉,只有用网易云音乐的3D音效这样的调音(感觉airpods空间音频也是一样的后期调音处理)才能感觉舒服点。这次大鲨鱼2的声场又回来了(但比起sound sport free或者QC35,还是差一点),且解析度比起之前的耳机都有提高,能听到一些以前注意不到的细节。音色整体还是BOSE的风格,但是低音和高音多了点金属味,分离度稍差,有一点点轰头。我听了四五天,应该说已经完全适应了。音质比起大鲨鱼1肯定是有提升。另外希望bose能保持自己的风格,声音不用hifi,但就能让人愿意听很久又不觉得腻。不喜欢airpods的白开水风格(虽然空间音效很赞又好玩),这是我用着苹果手机,还是选大鲨鱼2没选app2的原因。 3、操作(★★★或★★★★):如果你日常不用切多个设备,那操作能算4星。通过两个耳机的单击、双击、长按和滑动,实现了播放调整和语音助手的所有功能。但是大鲨鱼1是没有单击的,大鲨鱼2同时有单击和滑动操作,因此容易误操作;并且这次耳机较小,用手调整耳机位置也可能引起误操作。以上两点扣分项。再说设备切换,如果你日常要切多个设备,那只能说太太太不方便了!大鲨鱼1用耳机盒能够实现切换设备,电池盒跟取出仓的耳机之间是有连接的,虽然不方便,但至少是提供了一个通过耳机去切换设备的方法。而大鲨鱼2,没有任何主动切换连接设备的方法,手势控制不行,电池盒跟取出仓的耳机也没有了连接,要切换连接设备只有通过手机、pad或者笔记本来发起,非常不方便。因此对需要在多个设备间切换的人来说,操作最多3星。其实,很希望bose能开放个通过长按改变连接设备的操作,手势操作是排得过来的。 4、佩戴舒适度(★★★★★):个人给5星!这次耳机重量变轻,鲨鱼鳍变成了稳固环。以前鲨鱼鳍戴久了会对耳朵接触部位造成不适,现在的稳固环则完全没有。佩戴无感+耳压减少,使得舒适度几乎满分。 5、工业设计(★★):先说耳机形状,虽然边小巧了,但是无论是从盒子里取出,还是从耳朵上摘下,完全没有一个能稳固捏住的地方。比起粒装的大鲨鱼1和有个细柄的airpods,大鲨鱼2总是感觉无从下手,拿捏得不舒服。另外就是电池盒,材质看着真有点廉价,并且在比起airpods没有体积优势,无线充电却没有了,多格电量显示也没有了(你又不能在app中显示电池盒电量),电池盒和耳机间的无线连接没有了。抛弃了这么多优点,体积也没占优势,有点对不起价格。 6、软件和固件成熟(★★★):这是动态,但当前最多3星。bose的music app是努力做了人性化,但是app关联产品要重新连接一次蓝牙就很说不过去。电池盒不能显示剩余电量刚才已经吐槽了。以上这些还能忍,但是固件成熟度,一向是bose弱点。现在的版本,我碰到过左耳操作失灵(我认为是软件问题);入耳检测期间开机播报声音会变声;电量有时播报有时不播报,连接设备也不播报;两个耳朵取出先后有时差,要听两次播报。另外,通透模式有底噪(可能也是软件问题,或者是技术无法克服的硬件问题)。虽然相信随着APP或者固件升级会有提升,但是说实话大鲨鱼1都还有些软件问题没解决,也不会再解决了。 7、硬件质量(?????):这个不能用一个人的体验来评分,但是我手头这个大鲨鱼2肯定是有问题的。右耳会在每次使用一段时间就出现周期性的电流声,声音不大,但属于非常不舒服的高频。通过升级到最近固件、重置耳机等等手段都无法解决。只有把耳机放回去充一会儿电才能暂时消失,但是听一段时间后必定再次出现。因为这个问题,耳机已申请官方售后,现在只能期待官方说法。 8、其关于底噪,很奇怪,只要是通透模式,就有底噪,实在不理解这底噪是哪里来的,为啥通透了就有底噪。反而是降噪拉满,就没有背景噪音了。只能说底噪不会像电流声那样无法忍受,因为通透模式下大自然本身就有很多噪音。但是,依然系统bose能通过软件解决一下。 以上个人感受,欢迎交流。另外也想听听各位是否碰到过电流声问题,是否都解决了。
