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6 -
女人最值得炫耀的不是身材和容貌,而是一颗善解人意,知书达理的心。
关注数: 40 粉丝数: 36 发帖数: 1,086 关注贴吧数: 11
【HOL乐爱之家】志愿者的由来 “国际志愿者日”的由来 每年的12月5日是联合国法定的“国际志愿者日”亦称“国际义工日”。志愿者,是指利用业余时间,不为任何报酬参与社会服务的人。现代国际志愿者活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志愿者相继开展了义务服务活动,在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组建“联合国志愿人员(UNV)”(组织)。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一个独特的机构,负责管理与国际志愿者事业相关的各类事物。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鼓励志愿者为本国和国际间的发展和平尽其所能,努力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进步并使之得到持续发展。该组织从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1985年第4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2月5日为“国际志愿人员日”(港、台和东南亚等地称做“国际义工日”)。许多国家及政府都在这天举办各种活动,大力宣传、赞扬和倡导志愿者(义工)为社会义务服务的重要作用与奉献精神。 每年,全球有4000名符合条件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自愿加入联合国志愿人员项目,到发展中国家从事志愿服务。在过去的30年里,已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20000多名联合国志愿者、人员被派遣到140个发展中国家从事各类项目工作。目前,联合国志愿人员中有70%来自发展中国家,30%来自发达国家。每年国际志愿人才库中的在线候选人员总能保持在5000名左右。 国际志愿者年的确立及进程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和收入而参与社会生活,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志愿服务的千百万志愿者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和积极的贡献。为向世界人民展示志愿者作出的卓越成就,并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志愿精神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1997年11月召开的第5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将2001年定为国际志愿者年(IYV 2001)的决议。国际志愿者年的四大目标是:充分认识志愿贡献、积极支持志愿活动、建立志愿网络体系和倡导弘扬志愿精神。"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揭幕仪式已于2000年11月28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联合国秘书长科菲 安南出席仪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联合国系统对"国际志愿者年"给予了高度重视。在2000年7月26日举行的联合国社会和经济理事会上,又通过了关于"国际志愿者年"的一项决议,由58个国家作为共同提案国。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对在各成员国和联合国系统内倡导志愿精神的基本原则表示赞同。这项决议还呼吁各成员国在2001年开展旨在推动志愿精神的国家和地方一级的各项活动,决议要求联大在2001年12月5日,召开以志愿活动为主题的特别会议,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向大会提交有关"国际志愿者年"的报告。与大多数成员国一道,中国政府对于联大关于"国际志愿者年"的倡议表示支持并积极响应。 作为被联大指派为"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国际协调机构,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为"国际志愿者年"的准备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从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是联合国系统内最大的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输送各种专业技术志愿人员的组织,其宗旨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积极有效的援助。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合作,自1981年以来,外经贸部通过该组织聘请了170余名联合国志愿人员,同时也通过该组织向20多个发展中国家输送了160多名我国的志愿人员,涉及农业、水利、医疗卫生、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领域。 为扩大"2001国际志愿者年"的影响,并引起各国政府对"国际志愿者年"的重视,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鼓励各国政府成立国际志愿者年的国家委员会。根据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建议,各国的国际志愿者年国家委员会将负责协调和规划各国在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的各项活动,国家委员会将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个人、新闻媒体等组成。截止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在内120多个国家和纽约、香港等五个城市成立了2001国际志愿者年委员会。
小山村来了“支教队”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一个小山村的一家院子内,传来了琅琅读书声。11月17日下午,我市修武县西村乡西交口村来了一支特殊的“支教队”,为该村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进行义务辅导功课。 “17日13时30分在亚细亚宾馆东路口**上山‘支教’。”当天早上,“支教队”成员杜雯和冯志强看到了“领队”李自红发来的这条短信,而短信发送时间则是2时。虽然这次“支教”是前几天已经约定好的,但是李自红还是特意发了这条短信通知。“为了这次支教以及处理其他一些事情,我忙到4时多才睡觉,早上7时就起床了。”李自红说,但是从她脸上却看不出一丝倦意。 13时30分许,“支教队”的3个人从各个方向准时来到**地点,一行人驱车向北出发,担任此次司机的冯志强是一个公司的负责人,当他得知这次“支教”需要用车的时候,就主动“私车公用”。随着道路变得越来越崎岖,大家知道目的地就快到了。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支教队”来到了西交口村王法新家的门外。王法新今年10岁,上小学4年级,他和其他4名同学正在院子里写作业,他们用这种方式等待着“支教队”的到来。李自红说:“我们已经开展‘支教’活动一个月了,每周六都会来这里给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补习功课,这是我们跟孩子的约定。” 李自红是一个公司的普通员工,同时也是一个10岁孩子的母亲,她说,她和一些致力于爱心公益活动的人组成了一个志愿者团队,通过走访我市偏远山区一些贫困家庭,为这些家庭的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走访中,我们发现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不容乐观,之前都是在走访的时候临时做一些功课辅导,后来我们就约定每周六集中为他们辅导,我们的辅导团队都是以教育界人士和高校学生为主。”李自红说。 这次的“支教”成员之一杜雯就是一名河南大学的大三学生,家在焦作的她趁学校没课特意回来参加这次“支教”活动。杜雯说,她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李自红的这个团队,想为山里孩子做些事情的她就主动加入了进来,之后就每月坚持回来一次,参与组织爱心活动。 王法新和他的同学写完作业后,李自红和杜雯分别对他们的作业进行了检查。之后李自红又带领他们朗诵《弟子规》,并向他们进行了讲解,还教他们学习英文字母。杜雯则带领他们猜谜语、玩成语接龙,学习累了,则教这些孩子打太极拳、玩游戏。 时间过得很快,大山挡住了西沉的太阳,“支教队”也要离开了,他们和这些孩子约定下周六还在这里不见不散。“看着这些孩子每次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们就感到很高兴,以后我们肯定会坚持下去,只要是村里其他的孩子愿意来学,我们也会进行辅导。”李自红说,“以后天气越来越冷了,孩子们在院子里面学习肯定不行,我希望能够得到西交口村村委会的支持,给我们提供一间房间,让我们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为这些孩子辅导。”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