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_易峰 小爱_易峰
关注数: 7 粉丝数: 4 发帖数: 18,266 关注贴吧数: 0
【峰峰火火过易年】【建议】·在线的MF进来看看啊· 最近FF做节目的时候,大家老是问FF电视剧的接拍情况,可是FF不好确定回答,因为到现在还没有准确答复,所以我们是否还要在花舞飞雪吧再BH呢???我觉得我们只有付出了才有回报,如果我们只是一个劲的追问FF,却拿不出我们的实际行动的话,怎么来对FF???所以在线的亲,不妨抽点时间去花舞飞雪吧展示一下MF的坚持吧!!!╭。☆║李易峰---蜜蜂永远的宝贝║☆。╮ *-。-。-。-。-。-。-。--。-。-。* ☆爱你与众不同的单纯善良♀爱你总是坚强的不掉眼泪 ★ ★爱你可爱单纯的帅气笑容♂爱你瘦瘦的黄金比例身材 ☆ ☆爱你没有瑕疵的水嫩皮肤♀爱你清澈透明的大小眼睛 ★ ★爱你赖床时把头蒙进被子♂爱你晨练时闭着眼睛跑步 ☆ ☆爱你开心时合不拢的嘴角♀爱你赖皮时装无辜的表情 ★ ﹏。﹏。﹏。﹏。﹏。﹏。﹏。﹏。﹏。﹏。﹏。﹏。﹏。 ◎一旦选择,就不该放弃!一旦选择,就执着到底!    ⊙  ⊙峰峰---蜜蜂会一直爱你到永远!不离不弃,永远相随! ◎ ◎如果爱,请深爱!峰峰---希望你能一路快乐地走下去! ⊙ ⊙李易峰---喜欢你永远幸福快乐!永远幸福快乐!    ◎ ◎李易峰!加油!``蜜蜂!加油!``o(∩_∩)o陪着你,永远 ⊙      ☆.☆.☆.☆.☆.☆.☆.☆.☆.☆.☆.☆.☆.
【峰峰火火过易年】·盖楼欢迎FF和各地MF来南京·景点48 燕子矶  位于南京郊外的直渎山上,长江南岸,海拔只有36米。矶石北面,东北和西北三面悬绝于江,只有南面于江岸陆地毗连。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远望若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直渎山高40余米,南连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围绕,地势十分险要,燕子矶总扼大江,地势险要,矶下惊涛拍石,汹涌澎湃,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和军事重地。被世人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雄踞于山上的燕子矶是观赏江景的最佳去处。登临矶头,看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蔚为壮观。西面长江大桥如彩虹横跨江上,尤其是月夜,皓月当空,江面波光粼粼,江帆点点。燕子矶历来是文人墨客临江抒怀的胜地,史可法、龚贤等人都曾在此赋诗。矶顶现有御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着清乾隆帝所书"燕子矶"三个大字,背面刻着这位万岁爷所题的一首七绝:"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林相凿久相安。"   在燕子矶西南方沿江的悬崖上有若干个石灰岩溶洞,古时游记中称为岩山12洞,其中主要的有头台洞、观音洞、二台洞和三台洞。头台洞距燕子矶约1 公里,洞内钟乳石奇形怪状,观音洞与之毗邻。其他诸洞景观亦大同小异 。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南下集庆时,就是从这里登陆。观音阁旁悬壁上,原有铁索穿石而挂,传为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系舟之处。观音阁旁的平台,传为明太祖皇后马娘娘的梳妆台遗址。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沿江一路烧杀,攻南京时首先在燕子矶登陆,入观音门,去迈皋桥,占天堡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峰峰火火过易年】·盖楼欢迎FF和各地MF来南京·景点49 明代城垣和中华门城堡 明代的都城南京,有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圈城墙。由于数百年的历史沧桑,皇城、官城、外郭三圈城墙早已毁坏殆尽,唯有高大的京城城墙仍然屹立。现存的南京城墙建于明代初年(1366-1386年),它南北(中华门至挹江门)长10公里,东西(中山门到汉中门)宽5.67公里,周长33.67公里。城墙平均高度为12米,最低处也有6米,城基的底座宽度为14米,顶部宽为7米,共有垛口13616个,藏兵洞200座,原有24个城门,现仅存9个,即聚宝门(今中华门)、神策门(今和平门)、清凉门、石城门、丰润门(今玄武门)、挹江门、中山门、解放门、集庆门。