TW千斤顶好像也能配NA小车队 感谢吧友推荐,真的性价比超高。而且伸缩自如,通配MS和NA 另请教下,这个第一版和第二版有什么差别?我收到的盒子上写是第一版。
NA大力替换件对合体形态还是有一点点提升的 主要是左脚掌搅拌机,车头比之前版本大了一圈,而且脚后跟也成硬朗的垂直线了。所以感官上稍微弥补了下原来小腿太细小的感觉。
简评ZETA小无畏 说实话,单体设计很可以,简单的变形,不错的身材,还有不少合金件。但是,处处粗糙的做工,质感较差的材质,变形中不断掉件,几乎抵消了单体设计优势。合体虽然全靠配件,但合体的简单和牢固度几乎秒杀魔方。合体后的美型也不错,并且与魔方飞天虎比较搭调。 总之,这套小无畏组合形态很不错,但卖800+实在是做工对不起价格。我宁愿厂家把价格定位到和NA 魔方一样,但品质向NA靠拢。
单人转的NA幻影介绍 【超越爵士的设计,变形金刚NA幻影-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keHr1hg&urlrefer=8233a1657b28b6b4eb3f5909f81b2689 感觉又事一款变形有创意,但是为了车型人形平衡,设计不能称作完美的作品。期待到货!
这样感觉舒服一点
大鲨鱼,使用了几天2.0.7固件,推荐升级 先说结论,我是从2.0.4固件开始用起的,明显感觉固件成熟度提高,因此推荐升级。 一,降噪:相比前一版本的降噪效果有提升。安静模式下屏蔽人声和地铁高频噪声感觉都有提高(再早的版本没试过,因此不好对比)。另外软件里以前的三档可设置降噪,变成固定的安静和通透模式另加两个自定义级别。我一般在户外的时候用四级降噪,避免不能察觉周边声音带来危险。以前4级降噪遇到周边喇叭或刹车声经常会产生滞后性的单耳突然耳压升高(满级降噪时不会发生),现在的版本比较少发生了,但还是有。 二,音色和均衡器:感觉音质有重新均衡过,比之前的效果好些(也可能是错觉)。之前从soundsports free升级到大鲨鱼。始终觉得音质和声场有下降。之前一直开着网易云音乐里3D音效才感觉有以前free的效果,现在感觉关了音效也能听(或许因为听惯了)。另外新版APP里提供了均衡器,但是个人感觉没啥用。因为博士一项三段调整得很均衡,你拉高均衡器可能一时耳爽,但会降低耐听度。 三,设备切换:这个功能终于回来了!虽然还要配合充电盒里的按钮用,但终于能快速切换设备了。对于时长切换手机和笔记本的人非常有用。 四,去处的BUG或提升:虽然只升级了几天,不好完全确认,但以前耳机长时间休眠,或者单耳使用,大概率会出现两只耳朵降噪等级不一致的情况,升级后没遇到过。另外从盒中取出后的连接速度有提升,这样接电话就更快了。 五,希望能改进的点:一是滑动音量调节步进太大,建议在20%以下音量时能以5%, 10%以下时甚至2.5%或3%步进调节音量。二是手势操作缺少播放上一首的操作,建议能开发左耳的滑动手势实现上下切歌(滑动手势非常好用,基本不会误操作)。三是希望降噪级别的切换顺序能自定义。 总体来说,对这次固件升级比较满意,希望后续再接再厉。
NA和MS大力神实物比较贴 前一贴主题太过直白,好像触动了不少吧友好神经。那贴准备删了,还是开一贴实物比较贴。既然是实物比较,出货前提供不了任何信息。只是希望后续能第一时间能拿到两套各有特色,质量过硬的玩具。毕竟NA和MS已经都是小比例的出众品牌了,希望他们能越做越好。而此贴希望能给正常吧友一个客观信息参考。 为了证明不做云喷子,这楼先贴预定图。等到货了持续更新。
我把魔方感知器挫矮了 以前某个视频放出的身高有误导,实物肩膀比NA红蜘蛛高。于是一狠心,破坏心缩高。但是整体因为偏粗壮,所以跟NA风格不是很匹配
我把魔方感知器锉矮了 以前某个视频放出的身高有误导,实物肩膀比NA红蜘蛛高。于是一狠心,破坏心缩高。但是整体因为偏粗壮,所以跟NA风格不是很匹配
