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朕有辞 朕朕有辞
关注数: 11 粉丝数: 238 发帖数: 3,030 关注贴吧数: 5
一个学佛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标准 【十斋日】 十个行持八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据地藏经说,以上十日是诸罪结集定其轻重的日子,若人能于此十斋日对著佛菩萨的圣像读诵地藏经一遍,则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十念往生】 观无量寿经中所说的下品下生者的往生法,就是造诸恶业的凡夫,在临命终时,若遇到善缘的相助,急念十声的阿弥陀佛,就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三业】 1.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之言语是;意业即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动念是。2.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业是良善的行为造作;恶业是恶劣的行为造作;无记业是非善非恶无可记别的作业。3.漏业、无漏业、非漏非无漏业。漏业是有烦恼的作业,可召感分段生死的果报,乃凡夫的作业;无漏业是无烦恼的作业,可召感方便有余土的果报,乃二乘人的作业;非漏非无漏业可召感实报土的果报,乃菩萨的作业。4.顺现受业、顺生受业、顺后受业。顺现受业是此生造业此生就受果报;顺生受业是此生造业要在来生才受果报;顺后受业是此生造业要到二生以后才受果报。5.罪业、福业、不动业。罪业就是罪恶之业,造了罪恶之业,将会堕落到三恶道中去受苦;福业就是福德之业,造了福德之业,将来就会招感人天的福报,享受世界上的福乐;不动业是约所修的禅定说的,如修四禅定,将来就会生到色界天去,如修四无色定,将来就会生到无色界天去,在色无色界天中,享受禅定之乐,不为外境所动,故名不动业。【大妄语】 言语不诚实,欺骗他人,叫做妄语。于圣道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或说我受天龙鬼神的供养等语,以诳愚人,以取利养,皆名大妄语,其罪很重,死后当入大地狱。【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伤生命;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及毒品。【五逆罪】 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五浊】 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劫浊。命浊是众生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寿命短促;众生浊是世人每多弊恶,心身不净,不达义理;烦恼浊是世人贪于爱欲,嗔怒诤斗,虚诳不已;见浊是世人知见不正,不奉正道,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劫浊是生当末世,饥馑疾疫刀兵等相继而起,生灵涂炭,永无宁日。 【五种问难】 五种问难的原因,即不解故问、疑惑故问、试验故问、轻触故问、利乐有情故问。【五种不应施】 五种不应布施给人家的东西,即非理之财物、酒及毒药、置罗机网、刀杖弓箭、【六斋日】 六个宜行八关斋戒的日子,即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按此六斋日,为四天王视察人间善恶之日,古来皆以农历为准,若月小,只有二十九日,则最后二斋日,当改为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四种往生】 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根本烦恼】 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大烦恼。【浊恶】 五浊和十恶。五浊是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十恶是杀、盗、淫、妄、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1福德,智慧诸根寂静,思维禁戒,不兴嗔恚,修行慈心,勇猛精进,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恒若一心,意不错乱,具足辩才,法门终不越次。今日顿悟:恒定之心,抛弃执念。妄念,成见,偏见,当入涅磐。涅磐镜:寂灭,清凉,清净,真实。涅磐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明涅磐。佛就在自心(正)苦也在自心(反)天下至大之事乃道,至公之事乃理。无心才是心的本体(万事过了不留意)各个宗教的真理都是对的,只是证到的程度有深浅,表达方式不同。学佛的人不该对西方宗教有偏见。不见本性修法无益(人之天性)(婴儿般慈柔,纯洁)智不住世间,悲不入涅磐。心愿坚定,发愿往生,善事要做,但不要刻意做善事,定生兜率。修持的人不可执着,起一点微细的执着就障碍到了,顺应自然,放下一切,佛的境界也不能执着。心魔是最大障碍,断除心魔,一切烦恼皆无。安住正念,即四念住。行愿:没有生起的坏念头。培养善根,善功德: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这点最重要)(唯心)不要看外表(外观)要知心见心(不能猜心)用智慧见心无间加行,不断努力。正邪存乎一心,皆一念之差。学佛基本要学慈悲,要修最慈悲的行为,毫不犹豫的去做同地藏王一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区分魔道与佛道的方法只有智慧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是阴魔,倒起不起是烦恼魔,任何一个念头自己做不了主就是天魔降伏死魔意生身微细的魔(大乘菩萨道的魔境)由我见我执衍生出来的 无名习气地,微细烦恼魔查觉微细,般若智慧就成功了。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才是。(自觉很不容易的)(努力)丢掉时间与空间观念才能谈修道,搞不清楚的话也不要谈修道。觉明为咎 咎由自取——一切烦恼皆在自己直心是道场,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心是真的,只有因果,大千世界皆幻化所来。道是活泼的,并非一味追求的严肃境界轻松活泼应是天性。不要被感觉牵着走,那样就与真正的佛法背道而迟了。不要被第六意识妄念困在那个圈子里。玩弄精神转河车,百无一用是修道者。(要多向善知识学习,多利用自己的正确智慧)才叫修道不要在感受的境界上搞,不要颠倒是非,用智慧去破解他。生活习惯,是非善恶,第六意识的困扰终觉得自己的对。(那就是错)想阴叫融通妄想,识阴叫颠倒妄想打坐时都被生理感受境界所迷糊了,没有真正证入正思维,那就不算真禅定(皆由妄想,成见,偏见,不见真智慧)只有真智慧不会被生理感受所迷糊,只有真正证入正思维。努力,修持,修证,度人,度众生。学佛法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最基本的就是最高深的,最初的一念也是最后的一念。从基本塌实做起。修行出家不在时间长短,只在诚恳。道是绝对唯心的 行愿修证心理行为谦虚真修品性,心性,慈悲,谦虚的心。遇到魔境都是自己这一生造的,着魔的人在心性方面根本没有转化。菩萨的慈悲是智怨天尤人就是癫,这是癫的根。对环境对一切不满意,有一点感觉不满意维持着,就是癫心的开始(反)痴——没有智慧(以上两项非常严重)贪癫痴慢疑是阿赖耶识的问题,不是第六意识的问题,修行修的心理行为,不是修盘腿打坐。我们自性本来清净,因烦恼连带发生的心理行为,变成了后天的罪恶。烦恼:不要轻易小看它。心理的行为要做到清净,做到空。要想得定,要想明心见性,应该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不是有一丝毫的烦恼存在?如有烦恼存在就很严重了修道要变化气质,气质是实在的,不是空洞的。气质变化,细胞都变化,所以烦恼能转成菩提,转成觉性,随时清明。我们的烦恼不是菩提,因为我们不知不觉中总是跟着烦恼在转。比如打坐腿子发麻,生理不好,烦恼来了。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因此有八万四千方法来对治报恩:佛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金刚经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名词叫无师智,自然智。含义: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脱离苦海而登彼岸成就的经典。学佛最困难的,把心中思虑妄想停住。真正的宁静,到达的止的境界。由止在渐渐进修,生理心理起各种变化,才可以到达定的境界。地狱里的更要度,更可怜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去度人。以菩提心为因,以大悲为根本,以方便为究竟。科学发展满足了我们的肉体,却摧残了灵魂(确实如此)最高明的就是最平凡的,真的平凡就是最高明的。大彻大悟是智慧的境界,不是功夫的境界。把烦恼痛苦转化了就是道德行为,心理的心性是菩萨行为。学佛的要注意!别人态度不好,或一句话不中听,马上起计较心,乃至起癫恨%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