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捣鸡毛
小捣鸡毛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或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关注数: 54
粉丝数: 154
发帖数: 47,546
关注贴吧数: 18
求领养小猫崽,品种不限,拒绝购买。 求领养小猫崽,品种不限,拒绝购买,如果是主人弃养的那么成年也行,主要是为了从小养的和人亲近。本人官林镇都山这边,可以自取。谢绝狗狗,寺里已有赖皮汪两只,目前只欢迎喵星人加入,谢谢。
寻养小猫崽 请问谁那里有养不过来的小猫崽的,我可以领养,拒绝购买。
请问有了解圣福天路目前路况的大神吗? 想去散散心、观观景,又怕到了地头道路不通或别的什么原因不能如愿,请问有没有熟悉情况的大神告知一下最新消息,路是否通,哪条线路最好等等,谢谢了。
请问圣福天路现在可以去观景吗? 不知道是不是开放状态,有没有因为什么原因封堵,请知情者告知下,谢谢。
请问圣福天路现在开放吗? 想去看看风景,又怕到了那里道路堵塞,有没有知道详情的回复一下,谢谢。
写于七月底某事之后 《由“更臭了”谈开去》 法会进行时,忙,主要是心累,这个季节暑气炽盛、菜蔬易腐,为了让法师们吃的饱吃的好,每天都绞尽脑汁,故而神疲。 本不欲外观,奈何僧友群沸腾,此时回屋午休,听罢群内激愤,尤其那句“(如此这般)佛教不是更臭了”的怒斥,不由得想表达一下态度。 首先,佛教什么时候香过?即使历史上崇佛时期就叫香吗?如果以被褒贬而论香臭,起码这心态就不合佛法。 佛法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教义也在那里,无关毁誉褒贬,它也无悲无喜;你信,它不增一分,你不信,它也不减一寸;香也好、丑也罢,只有我们在躁动、分别、下定义,而它,不来不去。
对私信恶口者说 若说的不对或仅仅就是不爱听,帖子里说就行了,我无意一定要给人说什么。你一方面私信骂,一方面拉黑我,使我在原帖都不能发这几句话,只有开帖回复——你大可不必如此睚眦必报,说你不爱听,贫僧永不会再回复你,还是简单点好。
关于出家,有那么几句话 关于出家,有那么几句话
关于出家,有那么几句话 关于出家,有那么几句话
《矫情和憋屈之间》 矫情是某种拿捏,但更多时候的矫情其实是认真,比如某种心照不宣,你讲出来了 就是矫情。 憋屈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忍耐,能说的是委屈,不能说的就是憋屈。 所以有时候,说出来了不见得是委屈,更像是矫情,而不说出来,委屈也不能坐实了委屈,只能是憋屈。 刚刚看了一篇讲许美静的文,认识她就暴露了年龄,再能讲上两句,唉,我们都老了。 她疯了,太认真,爱的太认真,很多时候人们只在文学里爱的太认真,人们鼓吹纯粹,呼唤彻底,而如果真有那么一个人在现实生活里也爱的认真,爱的纯粹,爱的彻底,那么——他(她)只能疯,再无它途。 尼采纯粹吧,疯了! 梵高热烈吧,也疯了! 还有认真的许美静,彻底的蓝洁瑛,都疯了! 在我看来,星爷如果不是还有所好,也应该要疯,因为他的现实已经不能承载他的思维。 文中有一段话: 《一禅小和尚》里说,“喜欢一个人太久就成了执念,到头来分不清喜欢的到底是他这个人,还是自己用痴情为他镶上的光环。” 这话说的真好! 生活里我们不能不认真,因为不认真就枉负了这世人生,可太认真,我们能承受那个人生本无意义的真相吗? 缘起缘灭,世间本无对错,只有因果,不过是春种秋收的轮回,种瓜得瓜的造作,如果再不认真,又何苦来这一遭?! 我一直很认真,所以我也毫无例外的步入抑郁。抑郁是病,但抑郁也是一种超临界状态,在我和非我间无缝隙切换,在那段非人的噩梦里,同时有无数个我在体验人生,穷尽人生的可能性,最终我得出一个结论——爱真的与对象无关,只与“爱”本身有关。 理论上我们能够爱上所有遇见及遇不见的人,这和她是谁,身材长相甚至性格人品都无关,我们会通过自己萌发的这个“爱”去武装那个对象,然后把自己打的一败涂地再无余力。 在我明白了之后,并不是解脱,而是深深的孤独,我还有爱的能力,却没了爱的动力,仍有爱的欲望,却丧失了爱的乐趣,就像人们形容的“贼没了”…… 亲情不必说了,我亲历了一个长达三十年的谎言。爱情呢,从生涩到熟练,最后完全是观察了一段由别人主导的婚姻,虽然因它抑郁,但此间从无愧疚。至于友情,一把年纪了,不可能去认识新朋友,老朋友也渐渐老了,很多事学会了包容,包容不了也知道应该沉默,所以我今天最后一点愉悦就是会友,谈笑儿时的偷**狗荒唐岁月,足够了。 可如我一般的毕竟少之又少,人们都还在红尘里生生的活、苦苦地爱,唉,认真一品,我又何尝不是? 吃最普通的食儿,玩最豪横的玩意儿,这不正是我吗?而他们也一样,生生的活,苦苦地爱,一辈子为家庭为房子为儿女,都一样。 如我不愿戒烟一般,若连这最后一点嗜好也掐了,活着还有什么缓儿?而他们也是,如果真有一天让他们离开房子车子妻儿,他们又还剩什么乐趣? 苦着乐,乐着苦,身处其间,各有各道,只盼都认真些,将来无悔,大道三千,谁敢说谁的道就是唯一? 愿都有颗平常心,自然随性,认真生活,不急不恼,无怨无悔,顺意时不失本心,雨来时莫生恶想,身体跑的太快就停下来等等灵魂,红尘滚滚,匆匆百年,莫辜负!