南京城墙与我国其他城墙的不同处在于它的不规则形状。从汉唐以来,我国传统的城墙如唐代的长安城、宋时汴京城等,基本上都是方形的,而明代城墙则是从实地条件和实战需要出发建造的。它东连钟山,西据石头,北枕玄武湖,南贯秦淮,依山傍水,气势非凡,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城墙。城基多用花岗石或石灰岩条石,两壁砌以大砖,砖缝用石灰、糯米或秫米汁拌桐油掺和成浆浇灌,异常坚固,使得南京城墙历600年仍巍然屹立。城砖也是按一定规格烧成,砖长45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重15公斤,这些砖来自我国底省125个县。为保证质量,每块砖的侧面都刻上造砖工匠和监遭官员的姓名、籍贯和建造时间。城基部分每一定距离设有排水洞。  中华门,位于中华路南端,长干桥以北,明代称聚宝门,因其面对聚宝山(今名雨花台)而得名,是南京城墙现存最大的一座城堡式城门。门高21.45米,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9米,面积1。6万多平方米,有三道瓮城四通城门,各道门都有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门,现仅存闸槽和门位。瓮城中筑有27个藏兵洞,计可藏兵3千,也可贮藏备战物资,宜攻宜守。城门上原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敌楼,抗战时遭毁,现仅存台基残迹。中华门城堡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设计巧妙,匠心独具,有极高的军事实用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是秦淮风光带上一个别具特色的景点,今后将建成古代军事博物馆,让人们了解古代战争的情况。
【峰峰火火过易年】·盖楼欢迎FF和各地MF来南京·景点45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1968年12月29日竣工。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我国桥梁之最。正桥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洁白雅致。南北两端各有两座高70米的桥头堡,堡内有电梯可通铁路桥、公路桥及桥头堡上的了望台。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雕塑。南堡下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   南京长江大桥共有9个桥墩,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底面积约400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正桥的桥孔跨度达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壮观。尤其是晚上,桥栏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兰花灯齐明,桥头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绵延十余里,“疑是银河落九天”。   60年代,完全由中国人自力更生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曾以“最长的公铁两 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峰峰火火过易年】·盖楼欢迎FF和各地MF来南京·景点39 云锦南京云锦研究所位于江东门,所内建有中华织锦村,利用实景实物展示以南京云锦为代表的我国民族织锦艺术,分云锦织造、云锦精品收藏、民族织锦表演三部分。   南京云锦因美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云锦的生产主要采用传统花楼织机手工织造,一天产量只有几公分,目前这种独特的织造技艺还无法用现代机器替代。云锦研究所是国家文物局定点的古代丝绸复制基地,其精湛的技艺水平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誉。所内建有中华织锦村和织锦工艺陈列馆,是旅游局定点旅游单位,参观者在此能选购到云锦特色的纪念品    锦是中国一种历史久远的提花丝织物,采用传统的织造技术和独 特工艺生产,色泽瑰丽多彩,花纹精致古雅,其中以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和苏州宋锦最为著名。  