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玩三号 多玩三号
从事旅游业。
关注数: 159 粉丝数: 97 发帖数: 4,152 关注贴吧数: 71
一个有美丽爱情传说的滑雪场 竹林畔滑雪场是秦岭山脉唯一一座原生态旅游地,也是中国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滑雪场,其位于秦岭北麓风景秀丽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内、秦岭山下汤峪镇东3公里处,距离西安45公里。 关于“竹林畔”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青龙偷下凡间游玩,与民间一黄龙相爱,被天庭发现后惩罚他们分东、西看守五顶云台山,并永世不得相见。他们为了坚守真爱,相拥而逝,变成了一条山梁。后来青龙的身上长出了成片的青竹,而黄龙身上只长黄草。后人被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力量所感动,知道青龙一直盼望天庭认可他们的爱情,就给此地取名竹林盼。再后来这里有了村民,为了划清地界,就将此地更名为“竹林畔”。 当你站在滑雪场二楼的观景台上在欣赏竹林畔美景的同时,会欣然发现东西两座大山,东山黄草连绵,西山青竹林立。好似一条黄龙同一条青龙相拥而卧,共枕长眠,为爱而平凡,唯爱才不凡。 竹林畔滑雪场长1000米、宽150米,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滑雪场,总造雪面积达50000余平米,接待能力强,可容纳5000人同时滑雪,大大降低因滑雪人群拥挤导致的不安全事故,滑雪体验度高;数个标准雪圈滑道,能满足练习、初级、中级等不同人群需求。 竹林畔滑雪场位于秦岭北麓,旁边有万亩竹林,脚下常年有潺潺溪水流淌,其空气湿润、负氧离子含量高,雪场风景独好。这里既是滑雪、娱乐场所,也是大家观光旅游的好地方,据说已经被确定为西安美院写生基地、西安婚纱影楼雪地摄影基地,吸引了大批青年男女前来观光旅游。 如果想找一个滑雪场,即能放心地让家人在雪地里玩,又能使自己空出时间来在观光台照相、摄影,相信竹林畔滑雪场是很不错的选择。
大学毕业后就将领悟的20种痛,且行且珍惜吧 大学是大家向往的地方,不单单因为大学是塑造人才的地方,象牙塔里的故事纯真而快乐,人与人之间的简单更是给人很多美丽的想象,然而,大学生活终究是要结束的,一些不为自己所知的事情终究要知道,毕业进了社会,一切还那么好吗?NO! 1、很快你就会发现,几千元的工资根本不算什么,自己有点小钱但不幸福。 2、很快你就会发现,金钱的获得是以时间和个人生活的牺牲为代价的。 3、很快你就会讨厌自己,讨厌自己的复杂和世故。 4、你会偶尔去校友录看看,但你已经不想再说话了。 5、你会偶尔想起自己以前[url]http://最好的朋友[/url],然后给他/她打个无聊的电话。 6、你会偶尔给自己的初恋情人打个电话,然后你发现自己老了,你甚至会发现自己现在成熟得可怕。 7、工作了才知道,大学里爱情是游戏,现在爱情是交易。 8、工作了才知道,有时候一顿饭吃上千块也是一种需要。 9、工作了才知道,学生都是装大款,真正的有钱人都哭穷。 10、工作了才知道,穿什么不取决与品位,取决与场合。 11、工作了才知道,学校[url]http://三点一线[/url],现在却是画直线。 12、工作了才知道,原来买房子也是个远大的理想。 13、工作了才知道,成为社会精英的几率,和中彩票是一样的。 14、工作了才知道,自立的代价是失去更多的自由。 15、工作了才知道,搞计算机的根本不用等级证,不搞计算机的,等级证是废纸。 16、工作了才知道,所有证书都是敲门砖,敲开门就没人看了。 17、工作了才知道,学校的老师比起企业的一般领导,社会地位要高很多。 18、工作后才知道,发现自己喜欢忧郁的轻音乐时,你已经快完蛋了。 19、工作了才知道,搞中国人力资源的只要能判断毕业证真伪就行了。 20、工作了才知道,有空调的办公室,远不如闹哄哄的教室。 时光是个无情的东西,随着光阴的流逝,我们[url]http://成长的痕迹[/url]与心中的理想渐渐悖离。年轮一圈又一圈的扩张,而我们内心的美好也一点点的被现实吞噬,也许大学是很多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四年了,[url]http://且行且珍惜[/url]吧……
【转】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我们该喝哪种水? 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我们该喝哪种水? 导语:我们每天都要喝水,其中以白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和纯净水,这几种谁,到底孰优谁劣该怎么选?来看看本文的分析吧。 作者:百度知道网友 钟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 市面上水的种类很多,其中以矿泉水、矿物质水和纯净水最为常见。这几种水和白开水有什么区别?孰优孰劣呢? 首先说矿泉水,它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钻井采集的,它对水源地有严格要求,可以理解为一种矿产资源。矿泉水的价格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水源成本高。由于受岩层成分的影响较多,所以相比生活饮用水,对金属元素的控制更严格。不少卖矿泉水的吹嘘“富含微量营养元素”,实际上我的同事测过好几种热销矿泉水,这些物质的含量并不比自来水高,甚至还不如自来水呢! 