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之爱情 转角之爱情
关注数: 32 粉丝数: 43 发帖数: 1,050 关注贴吧数: 9
“深圳最美女孩”被指炒作,善心如何变商业噱头 【深圳女孩给乞丐喂饭被指假新闻 目击者称是摆拍】3月26日,多家媒体刊发了90后女孩文芳蹲在路边给一名流浪老人喂饭的图片,该喂饭女孩被冠以“深圳最美女孩”的头衔。随后,多家媒体记者前往求证,发现整个行为是某商业展的炒作,拍照现场不在欢乐海岸而是在东门。认证名为“南都深圳读本”的微博称,“东门新园路出口报刊亭老板见证了照片拍摄过程:女孩喂了几口饭,一瘦小男子来回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一起走了”。经查,稿件的作者供职于中新社广东分社。而署名记者却否认假新闻一事,称“稿子是通讯员写的,我们当时没在现场”。  愤怒·   同情心被消费,良知“很受伤”   @一直在路上:正当我准备为深圳女孩给残疾乞丐喂饭一事发微博赞扬之时,多家媒体已证实该事件系商业炒作。现在,听到最美两字,我就想吐。  @王传言:当“深圳最美女孩”出现的时候,我们眼前不禁一亮,似乎出现了一线希望,觉得这个世界也存在那么些许的光亮,还有那样的星星之火在慢慢燃烧。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没想到的是,这终究是泡影,不仅不是我们内心期许的,还对我们造成了二次伤害,欺骗了我们的善心。  质疑·   炮制假新闻,节操碎了一地  @伤齿龙:新闻核实把关者,这一次确实是防线洞开,把关形同虚设,而且还暗藏私心拙劣得过分,譬如那搭车署名,一般还得将通讯员名捎上,记者挂个名相助公信并挣点工分,但事实上,这一次,媒体报出来连通讯员的名字都不见了。某些媒体立场,已潜移默化地认同了这样的标准:真相是可以漠视的,正能量是可以制造的,模范是可以包装的,典型是可以导演的。其传播效果就是“狼来了”,就是“皇帝不穿衣”,导致对媒体公信力的损害,将很难修复,后果是很严重。  反思·   商业可以秀,但不能“秀下限”   @爱之花:现在的商业炒作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利用人性的善良,走一场无下限的骗子秀。  @李光荣:商业作秀,通过制造热点事件,博取人们的眼球的做法,应该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不应该颠覆人们的同情心,破坏真善美,否则其效果必定适得其反。  @禹海君:假新闻固然可恨,因为它违背了新闻伦理,伤害了媒体公信,消费了公众爱心,但比这更可憎的,无疑是炒作者公然拿残疾乞丐来做道具。因为,残疾乞丐本就是社会弱势群体,借此炒作已然丧失了人类基本的道德底线
深圳最美女孩 26日,有媒体记者在微博爆料称,此前网络热传的《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系假新闻,照片实际拍摄地点与文中所说不符,“深圳最美女孩”一度遭到炒作质疑。经查,稿件的作者供职于中新社广东分社。26日傍晚,署名记者否认假新闻一事,称稿件为通讯员采写。(3月27日《京华时报》)   就当下而言,图片的真相仍然不得而知,双方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谁,谁也无法完全地举证,只能按着逻辑演绎进行推测,这样的结果,固然有其合理性,却未必契合真相。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当“最美女孩”有了这样的“传闻”之后,其对道德的冲击力、对道德的负影响,是不言自明的。毕竟,“最美”是一个向上的符号,但如果“最美”只是摆拍的,只是为了炒作,那今后再有“最美”的称号出来,难免让人习惯性质疑。   众所皆知的常识是,在任何时刻,我们都不应拿道德去炒作,因为这样的炒作,是对道德的伤害,是没有赢家的举动。一方面,炒作者固然可以获得短暂的名利,但只要真相被揭开,炒作者的行为被曝光,那其所遭遇的舆论反弹的力量,远比一开始更为激烈;另一方面,于社会道德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极有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加速道德下滑的趋势,只因为“炒作道德”的负面影响过大。   事实上,于任何炒作而言,道德都不应是“肥料”。道德吸引眼球的能力、噱头价值,的确无与伦比,即其“肥沃性”确实令人羡慕。但拿道德当肥料的炒作,长成的“果实”,都不可能是良性生长的,即便“开花结果”了,又怎可能是没经过“突变”的呢?就如同种植花草,理应以泥水为肥料,可你却以燃油为肥料,怎可能让花草茁壮成长?拿道德当炒作的肥料,会让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受害者,说不准下一个受害者,就是炒作者本人。因为道德一旦不彰,谁都可能“受伤”。杨燕明
台湾地震老师跑最快? 校方:老师留下指引学生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台湾ETtoday新闻云报道,台湾南投7日上午10时左右发生里氏6.1级地震,让不少中部民众感受到猛烈摇晃。当日网络热传一段地震影片,当时正在上课的师生突然感受到一阵天摇地动,全都有默契地拔腿狂奔。这段影片被部分网友误解为“老师跑得比学生快!”对此,潭南小学替老师喊冤,表示老师留在后门指引学生离开。 327地震在发生时,南投县潭南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在上自然课,在一阵晃动后,老师和学生夺门而出。这段影片被少部分网友解读为“老师跑得比学生快!”有很多网友站出来为老师平反,认为只是老师先跑离开镜头拍摄范围,根本不是“老师跑最快”。 一吴姓替代役男透露,当时正在拍摄三年级自然课的教学观摩影片,恰巧将发生327大地震的瞬间捕捉下来。许多网友称赞小朋友反应很快,完全不用老师大喊“快跑!”对此,吴姓替代役男表示,学校平常就有防震训练,所以学生遇到地震都能临机应变。吴姓替代役男表示,潭南小学因学生人数少,因此都是小班制,三年级只有7位学生。从影片中可见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很好,小朋友对于老师的提问也很踊跃回答;发生地震时,老师说了声“哎唷!”学生就机灵的跑出教室。网友看到这段影片,频频称赞学校的防震训练有素。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