南京织锦村展示了中国各民族的织锦技艺,除收藏有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织机和织锦实物外,还现场向游客表演织锦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游人至此,可以了解中国织锦工艺的历史 和技艺,购买各种精美名贵的织锦工艺品。南京云锦,在化学纤维没有作为纺织品原料之前,欧美高级衣料,多用羊毛呢绒,在中国 则以丝绸为主。南京的缎子分“素缎和花缎”两种,花缎又叫“云锦”它又分为三类,“库 缎”、“妆花”、“库锦”。妆花是缎底上织起五色花纹的一种花缎,最为华丽,也最难织成,其中以园金线织地,配色多至十八种,称为“金宝地”,尤为珍贵,空是后皇帝龙袍的制作材料。南京的缎业历史悠久,明、清两代的统治者在南京都设有“织造”,专织绸缎供皇帝使用,同时,民间机户也生意兴隆。   南京云锦研究所  公交指南:7路、37路、41路到茶南站和江东门纪念馆站   南京云锦研究所位于江东门,所内建有中华织锦村,利用实景实物展示以南京云锦为代表的我国民族织锦艺术,分云锦织造、云锦精品收藏、民族织锦表演三部分。   南京云锦因美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云锦的生产主要采用传统花楼织机手工织造,一天产量只有几公分,目前这种独特的织造技艺还无法用现代机器替代。云锦研究所是国家文物局定点的古代丝绸复制基地,其精湛的技艺水平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誉。所内建有中华织锦村和织锦工艺陈列馆,是旅游局定点旅游单位,参观者在此能选购到云锦特色的纪念品
【峰峰火火过易年】·盖楼欢迎FF和各地MF来南京·景点38 清凉山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石首山,踞于南京城西隅,以建有清凉寺得名,是南唐帝王的避暑行宫。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江水冲击拍打,形成悬崖峭壁,成为阻北敌南渡的天然屏障。  吴大帝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相传诸葛亮称金陵形势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今清凉山。自唐以后,长江西徙,雄观不再。  清凉山上,名胜古迹随处可寻,有“驻马坡”、“南唐古井”、“清凉寺”、“崇正书院”及“扫叶楼”等。其中“德庆堂”的匾额为后主李煜亲笔所提。每到夏天李后主常留宿于此。寺内旧藏董羽画龙,李后主八分书和李霄远的草书,合称该寺“三绝”。  寺内有井,名“保大泉”。相传寺僧因此井水,虽老须发不白,故又名“还阳井”。 清凉山南麓有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诗人,画家龚贤的故居。清凉山后破,为诸葛武侯驻马破。相传诸葛亮为联吴抗草,曾亲赴京口与孙权会谈,途经秣陵时,曾作短暂逗留,骑马观察了秣陵的山川形势,并留下“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的名言。  清凉山西部有一段石壁,长6米,宽3米,上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因石质以砾岩为主,呈赤色,中间夹有紫色和黑色的岩石,苦似一张面目狰狞的“鬼脸”,因此成为鬼脸城。据说以前这块岩石犹似刀削一般,光滑似镜。有一次,清凉山的一个山怪出来坑害百姓,正好被一个专为人间除妖的仙人发现,遂紧追不舍。山妖逃至此地,无处藏身,就隐身峭壁,仙人用照妖镜将它照住,鬼脸才露了出来,光滑的山壁于是就变成了今天这样。为了防止山怪逸出,仙人又置镜于崖前,后来变成一个池塘。
【峰峰火火过易年】·盖楼欢迎FF和各地MF来南京·景点35 莫愁湖莫愁湖位于南京市水西门外,总面积47公顷,周长5公里。清朝时曾被誉为“金陵第一名胜”,是景色秀美的园林。   六朝时这里还是长江的一部分,唐时叫横塘,后来由于长江和秦淮河的河道变迁而逐渐形成了湖泊,北宋乐史著的《太平寰宇记》中最早开始有“莫愁湖”之名。莫愁湖之名,一传是南齐时洛阳少女卢莫愁远嫁江东,居于湖滨而得名,就像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中所描述的:“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还有一说是卢莫愁是南齐时的名歌妓,善于歌唱《石城乐》(又名《莫愁乐》)。《太平寰宇记》:“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   自约600年前的明代初年,莫愁湖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园林。