再说纯净水,它是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等工艺制成。它的离子含量低,几乎不含矿物质,烧水不会形成水垢。纯净水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及率很高,可以达到80%以上,中东地区的居民喝的几乎都是纯净水。 最后说矿物质水,简单说就是纯净水加少量矿物质,经杀菌罐装制得。添加矿物质的目的其实不是因为这些矿物质多么有营养,少了就不行,而是因为这些矿物质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要求,使之接近平时喝的白开水或者矿泉水。 水里的矿物质有益健康吗?水里面比较常见的是钠钾钙镁的碳酸盐、偏硅酸盐等。水里也存在其他一些元素,比如铁、锌、锰、钼、钒等等。不否认这些元素都是人体需要的,但是我们获取这些营养元素的主要途径还是一日三餐。总体来讲,如果你不缺,喝矿泉水也不会让你摄入过量,如果你缺,靠喝矿泉水也补不回来。宣扬水里的矿物质元素有多好,通常是卖矿泉水、矿物质水和其他涉水产品的人。 有关水中钙含量的争议挺多,有的说矿泉水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有的说水硬度大容易结石,也有的说长期喝纯净水会脱钙。哪个是对的呢?其实都不对! 中国人平均每天吃进去的钙约400毫克左右,成年人每天参考摄入量大约在800-1200毫克(用1000来方便计算),也就是平均有600毫克左右的缺口。按矿泉水的钙含量估算,每天需要喝17升水才够,因此靠矿泉水补钙或防骨质疏松是不靠谱的。 钙主要靠膳食摄入和营养补充剂。豆类食品、奶制品都是很好的钙源。除了均衡营养,还可以选择钙强化食品,比如我早上吃的一种高钙饼干,100克就含有300毫克钙。如果缺钙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补充一些膳食补充剂,比如钙片。 水硬度大会导致结石?其实结石是多重因素导致,包括自身代谢、气候、饮食、遗传等因素,偏偏和水硬度没关系。流行病学发现,既有水硬度高的地区结石发病率低的,也有水硬度低的地区结石发病率高的。如果用更宏观的视野来看,即使是硬水,里面的矿物质含量与一日三餐的饭菜比起来还是微乎其微的。而充足的饮水还能稀释尿液,减少尿盐的结晶和析出。 喝纯净水会脱钙、缺微量元素?首先,我们摄入营养元素的主要途径是膳食,水中的矿物质仅仅是极少的一部分。其次,体内的营养元素不是水一冲就没,骨钙沉积也不像衣服上的脏东西,打个肥皂搓搓就没了。再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纯净水普及率相当高,已经大规模人体试验很多年了,也没有听说谁喝纯净水喝出毛病的。一般忽悠这个的,多数是卖矿物质水、矿泉水或者其他什么涉水产品的。 还有种说法是矿泉水弱碱性,更健康。其实无论弱酸还是弱碱性水,喝到肚子里都变成酸性的,因为我们胃里是盐酸。然后到了肠道,甭管什么水又变成碱性了,这是我们消化道细菌喜欢的环境。我们的机体是一个精密的缓冲体系,比如血液的pH值正常范围是7.35-7.45,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种生理功能正常。别说水了,就连所谓的酸性食物、碱性食物也不能大幅改变我们的体液pH环境。 关于自来水的安全性,说的比较多的是亚硝酸盐、溴化物、氯化物等。简单讲,自来水里的亚硝酸盐比矿泉水控制得更严,要想中毒,起码一次喝1吨。溴化物、氯化物都是消毒的副产品,国家标准有严格限制,相对于不消毒带来的安全隐患,这些微量残留对健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我国的自来水管网建设可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也出现过异味、杂质等问题,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尚需努力,要为广大消费提供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同时,我们每个人也有义务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水喝。 我的几个建议: 1、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只是方便、卫生、易储存,并不比白开水更安全、更健康。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水都可以安全放心的饮用。 2、保证充足饮水。普通成年人一天需要补充大约2升水,其中800毫升左右可以从食物中获得,所以还要喝1200毫升左右。如果是夏天,或者运动量大、流汗多,就应该再多喝一些。北方空气干燥,也可以适当多喝点水。 3、饮水应该少量多次,要有意识的主动喝水,而不是感到口渴时再喝,尤其是老人的感觉不敏感,更需要及时补充水。对于结石体质的人和患有肾结石的人,应该适当多喝水以减少尿盐析出。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大量喝水,慢慢喝比较好。 4、使用饮水机应该定期清洗,人口少的家庭不建议用饮水机,直接烧白开水既经济又卫生。净水器也应该定期维护,更换耗材,避免成为二次污染源头。