不得不说这次魔方飞天虎太优秀了 图就贴一张,别人拍得都比我好,我这张就给参考下比例用。 优点不用多说了,基本浑身是优点,大师和飞天虎都美型,变形设计可圈可点,尤其是大师的腿部变出了NA的感觉。。。另外飞天虎组合形态多样(两臂当前仅为云把玩) 那么缺点还是要说说,希望魔方能看到: 1.材质和涂装:依然透着廉价感,跟NA的光洁平整塑料没法比。另外我这个大师,三处银漆有瑕疵。我感觉这次NA即使再出飞天虎,也没法撼动魔方这款的设计经典地位了。但是做工肯定随随便便吊打! 2.卡扣难对准:不是说卡扣松,扣上了都很结实。但是要找准位置扣上很费劲,包括飞天虎形态下大师插入,打击莽撞在腿部安装,大师人形背包固定。 其实除了1,其他都是吹毛求疵啦。但是真的希望魔方能在做工上跟NA平起平坐,那样才是对等的竞争。
魔方MS打击和莽撞体验 先说结论,我还挺喜欢这两个魔方小车,变形简单流畅,人形正面还原,可动性尚可。现在超期待快点合体。 先上车型图,比例跟NA的很搭调,其实车型不错,涂装也可以,但是因为尼龙料的飞边和质感,跟NA的比起来质感差一些。另外打击车顶的蓝色线,莽撞为了喇叭裤的车后缝隙,都算作一些小遗憾。 再说人形,人形非常好,正面很还原动画形象,并且我觉得头雕也符合飞天虎设定。被诟病的是后背不还原,但本身背包很小。可动性没有达到自家老威的高度,但弯腰,接地,手腕可动都有。并且,这次终于没走粗壮路线,竟然比例和线条跟NA很搭。 渣土拍一圈,供各位迷友参考。
求教高手,这题能解吗?
请教受力分析和能量转换的问题 如上图,当斜劈大M放置于水平光滑地面,上有个小m物体在匀速下滑。此时两个物体都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大M与地面间没有水平摩擦力。那此时小m的势能在减少,动能又无变化,小m的势能转化为什么了?
对比下MS和NA家的波波。1.这是轰隆隆还是迷乱来着?不记得 对比下MS和NA家的波波。 1.这是轰隆隆还是迷乱来着?不记得了。看人形身材就知道,两家波的大小其实差了个量级。这个轰/迷外形是M家更还原,关节也比N家多,所以动作能做得更自然。但M家后背的条线是插拔变形。 2.激光鸟对比,M家基本是MP的套路吧。N家完全原创,鸟型其实很好,但跟原版已经不像了。 3.机器狗对比,两家都不错,但N家的就会看着更舒服一点,可能是棱角处理的关系。但N家的狗抬不起头,是设计所限。 4.磁带形态,M家或许还能勉强找到,或者说想象出两个磁带孔。N家就完全变方块了。但是,N家的三只方块是一个厚度的,M家就完全厚薄不同,并且每块都有缺口,并且轰/迷的天线是插拔变形。 5.到波波比较了。 人形,都很帅,身高明显差异,配NA威的话,一个高了一个矮了。人形其实都没噪点,都非常优秀。M家方正,N家圆润有灵性。设计上M家的关节隐藏更用心,脚板左右可动,N家碍眼的球关多,两家最近一直都是这么个风格。 隐藏形态,或者说变形结构,N家完胜M家。虽然正面都很好,但看背面,顶面差异就大了。底部,N家甚至放不平。M家最近都是主打人形还原,喇叭裤,对隐藏形态都有点敷衍。不过有一说一题外话,M威人形真的超越N家。另外,我这个N的按键有掉漆,没注意是出厂涂装,还是变形剐蹭。 简陋逆光手机照和简评,给各位个参考。
部分小比例集结,供参考。
我觉得真没啥好喷NA的。因为我一直不觉得初版设计是缺陷,在这个比例上,能做到这样的身形,枪型,头雕还原G1,当前无出其右者。就是因为这个威,我彻底入了小比例的坑。送新胯部的条件的确苛刻了点,但这不同于那些缺陷产品的后续更换,更应该说是锦上添花。并且我由于跟魔方擎天柱配的关系,我换上后又换回了。初版胯部比新版难看些,但身材比例还是初版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