当时,筑楼于湖上,相传明朝的开国元勋徐达在楼中与太祖下棋,徐达胜出,太祖因此把此湖赐给他作为私人园林,对弈之楼即称为“胜棋楼”,凭栏远眺,湖色在望,是全湖风景最佳之地。   清乾隆时期江宁知府李尧栋营建郁金堂、湖心亭、赏荷亭等,道光年间又建六宜亭、长廊,配以曲榭,并广植花柳和莲荷,莫愁湖成为“金陵第一名胜”。咸丰时曾被毁于战事,同治年间又得以再建。辛亥革命后曾在湖畔建有“粤军殉难烈士之墓”,墓前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成仁”碑。1929年此湖被辟为公园,1953年大加修葺,增建水榭、待渡亭等,并重雕莫愁女像。
【峰峰火火过易年】·盖楼欢迎FF和各地MF来南京·景点34 红山森林动物公园  红山森林动物公园位于中央门外南京城北的红山,和燕路南侧。东眺紫金山,西靠南京火车站,南临玄武湖,北望墓府山,占地68公倾。园内地形起伏,曲径通幽。树丛中分布着鸟类区、猛兽区、灵长类区、大型食草动物区和大型动物表演场、动物摄影场、儿童动物园、狮虎山等37个场馆,依山就势,布局奇巧。   全园分五大景区:壮观阁景区(秋园)、鹿苑景区(夏园)、腊梅园景区(冬园)、杏花村景区(春园)、北入口景区。这里林木幽深,青翠葱郁,四季景象,各具特色,是南京目前陆地面积较大的公园,也是展示六朝遗风的专类园。园内有按六朝石刻复制的仿古石雕,分三列对称陈设,最前面一对是石兽辟邪,高3米;第二列是一对神道墓阙,又称华表,高6米;第三列是神道碑。   住惯了钢筋水泥的房子,过惯了日夜暄嚣的都市生活的人们,可曾想过何时来放飞一下自己的心情,倾听一下花儿细语、树儿呢喃,就到红山来吧!这儿有一块净土,有一片人与动物共有的天堂,这就是占地面积54亩的野生动物放养区。这里地形起伏、雪松密布、绿草如茵,不仅环境优美,其面积之大在国内也算少见。  想去和鸵鸟比比个子吗,看看它为何会是陆地上赛跑的佼佼者?想去和白黄占 鹿 说话,问问它的家乡在哪里吗?想去和梅花鹿谈谈心,看看它与你记忆中的样子还相同吗?想去探望一下野兔,看一看它与你家里养的小白兔有什么不一样吗?还记得儿时的花手绢吗?还记得那爱与你比美的孔雀公主吗?来吧,带上你最美的心情和最美的笑容来看一看它,追寻一下“雀之灵”的舞蹈的灵感和灵又将何去何从?  再随我去看一看青山环抱下的水禽湖,它似乎只想静静地隐身山中,大概是湖中的主人愿意过安静的生活,你只需顺条小道拾级而下,就可以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了,想不到湖边的山坡上还有奔流而下的人工小瀑布。湖中正在畅游的有许多小动物,不过最显眼的就是黑天鹅和小天鹅。黑天鹅姿态优美,动作轻巧,不愧为"水中舞蹈家。小天鹅倒更喜欢在湖中央的陆地上晒太阳,它周身雪白,与黑天鹅形成鲜明对比,瞧它们活得多自在。别羡慕,你也可以活得那么自在!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坐在小坡的椅子上,任凭秋风吹落头上的枝叶,感觉落叶纷飞的潇潇秋意,接受秋日高阳的微微沐浴,你可曾感到自己根本就是大自然的孩子,就象这阳光、大树、落叶和水禽,或象这山、这水、这风,一切都是如此的浑然一体,自然和谐。
【峰峰火火过易年】·盖楼欢迎FF和各地MF来南京·景点28 牛首山与牛头禅  牛首山,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10公里处,是一海拔240米的低山。牛首山原有二座峰,“遥望两峰争高,如牛角然”,故得名牛头山,又有好事者嫌“牛头”不雅,就改称牛首山。然而,今天我们却无法看到牛首山“两峰争高”的景观了,原来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发现了牛首山有铁矿,数年狂采,一只牛角便做了“贡献”,当年的牛首山今已成为了一头独角牛。“春游牛首”是南京人的习俗之一,明清年找,牛首山遍种桃树,阳春三月满山桃花争艳,又有大量洁白的绣球花点缀其间,美不胜言。当时南京人倾城观赏桃花,盛况非比寻常节庆可比。  牛首山还是一处佛教圣地,佛教禅宗牛头禅就发祥于此。牛头禅始乃唐代高僧法融,他来此修道时,仅在荒野盖一茅草陋室,以草绳结床,蒲草为垫,鸟兽为伴,夏无幔帐,冬无棉絮,十分刻苦,终于修得正果。相传他在岩上入定时,有百鸟献花,山上至今仍有献花岩一景。法融佛学渊博,善演讲,一日在寺中讲经,异常精彩,以至天上祥云三月不散。牛首山还有建于公元503年的弘觉寺,当年香火顶盛,可惜毁于战火,今仅留弘觉寺塔一座。塔高45米,共7层,外八角内四方形,隔层错角的空筒式结构,塔内木结构皆毁于雷击之火,但砖结构仍完好。虽经千余年的风雨,塔主体耸立依然,可见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水平之高。  此外,牛首山中还出产十分珍贵的硅化木化石,可与南京雨花石相提并论。
1 下一页