打吊瓶的速度——你知道吗 打上补液,最有耐心的是带孩子的家长,一个抱着孩子唱儿歌,另一个举着输液架陪溜达;其次是老人家,带份报纸或者和周围的人聊聊天。可那些心急火燎的急性子就坐不住了,甚至偷偷将输液管开关开到最大——250毫升的补液半小时搞定,走人! 擅自改变补液速度,不仅影响疗效,而且极其危险。静脉输液滴注速度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输液总量和输液目的等多方面因素确定。 对于成年人而言,普通药液(如消炎药、胃药、电解质)的速度一般在60~80滴/分钟;纠正脱水的药物(如甘露醇)须把滴速开到最大;刺激血管的药物、脂肪乳等肠外营养药物和血液制品,相对要滴慢一点。 12岁以下的儿童及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补液速度一般控制在30~40滴/分钟;发热、急性 补液过快,会加重心脏负担。人的血管是有一定容量的,如果体内短期忽然增加太多液体,心脏排血量就会加大,负担就会加重,心脏不好的患者就可能出现心衰和心律失常。另一方面,补液太快可能引起血管炎性病变,甚至影响血管支配的脏器。 一般的输液管15滴=1毫升,每小时输入毫升数=每分钟滴数÷15×60。如500毫升的液体,每分钟60滴,则约需500÷每小时输入毫升数×60=125分钟滴完。250毫升的液体,每分钟80滴,那么46分钟就滴完了。 有些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不必完全滴完,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拿降压药举例。滴注降压药时,常常会采用微泵或调速器精确控制补液速度。不少老年人总是眼巴巴地望着输液管,一次又一次抱怨“这么慢要滴到何年何月啊?”其实,血压稳定了就不用再继续滴降压药了。所以,慢慢滴,急不来。降压太快的话,反而会引起头晕、反弹快等不良后果。 大家在输液时如果想调整速度,建议先询问医护人员,告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他们会酌情调整。但千万不可自己调整滴速,以免影响治疗。 (整理自中国科普期刊研究会)
【转】热水壶里的水可以反复加热吗 热水壶里的水可以反复加热吗? 网友问:我新买了一个电热水壶。听说每次烧开后他都要拔掉电源,因为不拔掉电源,电热水壶就会一直加热,水就反复被烧开,烧的时间越久,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就会增加——亚硝酸盐可能致癌,对身体有害,还有人称这样的水为“千滚水”。电热水壶可以反复加热吗?煮开水后,到底要不要拔掉插头? 食品与营养信息(CFIC)答: 其实,水里的亚硝酸盐不会凭空产生,一般是由水中原有的硝酸盐转化而来。合格的饮用水中,硝酸盐很少;但如果水源被含氮有机物污染,硝酸盐含量就可能增加。通常来说,饮水反复加热导致亚硝酸盐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水蒸发浓缩,亚硝酸盐浓度增加,但总量并不增加;另一种可能是,某些硝酸盐受热分解成亚硝酸盐。 我国桶装水的卫生标准规定,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得超过2微克/每升。反复煮沸的水里究竟会有多少亚硝酸盐呢? 2007年,上海市疾控中心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在对饮水机的桶装水进行反复加热后发现,随着加热次数的增多,亚硝酸盐含量的确有升高,反复加热52次之后,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为2.3微克/升[1]。201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对这个说法进行了考证,研究人员取6个烧杯,分别为原水、烧开1次到5次的水,测定其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物质,结果发现,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反复烧开后未检测到亚硝酸盐的存在,即使人为加入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在烧开水过程中其含量并没有发生变化[2]。有人对桶装水进行反复加热20次后发现,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达到2.1微克/升[3],才超标0.1微克。 如果加热次数更多呢?有人把长期持续的用饮水机反复加热桶装水,加热到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离子的含量是3.53微克/每升,为刚开始时的5倍[4]。看到这个“增加5倍”,你可不要太惊慌。这个数字虽然超过了我国桶装水的卫生标准,但仍然是安全的。要知道,很多人喜欢吃的火腿肠中亚硝酸盐含量比这个高多了:合格的火腿肠中亚硝酸盐的允许使用量是30000微克(30毫克)每公斤。 火腿尚且安全,水中这点亚硝酸盐更不用担心。况且,除了做科研,日常生活中,谁又会把水煮开180多次呢?而且,一般来说,家里的饮水机、普通电水壶,装水量都并不多,还没加热几次估计早就喝完了。
这样运动——预防颈椎病 颈椎病自测: 颈椎病曾就是老年病,上世纪80年代的高发年龄平均在55岁,但到了2009年,颈椎病住院病人的高发年龄就降到39岁左右了,同时30岁以下的发病者还在快速增长。以下10条,你符合的数目越多,颈椎问题越严重。 1.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天4个小时以上) 2.肩颈常常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比如空调出风口) 3.长期缺乏运动 4.容易发生落枕 5.左右转头时,眼睛无法看到肩膀 6.向上抬头时,眼睛无法看到天花板 7.转头时,颈部会发出“喀拉喀拉”的声音 8.肩颈疼痛,有明显的痛点 9.容易头晕,突然转头时尤其感到晕眩 10.手指、手臂发麻 【预防颈椎病的运动 】 适合在室内,尤其是办公间歇做的活动: 1.