但愿众生常点灯 《祈愿众生常点灯》 二月初一,点灯的渐渐多起来,虽然北方的所谓佛教信众大多是一锅粥佛教,无论是玉皇大帝还是释迦牟尼都得有求必应,往日里倒也不乏做一些印经、放生、超度的善举,但大多都充满功利,硬生生堕落成了一场交易,虽说功不唐捐,毕竟落入下乘。 佛说烧香,初衷也是由此对治贪婪,本想让人一点一滴的从舍香供养内心如如不动的那个觉性,使的它渐渐的时常现前,这就是见佛,更是供佛。 没成想今天烧香成了攀比,不仅没有因舍香、燃香去对治内心坚固的贪欲,反而成了完成贪欲的手段,满足贪婪的媒介,看着人们煞有介事的喃喃有词,这样的虔诚总让我不寒而栗。 学佛十余年,我依旧无能为力。起先还想开口,后来发现无人愿听;于是我就打算自己默默去做,活一个踏实本分的解脱形象给这世间一个样本,居然被人们从那个山间小庙赶走;迷茫过,困惑过,也怨恨过,幸好得遇明师,内心始终不忘方向,几番死去活来,今日终识随缘;而今帮戒兄守庙,只为结下善缘,来日春秋几许,但求片瓦遮身,众生各有业力,无缘不能相逢,纵使眷亲父子,相害从无底限,心口全是爱字,行为杯杯鸩酒,唉,沉沦流浪其间,总品不出一个“苦”字,有什么办法?不过随缘放下,放下随缘。 无心插柳,这里居然点灯的缘分渐熟,但愿我能守住本心,不以高利染净土,但愿信众能常点灯,一分一毫明心地。 但能勤修戒定慧, 必能熄灭贪嗔痴。 佛法能证,可证,你若是佛子,也必须证得,否则哪里是什么学佛人!
很多时候,这个世间我宁可没有来过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 佛陀告诉天藏大梵天说: “复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恶行,内怀腐败,如秽蜗螺,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比丘虽破禁戒,行诸恶行,而为一切天、龙(八部众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识,示导无量功德伏藏。 如是比丘虽非法器,而剃须发披服袈裟,进止威仪同诸贤圣;因见彼故,无量有情种种善根,皆得生长。又能开示无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依我 (佛) 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我尚不许转轮圣王,及余国王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后略)。 如是破戒恶行比丘,一切白衣(信众——居士)皆应守护,恭敬供养;我(佛)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 释迦牟尼佛也在过去世曾因为对一比丘怀嗔恨而堕到过地狱。在《诸法无行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往昔作法师时,由于对正行比丘心怀恶心而堕阿鼻大地狱九百千亿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七十四万世常被诽谤。若干百千劫乃至不闻佛之名字。后出家学道而无志乐。于六十三万世,常反道入俗。后于净明佛所出家入道,殷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千万亿岁中乃至不得柔顺法忍,无量千万世诸根闇钝。 以大乘佛法而言,连对草木瓦砾等无情都不能起嗔心,何况轻毁修离欲善法的出家人?破戒比丘以其初发心出家的功德,仍然超胜百千万亿的在家人。犹如金制的容器虽然破漏,但却远胜完好的木制容器一样。 佛金口亲宣,他的出家弟子纵然毁禁破戒,也仍然超胜一切世间外道。出家人纵然破戒,由于身着如来袈裟,又与清净梵行者同住,且经常闻思三学圣教,所以很容易发起惭愧而忏悔罪业改往修来。如同一健足之人偶有不慎跌倒于地,但会马上起来,在家人却并非如此。 经中还说出家人纵然堕地狱,也如拍球入水,刚下即起,而在家人却如石沉水,极难升起。因此奉劝有缘者,千万不可毁谤如来教下的僧宝众,如对自己的恶心恶行不加以遏制,当来业报成熟时可能连如来都会毁谤。由此谤僧、毁僧、恼害僧人的身口意恶业,当于万万劫中沉沦于三恶道而难有出期。 《赞僧功德经》云: 纵使欲火炽烧心,玷污尸罗清净戒, 不久速能自忏除,还入如来圣众位。 如人暂迷失其道,有目还能寻本路, 比丘虽犯世尊禁,虽然暂犯还能灭。 如人平地蹶脚时,有足还能而速起, 比丘虽暂缺尸罗,虽犯不久还能补。
关于出家,有那么几句话 偶然发现的这个吧,平时也偶尔上来看看,发现有一种现象,那些说要出家的,几乎没有看见是发心要来求正觉的,好像都是要寻个所谓的清净之地躲开世俗,那句“看破红尘”张口就来,可是你们都忘了寺院也在红尘,并不在虚空之中,红尘在心里,清净也在心里,你连为什么要出家,什么是出家,佛陀为何建立僧团都不知道,你说,你的“出家”是什么出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