左右转头。慢慢把脸转向左侧,转到自己可以承受的最大限度(眼睛能看到肩膀即可,但不要低头),保持10秒,慢慢复原,然后以同样方式转向右侧。如此重复做3组。 2.向上抬头。慢慢抬头向上看,抬到自己可以承受的最大限度(眼睛能看到天花板即可),保持10秒,慢慢复原。如此重复做3组。不用向下低头。 3.左右歪头。慢慢把头倒向左侧肩膀,达到自己可以承受的最大限度(耳朵与肩膀有一拳距离即可,但不要耸肩),保持10秒,慢慢复原,然后以同样方式倒向右侧。如此重复做3组。 4.旋转肩部。双臂下垂,让肩膀以前后画圆的方式转动10次,然后再反方向转动10次。也可以把手臂抬平,把双手搭在肩膀上前后转动肩膀各10次。如此重复做3组。 适合室外的活动: 1.游泳。 2.放风筝。放风筝特别适于保持颈椎肌肉、关节和韧带的强度和灵活性,不过如果已经得了颈椎病,放风筝时要注意不能猛然转头,也不能长时间仰头。 强化锻炼颈部肌肉的活动: 1.徒手阻力训练。在头部向前后左右做静力性拉伸的时候,用一只手施加反向的压力,给自己增加一点难度。 2.器械训练,比如使用哑铃,这个就需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了。
贴吧神回复大全 欢迎增加: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87d77e0756f26b142d96286ebf389945a214eb2a&urlrefer=fc22e9b9249840eaa2aa4fff0f3cc3b0 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产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地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静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拿出这帖子奉献给人赏阅,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我曾经忘情于两汉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楼主,你的高尚情操太让人感动了。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竟然还能见到楼主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楼主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说得好啊!所谓阅人无数,就算没有见过猪走路,也总明白猪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的楼主与坛里灌水的那帮小混混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那压人的气魄,我只能说---佩服…:好贴!好贴
【转】糖尿病史吃糖过多造成的吗? 不是。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为什么是这天?因为这天是胰岛素的发现者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爵士的生日。全世界有3.5亿人患有糖尿病。超过80%的糖尿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在很早之时,我们常听说的一个概念就是:“要少吃糖,糖吃的太多会让尿里带糖,也就会得糖尿病了。”这句话有道理吗? 实际上,糖尿和糖尿病是两个概念。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没有糖,这是因为糖对于人体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血液中的糖在经过肾脏过滤后,还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但如果血液含糖量过高,超过180mg/dL时,肾小管处理不过来了,就会尿糖。 糖尿病患者尿糖并不是因为血糖含量超过了肾小管的处理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无法有效利用或者储存血液中的糖。人体内有一套精确的血糖控制体系,即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系统。食物进入人体后,糖类被分解为葡萄糖,从而进入血液成为血糖,因此用餐后血糖会显著的升高。升高的血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则刺激机体细胞摄入血糖,从而迅速降低血糖浓度,并维持在正常水平。然而,如果这套血糖控制体系出现问题,那么就会造成血糖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血糖就会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这就是糖尿病了。 血糖浓度的过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降糖;另一个则是虽然有了胰岛素,但细胞不能听从胰岛素的命令吸收血糖,这两种病因就分别造成了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一般是免疫性疾病,即胰岛β细胞遭受破坏,胰岛分泌不足,而II型糖尿病则是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机体的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 因此糖尿病和吃糖多少并没有因果关系。医学上所说的糖尿病,也并非以糖尿现象作为判断,而是以血糖浓度长时性超标作为判定标准。一般来说,空腹血糖浓度长时间超过140mg/dL时,即可判定患有糖尿病。 不过,虽然偶尔的的糖尿现象并不能说明人体患有糖尿病,但长期的甜食及高热量饮食的摄入,的确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来说,人们长期认为这是一种老年病、富贵病,但目前来看糖尿病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和现代人高糖、高热量的饮食习惯有关。高糖饮食会使得血糖经常性的保持在较高水平,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而过高的胰岛素水平则会诱发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高热量的饮食会造成超重和肥胖,而肥胖则会造成在机体内形成广泛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又会加剧胰岛素抵抗的水平。由此可见,长期的甜食和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控制这些食品的摄入对于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对于已经产生高血糖以及糖尿病的病人来说,必须提高对糖尿病的重视。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渗透压高,容易口渴、多饮;尿液中糖分过高,会导致其多尿;胰岛素失灵,糖分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得不到能量,患者时常有饥饿感、进而多食;另一方面,供能不足还会导致患者体重减轻、变得消瘦。总结起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 此外,长期高血糖水平会造成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眼、肾脏等组织和器官的广泛性病变,严重的会导致失明、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糖尿病患者肢体末端的微循环系统病变极为明显,一旦出现伤口就会造成肢端坏死、溃烂,最终导致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水平的控制是极为重要的。对于I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及时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而对于II型糖尿病患者,则需服药改善血糖代谢,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在饮食方面,应减少能够迅速升高血糖的食品,如白米白面等精制淀粉类食品、高葡萄糖蔗糖的饮料等的摄入,而代之以来自粗粮和豆类的粗淀粉,以及非糖类甜味剂。对于水果,糖尿病人不应以含糖高而拒绝,事实上水果升血糖的能力比较有限,正常食用下不会造成血糖大幅增加,同时新鲜水果中的纤维素、维生素等对于糖尿病人也有一定益处。 综上,虽然糖类摄入并不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高糖饮食会造成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对于糖尿病人,应改善饮食习惯,避免高糖饮食和糖基甜味剂的摄入,并积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转】今天上班了,明天还想上,这是事业; 今天上班了,明天... 一个的士司机说:如果找十几个20岁左右的死刑犯,让他们练四年足球,然后他们踢世界杯,出线了就出狱,出不了拉回来枪毙,中国足球一准儿出线! 我惊异于他的想法,问道:那么解决现在离婚越来越厉害的现象呢? 司机掐断烟头狠心的说道:真正能阻止离婚的婚姻法是,离婚后房子归国家! 我问:现在情人节和清明节的区别是? 司机想了想说:情人节和清明节是一样的,都是送花送吃的。区别在于:情人节烧真钱,说一堆鬼话给人听,清明节烧假钱,说一堆人话给鬼听 ⋯” 说的砸这么对呢⋯ 这段话太精辟了… 情感专家问一老农:爱情和婚姻的区别是什么? 老农说:很简单,你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想和她睡,这就是爱情; 你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得和她睡,这就是婚姻。 专家诧异又崇敬地望着老农说:这可是我研究了半个世纪的课题啊。 于是乎: 今天上班了,明天还想上,这是事业; 今天上班了,明天还得上,这是职业! 今天一块喝酒了,明天还想喝,这是朋友;今天一块喝酒了,明天还得喝,这是客户! 今天吃过,明天还想吃,这是美食; 今天吃过,明天还得吃,这是饭! 如果父母老了: 不要责难他们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裤,他们也曾因此为你擦屎端尿; 不要怪他们弯腰驼背脚步迟缓,他们也曾扶着你直起腰杆,蹒跚学步; 不要嫌弃他们把饭菜与口水流在衣服上,他们也因此为你喂过饭; 不要烦他们言语唠叨含混不清,因为你曾经的牙牙学语,叽叽喳喳, 他们却当动听的歌来。 看完能顶一个吗?
干洗技术是如何被发明的 干洗,是用有机化学溶剂对衣物进行洗涤、去除油污或污渍的一种干进干出的洗涤方式。由于在衣物洗涤过程中水不直接接触衣物,所以称之为干洗。干洗的技术因起源于法国巴黎,所以人们也常称之为“法式干洗”。如今,干洗店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在享受干洗剂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记住了它的发明者的名字—— 乔利•贝朗。 在19 世纪中期的法国,乔利•贝朗出生于巴黎一个贫民家庭。为了养活一家人,早在13岁时,他就来到一个贵族家里当杂工,几乎包揽了所有的脏活累活。一天晚上,贵妇人为第二天要参加的一个晚会准备礼服,她找出一件,要乔利把礼服熨一下。忙碌了一天的乔利,此时已经非常疲倦,熨礼服时,一不小心,手肘碰翻了桌子上的煤油灯,灯里的煤油滴在了贵妇的衣服上。乔利被吓坏了,他知道这些礼服是多么的昂贵。贵妇人知道后,生气又带着轻蔑的口吻地说:“这件衣服我不要了,但我要从你的工钱里把衣服钱扣出来,从今天起,你就准备白给我干一年活吧,我不会付给你工钱的。” 乔治沮丧又无奈,他把这件沾染上煤油的衣服挂在床前,时时提醒自己干活时要小心谨慎。过了些日子,他突然发现,被煤油浸过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将原来的污渍清除了,比别处显得更干净。与他同屋的一个男孩建议他:“你现在可以把这件衣服给夫人送回去,没准儿她能少扣你些工钱。”对于这个发现乔利兴奋极了,乔利摇摇头说:“不,我还要拿它做实验呢。”就这样,经过反复的试验,乔利又在煤油里加入了其他一些化学原料,终于研制出了干洗剂。 一年之后,乔利•贝朗离开了贵妇人家,在巴黎开了世界上第一家服装干洗店。而后,他的生意一发而不可收,几年的时间里乔利就成了闻名全球的干洗大王。 干洗技术诞生后的最初50年间,使用的是苯、煤油、汽油、樟脑萜等溶剂。这些溶剂都具有可燃性,如果使用不小心就容易造成火灾。由于这一致命缺陷,使干洗技术难以推广。1897年,德国莱比锡的吕德维格•安特林使干洗技术向前跨进了一步。他首创用四氯化碳作为干洗剂。四氯化碳是无色、易挥发、不易燃的液体,而且洗涤效果好。但也存在缺点,就是带有刺鼻的异味并且有毒,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直到1918年,欧洲人开始改用三氯乙烯来取代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也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它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但是,三氯乙烯同样是可燃液体,遇到明火、高热能够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 虽然这样的溶剂仍然不够理想,但是人们对干洗技术的重视使其渐渐发展起来了。如今干洗店里常用的干洗剂是在1928年被发明出来的斯陶达溶剂和一种从石油中提炼而成的溶剂——全氯乙烯,它们既无害于人体健康,又没有起火危险。 干洗的主要特点就是避免水洗对衣物面料造成伤害,不缩水、不变形、色泽保护性好,不易造成衣物褪色、手感柔软,便于熨烫,并能彻底清洗衣物上的油污或污渍。适合用于那些不宜水洗和易褪色的衣物,同时还能延长衣服的穿着寿命。21世纪的干洗业已实现机械化。由于干洗剂的价格比较昂贵,通常在清洗完毕后,还要将从衣物中排挤出的溶剂进行蒸馏后,再加以过滤,从而可以反复使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